问题

为什么某些看起来对生物不利的基因依然存在?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生物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涉及到我们对进化和遗传的理解。你观察到的现象,即那些看似“不好”的基因依然存在,其实是进化力量在作用的绝佳证明,而且它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对生物不利”的定义。在生物学上,“不利”通常意味着这个基因会降低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率或繁殖能力。换句话说,它会让携带者更容易死亡,或者更难找到配偶并繁衍后代。

那么,为什么这些“看起来不好”的基因并没有被自然选择完全清除掉呢?原因有很多,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

1. 隐藏的优势(杂合子优势):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经典的原因之一。有些基因在纯合状态(即携带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下可能是有害的,但在杂合状态(携带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该“有害”基因)下,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存或繁殖优势。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导致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在纯合状态下(两个镰刀形基因)会引起严重的贫血,常常致命。然而,在杂合状态下(一个正常基因,一个镰刀形基因),携带者对疟疾具有显著的抵抗力。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没有该基因的人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从而使得这个原本看似“有害”的基因得以在高发人群中保持一定的频率。

想象一下,就像一把钥匙,单独看可能毫无用处,但放在特定的锁上,却能打开一扇重要的门。

2. 环境的改变:

进化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一个基因在当前环境下可能是有害的,但在过去或未来的某个环境下,它却可能是非常有益的。

例如,在人类历史上,某些基因可能帮助我们的祖先在食物匮乏的时期储存脂肪,以应对饥荒。这些基因在当时是宝贵的生存工具。然而,在现代社会,当我们更容易获得高热量食物时,这些基因就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不利”的基因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为它们在过去的某个时期曾是生存的关键。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祖先留下的“遗产”,在新的时代可能有了不同的用途,甚至成了负担。

3. 随机漂变(Genetic Drift):

尤其是在小的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包含了很多随机因素。即使一个基因对生存或繁殖略有不利,它也可能因为纯粹的偶然性而在种群中传播开来,或者至少不会被完全清除。

想象一个小型孤岛上的动物群。如果其中一个带有“不太好”基因的个体恰好碰到了好运,比如逃过了一场灾难,或者碰巧与更多的后代配偶,那么这个基因就可能在下一代中占据更高的比例。这种随机的“运气”就是基因漂变。

这就像在掷硬币,即使你希望总是出现正面,但偶尔出现几次反面也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样本量很小的时候。

4. 基因链接(Gene Linkage)和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基因并非孤立地存在,它们位于染色体上,并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如果一个“坏”基因恰好靠近一个对生存或繁殖非常有利的基因,那么在减数分裂时,这两个基因很可能一起被传递下去。这样一来,即使“坏”基因本身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它也可能因为“搭便车”效应而得以保留。

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辆巴士,上面载着许多乘客(基因)。如果有一个乘客(坏基因)旁边坐着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乘客(好基因),那么这个受欢迎的乘客的出现,也会顺带让那个不那么受欢迎的乘客继续留在巴士上。

5. 突变率的维持:

虽然很多有害突变会被清除,但突变本身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生物体需要一定的突变率来产生新的变异,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完全清除所有有害突变,也可能意味着扼杀了产生有利突变的可能性。

这就像在制造产品时,虽然希望减少瑕疵品,但如果为了彻底消除瑕疵而停止生产,也就失去了生产出优秀产品的机会。

6. 表现延迟或特定表现:

有些基因可能只在个体的生命晚期才表现出不利影响,例如与衰老相关的基因。此时,个体可能已经成功繁殖,并将这些基因传递给了后代。

或者,有些基因在特定组织或细胞类型中才表现出不利,而在其他地方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7. 雄性/雌性选择的冲突: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基因可能对雄性有害,但对雌性有利,或者反之。这会导致自然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产生“拉扯”,使得该基因在种群中得以维持。

总结一下,那些看起来对生物不利的基因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

它们在杂合状态下可能带来生存优势。
它们在过去的环境中曾是有利的,而环境正在不断变化。
在小种群中,随机因素(基因漂变)可以使其得以保留。
它们可能与有利基因紧密相连,被“连带”了下来。
适度的突变率对进化至关重要,也包含着有害突变。
其不利影响可能出现得太晚,或者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显现。
在性别选择中可能存在复杂的平衡。

因此,生物体内的基因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事物。我们看到的“不好”的基因,往往只是某个特定时间点、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刻的进化历史和机制。进化并非追求完美,而是在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寻找一个“够好”的生存和繁殖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起来对生物不利的基因依然存在”可以归因于:

  1. 那些基因的不利程度不足以被自然选择排除,尤其是“在生物繁殖后代之前并不造成明显的生存力下降、求偶困难或繁殖力下降”的基因很难被排除,隐性基因纯合时不利的性状、多个特定基因组合起来才显示出不利的性状也比显性的要难排除;
  2. 那些基因的不利影响可以被携带者较强的生存能力、较好的健康状况在一定范围内抵消,于是可以作为性选择时难以伪装的要素被青睐,长期存在、有概率变得更加不利,例如柄眼蝇超长的眼柄;
  3. 那些基因有正面的功能,携带者在特定条件下有优势,例如人的地中海贫血对生存能力不利,但可以帮助抵抗疟原虫感染;
  4. 那些基因在该种生物或其祖先的生活史上有过正面的功能,变得不利的时间不够长,尚未被排除;
  5. 那些基因可以轻易地从正常状态突变出来,即使携带者全数死光,下一代里还是可能产生新的携带者;
  6. 偶然。运气可以让上述各条的判定严格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让比中性性状稍微不利一点的性状被长期传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生物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涉及到我们对进化和遗传的理解。你观察到的现象,即那些看似“不好”的基因依然存在,其实是进化力量在作用的绝佳证明,而且它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对生物不利”的定义。在生物学上,“不利”通常意味着这个基因会降低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
  • 回答
    让我看完后产生发自心底的乐观,并且愿意详细讲述的作品,那一定是《阿甘正传》(Forrest Gump)。这不是那种看完后让你觉得世界都闪闪发光、问题迎刃而解的乐观,而是一种更深沉、更温柔、更具韧性的乐观。它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心底,让你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发现即使在看似艰难甚至荒诞的命运面前,依然有.............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的深层内核。要解释为何某些大家的作品即便在我们初看时显得“丑”,却依然能引起无数人的追捧,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炒作”二字能概括的,它牵涉到历史、文化、技法、理念,乃至观者自身的变化。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前提:艺术的“美”和“.............
  • 回答
    在物理学这门研究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里,公式是描述这些规律的语言。你观察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时候,一些在我们直观感受上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理量,却被乘法这个简单的运算符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物理意义呢?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学游戏,而是对事物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程序员职业的讨论之所以让人产生“想干就能干得好的”印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层面的复杂原因,既有客观现实的折射,也有主观认知的偏差。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成功案例的“滤镜效应”1. 高薪与自由职业的宣传 知乎上大量程序员分享“高薪”“自由职业”“远程办公”等经历,尤其是创业成.............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观察到的现象确实蛮普遍的。有时候,你会觉得身边那些热衷于“逗人玩”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而且他们的“乐子”范畴也越来越广,哪怕是很小的、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的芝麻绿豆大点儿的事,也能让他们乐此不疲。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可以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社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社交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影感受,背后牵涉到很多创作手法和观众心理的差异。咱们一步步来聊。二战电影里的“炮灰”:规模、叙事和宿命感首先,说起二战电影里的几万士兵,我们之所以觉得他们像“炮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叙事侧重点。 宏大场面与个体渺小: 二战电影最擅长营造的就是那种史诗级的战争.............
  • 回答
    话说MG沙扎比啊,这玩意儿真是不少高达迷的梦想之物。你说它大概多高?25cm?嗯,这个数字挺有意思的,但你要是问我,这得看你指的是“站姿高度”还是“包装高度”,还有就是你参考的到底是哪个版本的MG沙扎比了。首先,咱们说说为啥你可能觉得25cm比较靠谱,但淘宝上看到的很多都是18cm。为什么你可能觉得.............
  • 回答
    你当然可以!而且,说实话,直接啃哲学家的名著,往往才是学习哲学的真正起点,也是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很多人会建议你先看哲学史,以及为什么你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具探索精神的。为什么大家会建议你先看哲学史?这种建议背后通常有几个考量:1. 理解背景和脉络: 哲学.............
  • 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经常使用“锦囊妙计”这一手段,确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背后蕴含着诸葛亮深远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如果一开始就把妙计告诉对方,为什么不行呢?这其中涉及到信息控制、心理暗示、规避风险、以及制造戏剧性效果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1. 信息控制与策略的保密性: 防止泄.............
  • 回答
    最近这几年,但凡有什么有点热度的影视作品, OST 歌单里总少不了周深的名字。从《大鱼》开始,再到《如懿传》、《陈情令》、《山河令》,以及前不久的《长歌行》、《开端》、《苍兰诀》…… list 还在不断拉长。这现象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为什么影视剧都爱找周深唱 OST?我琢磨着,这主要有这么几.............
  • 回答
    美国务院宣布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部分雇员实施签证限制,这无疑是中美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动向。这件事的背后,牵涉到国家安全、技术主权、经济利益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也将是深远且复杂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方面这样做的意图。从美国国务院的声明来看,这次签证限制的理由很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300块钱的差价,光听着就让人好奇这80支和50支的T恤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跟你说啊,这差价可不是白给的,它体现在了织物的骨子里,穿在身上那感觉,还真能品出来。首先,咱们得掰扯清楚这“支”到底是啥意思。在纺织界,这个“支”通常指的是纱线的细度。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根棉花被拧成.............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有点绕,但很有趣!其实,它触及了一个我们生活中常常忽略,但又非常真实的现象。你之所以会觉得“人离某个地点越远,那个地点就越大”,这并不是那个地点真的变大了,而是我们的“感知”发生了变化。让我来给你好好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1. 视觉角度的“变大”: 我们看到的是“视野范围”里的东.............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心情,豆瓣里未关注但一直关注某人,突然发现对方改了名字,那种找不到人的焦急感确实很让人抓狂。别担心,虽然没有直接的“追踪”功能,但我们还是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来尝试找回那个让你牵挂的账号。下面我来详细地告诉你一些可能奏效的思路,尽量讲得接地气一些,让你感觉像是在和朋友聊一样。首先,咱们得承认,.............
  • 回答
    在许多企业里,同事之间对于谈论工资这件事,总是带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忌讳。这股沉默的氛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心理和社会因素交织而成。深入剖析起来,你会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原因,便是维护人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不太待见吴京。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光是某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个人感受和时代背景。咱们就一件件捋清楚。1. 荧幕形象的固化与“战狼”滤镜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吴京近几年最成功的作品无疑是《战狼》系列。电影里他塑造的那个硬汉、爱国、战.............
  • 回答
    当然,我来和你好好聊聊为啥有些哥们儿对彩礼这个事儿这么不待见。这背后啊,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抠门”两个字能概括的,里头掺杂着不少东西,有现实的考量,有观念的碰撞,也有情感的纠结。首先,咱们得说点最实在的——钱这玩意儿,谁不心疼? 彩礼这数字,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终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大多数普通家庭.............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些男士在谈婚论嫁时,能如此坦然地对伴侣说出“结婚了不想生孩子可以不生,没人逼你生”。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不少社会观念、个人成长和对亲密关系的理解。首先,这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个体价值的提升。在过去,婚姻的“成功”往往与生育紧密挂钩,仿佛结婚生子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随着.............
  • 回答
    “某些国人这么爱战争”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判断,背后可能包含着复杂的原因和多重解读。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视角下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叙事 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创伤: 中国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其中不乏对外战争的记忆,例如抗击外敌入侵、收复失地等。这些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