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汉献帝到底有没有可能翻盘?唯一的选择就是南投刘表了吧?

回答
汉献帝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想要“翻盘”并非易事,其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几近于无。他所处的地位,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而关于他唯一的选择——南投刘表,这确实是他当时最现实、也可能是最有可能的活命之路,但这个“唯一”的表述需要更细致地分析。

汉献帝所处的绝境:

要理解汉献帝的困境,首先要明白他当时的处境:

权力真空与傀儡地位: 汉献帝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早已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权。自董卓进京以来,他便成为各方诸侯手中争夺的“政治工具”。先是被董卓挟持,后又被李傕、郭汜等人控制,再到被曹操迎入许都,他始终无法摆脱被操纵的命运。他的任何决策,都必须在权臣的允许下进行。
强大的军事掣肘: 汉献帝缺乏独立的军事力量。他身边的卫队虽然名义上是皇家的,但其忠诚度和战斗力都无法与割据一方的诸侯抗衡。他无法调动军队,更无法指挥作战,一切军事行动都依赖于曹操或其他势力。
政治合法性的困境: 尽管他是汉朝正统的继承人,但在那个军阀割据、实力至上的年代,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曹操等掌握实权的人,可以轻易地架空他,甚至废黜他。
四面楚歌的局面: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群雄逐鹿的局面。除了曹操,还有袁绍、袁术、刘备、孙权等实力派。汉献帝无论投靠哪一方,都可能成为被拉拢的对象,但也同样可能被对方视为棋子,甚至成为牺牲品。

“南投刘表”的可能性与考量:

汉献帝当时确实面临着多种选择,但“南投刘表”之所以被认为是“唯一的”或者“最现实”的选择,有其深层原因:

刘表在当时的影响力与地理位置:
荆州牧刘表: 刘表在汉末是荆州牧,拥有荆州这块富饶之地。荆州在地理上相对独立,南临长江,北接中原,东连扬州,西靠巴蜀。刘表作为一方诸侯,实力不容小觑,而且他的政治立场相对保守,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目标的曹操有所不同。
地理屏障: 荆州拥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可以为汉献帝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相比之下,曹操虽然势力强大,但他也更倾向于控制在许都的汉献帝,一旦汉献帝脱离控制,曹操的“合法性”将受到挑战。
潜在的政治资本: 理论上,如果汉献帝能够成功投奔刘表,那么刘表就可能掌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正权力,这对其他诸侯来说将是巨大的政治冲击。

为什么是“唯一”的选择?分析其他可能的去向:
投靠曹操: 这是他当时最直接的“选择”,但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曹操“迎”了他。但一旦离开曹操的控制,曹操绝不会轻易放他走。
投靠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但他与曹操的矛盾非常尖锐。汉献帝如果投靠袁绍,将直接卷入他们之间的战争,而且袁绍也并非完全忠于汉室,他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而且,袁绍当时与曹操的势力犬牙交错,汉献帝从许都前往冀州,路途充满危险,随时可能被曹操拦截。
投靠袁术: 袁术野心勃勃,自称皇帝,已经与汉室离心离德。投靠袁术等于放弃了汉室正统的身份,而且袁术的势力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并不乐观。
投靠孙权: 孙权当时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江东,相对独立。但孙权年轻,且距离更远,汉献帝前往江东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而且,孙权虽然奉汉献帝为正统,但他也更倾向于独立发展。
投靠刘备: 刘备当时势力较弱,依附于刘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强大势力。虽然刘备以仁义闻名,但他当时的实力不足以保护汉献帝,而且从许都到刘备所在之处,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汉献帝“南逃”的实际过程:
历史上,汉献帝确实在曹操的控制下,尝试逃离许都,企图前往洛阳,再考虑投靠其他势力。但这次逃亡(史称“献帝西迁”或“汉献帝东归”)最终被曹操截获。
在这次逃亡中,汉献帝身边只有少数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卫士。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一路颠沛流沛,途中也并非直接奔赴刘表,而是试图前往故都洛阳。
最终,汉献帝在被曹操控制的情况下,继续被送回许都。这说明,在他真正有机会“翻盘”之前,就已经被曹操牢牢控制住了。

为什么汉献帝最终未能“翻盘”?

即使汉献帝能够成功南投刘表,其“翻盘”的可能性依然渺茫,原因如下:

刘表自身的局限性:
政治手腕与战略眼光: 刘表虽然占据荆州,但其政治手腕并不高明,战略眼光也相对保守。他更多的是守成,而非进取。他没有曹操那样雄才大略,也没有袁绍那样强大的北方基础。
内部矛盾: 荆州内部存在蔡瑁、蒯越等世家大族,他们对刘表的支持并非完全坚定,而且他们也可能将汉献帝作为政治筹码。
对曹操的恐惧: 尽管有长江天险,但刘表内心对曹操的力量还是有所忌惮。他更倾向于保持与曹操的微妙平衡,而不是直接与曹操对抗。
曹操的实力与策略: 曹操是当时最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他拥有先进的政治策略和强大的军事机器。他对汉献帝的控制是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核心,他不会轻易允许汉献帝脱离自己的掌控。即使汉献帝投靠刘表,曹操也极有可能集结大军南下,将刘表和汉献帝一网打尽。
时代潮流: 汉末已是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的时代。汉室衰微已是既定事实,任何试图恢复汉室荣光的人,都面临着巨大的时代阻力。个人力量,即使是皇帝,也难以逆转大势。

总结:

汉献帝在汉末的处境,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受害者。他的“翻盘”机会极其微小,而“南投刘表”确实是他当时最现实、最可能获得相对安全的选择。但即便如此,这个选择也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并且“翻盘”的几率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汉献帝本身也缺乏扭转局势的能力和决心。他更多时候是被动地被推着走,而不是主动地去争取什么。他缺乏曹操那样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也缺乏刘备那样的政治抱负和个人魅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献帝的“翻盘”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那些掌握实权的诸侯的意愿和策略。而“南投刘表”,更多的是他在绝境中试图找到一条活路的挣扎,而非真正的翻盘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顾着感慨了,没有回答第一问,就是汉献帝有没有可能翻盘。我认为还是有点机会的。乱世要看实力,董卓死后,朝廷出现了权力真空,而原来归属董卓控制的军队也在惶惶不安,其实董卓真正的死党也不是太多,很多都是后来到了洛阳之后收编的人马。如果这个时候汉献帝能体现出真正的雄主的才略,收服了关中的军队,以正讨逆,瓦解关东诸侯联盟,还是有可能做一个有相当实权的帝王的。


然而李傕反,王允死,献帝车驾出关,就和去洛阳的唐昭宗一样,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皇帝在乱世,投宗室不如投权臣。


投奔实力派权臣,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碰到一个岳飞,宗泽这样的,替你把天下打下来交给你,自己恭守臣节,这样天下失而复得,当然是最好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很稀少,郭子仪就是一个。


更可能就是碰到曹操和宇文泰,他们会利用你的名义讨伐天下,然后逐渐的架空你的朝廷,到后来天下就是他们的了。这种情况因为从尧舜以来都做足了例子,少不了一个禅让的把戏。如果禅让之后,对方对你很放心,还会封你一个王或者公,给你一小块地延续社稷,在那块小地方上依然做自己的皇帝,就像汉献帝一样。当然,这时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碰到刘裕这种草根,或者杨坚这种对你不放心的,那就自求下辈子不要托生在帝王家。但是好歹,还有一个体体面面继续生活的可能,看新皇帝的心情。


而如果投奔宗室,比如汉献帝投奔了刘表或者刘璋。这个事情就很难办。前期和权臣一样,主要工作是对外。但是当地盘大了,难道你让宗室把自己的江山,自己的手下双手奉上么?然后因为帝王家自有制度,你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又不能立自己的叔叔伯伯为太子。怎么办呢?


要么就狠心,把所有自己的儿子都弄死或者弄失踪,让自己绝后,这样等等,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传位给宗室或者宗室的儿子,然后自己当个太上皇。如果不舍得这么做,那么接下来很可能就是自己不明不白的死掉了还没有遗诏,然后大臣们“国赖长君”的把宗室推举成新的皇帝。国号不会变,但是这一支是彻底是没戏了。


自古以来,除了父子兄弟之间的禅让,倒着的“内禅”——也就是小辈禅让给同族的长辈,几乎都充满了凶险和阴谋。要么是权臣在背后操纵,比如南朝梁的萧方智之于萧渊明;比如北魏的元晔之于元恭,要么就是长辈直接夺了小辈的位子,比如大晋赵王司马伦之于司马衷,南朝齐萧鸾之于萧昭文,司马衷被幽禁,萧昭文被杀,这两位的下场都比汉献帝,陈留王差多了。


宗室比权臣危险,还不仅仅是因为禅让这条路狭窄,还有就是宗室自己也有皇家的血脉,和皇帝天然就近了一层。权臣想篡位,还面临很多的压力,毕竟自己不是天潢贵胄,天下人很难骤然接受改朝换代;但是宗室要篡位,无论是心理压力还是外界的接受能力都要强很多,就像唐宣宗死后,宦官拥立懿宗的时候,宰相夏侯孜就曾说『但是李氏子孙,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而对皇帝来说,距离自己最近的,就是对自己最危险的人。

user avatar

看了几个答案,没一个上干货说说刘表此人的。真以为刘大名士关着门不惹事,号称座谈客,就是只人畜无害小白兔了?

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

人家论血统,可比刘备根正苗红多了,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地盘有地盘,就差个合法性,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当当土皇帝,过过干瘾,现下居然有人主动送温暖。怎么办?

当然是却之不恭啊 ^ ^

到了献帝败出长安的光景,汉朝翻不翻得了盘两说,他刘协同志一定翻不了盘。咋说哩,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公卿几乎被李傕、郭汜俩武夫给一勺烩了,回头一看,自己的权力来源居然是天下公敌董太师,背着废黜合法皇帝的原罪。真是要实力没有,要虚名也玄乎。对于拥汉派而言,只要社稷姓刘,哪个刘完全可以商榷。

献帝唯一的权力,恐怕就是选择给谁送温暖而已。

结果连这也没得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