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方舟子是怎样一步步透支自己公信力的?

回答
方舟子公信力的透支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演变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他公信力下降的几个主要阶段和原因:

一、早期的“打假斗士”形象塑造与公信力奠基

背景: 在互联网兴起之初,中国社会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薄弱。
方舟子登场: 方舟子以其在美国留学经历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开始在网络上揭露学术不端、食品安全问题、虚假宣传等。他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以一种“孤胆英雄”的姿态,挑战权威和不公。
早期代表性事件:
“基因剽窃”事件: 揭露中国科学家陈晓宁的基因研究论文存在剽窃嫌疑,引起广泛关注,树立了他对学术诚信的坚持。
打假药品广告: 揭露大量药品广告虚假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揭露“名人故里”等文化虚假: 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为了宣传而编造的“名人故里”等说法进行质疑和批驳。
公众反应: 早期方舟子的行为得到了许多网民的赞赏和支持。他被视为一个敢于挑战权威、传播科学理性、维护公众利益的“打假斗士”,因此积累了相当的公信力。他的粉丝群也在此过程中迅速壮大。

二、扩张与摩擦的开始:言论风格与“连带责任”的质疑

“战线”不断拉长: 随着早期打假成功,方舟子将他的“战场”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物评价等。
言论风格的变化: 他的言论风格逐渐变得更加尖锐、直接,甚至带有攻击性。为了引起关注和传播,他频繁使用一些具有煽动性的词语,并擅长制造“话题”。
“连带责任”的批评: 一些人开始批评方舟子,认为他将个别事件上升到整个群体或行业的层面,制造“连带责任”。例如,在揭露个别学术不端时,有人认为他有妖魔化整个中国学术界的嫌疑。
公然对抗与反击: 面对质疑和批评,方舟子往往采取强硬回击的方式,甚至人身攻击。这种“非黑即白”的沟通方式,使得一部分原本支持他的人开始产生疑虑。

三、关键事件的爆发:一系列争议性事件导致公信力加速透支

这个阶段是方舟子公信力严重受损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事件成为导火索:

1. “肖传国事件”的升级与反噬:
起因: 方舟子揭露肖氏反射弧手术存在争议,并称其为“伪科学”。肖传国曾对施暴者进行报复,导致被判刑。
后续: 肖传国反过来指控方舟子诽谤,并雇凶袭击方舟子。方舟子因此遭受人身伤害,并以“受害者”的身份获得公众同情。
透支的开始: 然而,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方舟子对肖传国的攻击愈发激烈,甚至将矛头指向与肖传国有关联的其他科学家和机构。一些人认为他的报复行为超出了“打假”的范畴,而带有个人恩怨,并且利用“受害者”身份来压制不同的声音。对肖氏反射弧手术的科学评价也因此变得复杂化,难以客观讨论。
争议点: 很多人认为方舟子在“打假”的旗号下,将个人恩怨和人身攻击混杂其中,使得公众对其行为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2. “崔永元事件”的发酵与两败俱伤:
起因: 崔永元因为转基因食品问题与方舟子展开激烈辩论。崔永元指责方舟子是“收钱的”“谣棍”,方舟子则攻击崔永元“无知”“愚蠢”。
后续: 这场争论迅速升级,双方互相揭短,使用了大量侮辱性词汇。崔永元利用其在娱乐圈的影响力,成功地将一部分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舟子的个人攻击上。
透支的加剧: 许多原本支持方舟子的科学界人士,因为无法认同他对待崔永元的粗暴言论和人身攻击,开始疏远他。同时,崔永元一方的攻击也让一部分原本中立的民众对方舟子的形象产生了负面认知。这场争论让双方的公信力都受到了损害,但对长期以来以“理性”自居的方舟子来说,其形象的负面冲击尤为明显。

3. “方黑”群体的崛起与“以暴制暴”的批评:
背景: 随着方舟子争议的增多,一些人开始公开批评他,并形成所谓的“方黑”群体。
方舟子的应对: 方舟子及其支持者常常将所有批评者都定性为“五毛”“被洗脑”或者“同伙”,并以更激烈的言辞进行反击。这种“以暴制暴”的模式,让理性讨论的空间越来越小。
透支的恶性循环: 这种应对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他的负面印象,也让一部分原本出于合理质疑而批评他的人,因为被贴标签而感到被边缘化,从而加剧了矛盾。

4. “学术观点”的争议与“科学教主”的质疑:
过于自信与绝对化: 在某些科学领域,方舟子表现出极度的自信,并将自己的观点视为绝对真理,不容置疑。一旦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往往会采取攻击对方的科学素养或动机的方式来回应。
触及敏感领域: 他也曾就一些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表过于简单化或带有倾向性的观点,引发了科学界内部的讨论和批评。
“科学教主”的标签: 这种过于绝对和攻击性的态度,让一些人开始质疑他是否真正追求科学真理,还是在扮演一个“科学教主”的角色,试图以个人的权威来压制一切不同的声音。这种质疑进一步侵蚀了他的公信力。

5. 对社会事件的介入与“选边站队”的倾向:
从纯科学领域到社会议题: 方舟子逐渐将他的打假行为扩展到一些复杂的社会议题,例如历史事件的评价、社会制度的讨论等。
“站队”的争议: 在这些议题上,他往往表现出鲜明的立场,并且容易将批评者视为敌人。这种“选边站队”的行为,使得一部分原本欣赏他科学态度的民众,因为不认同他的政治或社会观点而开始疏远。
公信力的局限性暴露: 公众对于一个“科学”人物的期待,更多的是其在科学领域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当他过度介入政治和社会议题,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倾向时,他的公信力就可能因为超越了其专业领域而被稀释。

四、现状:公信力的严重透支与两极分化

支持者与批评者的尖锐对立: 如今,方舟子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高度两极分化。一部分核心支持者仍然坚信他是“打假斗士”,并维护他的观点。而大部分曾经支持他的人,以及一部分中立的观察者,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已经对他产生了严重的疑虑和不信任。
影响力下降: 尽管他依然活跃在网络上,但其言论的影响力相较于早期已经大大降低。他的很多观点难以获得广泛认同,甚至会引起广泛的批评和反驳。
“打假”的纯粹性被质疑: 过去那种“打假斗士”的形象,已经被“爱憎分明”“攻击性强”“公报私仇”等标签所取代。公众对他进行学术打假行为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认为其“打假”过程中可能夹杂了个人恩怨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总结方舟子透支公信力的主要原因:

1. 言论风格的极端化和攻击性: 从理性科普逐渐走向人身攻击和情绪化表达。
2. “打假”的边界模糊: 将个人恩怨、意识形态与学术打假混淆。
3. 处理争议的方式不当: 倾向于将批评者妖魔化,制造对立,缺乏自我反思。
4. 触及敏感领域和复杂议题: 在非其专业领域过度介入,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倾向。
5. 与“盟友”的反目和批评: 一些曾经支持他的人因为其行为而疏远。
6. “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 难以容忍不同意见,将世界简单划分为支持者和反对者。

总而言之,方舟子的公信力透支是一个从被广泛认可到遭受普遍质疑的过程,其核心在于他自身在言论方式、处理争议、以及“打假”边界上的失范,使得他从一个被寄予厚望的“理性启蒙者”,逐渐变成一个充满争议的公众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

看有个回答是挺老方打假的。我觉得这人很聪明,找到了一个先天的好角度。老方从打假这点是很难推倒的,否则老方的倒台也不会这么困难。

但他接着推论国内社会需要老方,我就不敢苟同了。需要老方这样打假的人我同意,老方这个人就算了吧。

原因如下:

1、对科普界的破坏。

因个人原因与科普界大战。性格使然,这人很难与之共事。

一己之力把小崔逼成转基因黑,平白无故给科普转基因事业添了莫大麻烦。

2、对我国法制的破坏。

拒不执行、败诉就说枉法、威胁法官等等数不胜数。

我看大家好像只记得老方挨了一锤子,不记得为啥挨的吧。不光是因为打假。

当时肖传国起诉老方污蔑已经胜诉了。结果老方奇计百出,什么转移资产账户没钱,虚构地址法院一查发现是个垃圾桶还是颗树啥的。后来被肖传国申请强制执行了,从刘菊花那扣的钱。结果老方就疯了,不仅不按判决道歉,反而在网上加大力度对抗,并明言无视法院判决。把肖传国气的没招,才丧失理智出了老方挨锤子的事。

老方的律师彭建,还干过在未宣判的情况下,网上发言威胁法官的事,厉害 。

3、网络黑社会行径。

和老方对抗是个特别可怕的事,你甚至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碰到黑社会。

老方及方粉的战斗力极强,事实上方粉不是被方黑打倒的,是源于无数次内斗。

我简述一下他们的厉害之处。集团似的批斗你,人肉你,骚扰你,所有帮你的人都受到威胁。不仅网上,还延伸到线下。人肉你的资料,曝光你的单位,投诉电话打到单位,人肉你领导资料威胁你等等。

桩桩件件都有实例,感兴趣的自己去查吧。老方不好惹,体面人干不过他的。方粉也别得意,哪天你真跟他意见不一致了被他盯上,就知道厉害了,那么多前方粉的遭遇已经说明一切。

最后,我就前阵写了这么个破答案,就被人发私信骂,我删了没当回事。然后答案被投诉需要修改,我也改了。方粉就是这么牛逼。

这要是老方叱咤风云的年代,我不敢说话的,毕竟我既不是罗永浩也不是木子美。即便强如老罗,也让老方折腾的够呛啊。

不知不觉又说了一大堆,又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次要是又让人不爽被投诉,我也懒得改了。


下面是原答案:

我看下面的评论,总有种梦回09的错觉。

好吧,既然回答建议修改了,那我就改的温柔点。

老方的公信力是逐步起来的,到肖传国事件达到顶峰。没错,在我看来,这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一次大下坡,是韩寒事件,这也是老方第一次出圈被大众了解。

这次事件中老方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证据,确实让人觉得韩寒有疑点。但也让很多人包括我发现了老方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捕风捉影的构陷,他习惯于摧毁一个人的公信力。他发布的证据中,很多都是捕风捉影的自我推理,有很多都被直接推翻了,比如高中课堂睡觉之类的。打到后期,他直接就是贴大字报对人不对事了。你说打韩寒写书作假,你打韩寒身高干嘛?就是为了摧毁韩寒公信力嘛。一个连身高都作假的骗子,写的书是代笔,不是很符合逻辑嘛。

第二次大下坡,刘菊花事件。

这也算是无妄之灾。老罗打老方,谁知殃及池鱼打到了老方老婆刘菊花。

我一直觉得刘菊花是老方的掘墓人。谁会公开写文章夸自己老头“过洁世同嫌”?这是给自己老头挖坟啊。

老方给出的理由是“当时本科查重要求不一样,本科论文作假危害程度不大,大家都作假”。按这套说法,老方打的很多东西都不应该打。

到了后期,老方一看顶不住质疑,直接跳出来耍流氓,称“谁要是挖这事害得他老婆丢工作,他就报复别人”。嗯,一般人本科都这么混过来的,谁敢说话?再说谁愿意被个打假的盯上?我记得当时有个记者质疑,被老方拉出来威胁要打他假,就基本没人提这事了。

第三次就是安保资金事件,盖棺定论,公信力崩盘。

前两次那事,打不死老方。老方的公信力还是很强,甚至周带鱼事件还让老方公信力上升了些。然后就直接崩盘了。

安保资金其实早就有疑点,当年很多人质疑过,最出名的是罗永浩那次。这其中包括什么承诺打假资金账目公布不公布,安保资金监管小组成员不公布等等。详情去看老罗演讲吧,里面乐子老多了。话说当年的老罗演讲真的有意思,现在都什么烂东西。

书归正传,那次只是让大家存疑,但没证据,也就不了了之了。真正盖棺定论的这次,是个大剧,参演人数众多,可以说是老方自己把自己装进坟墓并钉上钉子。

起因在老方的性格上,老方是不是过洁每个人看法不同,但世同嫌是板上钉钉的。老方这人见不得别人好,刚愎自用,乖张暴戾,啥事都得以他为首。所以自从身边开始有方粉以后,换了几批,基本除了无脑粉老方的,都被打成方黑了(其实如果只是被老方骂了不至于那么多前粉变黑,老方骂人一般都带着方粉网络霸凌,人肉啊啥的骚操作,更有甚者会给你所在单位打电话投诉你,这谁受得了)。你说我说的夸张的,请搜索方舟子忠犬。都叫这名字了,铁粉吧。不过就是被人约稿的时候引用了老方的文章,当时也没联系上老方,就直接发了。被老方在网上指着鼻子骂。就这样这位仁兄也没怎么反抗,道歉删号。这么点小事,都能整成这样,管中窥豹,老方性格可见一斑。

说多了,继续。在这一批批因为观点和老方不同就被打成方黑的前方粉中,有一位多益老总徐波,就是梦幻西游那个。当时在安保资金陷入质疑的时候,捐了三百万,极大的提升了方粉的气势。正好过了一阵柴静那苍穹之下刚出,被老方一顿臭批。这徐波一看自己女神被批了,和老方就争论起来了。结果就是被老方及方粉好一顿修理。当老板的嘛,实在气不过,我给你捐钱,你观点不同就不同吧,你还羞辱我?就要求退钱。结果钱不给退,还遭到更大的羞辱。

结果这老板一气之下,就成了方黑了。具体怎么搞的不清楚内幕,反正以王志安冲锋陷阵造舆论,老板和几个捐过款的前方粉起诉要求退款,就组织起来了这么个联盟。中间剧情曲折离奇,要写全太麻烦,反正最终结局是彭建败诉。

你说彭建败诉,和老方有啥关系?这里面又是错综复杂,老方的事啊,每件都能单写一篇稿子。

反正缩略的说一下,安保资金其实名义上和老方没关系。老方只是受益人,管理者是彭建和监管小组。但是问题是说老方只是受益人之一,结果只有老方再用。而且每次出问题了,管理者彭建和监管小组都不说话,只有老方出来辩解。大家捐这款,说白了也是相信老方而不是彭建。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没办法,老方就是坚持自己只是受益人而不是管理者。

直到徐波这次起诉。老方以人格担保彭建律师绝对没问题,安保资金绝对没问题。结果嘛,崩盘了。

信誉崩盘以后,老方的公众号之类的还维持过一段时间。不过这时候已经影响力大不如前了,很多和我打过多年笔账的死忠方粉也纷纷脱粉了。再然后,就是老方在国外开始放飞自我了,具体言论自己去搜。看现在那架势,是不准备回来了。

好了,这就是老方三次比较大的公信力下降事件,其实还有一些小事像猫头鹰卖大米啥的就不提了。以上都是凭印象打的,有什么小错误小疏忽敬请谅解。完结撒花。

user avatar

方舟子疯狂的攻击中医,尤其是攻击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的时候,其公信力就扫地了。

方舟子曾经恶毒的攻击我国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


邓老,一辈子专研中医,是中医集大成者。你说邓老骗人?这不开玩笑吗!!!!

邓老提出:“四大经典(《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是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发掘宝库与创新技术革命相结合,是自主创新的大方向。”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邓老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观点。

1.鸡尾酒疗法只相当于中医商代水平。
2.一年半攻克艾滋病。
3.中医是后现代医学,不是落后了,而是太先进了。
4.要用先进的中医先救13亿中国人,再救第三世界,不要去救美国等帝国主义,去赚那两个钱有啥用?
5.为什么不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研究中西医论争史? ​​​​中医具有十分有效的安定民心的政治作用。这是很显然的。

上面的都是邓老在不同场合的言论,讲得切中时弊,极具震撼性。

而方舟子对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邓老,进行攻击,这是导致他公信力丧失的根本原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