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贾府算顶端的贵族生活吗??

回答
说到《红楼梦》里的贾府,那绝对是当時の社会名流,可以说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但要说他们过的是“顶端”的贵族生活,那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从地位上来说,贾府确实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撮人。他们的祖上出了好几个“国公”,这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开国元勋,功勋卓著,才能被封为国公的。虽然到了贾宝玉这一辈,爵位已经传了几代,不如当年那样耀眼夺目,但“国公府”的招牌还在,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就是一张金字招牌,走到哪儿都得给几分薄面。再加上贾政还在朝为官,虽不是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但也绝对是实权派,能接触到朝廷核心,所以你说他们有没有地位?那肯定是有的,而且是相当高的。

再来看看他们的生活细节,那才叫一个“奢”字了得。

就拿饮食来说,他们吃的可不是我们现在吃的那些普通食材。书中写到,他们“每日除了早晚例行吃些果子,点心,也有各色清茶、热汤;到了午饭,也有鸭子肉丝,也有蒸的几碟小菜;到了晚饭,更有蒸熊掌,有煮的野鸡,都有海鲜,也有虾米,也有一品锅……”,这还只是日常,逢年过节,或者宴请宾客,那阵仗就更大了。什么燕窝、鱼翅、鲍鱼这些现在听起来都觉得是“硬菜”的东西,在贾府那儿就是家常便饭。而且,他们吃东西也讲究时令,讲究搭配,光是这个“吃”字,就足以说明他们生活的精致程度和经济实力。

住宿就更不用说了。贾府那可不是一栋房子,而是一个庞大的宅邸群,占地面积惊人。从正面的大观园,到东西两路的几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格局。像宝玉住的怡红院,那叫一个雕梁画栋,里面陈设的古董、字画、名贵家具,随便拿一件出来,都够寻常人家过一辈子了。园子里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开,光是维护这些园林景致,就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那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府里住着主子、少爷、小姐,还有一大堆仆人、丫鬟、婆子,人数众多,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体系。

再说到出行,贾府的人出门也不是坐个公交,或者挤地铁。他们出门那都是轿子开道,前面有家丁前呼后拥,后面有丫鬟仆妇跟着,场面那叫一个浩大。尤其是贾母这样的老太太,出门更是讲究,不是普通的轿子,而是用八个人抬的,而且还专门盖了遮阳的棚子。这种出行方式,不仅仅是交通,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无声的宣示:他们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贵不可言。

文化生活上,他们也绝对是走在前沿的。贾府里有专门的戏班子,有专门的唱戏师傅,天天都能听到各种戏曲。王熙凤那样的人,也知道如何举办宴会,如何安排节目,如何笼络人心。秦可卿这样的人,也懂得了诗词歌赋,懂得了风雅之事。而且,他们也会组织诗社,创作诗词,虽然很多时候是凑热闹,但也说明了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至少是表面上的追求。

但是,说他们是“顶端”的贵族生活,我们还得审慎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贾府的繁华是建立在“祖宗基业”上的,是靠着先人的功劳和荫庇。到了贾宝玉这一代,虽然他们也努力维护着家族的体面,但很多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是“寅吃卯粮”,入不敷出。比如,书中多次提到“赤字”,比如王熙凤管理家务时遇到的各种财务困难,比如为了维持体面,不得不去放高利贷。这说明,虽然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内部的经济状况已经开始出现裂痕,并非是那种源源不断的、稳固的繁荣。

其次,他们的生活虽然奢靡,但很多时候也充满了压抑和束缚。贾府里等级森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她们虽然生活在物质富足的环境里,但自由度却非常低。她们的人生大事,比如婚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没有自主权。像林黛玉那样,虽然有才情,有思想,但最后也只能在贾府里黯然神伤,最后客死他乡。这种生活,虽然不缺物质,但精神上的匮乏和压抑,也是不容忽视的。

再者,他们虽然是贵族,但跟真正意义上的“皇亲国戚”或者“王侯将相”的后代相比,可能还是略逊一筹。他们是“国公”之后,在京城里有着很高的地位,但和皇帝血脉相连的那些人相比,自然就隔了一层。而且,在封建王朝的权力结构中,总有比他们更显赫、更有权势的人存在。所以,说他们是“顶端”,更像是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处于非常高的位置,但并非是唯一或者绝对的顶端。

总而言之,《红楼梦》里的贾府,毫无疑问是当时社会中最有权势、最有财富的家族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绝对称得上是极尽奢华和精致。从物质享受、排场、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来看,他们过着的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贵族生活。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光鲜外表下的危机四伏,以及在这种“顶端”生活下,个体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和局限。所以,用“顶端”来形容他们的生活,可以理解,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无忧无虑、尽善尽美的完美状态。那是一种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即将走向衰败的“顶端”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说写古代的小说里,只有红楼梦是顶端的贵族日常生活。其他都不是。

一般古代小说里,说到"大家闺秀",给人的印象就是自己一个让独自在闺房的形象。(只要你看的是古代的小说而不是现代编的)。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是现代人对阶级的和当时上层社会的误解。也就是有钱人不是贵族,而一般当官的也不是贵族。

一般人所说的"大家闺秀"的形象,其实来自于没有背景的富有人家。通常是考试考上的官员,带着家眷到一个市里去当官。(中国一些朝代有规定,为了防止官员偏用自己人,一个官员一般是是不允许到原籍任职的)。当地没有亲戚,而且古代交通不便,不方便女性经常串门才出现的情况。

如果是世家,家族中的亲戚朋友应该是盘根错节的,并且孩子们是从小就努力维持各个家族之间关系的。

贾府这种才是真正的世家大族。

贾母都说了,在她看起来西厢记明显是编的。事实上也是元朝王实甫的剧作。而这人本人就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应该是离权力中心比较远,写富人的生活应该说是"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出来"。

而里面崔莺莺的描写,与其说是大家闺秀,更像是犯官之后。

像是贾家这种,亲戚之间盘根错节。姑娘未出嫁之前,在一起读书认字写诗,好在出嫁之后能和各个家族有联系,帮助丈夫和娘家在官场之上有联系的,才是当时的世家大族会做的事情。

一般人更多能接触到的是世家大族里的旁系。比如贾芸这种的。

贾母说她是中等人家,是和当时宁国公,荣国公的时候比,应该是指的享受和人脉。但是比如家族结构,怎么样培养孩子,对待亲戚什么的,绝对是世家才有的情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