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回答
贾府啊,那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大家族,别说寻常百姓家了,就是当今圣上身边,也难找出几个能比得了的。要说它是个什么样的家庭,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它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浓淡相宜,层次分明,又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兴衰荣辱,人事变迁。

首先,贾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富贵到了极致,而且是世代累积的功勋支撑起来的富贵。 咱们说贾府,不能忘了它前面还有个“宁国公府”和“荣国公府”。这祖上的功劳可是硬道理,直接奠定了贾府在朝中的地位和皇亲国戚般的尊荣。所以,它不是凭空出现的暴发户,而是根基深厚的老牌贵族。这种出身,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上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势和影响力。你想想,贾元春能被册封为贵妃,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家庭能享有的殊荣。贵妃省亲那场面,何等盛大,何等荣耀,那都是贾府鼎盛时期的象征。

其次,贾府是一个极其庞大、枝繁叶茂的宗族大家庭。 它不是一个小家庭的概念,而是一个由祖宗、子孙、旁支亲戚等等组成的庞大网络。从老太君到几个公子小姐,再到下面众多的丫鬟仆人,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这种大家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人有势,遇到事儿有个照应。但同时,它也像一个巨大的机器,内部运作起来,各种矛盾和摩擦也难以避免。比如,各房之间在财产、地位上的争夺,虽然表面上维持着和谐,但暗地里的较量却从未停息。

再者,贾府的家族文化是典型的官宦世家文化,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府里的规矩森严,尊卑有别。老太君是最高权威,她的话就是圣旨。然后是各房的当家老爷太太,再往下是少爷小姐,接着是管家奶奶,最后是底层的丫鬟仆人。每个人在家族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这种等级制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称呼到礼仪,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文化既是维系家族稳定的基石,也埋下了很多压抑人性的种子。

在生活上,贾府 极尽奢华,生活无忧。 别的不说,就说大观园吧,那简直是天上人间。四季都有盛开的花,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吃穿用度都是最顶级的。贾宝玉过生日能有戏班子唱戏,平时赏花宴客也都是诗酒风流,极尽风雅。他们根本不用为生计发愁,所有的一切都由家族的庞大产业和俸禄支撑着。这种生活状态,使得贾府的少爷小姐们,尤其是宝玉这一辈,大多养成了不谙世事、耽于享乐的习性。他们吟诗作对,抚琴下棋,是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但很多也因此脱离了实际生活,缺乏生存能力。

然而,在如此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贾府 内部也隐藏着深深的危机和衰败的征兆。

从 管理上 来看,虽然有规矩,但很多时候却处于一种“富贵闲人”的状态。真正能够掌控大局、勤于政事的人并不多。比如,王熙凤虽然精明强干,但也只是二奶奶,很多事情还是要看贾赦、贾政等老爷们的脸色。而老爷们本身,又大多养尊处优,对家族的实际事务并不那么上心。很多事情都是被各房的管家奶奶们把持,权力分散,管理效率低下。

从 经济上 来看,贾府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日子过得是“外面红火,里面虚空”。他们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是靠祖上的荫庇和俸禄,以及一些家族产业。但这些产业的管理往往不善,加上成员们奢侈无度,入不敷出是迟早的事。尤其是在贾府内部,除了宝玉这一房因为有老太君的宠爱还能勉强维持,其他各房都在走下坡路。王熙凤也曾感叹过“内囊空虚”。

从 人际关系上 来看,贾府内部虽然是大家族,但并不是铁板一块。各房之间有争斗,同辈之间也有算计。王熙凤对邢夫人、薛姨妈的敷衍,对平儿的宠爱又带着控制,以及她与贾璉之间的夫妻关系,都显示出这种大家族内部并不全是温情脉脉。而年轻一辈,像宝玉、黛玉、宝钗,他们的感情纠葛虽然是故事的主线,但也折射出在这个家族体系下,个人情感的压抑和冲突。

最重要的是,从 家族的道德和精神层面 来看,贾府的衰败是一种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那种靠祖宗功劳和裙带关系维持的贵族生活模式,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府里的很多成员,比如贾珍、贾蓉的荒淫无耻,贾赦的贪婪好色,都显示出家族内部的道德滑坡。这种精神上的腐朽,比经济上的困境更可怕,它让这个家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内在的活力。

所以,总而言之,贾府是一个以功勋为基石,以奢华为外衣,以等级制度为骨架,以内部矛盾和道德滑坡为隐患的封建官宦大家族。它在鼎盛时期是那么的辉煌耀眼,仿佛永远不会衰败,但那只是表面的繁荣。在繁荣之下,早已埋下了种种衰败的种子,注定了它最终走向衰亡的命运。它就像一个精致的玉器,虽然打磨得光彩照人,但一旦内部有了裂痕,就再也无法挽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一下我的感觉。

贾府是一个以宁国府,荣国府为首领的大族,给我的感觉是历史已经满久了。

贾氏一族最兴盛的时候是宁国公荣国公的一代。但是之前就是一个大族了。

而宁国公荣国公是贾宝玉的曾祖父辈的,也就是他父亲的爷爷那一辈的。

当时贾氏非常兴盛,皇帝给宁荣二公新建了府邸,并把周边的地都赐给了他们。(宁国府上有"敕造"二字,就是在皇帝命令下造的房子的意思。而造大观园的时候,有人来量周边的地然后说够了。也就是说建大观园的周边的地本来就是他们家的。)

当时宁荣二公非常显赫,感觉是皇帝和他们说话都要客客气气的那种,而且是国家级的富。也就是在整个国家里都找不出几个比他们有钱的人。

不但整条街都是他们的,并且他们的族人和奴仆都围着他们形成了一个聚集的地方。也就是贾家其他的人和奴婢们。

而按照岁数来算的话,宁国公和荣国公应该在红楼梦开始之前就已经死了二三十年了。这两个人死了之后,贾家应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贾母的老公,是宁荣二公的儿子辈,而那一辈人也都没有了。

而他们家应该是从国家级的富有,经过一代人的时间,慢慢滑落到了省级的富有。当然还是富,但是已经比全盛时期差很多了。

而这一代是他们孙子辈的在当权。

宁国公的孙子是贾敬。这个人考上了进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出家当道士了。然后他儿子贾珍没有了爸爸管,现在是宁国府的主人,世袭的三品威烈将军。

他是惜春的哥哥,也就是和他儿媳妇秦可卿搞一起的那个人。

说完宁国公,说荣国公。

荣国公的大孙子是贾赦,这个人是花花公子,不务正事,靠着祖辈的功劳袭了一个一等神威将军。

荣国公的二孙子是贾政,也就是宝玉的父亲。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荒唐过一阵子,后来改过,但是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的关系,始终是靠皇帝看他努力才给他官做的。

按年纪来算的话,贾政小时候应该是贾府最荣耀的时候。

而贾政应该是在他爷爷死了之后才开始发奋的,在这之前他也是家里姬妾成群的。但是他看到爷爷死后家里开始衰败,就非常希望恢复家族荣光。他应该是吸取自己小时候的教训,就从小开始培养他子女努力了。

他应该是二十多岁就有了大儿子。他的大儿子贾珠也非常争气。十四岁就上了府学。大女儿贾元春也是美貌贤德。

然后过了十几年后,他正妻又给他生了小儿子贾宝玉。而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就因为含了一块玉,被贾母领走带到身边和姑娘们一起领大的。

而贾宝玉三岁的时候,就被他大姐元春教了很多字的。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个老婆李纨,一切到现在都看起来很完美,家族复兴有望。

但是好景不长,宝玉的哥哥贾珠得病死了。而贾政把宝玉的大姐元春送宫里去当女官了。

所以家族复兴的希望就落到了本来应该打算留家里给父母养老的小儿子宝玉身上。

到这里为止就是红楼梦的背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贾府啊,那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大家族,别说寻常百姓家了,就是当今圣上身边,也难找出几个能比得了的。要说它是个什么样的家庭,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它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浓淡相宜,层次分明,又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兴衰荣辱,人事变迁。首先,贾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富贵到了极致,而且是世代累积的功勋支撑起.............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论出身,实在算不得什么名门望族,甚至可以说是寒微。那么,她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进贾府,并且还能安身立命,生下儿女,过上别人眼中“有福”日子呢?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像她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说,赵姨娘的“嫁入”贾府,和那些大家闺秀们“嫁”进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她不是作为正妻或.............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府的丫鬟们,个个都是人精。她们在主子们眼皮底下讨生活,哪个不是机灵得像猴儿似的?张口能说会道,闭口能察言观色,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耳朵,什么勾心斗角都装在她们心里。像袭人那样八面玲珑的,探春身边有那精明泼辣的侍书,宝钗身边有稳重得体的莺儿,就连王熙凤那样的厉害角色,身边也围着一.............
  • 回答
    贾府的衰败,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叠加的结果。这庞大的家族,就像一株曾经枝繁叶茂的大树,虽然根基尚存,但内部的腐朽和外部的侵蚀,最终让它走向了倾颓。首先,体制性的弊病和家族内部的管理混乱是贾府衰败的根本性原因。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贾府这样的大家族,虽然人丁兴旺.............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红楼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是不少刚接触这部书的朋友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咱们细细聊聊,就能把这个“琏二爷”和“二奶奶”的由来弄明白了。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咱们古代讲究的“嫡庶有别”和“宗族排序”。贾琏他是贾赦的长子,这没错。贾赦是荣国府老一辈的少爷里,地位比较高的。在古代的.............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府显赫一时,出了一个金陵十二钗之首的元春,被封为皇贵妃。这等荣耀,按理说,贾府应该是朝野上下敬畏有加的香饽饽,怎么还会有人敢来敲诈勒索?这事儿说起来,就得细品一下大观园里的潜规则和官场的复杂性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元春虽贵为皇贵妃,但终究只是皇帝的女人,是后宫的宠妃。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元宵夜,贾府上下好不热闹。宝玉和黛玉正在一处赏灯,玩得高兴。黛玉兴致来了,就想跟宝玉喝一杯。她盛了酒,递给宝玉,还带点小女儿的娇嗔,让宝玉喝她的酒。宝玉自然是依着妹妹的,正准备接过来,这会儿王熙凤正好过来。凤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眼尖着呢。她一看到宝玉要喝酒,就赶紧拦住,对宝玉说:“二爷,.............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府的奢华生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顶级的贵族生活了。曹雪芹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的贾府,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的极致体现。要说它是“顶端”,确实站得住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看看。首先,从居住环境来看,贾府的规模和奢华程度就足以令人咋舌。我们以.............
  • 回答
    说到《红楼梦》里的贾府,那绝对是当時の社会名流,可以说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但要说他们过的是“顶端”的贵族生活,那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地位上来说,贾府确实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撮人。他们的祖上出了好几个“国公”,这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开国元勋,功勋卓著,才能被封为国公的。虽然到了贾宝玉这一辈.............
  • 回答
    说到焦大,那可真是《红楼梦》里一个让人唏嘘的角色。他年轻时,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是贾府里的“活活的烈士”,为老一辈的贾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了老了,却落得个“人人见了,都嫌他嘴上没把门儿的”,被撵到街上,活得凄凄惨惨。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焦大年轻时的“大功”。这事儿得追.............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姨妈(薛蟠之母)留在贾府并非简单的“赖”字,而是多重社会关系、家族利益与个人处境交织的复杂结果。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家族联姻与利益捆绑1. 贾府与薛家的姻亲关系 薛姨妈作为薛家次女,其婚姻已与贾府形成紧密联系。贾母对薛姨妈的宠爱(如“薛家女儿最会来事”).............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时选择从侧门而入,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考量,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曹雪芹精心设计的一个情节,用以烘托林黛玉的身世、性格以及她即将面对的贾府环境。首先,从礼仪和身份的角度来看,黛玉初来乍到,虽然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是薛家之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身份上存在着一层微妙的差异。贾府作为.............
  • 回答
    关于贾琏在《红楼梦》中的出身,这是一个许多读者都可能疑惑的问题,因为书中对此的描述并非直白地告诉你他是“正出的长子”。要详细地梳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父母的婚姻关系以及他与同父同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来分析。首先,贾琏的父亲是贾赦。贾赦是贾母(史太君)的嫡长子,这一点在书中是明确无误的。作为贾母的嫡长子.............
  • 回答
    谈到《红楼梦》里的贾探春,我心里总有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她不是林黛玉那样灵气逼人,也不是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可她身上那股子“明辨是非”、“精明果敢”的劲儿,在那个大观园里,简直像一股清流,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暗暗叹息。探春身上最鲜明的底色,我觉得是她的“才干与志气”。她不像宝玉那样,把大.............
  • 回答
    贾珍,作为《红楼梦》中宁国府的当家人,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要评价他,得从他身上撕扯出几个截然不同的面向,然后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最终塑造出这么一个荒唐又可悲的封建大家族掌舵人。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贾珍“顶天立地”地扮演着一个家族的“宗主”角色。他是宁国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承担.............
  • 回答
    贾政这个人物,在《红楼梦》这部包罗万象的巨著里,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意思、能让人品出很多味道来的节点。要评价他,可不能简单地说他是个“好人”或者“坏人”,因为他的复杂性,恰恰是曹雪芹艺术功力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贾政身上有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典型烙印。他是个正统的读书人,信奉.............
  • 回答
    “红颜祸水”这顶帽子,扣在王熙凤头上,用来解释贾瑞的病,总觉得有些苍白无力,也太便宜了贾瑞自己。要我说,贾瑞的病,与其说是王熙凤的“祸水”,不如说是他自己那点儿没能管住的心思,以及贾府这个大染缸里,缺乏正确引导的悲哀。咱们先说说贾瑞这个人。他虽然姓贾,在宁国府里算是有个不错的出身,可他这人吧,实在是.............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贾家,说起来也是个簪缨世家,论理,同宗同族的,到了艰难的时候,理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可您瞧,同样是贾家的子孙,贾芸去找王熙凤求帮的时候,怎么就显得那么孤零零,没人搭把手呢?这事儿,细究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其中有几个道道,值得咱们掰开了说说。首先得说,贾府这大家子,虽然表面上.............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死亡”或“功成名就”的落幕,但通过多处细节的暗示和作者的笔调,我们可以勾勒出他最终的人生轨迹。要评价贾兰,则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他身上所承载的家族命运。贾兰的结局:在风雨飘摇中寻得一线生机贾兰,作为贾赦之子,贾母的.............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最先察觉贾家大厦将倾并能全身而退的人,这个答案指向性很强,那就是刘姥姥。您可能会说,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太太,她能懂什么仕途经济,能看出贾府的衰败?这话说得没错,她不懂那些高深的道理,但她懂最朴素的生存法则,懂“盛极必衰”这个自然规律。让咱们一点点掰扯刘姥姥这番“先见之明”的由来。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