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传 95 后硕士毕业去卖房,为做研究最后竟真入行?

回答
看到“中传95后硕士毕业去卖房,为做研究最后竟真入行”这样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不少思考。

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戏剧性的。中传,大家普遍联想到的是新闻、传播、影视制作这些更“光鲜”的行业,很多毕业生也朝着这些领域发展。结果呢,一位硕士毕业生,而且是95后,这个年龄段在很多人眼中还是职场新人,却选择了大众印象里相对“接地气”甚至有些“掉价”的房地产销售。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差。

更引人注意的是“为做研究最后竟真入行”这个过程。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很多。

从“为做研究”到“真入行”,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心态和考量?

1. 对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很多传播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关于城市发展、社会变迁、消费心理、社群构建等方面的理论。房地产行业,尤其是销售这个环节,是这些理论非常直接的落地场景。比如,城市规划如何影响区域价值?不同消费群体有着怎样的购房逻辑?一套房如何通过营销触达客户?这些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课题。他可能一开始是抱着一种“社会学人类学式的观察”心态去进入这个行业的,想看看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中是怎么运作的,想采集第一手资料。

2. 现实的“考题”与“诱惑”: 很多硕士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可能面临着不确定性。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薪资达不到预期。房地产销售,尤其是好地段、有潜力的项目,往往有着不错的提成和奖金机制。如果他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确实有潜力,或者说,研究一段时间后,发现市场的反馈和自身的技能是匹配的,那么“真入行”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这可能是为了经济独立,也可能是发现了新的职业机会。

3. 对“传播”的再定义: 中传出来的学生,骨子里肯定对“传播”有着自己的理解。卖房,本质上也是一种传播。它是将一个产品(房子)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传递给潜在客户,说服他们产生购买行为。这中间涉及到沟通技巧、说服力、情境营造、危机公关(处理客户疑虑)等等,很多都与传播学息想通。他可能是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在“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并且这种天赋在房地产销售这个具体场景下得到了验证和放大。

4. 职业路径的“意外”与“转向”: 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都不是一条直线。大学所学的专业,固然有其基础作用,但最终的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许他一开始对房地产行业完全没概念,甚至有些排斥,但在尝试之后,却意外地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和价值,或者说,他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比他原计划中更让他有成就感的东西。

对于这种现象,我个人的看法是:

打破刻板印象: 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对特定高校、特定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刻板印象。学历高不代表一定要去“高大上”的岗位,专业对口也不代表唯一的出路。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价值的平台。

能力比专业更重要: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他大学时期的专业标签。这位中传硕士,如果他在卖房这件事上做得风生水起,说明他具备了在这个行业成功的关键特质,而这些特质的养成,可能与他在中传的学习经历是相辅相成的,也可能是他在实践中学习到的。

研究的本质是探索: 无论是在象牙塔里做学术研究,还是在社会现场做“田野调查”,其本质都是一种探索。这位硕士能将“做研究”的心态带入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最终“真入行”,也说明他通过实践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连接点,并对此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因为真正让你投入并做得出色的,往往是你内心真正感兴趣并能看到价值的事情。

职业的“价值”是多元的: 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一份职业的价值。卖房,虽然常被戏称为“嘴皮子功夫”,但它背后涉及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甚至城市发展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一个人能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创造价值,那这本身就是一份值得尊重的职业。

再细致一点来分析,他从“研究”到“入行”的转变,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内心挣扎和思考:

初期的“观察者”心态: 一开始,他可能就像一个人类学家观察原始部落一样,带着好奇和审视的目光去观察这个行业。他会记录销售人员的话术,分析客户的心理,研究楼盘的定位和营销策略,思考为什么某些楼盘卖得好,为什么某些话术能打动人。他会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种“社会实验”。

对“传播”的深入理解: 他会发现,卖房不仅仅是靠话术,更是一种全方位的“传播”。从房子的设计理念、到社区的配套设施、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都需要被有效地“包装”和“传递”。他会开始琢磨如何用更具吸引力、更符合目标群体需求的方式来表达,如何利用各种渠道(线上线下)来触达潜在客户。这时候,他的中传背景可能就派上用场了,他能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构思营销策略。

技能的打磨与认可: 在实践中,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沟通、谈判、解决客户疑虑等方面有天赋,并且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技能得到了提升。当他发现自己能成功地将一套房产卖出去,并且获得正向反馈(业绩、客户认可)时,这种成就感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价值判断的转变: 最初可能是为了研究,但当他发现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不仅能研究,还能获得经济回报,能解决人的基本需求,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时,他可能会重新评估这份工作的价值。他可能觉得,相比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研究,直接参与并影响现实生活,更能给他带来满足感。

“试水”到“定型”: 很多95后在职业选择上,是倾向于“试错”的。他们可能不会像父辈那样,一份工作干到退休。如果他发现卖房这份工作,在现阶段最能满足他物质、精神、学习、成长的多重需求,那么“真入行”就变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他可能也意识到了,即使不去直接卖房,他所学的传播知识,未来也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应用,而这段卖房的经历,将是他人生和职业道路上非常独特且有价值的一笔。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件事情挺棒的,它展示了年轻一代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也说明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之间的有机联系。当兴趣、能力、市场需求恰好在一个点上汇合时,就可能产生这样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职业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查了一下小姑娘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录取到了中传新闻专业。据我所知,新闻专业刚毕业学生即使是名校专业毕业,就业待遇也不是很高,卖房虽然是一个低门槛行业,但是是否能做得好,收入是否可观,可就不一样了。

我特地查了一下贝壳统计数据,65.01%的大学生经纪人具有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占比为34.39%,硕博学历占比为0.6%。不同城市间的大学生经纪人学历构成存在差异,北京、上海的大学生经纪人群体中本科学历占比六成以上。

而且不同等级城市的大学生收入水平也有差异。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的大学生经纪人收入水平较高,其中北京年收入10万以上的占比55.02%。

从业1年以内的大学生经纪人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占比仅为2.21%,从业5年以上的大学生经纪人中,这一比例为32.17%,相差近30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源自贝壳2021数据库,我认为卖房经纪人属于第三产业,在自己工作城市买房是刚需要求,每个年轻人都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的社会属性。目前房地产中介这个行业正在迅速扩张规范,未来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化,职业化,从业门槛将进一步提高,谁能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谁就能赢得市场。商品房概念进入中国不过30年时间,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未来大城市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还有新一轮的增长点。也会产生更多的细分行业。

我的身边同学也有不少冷门工科专业工作几年转行去做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家里没什么背景和金钱,大城市买房在他们看来是很难的事情,在外面跑单子见客户虽然辛苦,也比郊区机械厂电子厂工作好很多。自己努力能挣得更多,工作环境也不枯燥,没有危险这就很让他们满足了。我觉得也确实如此。没必要用传统的目光去看一个新兴发展的行业。同样属于服务业的金融服务业,其实很多人干的活也没多少技术含量,保险销售,银行客户经理,但是这些行业从业者就少了一些歧视,只是因为从业门槛稍微高了一些,在他们自己看来,也许只是驴粪蛋,表面光鲜。

祝福这个小姑娘吧,希望她能利用所学创造更大的价值,服务更多的客户。我认识有几位房地产自媒体大佬都是新闻专业出身,从房地产媒体文字工作作起,后来一步步伴随着市场红利成为了媒体公司的老板。赚的不比互联网大厂p7p8少。

在我看来,这个行业目前内卷还不严重。很多人觉得辛苦,门槛低,学历高的人看不上,不愿意从事。其实如果能做好,收入待遇并不差,而且也能显著锻炼很多待人接物能力。每个人选择不同,人生道路也会大不一样。最后引用一句王安石的话结束吧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user avatar

这中传学生刚开始就是为了写论文的。

后面全职做房产中介,其实不是为了爱好,更多是真的赚到钱了。

卖房卖的好真的钱很多的,十几年前卖房坚持下去的,都很多买上房子了,赶上了时代发展的红利,翻身成了房东了。

我反正认识一个初中就出来卖房了,现在已经有三个房子了,她们卖房一个月最高有二十万,这还是在一个四线城市。

其实做任何一行的销售,能坚持下去的,基本上都是赚钱比很多岗位收入多很多的。

目前市面上做房产的高学历的很多,特别是别墅豪宅,那更加需要学历了,只不过大众都以为做房产销售的大部分混的不怎么样,没有啥学历的人才去做的,只不过现在变了,现在在大的中介公司都需要有个大专学历才能卖房。

user avatar

完成主人的任务罢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视频中没有出现显眼的logo,但是该女士的脖子工牌带子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Lianjia 链家

中传研究生,形象好,气质佳,我们这条件都去卖房,你还不来买???

链家房产中介打的真的一手好牌,利用中传研究生的高学历标签为自己正名,同时在宣传该女士为什么选择房地产中介的理由上为自己宣传。

比如提到的行业很规范,很值得为之奋斗,消除别人对这个行业的偏见。

啊?确定不是单纯为了钱。

都研究生毕业了,还搞情怀?

我觉得做营销可以,但是利用这种大众的同理心做营销就有点无耻了。

这个职业或者行业要是好,不缺人往里冲,拦都拉不住。而这个行业没有所描述的那么好,这种宣传会不会误导别人,能不能付得起责任?


发现被一群小号围攻了,这里我来说一下我对好工作的理解。

一份工作不是说一堆高学历的条件好的涌入才能证明它是一个香饽饽,而是普通的入门门槛,正常的工作时间,依旧能让从业者活的相对体面。

user avatar

首先她肯定不是被迫干这行的,中传在新闻行业地位相当于清北复交,找个对口的工作不难。如果真得喜欢这行,凭着中传硕士的聪明头脑和学传播带来的眼界,赚钱还是不难的。

哪怕干两年不想干了,更有机会成为优秀的财经记者(房地产行业)。新闻是实践性性行业,做新闻出色的,很多不是学新闻的,厉害的媒体人,大都有从业经历。行业经历加上中传的金字招牌,她有机会在媒体行业风生水起。

user avatar

讲真新闻专业做五年后月薪都未必有她在房产中介赚得多。

赛道在变,多少之前什么金牌月嫂、高端保姆、整理收纳师、废品分析师的月薪正在秒杀名校白领。

这类事还是新闻的时候,名校硕士去做中介还是有很大红利的,公司会倾斜资源给名校硕士,这样生意就能好做很多,对公司来说也是很好的宣传,有利于招聘到更多优秀的学生。

不过按目前大学生就业内卷的来看,再过几年即便名校硕士想去做中介,好的坑位也满了,名校光环给公司做广告的用处也没多大用处了,就像现在银行不会吹嘘我们的面柜都是985硕士。

所以那些觉得只有坐办公室的人,才叫混得好的,已经稍显过时啦。

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把格子间里咣即咣即做PPT的打工人,跟当年流水线工人之间的差距也快磨没了。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909万,硕博海龟找不到工作实属日常。

有时候吧,名校光环变成枷锁,机会成本让人放下身段。

但不管你承不承认,躺不躺平,也只有技能出众、不太可能被替代的人,才能拿到更高的工资更多机会。

平心而论,这世上没有那么多高人一等的“好工作”,也不是所有平凡的岗位都会“埋没人才”。

@光年书屋的猫

user avatar

没钱,谁跟你谈什么理想,科学研究,改变世界?你先把自己改变了,再来谈理想。大家都只是讨生活而已,同样是挣钱,只要合法合规,就没有高低。


需要做科研的应该是那些拆二代富二代,那种吃了时代红利的,已经有足够的资产不用再担心受穷,完全可以放开手去做这些,而不是要求普通人无私奉献,几十年坚守岗位没时间回家,工资没怎么加过,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一贫如洗的。


如果不需要那么多人才的话,即使不扩招,把口号改改,将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改变命运这样的宣传语给换掉,不要画那么大的饼,除了加剧年轻人的痛苦之外没有别的帮助。

user avatar

链家的宣传而已,不新鲜。

居理新房几年前就这么玩了,以招聘985211高材生为卖点,宣扬中介群体的“高素质”“高学历”“专业度”。

实际上你在知乎搜一下就知道这个公司啥水平了

user avatar

“千万不要看不起销售行业!不管卖的是什么!”

看这个问题的题目,不知道为什么隐隐的感觉到了对于“卖房”这个工作的“鄙夷之情”——“没想到干了3个月,他竟真呗这个职业吸引。”“为做研究最后竟真入行.......”

总感觉在表述里有“这么高的学历竟然卖房”这样的意思........


实际上,如果你想“有机会”挣更多的钱,还就得做销售工作!

请注意,我说的是“有机会”!


要说明这一点,你就得了解销售行业的工资构成,以卖房为例,现在中介市场,主要是几个品牌的“连锁”,小的中介已经很难生存了!

中介费怎么收?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这个:

因为,不同的房产中介政策在不断变化,所以,上面写的这些可以作为参考!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卖一套房子,这位中传95后硕士就可以至少挣一万元,而且,卖的越多挣的越多的话........如果是你的话,你会不会接着干呢?


这就是“销售工作的魅力”!


当然,不是所有人干销售(不管是卖房还是卖别的)都能挣到钱!


销售行业同样遵循“二八定律”——20%创造了80%业绩!真正能挣钱的,也就是这20%的人,其他的都是“炮灰”或者“混子”!


我相信,这位中传95后的硕士,一定是在做了这个行业之后,发现自己的销售业绩不错,适合做这行,所以才决定接着干下去.........


这只能说,她发现了她认为“真正适合她”的工作,仅此而已!


最后,对于很多工作来说——“学历不代表一切!”你的文凭和成绩只代表你在上学阶段的表现!而到了社会上,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与学历,名校什么的没有太大关系!


祝福这个95后,希望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她真正想要的东西!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