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种人直接拉黑不解释
第一种,上来就人身攻击的。这种直接拉黑,举报,送走,不谢
第二种,断章取义的,都没看完就开喷的,说我粉曹操,黑李世民。你给我找出来哪段哪句黑了李二的。
第三种,成功人士放个屁都是香的,只要成功说什么都是对的。这种你自己高兴就好,我懒得回复
--------2018-8-10----------
放嘴炮呗。相当于富二代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成为首富并且嘲笑白手起家的人只会自己努力赚钱,驾驭手下帮自己打工的能力弱。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李嘉诚的儿子评价马化腾战术能力强而战略能力不足,所以成不了首富。
论军事,论政治,论能力,论成就,李世民都稳居中国历史前三,肯定不是李家两个儿子可以比的,这个比喻只是强调不能只看终点,要看起点。
曹操虽然是官二代,但是跟门阀李家比起来不知道差了多少。曹操入仕其实是很不顺利的,上任之后因为严格执法而为官场所不容,职位一直不稳定,先是洛阳北都尉,之后是顿丘令,再之后入朝被任命为议郎,灵皇采纳了他所有不重要的建议并拒绝了他所有重要的上书。曹操在官场不顺是因为太过刚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二病晚期,不能为早已腐败不堪的东汉官场所容,而他能不断的复出是因为有一个贪污的老爹帮他疏通打点。
曹操军事的起点是出任骑都尉,赴颍川平定黄巾叛乱。曹操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起点是组织关东联军讨董卓。他散尽家财率领自己的本部5000人加上张邈的1万人追击董卓,结果连董卓的面都没见到,同徐荣的铁骑遭遇,奋战一天,基本上把老底打光了,曹操自己也负伤,但与其他一见到西凉铁骑九崩的诸侯相比还要强很多。徐荣也因为同曹操激战一天对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判断曹操这么少的兵力尚且激战一天,关东联军的酸枣不容易攻下就率军返回。
东汉王朝同羌人进行百年战争,所以帝国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军队都在凉州,所以常年在凉州带兵第董卓可以那么嚣张,董卓死后分裂的凉州军阀还可以各种嚣张。
曹操成为诸侯的起点是东郡太守,论实力全国排不进前十。
初平三年在鲍信的帮助下出任兖州牧平定黄巾军,但是在对黄巾作战的过程中失去了他的铁杆粉丝知己鲍信。曹操成为排在李傕,郭汜、袁绍、袁术之后,同刘表、公孙瓒、陶谦、刘焉等为第二档的诸侯。
随着袁氏兄弟反目,关东地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混战的局面,以袁术为首的袁术集团,拥有江东孙策为附庸、徐州陶谦、幽州公孙瓒为盟友对抗以袁绍为首,兖州曹操、荆州刘表为盟友的袁绍集团。从账面上袁术集团占优,但是随着公孙瓒战败,徐州被曹操吞并,袁术称帝导致孙策趁机自立,曹操以讨逆为名消灭袁术势力,形成了中原的曹操同河北的袁绍对峙的局面。
由于山西在袁绍手中,袁绍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向南进攻,而曹操要防备来自南方的背刺。所以对于杀子仇人张绣的投降他能那么大度的接纳,张绣的宛城是方城夏道的北出口,在曹操手中就可以确保许洛的安全。
官渡开打的时候袁绍是最大的军阀,拥有冀、幽、并州和青州一部分,曹操是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军阀,拥有兖、豫、徐、司隶和青州的另一部分。但是中原因为军阀混战已经残破,更可怕的是曹操阵营中相当多的人支持袁绍。曹操同袁绍对峙官渡,距离自己的统治中心近而且兵少,消耗远小于袁绍,竟然会缺粮,说明曹操统治区的官吏面子上没有投靠袁绍,行动上已经心向河北了,曹操已经征不到军粮。被迫采用风险系数极高的远程奔袭乌巢。曹操在成为最大诸侯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弱胜强,以少击多。其中有好几次差点崩盘,尤其是兖州叛变、吕布占据兖州的时候,曹操差点去投靠袁绍。
李渊起兵的时候是关陇门阀之一,柱国、唐国公、晋阳总管、率军抵御突厥。论实力全国排名前三,论军队战斗力是最精锐的部队。李渊起兵后很快就占据了关中,再加上本来就在手中的山西处于易守难攻的位置,并对河北河南地区拥有地形优势,可以随时进行高屋建瓴的打击,而河北军阀要向进攻李唐就需要突破太行山,攻上党、汾阳、太原等重镇才能进入河西,有人建议窦建德不要跟李世民在虎牢关狗斗,绕路从山西进攻三辅,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不看地图,太行山只有几天通道,一旦被敌人埋伏马上就是收尾不能相顾。最后李世民凭借几千人马击溃窦建德十万大军,太宗的武功登峰造极。
李渊起兵的实力换算成曹操就是征西将军凉州牧,统帅精兵五万对抗羌人。相当于把董卓换成曹操。同时可以给曹操两三个可以独当一面成年并且有领军经验的儿子。
李渊起兵的时候老大老二都成年并已经在军中锻炼多年。李家三父子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诸侯级人物。在作战经验,团队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李世民在外作战,李渊镇守老巢,李建成镇守占领区,李世民不太用顾及后方。
而曹操起兵的时候别说他儿子他自己还没过中二期呢,前期也是各种被教做人,曹操魔王般的军事才能除了天赋外很大一部分是同殿堂级的高手作战锻炼出来的。而曹操的长子曹昂早死,等他其他几个儿子成长起来后,他自己也老了。在曹丕可以镇守后方之前曹操的作战半径非常短,打徐州,兖州背叛迎接吕布,要不是程昱死守加上吃人,曹操就要投奔袁绍了,官渡之战差点被偷许昌,南征西凉叛乱,征汉中河北叛乱。
还有一个不能不忽略的问题就是曹操面对的是一个四百年的汉朝,人心思汉,取代是很苦难的。而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隋朝夺取北周宇文家的皇位。从北魏开始,皇位就在关陇门阀集团中轮流坐庄。曹魏取代汉朝相当于中层管理反收购,李唐取代隋朝更像是董事会二把手罢免众叛亲离董事长,从操作难度上看曹操的难度更大。如果曹操是袁绍那样的出身,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容易得多。
真要说,从战绩上看李世民的一武之智要强于曹操,而万乘之才曹操更强些。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进行的虽然凶险但基本上都是大胜,发挥稳如狗。曹操就很坎坷了,大胜很多大败也不少,发挥很不稳定。而且如果仔细分析,除了官渡之战曹操是以奇胜,其他战役曹操都是以正和,通过正兵作战取胜,反而是经常中了其他人的计谋而惨败,比如宛城大败是中了贾诩的乱舞。
万乘之才主要是带团队的能力,曹操带团队能力是非常的强的,比如组建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一支精锐部队首先必须有精锐的士官,这样才能做到如臂指使,西凉屏蔽曹真就是从虎豹骑士官中成长起来的。
挖掘、培养、管理人才方面曹操的能力相当的强,首先是划时代的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理念。在什么都讲出身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东汉末年是不可思议的,超越了那个时代。刘备到哪都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可见出身的重要性。及时这样刘备也接受了曹操的理念,在自己的团队中同样执行唯才是举的方针,所以魏延可以凭能力火速升级,成为汉中太守。刘备在投靠曹操前完全不是吕布、袁术等二档诸侯的对手,跟曹操混过之后好像开了任督二脉,除了曹操本人之外基本不怵曹魏系将领,新野退夏侯惇,汉中欺负张郃还斩了夏侯渊。以后跟曹操在汉中刚正面把曹操耗的没脾气,第一次赢了一把曹操。欺负其他诸侯更是游刃有余。
张辽跟吕布混的时候还默默无闻,在曹老板麾下成长迅速,先是成长为顶尖的骑兵将领,中期成长为坚守重要据点的军团级统帅,后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战区总司令。
李唐的团队当然比曹魏耀眼很多,但是要知道北周隋是府兵制,李渊作为唐国公本来就有自己的将领系统。起点不是曹操可以比的。
李家是把100亿身价滚到1000亿。李家老二夺了老爸和哥哥的股份后,公司中层纷纷表示我们中立,服从李家领导。李老二又把家产滚到了1400亿。
曹操是100万身价滚到700亿。这100万是他为官几年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和名望,靠这些才有曹氏宗族、寒族武将、颍川豪强加入阵营。先是在成立东郡分公司,后来成立兖州集团,东郡分公司交给了永远的副手夏侯特别仗义惇。再后来跟徐州集团打收购战的时候被集团内部高层引入外来资本搞架空,幸好程昱、荀彧给他守住了3个门市房让他可以回头跟吕布集团打反收购战,再之后收购了徐州集团、淮南袁术集团成为第二大公司,跟新晋首富袁绍开始刚正面。新晋首富靠着雄厚的资金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因为自己公司内部高层叛逃出卖了核心商业机密袁首富的备用金都存在乌巢分公司的账上,曹操孤注一掷恶意收购了袁首富的乌巢,没了备用金的袁首富崩盘,股票都被曹首富低价回收了,袁首富气的吐血。即使这样袁氏的资产还是比曹氏多,谁知道袁家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先窝里反了,大儿子搞分拆上市还引进外来资本恶意收购,折腾了之后袁氏企业被曹操收编。可这也折腾了好几年,荆州刘氏集团和扬州孙氏集团都成长起来了,企业战略、人员管理、销售策略有模有样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了。谁知道刘氏集团老董事长去世,两个儿子窝里反,集团高层侵吞公司资产,把公司给搞破产了。收购了荆州集团后,曹操又开始飘了,在收购频临破产的刘备公司和孙氏企业的时候失败了,损失了十几亿,回去搞借壳上市去了。
刘备是兄弟几个凑了1万滚到50亿。这1万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大汉皇叔这个虚衔。跟袁术打收购战资金链断了,固定资产被分公司经理吕布转移。破产之后去给曹操打工,曹操酒后乱说话,天下就我和你是商业奇才,其他人都是傻逼,吓得赶紧跑路,后来又破了几次产之后赚到150亿身家。公司二把手恶意收购首富分公司,要看快要成功,结果被自己的合作伙伴反收购损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60亿,之后想夺回分公司失败又损失10亿。ceo诸葛亮拿着剩下这点家产跟首富抢市场,首富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根本就不正面过招,不是当乌龟就是以本伤人。ceo积劳成疾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财务总监和销售总监在ceo活着的时候就不和,ceo死后干脆带着手下火拼,从五丈原商场一直打到阳平东路,最后双双被公司开除。
孙策管干爹借了100万,加上老爹的遗产10万带上自己的好基友20万合伙去创业赚了80亿。之后干爹脑袋进水只有100亿的身家就宣布自己是商业领袖,你们都要听我的。孙策和合作伙伴以此为借口吞了干爹的股份。曹操干脆吞了干爹的公司。孙策死了之后把股份给了老弟渣权,渣权不仅没有把哥哥的股份还给哥哥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还弄死了哥哥的儿子。后来哥哥的合伙人过劳死在工作岗位上,渣权又趁机侵吞了哥哥合伙人的股份。再后来拿20亿恶意收购首富的分公司,结果被首富的分公司经理拿5千万打的找不到北,钱都亏光了。不敢惹首富之后又去暗中恶意收购合作伙伴的分公司,还打死了合作伙伴分公司的经理,合作伙伴怒了要恶意收购他的公司,他吓的赶紧找首富要加入首富的商业联盟。靠着分公司经理把合作伙伴怼回去后就开始玩猥琐,期间被一个东北的小公司诈骗了点财产。再后来又弄死了帮他守家业的分公司经理。
朱元璋说这算啥开局只有一个碗,1块钱滚到1000亿。连yy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把资产从100亿滚到1000亿只是中等难度。
把资产从100万滚到100亿就是冷酷难度。
把资产从1万滚到100亿就是地狱难度。
所以不能只看终点不看起点。不能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李世民说这话完全有资格,毕竟在文治武功方面,唐太宗全方位碾压魏武帝,况且曹操只有半个天下。
是否妥当那就得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中肯的吧。
抛开具体情况谈论历史人物的言论是没有意义的。
李世民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贞观十九年,那年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复当年中二了。这个岁数对现代人来说,事业上能做到什么程度基本就可以预见了,而对古人来说,死亡可能也不那么远了。
往前数两年,他让阎立本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那会儿其实画像里的人已经死了不少了,其余不少人也都身染疾病,来日无多。而贞观十九年,李世民本人还在操劳,一面是扶持自己新立的太子李治,为了这位性格温和柔弱的太子煞费苦心,另外一面,准备对高句丽的战事,当年杨广因此败亡,此次李世民本人也面临很严重的抉择。
所以这话其实不难理解。无论是自夸也好,是自省也罢,表达的意思都一样。
曹操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在政治上没能给后代留下个好局面,结果最后曹魏被司马氏篡夺。李世民相信,同时也希望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这俩人的人生有点相似。
都是大半生的南征北战。
继承人都出过问题。
内部政治局势都很复杂。
“打仗咱俩都是一把好手,但我觉得玩政治,我比你在行!”
大体是这么一种感情。
其实也谈不上妥当不妥当,这是个比较情绪化的表达。
众所周知,老曹年轻时候也很中二。俩人真遇到了,可能会互相欣赏也未可知。
他给曹操的祭文我也发出来吧。除了口水话,其实还是很唏嘘的。
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豆分,群雄岳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观沈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卜主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有夸赞也有批评,不过总体还是慨叹天意莫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