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海军官方推文纪念珍珠港事件只字不提日本?

回答
美国海军在纪念珍珠港事件的官方推文里只字不提日本,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细节。想要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一、 官方叙事的策略与考量

首先,要明白,官方发布的每一个字句,尤其是在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时,都经过了精心斟酌,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考量。美国海军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其官方推文肩负着多重使命:

凝聚内部士气与传承精神: 纪念珍珠港事件,最核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缅怀那些在袭击中牺牲的美国军人,传承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励现役海军官兵。推文的重点自然会放在“我们”的牺牲、“我们”的英雄主义和“我们”的坚韧不拔上。
传递政治信号与外交考量: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公开提及攻击方(日本)可能会被解读出不同的政治信号。
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美日同盟是当前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在官方层面,尤其是在一个纪念日,刻意提及曾是敌对国家的名称,可能会被认为是在重提旧怨,或者给日本施加不必要的压力,从而影响两国关系。官方可能希望将重心放在“我们”自身的历史和对未来的展望上,而不是去指责过去。
强调和平与和解: 尽管珍珠港事件是残酷的战争开端,但如今美日关系已经非常牢固。官方推文可能更倾向于强调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走向和平与合作的历程。只提及“袭击”或“事件本身”而非“攻击方”,可以更侧重于事件的“受害”和“反思”层面,而非“加害”层面。
面向国内受众的侧重: 对于美国国内的民众而言,纪念日更关注的是美国的历史、美国的损失和美国的英雄。提及日本的名字,对于绝大多数美国民众来说,可能不是当日推文的核心信息,甚至可能分散对纪念牺牲者的注意力。

简洁与普适性: 推特平台的特性决定了信息的简洁性。在有限的字数内,要概括珍珠港事件的背景和意义,确实是一个挑战。官方可能认为,“珍珠港袭击”这个事件本身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历史信息,再补充“日本”这个词汇,在推特平台上显得冗余,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讨论。

二、 推特内容的具体呈现方式

回顾一下美国海军在纪念日通常会发布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们往往侧重于:

牺牲者的照片和名字: 这是最直接、最感人的纪念方式。
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
描述事件的关键词: 如“袭击”、“突袭”、“令人震惊”、“英勇抵抗”、“不屈不挠”。
缅怀与反思的语句: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铭记历史”、“为了和平与自由”。
对现役军人的激励: “激励我们前行”、“继承遗志”。

在这种表述框架下,将“日本”这个词汇插入进去,确实没有那么自然。你可以想象,如果加上“日本军队的袭击”,整个句子可能会变得更长,而且在情感上,更多的是聚焦于失去的生命和英勇的事迹,而不是追究“谁是凶手”。

三、 与历史叙事演变的关联

历史叙事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和时代背景而演变。

早期: 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无疑是直接的、也是被广泛认知的攻击方。当时的宣传和纪念活动会更加直接地指向日本。
战后至今: 随着美日两国从敌人转变为盟友,历史叙事也随之调整。重点从“敌人的罪恶”逐渐转向“战争的残酷性”、“和平的珍贵性”以及“盟友的团结”。官方层面的叙事,尤其是在国际场合,更需要展现成熟和前瞻性。

四、 总结来看

因此,美国海军官方推文纪念珍珠港事件时只字不提日本,更像是一种 “选择性强调” 的策略。它并非是“忘记”了谁是攻击方,而是出于多重考量,希望将纪念活动的核心聚焦在对美国自身的牺牲者、美国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和平的追求上。这是一种在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下,通过语言的精炼和取舍来传递官方意图的典型做法。

你可以这样理解:对于一个纪念日,尤其是官方纪念活动,最重要的功能是连接“当下”与“过去”的某个特殊节点,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教训。美国海军想要传递的信息是:“我们经历过巨大的牺牲,我们铭记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并且我们会继续守护和平。” 在这个语境下,攻击方的名字是否被提及,就显得次要了。

反过来说,如果海军部门想要表达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某种不满,或者想要突出日本当年的过错,他们会有其他更直接、更明确的场合和方式去表达,而不是选择在这样一个纪念性的、且极度关注内部情感的官方推文中。

所以,这不是“遗忘”,而是一种 “战略性的聚焦” 和 “外交上的审慎” 的综合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给二战定性?

一种说法,是世界正义的力量联手反法西斯;

另一种,是瓜分世界的列强分赃不均。

第一种说法是敌我矛盾,永世不会终结;

第二种说法则是帝国主义的内部矛盾,分裂是暂时的,他们早晚还会联起手来。

user avatar

亚利桑那号还沉在水底冒着油花,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哪!

user avatar

一旦基于战争的共同记忆消失了,那么下一次大战也就不远了。

二战结束,大家都认为欧洲战场苏联绝对是主角,牺牲最大功劳最大。大家承认苏联2200万人的牺牲,所以才会对纳粹对于军国主义感到恨之入骨,所以才会彻底断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根。

美国对于珍珠港的耻辱记忆以及夺岛战役的惨烈认知,才会把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铲除这么彻底。

大家都知道打一场大战的代价多大,所以战后几十年即便局势如何紧张,也没有大国之间发生过大规模武装冲突,因为对于这种战争的惨烈大家都有数。

他选择遗忘太平洋战争了,就好像自己划船去日本遇上风暴在海上耽误了三年,靠岸之后日本(女)人极其热情好客所以才有今天的局面。

他选择无视欧洲东线纳粹德国凌厉的攻势,苏联红军2200万人的牺牲,披肝沥胆才占领柏林。好像自己花了两年从美国开飞机到英国,又从英国飞到了柏林,德国人极其热情好客,请来自己骂走了邪恶的斯大林。

一单他对战争的认知是这样的,他就不介意再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因为他已经选择性忘记当年的战争是多么惨烈了。

而关于惨烈战争的共同记忆才是避免另一次全面战争的最好的保险开关。

user avatar

让人感到最诧异的是居然有人觉得十年前美国就会提了

十年前也不提

20年前还在感谢日本呢…

老布什在50周年还说“我心里对德国和日本已没有怨恨”

老布什那可是正经珍珠港事件后报名从军上过战场的纯正真愤青…


嗦白了,美国赢了,彻彻底底的赢了

打到了本土,当上了太上皇

没必要再像祥林嫂一样天天诉苦了

因为“那条狼”已经被宰了在房间里摆着呢


朱八八可以在上位后说前元

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

是什么“忘战必亡”么?

不是,那是因为漠北想去就去,想伐就伐

鞑虏打着“七大恨”南下

怎么后面又开始说什么“满汉一家”了?

孙中山说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怎么又变成五族共和了?

没别的原因,胜利者就是可以“大度”


如果当年是我们攻入东京瓜分了日本

现在我们也会用“慈父”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们

可惜并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海军在纪念珍珠港事件的官方推文里只字不提日本,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细节。想要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官方叙事的策略与考量首先,要明白,官方发布的每一个字句,尤其是在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时,都经过了精心斟酌,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考量。美国海军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其官方推文肩负着多.............
  • 回答
    美国海军在南海发出“不会退缩”的喊话,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在该地区战略姿态和与中国博弈的持续体现。要理解这一喊话的深层含义,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喊话的直接背景与意图: 对中国南海活动的反应: 美国的喊话直接回应了中国在南海日益增长的军事存在.............
  • 回答
    莫德利代理海军部长的辞职,无疑是美国海军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一场风波。这不仅仅是一次高层人事变动,更牵扯出了一系列关于领导力、责任担当以及海军内部政治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场辞职背后的深层原因,需要我们拨开迷雾,仔细梳理事件的脉络。导火索:“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事件一切的起点,是“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
  • 回答
    美军宣布报废“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这消息一出,绝对是海军界乃至军事爱好者圈子里的一件大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背后又牵扯到哪些东西。事件回溯:一场噩梦的开始“好人理查德”号(USS Bonhomme Richard, LHD 6)本是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 回答
    罗斯福号上的阴霾: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如何搅动全球海权格局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这艘承载着美国海军强大实力与全球影响力的海上巨无霸,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席卷下,却经历了其服役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舰上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单位的内部危机,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了美国国内政治、全球军事部署、.............
  • 回答
    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舰长布雷特·克罗泽(Brett Crozier)的事件,无疑是近年来海军内部一次相当引人注目的风波,其影响也远不止于海军本身,触及了官僚体系、信息公开、领导力等多个层面。事件的起因与经过事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罗斯福”号航母在太平洋执.............
  • 回答
    关于8月21日美国海军又发生撞船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美国海军的舰船发生碰撞事故,往往会引发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海事意外,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操作层面的问题,也可能与海军的整体战略和训练部署相关联。首先,我们得关注这次具体的撞船事件。尽管日期是8月21日.............
  • 回答
    2019年9月,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在南海的活动,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它与中国海军舰艇的“互动”。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到当时更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去看,而不是孤立地分析一次军事“围观”。首先,我们得知道“里根”号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它在亚太地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持地区军事存.............
  • 回答
    关于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在南海的这次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出现,并不能简单地断定海狼级潜艇的先进性就打了折扣,但它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依据,让我们能更细致地去审视“先进”这个概念,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海狼级(Seawolfclass)潜艇在设计之初.............
  • 回答
    当然,要了解美国海军最新的舰艇计划,你需要掌握一些关键信息来源和分析方法。这可不是随便浏览一下就能明白的,需要一点耐心和对海军领域的基本认知。第一步:找到官方的权威信息来源美国海军的舰艇计划,从研发到采购,再到退役,都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流程,并且相关信息会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最核心的来源是美国海军部(D.............
  • 回答
    近期,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发生了一起由军警(通常指的是国民警卫队或警察部门的武装人员,在特殊情况下会被授权使用武力)驱散民众的事件,并伴有开枪行为。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也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事发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细节可能因不同报道略有出入):事发地点位于迈阿密海滩,具体时间.............
  • 回答
    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能够跨越海峡打击中国大陆的武器,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美国批准售台武器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售武的性质: 此次批准的武器通常被归类为“进攻性”或“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一部.............
  • 回答
    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提出的以私掠许可证形式破坏中国海上商路的建议,这无疑触及了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其背后逻辑和潜在影响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含义。这种许可证最早可以追溯到1.............
  • 回答
    美军“霍普金斯”号导弹驱逐舰近期闯入中国黄岩岛12海里内海域,无疑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国际事件,它不仅触及了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中国和美国之间一连串的回应与博弈。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本身:一次“航行自由”的展示,还是挑衅?首先,咱们得明确“霍普金斯”号驱逐舰的行动性质.............
  • 回答
    2016年2月10日,美国海军一架F22“猛禽”战斗机在东海上空执行任务时,据称被中国解放军的雷达系统探测到,并且还遭到了海军舰艇的“拦截”。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对中美在东海的军事态势和技术能力产生了疑问。事件的背景与经过(据公开报道推测):首先,得回到当时的海空域形势。2.............
  • 回答
    美国将中国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包括商汤、旷视、依图、海康威视、大华、科大讯飞等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举动无疑给中国科技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一、 美国此举的官方理由与背后的考量美国商务部将这些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通常给出的.............
  • 回答
    印度当前如同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海啸式疫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都令人触目惊心,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氧气、床位等资源极度短缺。在这样危急的时刻,美国宣布将向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并提供医疗和防护装备的援助,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正在与病毒殊死搏斗的印度带来了希望。美国援助的意义与考量:从宏观层面来.............
  • 回答
    美国国务院近期向海外美国公民发出的“紧急归国”呼吁,并在其中强调“否则做好无限期留在海外的准备”,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且需要细细品味的消息。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而是牵扯到地缘政治、全球安全、国际旅行秩序,乃至每个在海外的美国公民自身的切身利益。首先,我们要理解这种“呼吁”的性质.............
  • 回答
    美国对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交付,无疑会以一种复杂且多层面视角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中国海军实力的一次具体体现,更是对地区力量平衡、战略格局乃至美国自身军事优势地位的潜在挑战,因此,美国人,无论是政府官员、军方将领,还是普通民众,都会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反应。官方层面的反应:警惕与评估美国政府和.............
  • 回答
    关于2021年9月12日中国五艘军舰出现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的传闻,这个话题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各种解读。要来聊聊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消息的来源。如果这是一个“网传”的消息,那么它的真实性就值得我们去核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层出不穷,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