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立陶宛在边境修建铁丝网以阻止难民从白俄罗斯入境?

回答
立陶宛在边境修建铁丝网以阻止难民从白俄罗斯入境,这一举措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复杂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

事件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在2021年夏天,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突然面临大量难民涌入的局面,他们大多来自中东、非洲等地,通过白俄罗斯边境进入欧洲。这些难民的出现,被普遍认为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政府主导的一场“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或“人道主义武器化”(weaponization of migration)。

白俄罗斯方面被指控,利用了那些寻求进入欧盟的难民,通过提供签证、机票等方式,将他们引导至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的边境,然后鼓励他们越境。其目的被认为是为了报复欧盟因白俄罗斯国内人权问题、特别是2020年总统大选后的镇压而施加的制裁,同时也想给欧盟施加压力,要求其解除制裁。

立陶宛的反应与“铁丝网”:

面对突如其来的入境压力,立陶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醒目的就是开始在与白俄罗斯漫长的边境线上修建物理隔离设施,包括铁丝网。

物理屏障的作用: 铁丝网最直接的功能是阻挡人员的非法越境。它构成了一个视觉和物理上的障碍,使得难民难以轻易穿越边境。这也被视为一种“信号”,表明国家在加强边境管控,不欢迎未经授权的入境。
成本与效率: 修建铁丝网相对来说成本较低,而且见效快,能够迅速部署。相比于增派大量边境巡逻人员,或者建立大型的营地来收容和甄别难民,修建铁丝网是一种成本效益比较高的短期解决方案。
国内政治考量: 在任何国家,边境安全和非法移民问题都是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立陶宛政府修建铁丝网,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回应国内民众对边境失控的担忧,以及展现其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如果政府在这方面表现软弱,可能会面临国内政治上的巨大压力。

支持者的观点: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支持者认为,立陶宛有权保护自己的边境,防止非法入境。他们认为这是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本体现。
应对“混合战争”: 许多人将此视为对抗白俄罗斯政治操纵和“混合战争”的必要手段。他们认为,如果不对白俄罗斯的挑衅行为做出强硬回应,可能会鼓励其进一步升级行动。
减轻欧盟边境压力: 作为欧盟的边境国家,立陶宛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修建铁丝网也是在履行其作为欧盟外部边境守护者的责任,防止非法移民进一步扩散到申根区其他国家。
分流和控制: 尽管铁丝网不能完全阻止所有人员,但它可以有效地减缓入境速度,并迫使非法移民通过指定的口岸寻求庇护,便于边境管理部门进行筛查和甄别。

批评者的观点:

人道主义关切: 批评者最主要的论点是,修建铁丝网对逃离战争、迫害或贫困的难民来说,显得不人道。他们认为,这是将人视为不受欢迎的“非法移民”,而不是需要帮助的人。
象征意义: 铁丝网被视为欧洲边境政治的倒退,象征着冷战思维的回潮,与欧洲倡导的开放和人权价值观相悖。
实际效果有限: 尽管修建了铁丝网,但仍然有难民通过各种方式穿越边境,例如找到薄弱点、利用工具等。而且,铁丝网并不能解决难民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将问题推迟或转移。
对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物理屏障建设也可能对边境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人权状况恶化: 在边境地区,为阻止难民越境,可能会出现更严厉的搜捕、拘留和遣返措施,这可能导致人权方面的担忧。

更深层次的分析:

欧盟的团结与分歧: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欧盟内部在难民问题上的分歧。一些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更倾向于加强边境管控,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强调人道主义救援和共同分担责任。
地缘政治的博弈: 立陶宛的行动,也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缩影。白俄罗斯的行为,以及立陶宛的应对,都与俄罗斯在中东和东欧地区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难民问题的复杂性: 难民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道等多个层面。简单地修建铁丝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矛盾,引发新的问题。

我的看法:

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看,立陶宛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它承受着巨大的边境压力,而且面临着来自白俄罗斯的政治操纵。在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框架下,采取措施加强边境管理是政府的职责。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修建铁丝网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和象征意义上的负面影响。将寻求庇护的人拒之门外,或者让他们经历更艰难、更危险的越境过程,这与许多人对欧洲价值观的期望有所偏差。

我认为,更理想的解决方案应该是一个多管齐下、更具建设性的策略,包括:

1. 与白俄罗斯进行强有力的外交对话和施压: 明确指出其“人道主义武器化”行为的不可接受性,并联合欧盟及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2. 加强欧盟边境管理合作: 欧洲边境管理局(Frontex)等机构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协调成员国共同应对边境挑战。
3. 人道主义救援与甄别并重: 在边境区域,虽然需要管控,但也应设立人道主义通道或临时庇护点,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并对入境人员进行有效甄别。
4. 关注难民问题的根源: 解决叙利亚、阿富汗等国人道主义危机,以及改善非洲等地区的经济状况,从根本上减少难民产生的原因。
5. 欧盟内部团结: 欧盟成员国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共同制定和执行更有效的难民政策,而不是各自为政,或将责任推诿给边境国家。

总而言之,立陶宛修建铁丝网是一个在现实压力下做出的反应,它既体现了国家维护安全的努力,也引发了关于人道主义和欧洲价值观的深刻反思。这个事件提醒我们,在处理复杂的国际事务和人道危机时,需要在安全、主权、人道和国际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卢卡申科:我想挑战一下欧盟的“软肋”

有句网络梗是这样说的,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简称:“城会玩”。

直到我看见了白俄罗斯对欧盟的反击“手法以后,我不得不说城会玩”弱爆了,还是“欧好玩”。

说说欧盟现在是怎么回事?

二战之前,欧洲是很厉害的,就现在欧盟这个地方有三大帝国。

还没有投降的“法兰西帝国”。

还没有解体的“大英帝国”。

还没有下跪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三大帝国全部齐聚欧洲,那时候的欧洲可以说是相当之能打啊。纳粹德国的战斗力就不说了,虽然邪恶,但是确实是世界一流水平。

那时候英国、法国经济也非常的庞大,因为英法殖民地体系都还在,手握巨大的殖民地体系,英法各自都掌握巨大的“内部循环”市场。

当年的欧洲,可以说是真的是黄金天团,全世界最牛逼的力量都聚集在此了。

当然,我们是认为苏联其实也是欧洲国家,但是欧洲不认为苏联是,所以不算苏联,如果算苏联也是欧洲国家的话,你想想看当年欧洲多牛。

但是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成也牛逼,败也牛逼。

世界级的列强太多了,全部都挤在欧洲,导致欧洲二战过于惨烈,几个帝国全部打没了。

大英帝国早期对纳粹是绥靖政策,那是因为英国殖民地体系其实很脆弱,如果英国和德国硬刚,英国的钱就不够镇压殖民地了,会重新变成一个岛国的。可以说纳粹德国崛起以后,对周围一顿乱拳打死老师傅。

首先纳粹把法国的底裤给打掉了,让全世界看见法国原来已经这么外强中干了,法国的投降速度,也导致法国复国以后根本守不住殖民地,因为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领袖在目睹了法兰西的投降速度以后,都感觉自己有戏。

其次就是把英国给打痿了,英国战后再也没钱去维系庞大的殖民地体系了,连躺平几千年的印度,都造反了英国。

纳粹最后自己也失败了,被苏联和美国瓜分了,成为了一个没有军事权利、被美国驻军的欧盟老好人,德国至今也没有重点发展军事,而是只一心搞经济。

也就是,欧洲本土的三大军事集团力量,二战以后全部废了。欧洲本土再无军事强国了。

最能打的德国,战败以后被阉割了。而英法失去殖民地以后,经济规模爆跌,缩小成为了一个普通中等规模国家,而且英国还脱欧了。

目前整个欧洲大陆,就二个相对大的国家还行,就是德法,结果其中德国根本没权利提军事化,相当于欧盟军事就是法国负责的。

但是你就想想看,法国除了投降方面有优势,他还擅长什么?

倒不是说给纳粹洗白,而是说一个客观事实,如果是德国重新军事化,来负责组建领导欧洲军的话,欧洲还是有希望建设自己本土强大的军事实力的。

但是不行啊,德国二战犯下的罪行太大了,德国重新军事化等于挑战现在五常的国际秩序,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俄罗斯、美国都不可能答应。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一个尴尬而奇怪的局面就诞生了。

欧洲经济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各种资源也很丰富,总人口也很多,高科技也不差,就是硬生生没有人领头建设一直强大的“欧洲军”。

目前欧盟的军事主要是靠美国的北约保护,坚定不移的当美国马仔。

欧盟过去一直是非常支持北约东扩的,因为欧洲很害怕俄罗斯。其实你想想看,这是有问题的逻辑。

2020年欧盟27国(除脱欧的英国之外)的经济总量约15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GDP已接近欧盟经济总量之和。 相当于欧盟和我们是一样的体量。

2020年,俄罗斯GDP总量仅为1.4万亿美元,只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与我国江苏省差不多,低于我国广东省。

欧盟总人口4.5亿。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不感觉很奇怪吗?欧盟的各方面数值绝对都是数倍于俄罗斯的,为什么欧盟要害怕俄罗斯?不应该是俄罗斯害怕欧盟吗?

原因很简单,欧盟至今没有组建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而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依旧保留了巨大的钢铁洪流军队。

如果没有美国,只要俄罗斯想,他就能一波流平推欧盟。

而且欧盟更富裕,俄罗斯更穷,所以欧洲人害怕战争,但对俄罗斯来说,就是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变摩托。

还有一个二战副作用就是欧洲的圣母病问题。

欧盟就是欧洲国家失去殖民地,衰弱以后抱团的产物,因为欧盟合体的话,还是非常强大的,如果单打独斗的话,就不够看了,但是欧盟整合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欧盟都是白人,也都是基督教文化圈的,正常情况如果要整合欧盟,肯定是不能提倡地方民族主义,但是可以提倡白人基督教共同体,这样基于白人基督徒种族、民族主义的认同,就可以容纳整个欧盟。

问题就是,二战摧毁了白人基督徒的一切合理主张。

谁是法西斯,德国纳粹啊?那德国纳粹什么主义?是欧洲白人基督教至上主义。

相当于纳粹爆发的战争,不仅仅是摧毁了这个欧洲的殖民地体系和经济,还摧毁了整个欧盟白人的自我认同。

二战以后,全世界谁敢提“白人基督教”认同了?

这个玩意已经被纳粹搞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不是说白人认同,就一定等于纳粹,其实白人基督教认同是有其合理范围的,比如一个像波兰这种国家,他是白人、也是基督教国家,波兰的爱国主义就是“白人基督教”,这并不代表波兰就是纳粹了。

区别的界限就是,你究竟是防御性的白人种族认同,还是主张对外侵略的白人认同。

你想想看,波兰也没侵略过谁啊,他的民族、种族自豪,确实更多就是一种防御性的,基本东欧国家都是这样。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

主导欧盟的并不是东欧国家,而是西欧国家,就是历史上搞殖民主义、纳粹主义的德法为主。

而二战以后,这些国家的白人基督教至上已经被彻底打倒批臭了,连其合理的部分一起崩溃了。

怎么说呢?其实这就是纳粹的反噬,纳粹把这个玩意宣传过激了以后,搞了大规模的屠杀以后,就产生就巨大的道德反弹。

所以二战以后的欧盟整合,靠的是“普世价值观”整合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大家都做圣母,相互宽容,这种情况下欧盟完全不提倡任何国家、民族认同,我们就可以形成一个联合了。

其实理论上,欧盟是应该提白人、基督教共同体认同的。但是前面说了,就因为二战把事情做绝了,导致这个概念本身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已经成为了罪恶、臭名昭著的象征。最极端的例子是,甚至在部分欧洲国家,爱国本身都被人鄙视像纳粹。

实际上法国有人意识到过这个问题,比如2016年,法国总理瓦尔斯说:欧洲必须重新定义自己。

他说,欧洲人大都回避爱国主义——出于历史原因,他们回避国家爱国主义,但他们也回避欧洲爱国主义:不信任普遍存在,他们认为欧盟侵犯了每个成员国的主权。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我们的欧洲认同,基于自由、容忍、和平和平等(包括男女平等)的共同价值,基于共同文明和文化,基于我们有责任延伸我们的边界的理念。

我深信,欧洲爱国主义仍有它的一席之地,它的存在非但不会否定国家爱国主义,反而会加强国家爱国主义。

他虽然没有直说,但是意思就是说,法国民族主义、德国民族主义、意大利民族主义这些,确实不能提倡,会导致欧盟分裂。

但是欧洲爱国主义是可以提的,不能继续靠圣母价值观让我们整合到一起了,这玩意本质就是大家一起搞历史虚无主义,而不是整合欧洲文明。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圣母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吗?大家都圣母,都相互宽容,好像也挺好吧?

问题就是会被人“卡BUG”、“钻空子”。

就是说,欧洲因为不能自我认同,所以就提倡全人类的大爱无疆圣母思想来整合欧洲。

问题就是这个“大爱无疆圣母思想”他没有边界啊,那你都提倡“大爱无疆圣母思想”了,请问你凭什么不收留难民?

所以你会发现,在美国,普世价值观更多就是一个术的存在,需要的时候就用,不需要就当抹布。而在欧洲,普世价值观就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制度。

美国往往可以通过鼓动普世价值观,轻易的绑架欧洲外交政策,然后让欧洲自食恶果,从而削弱欧洲经济整合后可能功高盖主的风险。

比如说,叙利亚问题、和2016年叙利亚难民危机。

欧盟参与就美国对中东乱局的轰炸,结果最后难民全部进了欧盟。

难民进欧盟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德国人疯了,居然强迫欧洲各国摊牌收留难民。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只要外部有人往欧盟搞难民,欧盟还真就能不能收。

欧盟的架构就导致了,他很容易被意识形态绑架。

美国就是这样玩的,叙利亚是美国主导搞的,然后搞出一堆难民,要欧盟剖腹验粉去收。

你收不收?你欧盟不就是人类大同联合起来的吗?你欧盟内部天天宣传的就是这个价值观啊。

包括为什么欧盟会跟随美国抹黑中国新疆一样,因为欧盟的价值观很轻易就被人绑架,美国只要抹黑中国新疆有人权问题,作为没有过硬军事主权的圣母联盟,欧盟就只能硬跟。

后来难民危机的时候,土耳其也这样玩欧盟啊。

土耳其:欧盟,你给我听着,要么给我给钱!要么难民我就不拦了!因为中东难民必须是经过土耳其,才能步行进入西欧富裕国家的。

土耳其也不担心难民啊,首先难民不想待在土耳其,因为德国更富裕,其次土耳其本来就是绿的,他不怕绿化。

在2016年,土耳其就成功的通过难民勒索方式,与欧盟达成6项基本原则。遣返所有经土耳其进入希腊的难民费用由欧盟负担,放宽土耳其的签证,欧盟加快发放去年承诺的30亿欧元资金,并就提供更多难民援助资金做出决定,基本已经是彻底的“丧权辱国”了。

当时埃尔多安极度嗨皮,他要求欧盟不仅立即兑现30亿欧元“善款”,而且要再追加30亿美元,并暗示,若“善款”还不到位,则倘若难民出了问题,土方概不负责。

狠狠的宰了一把,而且以后可能还会继续。

最近白俄罗斯遭遇来自欧盟和北约的颜色革命,也就是西方阵营的攻击。白俄一看,当年土耳其会玩啊,还是“欧好玩”,我也要学!

于是开始打难民牌。

甚至白俄还得到了土耳其供应链的手把手教学!(土耳其,这个我熟)

截至11月9日,土耳其航空公司仍每天两次将来自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等地的难民从伊斯坦布尔送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德国《世界报》援引德国情报部门的消息称,每天约有800至1000名主要来自中东的移民抵达白俄罗斯。他们抵达后,白俄罗斯政权帮助他们进入欧盟。

是的,白俄罗斯完全不担心难民滞留白俄罗斯,因为只要任何一个难民对比过白俄的生活水平和德国的高福利以后,他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白俄罗斯现在的态度,就和某东白条的广告剧情一样。

某东白条:升!升仓的钱,我来出。

白俄:去!去德国的钱,我来出。

白俄罗斯的对面就是波兰,在欧盟颜色革命白俄罗斯的过程中,波兰也出了很多力。

许多白俄罗斯反对派媒体以波兰为基地,比如Nexta、Charter97和Belsat TV,甚至有报道说波兰发动了网络攻击,反白俄媒体活动集中在波兰。

现在波兰成第一个倒霉的了,可以说心情是毫无波兰,不过最后倒霉的可能是德国。

据波方统计,8月以来试图从白入境的难民超过3万人,仅10月就有约1.7万人。

波兰边防卫队9日告诉路透社,前一夜约有800人在试图越境处扎营,加上滞留在附近森林中的非法移民,目前总共估计有4000多人。

据俄新社9日报道,普遍的立陶宛政府正在为类似“入侵”的可能性做准备,内政部提议宣布“紧急状态”。

(注:立陶宛是支持台D的国家,现在“福报”马上来了)

波兰总统杜达指责白俄罗斯“以一种空前方式”攻击波兰和欧盟边境,“这是必须抵制的侵略行为,以履行我们作为欧盟成员的义务”。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8日发推特称:“超过12000名士兵已经在边境待命。”

欧盟说,卢卡申科你给我住手!ya蠛蝶~

卢卡申科说,我想试试“壁咚”的感觉,挑战一下你的软肋...

欧盟的圣母价值观,就是向全世界宣传,他最干净、最圣母、最宽容,绝对没有多吃几碗粉。

白俄,那要不我现在就刨开你肚子检查一下?我这难民可多得是,土耳其刚刚运过来的,非常的“新鲜”,希望你爱心可以管够。

现在白俄罗斯已经放狠话了誓言对欧盟的任何新制裁做出回应。

白俄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

欧盟你们没有资格在白俄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白俄谈话!

属于典型的人传人了,可能骨气真的是会感染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吧。

欧盟圣母,宁有种乎?你是不是真圣母,现在全世界可都看着在呢!别拒绝啊,小心欧洲人权法院给你欧盟递传票~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立陶宛与白俄罗斯是邻国,却不能和睦相处,近期互相出招,白俄罗斯放大招,把中东难民放入立陶宛。这一招可谓杀手锏,令立陶宛猝不及防。

立陶宛,面积约6.53万平方公里,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人口约279.4万,也是三国中最多的。

立陶宛不像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那样,将首都建在海边。波罗的海国家中,瑞典、芬兰、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首都全部都在波罗的海旁,而且是本国最大海港和最大城市,德国、波兰、立陶宛的首都虽然也有大河流过,但并不在波罗的海旁边。

立陶宛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却只有约90公里,是一个陆地属性比较强的国家,历史上立陶宛的扩张,也主要在陆地上。

白俄罗斯,面积约20.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39.78万(2020年4月),都是立陶宛的几倍之多。1991年苏联解体成15个新国家,有12国组成一个新的联盟,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目前独联体正式会员国是9个,总部依然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立陶宛与白俄罗斯,历史上就不对付,近期矛盾愈演愈烈。

中东有很多难民进入了欧洲,,我们经常看到德国、法国、土耳其难民的消息,白俄罗斯也收容了一些难民。但是立陶宛这个国家,本身人口少,难民也很少,2019年和2020年都只收容两位数的难民。

欧盟国家的态度,大致是既制造难民,也收容难民。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瑞典等国,都在阿富汗有过驻军,都制造了难民。这几个欧洲国家,多少都收容了中东难民。欧盟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参与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等国的战争,他们自然认为没有收容难民的义务,立陶宛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欧盟是一个整体,很多政策要共同进退,欧盟的主导国德国、法国,也会分配一些难民给其他没有参与战争的成员国。

图-立陶宛风景

白俄罗斯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也收容了一些难民,近期和立陶宛吵得不可开交,便开放550公里长的边境线,放难民去立陶宛。

近期从白俄罗斯去立陶宛的难民,有几千人之多。立陶宛立即行动,一方面开始修建550公里长的铁丝网屏障,另一方面驱离已经进入国土的难民。

图-立陶宛维尔纽斯

立陶宛人口279.4万,要是放几万难民进来,那真吃不消,要放几十万进来,人口结构就改变了。中东盛产石油,也不缺难民,要多少有多少。

立陶宛驱赶难民的做法,与欧盟人道主义背道而驰,涉嫌剥夺难民的人权,欧盟大国德法对此并不认同。现在立陶宛和欧盟都有点骑虎难下,欧盟放任立陶宛驱离难民,这与欧盟价值观是背离的,不准立陶宛驱离,那欧盟又不团结了。

白俄罗斯放难民进立陶宛这招,既能打击立陶宛,也制造欧盟内部的矛盾,可谓是一箭双雕。立陶宛能否承受这一重击,还要看后续有多少难民涌入,我们拭目以待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立陶宛在边境修建铁丝网以阻止难民从白俄罗斯入境,这一举措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复杂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事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在2021年夏天,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突然面临大量难民涌入的局面,他们大多来自中东、非洲等地,通过白俄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德国商会致信立陶宛这件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背后涉及的东西不少。简单来说,德国商会在警告立陶宛,如果你们跟中国关系搞得这么僵,我们这些在你们那儿设厂的德国企业可能就要考虑搬家了,甚至直接关门。这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经济体量不.............
  • 回答
    袁立在公益活动中,尤其是在她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尘肺病关爱等公益项目中,确实引发了一些关于“传教”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袁立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她的言行本身就容易被放大和解读。她本人是基督徒,并且公开分享过自己的信仰经历。在公益事业中,她的热情和投入是毋庸置.............
  • 回答
    邢立达等古生物学者在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毛茸茸蜗牛:一场跨越亿年的惊喜当我们在讨论生命的演化时,总会为那些微小的细节而惊叹。最近,邢立达教授带领的古生物学团队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毛茸茸蜗牛化石,无疑为我们揭示了陆地软体动物演化史上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化石发现,更是一.............
  • 回答
    关于观视频工作室(尤其是“马前卒”栏目)有意邀请“立党”老师在B站做节目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话题。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件事背后都隐藏着不少信息和可能性。首先,从“观视频”和“马前卒”的立场和风格来看:观视频工作室,特别是“马前卒”栏目,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评论风格和对社会、经济、.............
  • 回答
    看待中国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阐明立场,指出“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中美两国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双方的深层诉求来理解。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句话本身所蕴含的强烈信号和态度转变。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中国经过长期观察、深刻反思以及实力增长.............
  • 回答
    谈及东京奥运会上,巩立姣夺冠的道路上那位一度备受瞩目的劲敌——美国铅球名将达妮埃尔·桑德斯(Valerie Adams),在颁奖仪式上的那个“抗议动作”,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插曲,更像是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我们窥见了运动员在荣誉之外,可能承受的压力、内心的坚持,以及赛.............
  • 回答
    《Fate/Grand Order》(FGO)作为一款以历史人物和神话角色为核心的日式RPG游戏,在其全球运营中常因文化敏感性问题引发争议。2023年9月16日的更新中,开发者对“13骑”(即游戏中部分中国背景英灵的设定)的角色名称与立绘进行了调整,这一事件引发了玩家群体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分.............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从沈阳网民的角度来看,他们觉得在德国留学期间被骗了500元,但当地警察可能觉得金额太小不予受理,所以转而向国内的泉州网警求助,希望能够立案侦查。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值得探讨的点。首先,跨国追赃的难度和管辖权问题。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跨境诈骗并不罕见。但当事人被骗的地点在德国,.............
  • 回答
    赵立坚,这位曾以其犀利、有时甚至略带挑衅的言辞著称的外交部发言人,针对“经济胁迫”这一议题抛出的“发源地和指挥部就在华盛顿”的论断,无疑又一次在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外交博弈中投下了一颗石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进行分析。.............
  • 回答
    乌克兰驻华公使微博爆粗口与乌克兰立法禁止共产主义:一个值得深思的交织最近,乌克兰驻华公使在微博上因国内知名主持人毕福剑的言论而爆发出粗口,这一事件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乌克兰立法禁止共产主义的举措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这两个看似关联不大的事件,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乌克兰当前社.............
  • 回答
    最近关于国足教练李霄鹏上任后立下的一系列新规,在球迷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些规定,如果属实,可以说触及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顽疾,也寄托了不少人对国家队未来能够焕然一新的期待。咱们来一条条掰开了看,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规定背后可能代表的意义和潜在的影响。1. “不准拉帮结派”这绝对是触及.............
  • 回答
    霍华德(Howard)的行为,即使用爬虫爬取与知乎用户“立党”有过互动的知乎用户,并将其做成列表公开在网上,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行为,涉及到技术、隐私、言论自由、网络道德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技术层面与爬虫的使用 爬虫技术本身是中.............
  • 回答
    武汉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美团优选合作方被立案,已购买居民被处罚,这件事情无疑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情,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理清其中的逻辑和责任。事件的脉络和关键点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件大致的流程:1. 源头: 在武汉的冷链食品(比如进口冷冻肉类或海鲜)上检出.............
  • 回答
    立陶宛外交部召回驻中国临时代办,这无疑是两国关系近期以来又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也预示着中立关系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和不确定的阶段。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审视,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事件的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件事情不是孤立出现的。自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
  • 回答
    立陶宛宣布准备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的决定,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军事援助声明,而是牵动了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折射出东北欧地区复杂的安全格局以及国家主权和国际法的深刻议题。要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维度。一、历史的印记与地缘政治的考量首先,不能忽略的是立陶宛与俄罗斯之间漫长而曲折的.............
  • 回答
    立陶宛将派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消息,尤其是考虑到近期两国关系的一些波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并分析它可能带来的多重影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代表团”这个表述本身。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即立陶宛官方层面的参与度是.............
  • 回答
    立陶宛指责小米手机内置审查,而小米的回应是“遵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背后是一场典型的技术与政治交织的博弈,也是当前全球科技供应链中敏感议题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立陶宛的指控:证据与动机立陶宛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他们通常会依赖第三方安全研究机构的检测结果。这类研究往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外交部对立陶宛总统认错一事的这句回应:“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 这句话看似简洁,实则内涵丰富,是典型的中国外交辞令,背后蕴含着多层意义和深远的考量。首先,我们来看前半句:“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这句话的直接含义是,外交部肯定了立陶宛总统的“认错”行为。在.............
  • 回答
    波兰与立陶宛:历史纠葛下的复杂情感与现实考量提及波兰和立陶宛,很难绕开那段深刻影响两国命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段跨越数百年的共同历史,既是两国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印记。如今,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关于联邦的“复兴”之梦,是一个充满层次感和现实考量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