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入伍,那年18岁,1米83的个子,160斤,新兵连几个月每天青辣椒炒红辣椒,爆炒鱼鳞(鱼肉不知道哪去了),青辣椒炒几块带皮硬肥肉,每顿都有汤但是没见过汤里有菜除了偶尔看到几块没熟的纯肥肉,饭管够,新兵不能离开连队,每个月200块钱津贴(现在有600了吧),每天训练很累,身心都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要付出很多努力,也要适应环境(等级制度,严格服从命令),每天都很饿,菜里的地沟油汤是最美味的所在,班长是老兵每天吃盒饭(部队里面有小卖部),排长连长这些军官是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早餐只有硬馒头和看不到几颗米粒的米汤,但是很快就会吃完,因为饿,因为吃得慢慢馒头就没了。
连长很关心我们,怕我们吃不饱,提出可以帮我们从外面统一采购零食,泡面7快一桶,包装熟食鸡腿8块一个,这样我们的津贴能换来食物。换来的零食由班长统一存放在一间屋子里锁着,休息的时候向班长打报告申请吃一点,表现好就能吃,为了讨好班长也愿意让班长吃我们的零食,这样从家里带钱来的战友就有了优势。泡面很好吃,里面的面条恨劲道,味道很赞,入伍是冬天,所以一碗热汤会全部进到肚子里。
新兵连结束,下到正式连队,营食堂,伙食有点改善,变化是没有青辣椒炒红辣椒了,爆炒鱼鳞变成爆炒鱼鳞和少量鱼肉,大块带皮肥猪肉变成带皮肥猪肉带点瘦肉,有时候会有大块瘦肉但是最好让给老兵,入伍之前我从来不吃肥肉,带一点肥肉都不吃,现在我已经能接受肥肉了,早餐是一样的,训练强度更大,每天还是很饿。入伍大半年后我成功的从160斤变成129斤(身高183),我的大腿小腿是一样粗的,很黑,很短的锅盖头,我爸妈在我过生日的时候过来看我,我申请外出,借了老兵的便衣(小了),我从他们的车前走过我爸没认出我,我妈等我走过了又走回来下车用询问的口气叫我名字,带我出去吃了一顿,我以为我能吃下很多肉,但是其实吃不了多少,我感觉很难过因为马上我就吃不到这些好吃的了,回去之前去超市买了很多泡面,因为泡面是热食,泡面能解饿,还能解谗。
后来转了士官,有工资了一个月2000快,不是新兵蛋子了,可以有很多机会去小卖部买东西,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在下午五点去菜地中完菜之后在菜地吃上一碗泡面,一天最自由最满足的时间。
每年伙食最好的时候是大领导来视察期间以及过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提高伙食的可能。有一次部队参加演习,省委书记来观摩,营长说得表扬就回去杀一头猪给大家吃(猪是营里炊事班统一养的),后来演习很成功,得了表扬,但是一个星期都没见过营长的面,猪们也活到了被营长卖掉。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伙食太差了,几个战友一起去问炊事班司务长,伙食这么差怎么吃,司务长说“弄的好吃你们吃完了猪吃什么”。
菜地里有时候会种香菜,一碗泡面加一个卤蛋加一把自己连队菜地里等的香菜,是对一天训练最好的犒劳。我没有能力在早餐午餐晚餐中选择食物,但是我能挑选自己合适的泡面口味和搭配零食这对于服役中的我来说也是很幸福的。刚退伍时老家的战友身材都很好,刚退伍时我每天早上跑10公里,但是半年后绝战友们包括我都迅速发福,有的甚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胖子,因为回来之后对于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已经很久没吃过泡面了,偶尔吃一次也再也吃不到在部队里吃到的那么好吃的泡面了。
我很怀念军旅生涯,也会偷偷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而感到自豪,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在部队的一些琐事,写出来当是回忆吧。
谢邀。
这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有人已经说明白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这个答案:
我认识的一个部队转业的小胖子,原先在炊事班负责采购。据他自己说:当年自己抽烟从来不花钱,平时花钱如流水,经常上供,就这样,当兵从入伍到退伍,攒了十来万。
现在是否还有这种情况,不好说,分析分析当年的情况,及其相应的社会影响。
(上)
1、物不患少患不均。
2、不分贵贱一碗酒,上下才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3、几乎每一本兵书,上来都是教给军官如何做人。军官会做人,士兵才能愿意以死相报,赴汤蹈火,战不旋踵。
4、井冈山时代,红军的待遇不如白军。但是许多白军士兵被俘以后,愿意当红军。因为红军内部远比白军公平,官兵平等,同甘共苦。
5、说到底,红军内部讲理。
6、张麻子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公平,第二是公平,第三还TMD是公平。
7、红军内部公平,枪口一致对外。白军内部不平等,各种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大量内耗。内部矛盾尖锐到极点,就会出现哗变、叛变、火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白军士兵,宁愿降低生活标准,当红军。
8、军阀之间,五十步笑百步,军阀军队内部,都是金字塔结构,士兵不给中央军当炮灰,就给桂系、晋军、川军、湘军当炮灰。士兵就是想反抗,也很难被组织起来,更难有其他选择。于是,军阀们有恃无恐。
9、红军闪亮登场,白军士兵有了选择。于是,很多人就投了红军。这些人带来了军事技术和情报。
10、红军虽然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是白军想剿灭红军也极其困难。一旦条件合适,立即如火如荼地扩军。
11、白军士兵加入红军,不再受军官的欺压。穷苦农民加入红军,不再受土豪劣绅的欺压。
12、对他们来说,眼前的日子很苦,但是他们坚信自己军队有胜利的一天,也许自己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他们在红军之中已经获得了解放。如果他们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那么对他们来说,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全国人民都获得解放。
13、加入红军(共军),就是解放自己;战斗到解放全国,就是解放了全国其他受苦的人;解放后,紧握手中枪,是避免人吃人的社会重新回来。
14、内部公平,是人民军队的传家宝。
(中)
1、一个公司(单位、部队、学校)的食堂如何,最反映一个单位内部是否平等。多数成员是否有政治地位,或者说领导是否关心下属。
2、我吃过很多食堂,食堂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公司(单位、部队、学校)的财力,以及这个公司内部的政治结构。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3、有些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大气粗,内部就是金字塔结构,也能做到领导吃肉,下属喝汤。当然,也有极个别的,混蛋到家的,虽然财大气粗,领导吃肉,下属连汤都喝不上。
4、有些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力有限,但是领导不吃小食堂,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伙食也不错。极个别因为财力原因,伙食不行,但是大家也没什么怨气。
5、大多数公司(单位、部队、学校)财力也不足,内部也不平等,领导吃小食堂,或者出去吃,那样的食堂的炊事员就是饲养员,多数人就吃饲料吧。有的公司早餐异常丰盛,中午饭基本就是猪食。原因很简单,领导在公司吃早点,中午一般出去宴请。
6、还有些国有的临时机构,虽然财力充足,领导也偶尔和大家一起吃,也是购买服务,劳务外包,但是领导犯不上得罪后勤,那样的食堂的炊事员也是饲养员,多数人吃饲料吧。
7、最关键的,不是财力,而是领导重视程度。
8、难听点说,食堂好不好,就看当头儿的,怎么看待下面的人。是把他们当哥们兄弟,细心拢着,还是把他们当贱民奴隶,爱干就干,不干就滚。
9、总体来说,有小食堂的地方,大食堂的伙食就不怎么样。一方面,小食堂靠大食堂养着。一方面,领导不去大食堂,大食堂做成什么样,谁TMD关心?一方面,大食堂是猪食,不影响小食堂很丰盛,领导没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领导知道其中的道理,也知道自己的伙食从哪来的,下面怨声载道,他也睁一眼闭一眼。
10、想解决伙食问题吗?一点不难。
11、方案一:规定团以下不许设立小食堂,或者,即使设立小食堂,也不许有小灶。想吃好的,自己掏钱。领导和大家吃一样的东西,炊事班自然会考虑菜品质量。
12、日本海军一度就是这样,除了极个别高级军官有小灶以外,大多数军官和普通士兵吃一个炊事班做出来的饭菜。高级军官吃小灶,要自己额外掏钱。
13、方案二:让快餐巨头为部队提供伙食保障。庆丰包子、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吉野家之类,工厂化生产半成品,士兵网上下单,京东、顺丰提供物流保障,炊事班只负责加热。快餐巨头和物流的采购价由军委统一谈判,政府采购。
14、方案三:每月公开账目,伙食结余的使用,由大家不记名投票决定。
15、方案四:炊事班班长不固定人选,由大家不记名投票产生,离任公开账目,做好审计。
16、大家可以敞开脑洞,各种方案可以有很多。
17、关键是领导不把下面当回事,否则再好的方案,领导不重视下面,不监督落实,也会弊端丛生。
18、招标并不解决问题。对多数人来说,招标有两种可能,好于更好,糟与更糟。这取决于中标的标准,是让多数人吃得更好,还是让领导吃得更好,获得更多的油水。
19、以为社会服务,就会自然而然消除弊端,图样图森破图乃义务。
(下)
1、一般来说,食堂越办越好的地方,一般都是蒸蒸日上的,一个地方食堂越办越差,基本就离散伙不远了。
2、食堂越办越好,一种可能是财力增强,现金流充裕。一种可能是领导关心下属,做到同甘共苦。不论哪种情况,都说明公司事业旺盛。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公司不发达就奇怪了。
3、食堂越办越差,一种可能是财力衰竭,只好缩减待遇。一种可能是领导拉开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内部出现等级化,开始离心离德,出现各种矛盾。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预示公司前景黯淡。如果两者兼而有之,那就是要不过日子了,准备散伙。
4、越办越好的不多,大多数都是越办越差。
5、事业上升期,需要拢人,创业者知道同甘共苦的重要性,舍得在待遇上投入,也不敢随便拉开和员工的距离。
6、事业上升到顶峰以后,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创业者开始凋零,继承人接手。继承人没有从平民到将军的经历,直接从将军的位置开始操盘,不知道创业的艰难,也不知道是众人拥护才让自己的公司过关斩将,力挫群雄,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认为一切是想当然。于是,许多公司开始摆出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的架势。
7、这时,领导或者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就开始拉大。最明显的,就是出现小食堂,小食堂和大食堂的饭菜开始出现差异。
8、除非有更好的竞争对手,多数人不满意待遇缩水,但是也无可奈何。
9、这时,管理者开始重用的往往就是小人了。
10、在投入资源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伙食标准,至于钱怎么来,领导并不关心,只要别闹出大新闻来就可以。
11、正常人显然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12、小人能以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为名,同时完成三个任务:一方面,维持领导的待遇不变,甚至更好,一方面克扣多数人,一方面中饱私囊,竞争更有油水的位置。
13、小人会使用什么人,是很显然的。另一方面,许多层级比较高的小人,不可能自己亲自去一线基层捞钱,他们的利益,要靠更基层的小人向上利益输送。
14、王熙凤克扣多数人,讨好贾母,贾府大小管事的婆子们,就干净吗?
15、宝玉说女孩一结婚,就明珠变鱼眼了。原因很简单,在贾府之中,年轻女孩在丫鬟位置上,贴近主子,靠色相,靠机灵,勾引主子,讨高层欢心,获得地位,半老徐娘贴身随从的岗位,陆续进入管理层,自然靠钱财,获得地位。
16、贾府到这一步,基本就离出事不远了。贾府的衰落是经济基础先衰落,组织体系后衰亡。出现巨额亏空以后,贾母为了维持贾府的繁荣,不得不重用王熙凤,重用王熙凤,自然加速人心的涣散和管理体系的衰亡。所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
17、更多的是很多组织体系先衰亡,经济基础后衰落。贾府上下大大小小为了自己的利益运作,离心离德,就是皇帝再多赏赐贾府几座皇庄,也不够跑冒滴漏的,贾府也繁荣不了多久。
18、当然,如果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就是毁国纾家。国民党被推翻前不久,国统区的经济实力,总体上还是超过解放区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19、经济实力高是一回事,能把经济实力整合起来,在前线形成有效的武力输出是另一回事。一般来说,衰亡的朝代,其经济基础也许还没有垮掉,但是其组织体系已经衰亡了。
20、大食堂伙食下降,看起来很小,却往往是一个公司开始衰亡的标志。这意味着:管理层开始脱离群众,重用小人,公司内部矛盾增加,组织能力下降,跑冒滴漏增加,经济基础衰败。
21、历史上能成就一番的大事的人,都必须先从整肃管理队伍做起,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2、据说,成吉思汗用人的标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两岁的犊儿,但在厮杀时,又似老鹰的搏击。在筵宴和娱乐之中,无忧无虑有如小驹,但在战斗的时候,又似海东青之扑仇敌。在白天,像老狼的俟机,在昏黑之中,像乌鸦的守夜。”到忽必烈的时代,就开始间杂使用小人了。到元顺帝的时代,组织体系和经济基础都已残破不堪了。除非推倒重建,理顺组织体系,提高军事输出能力,否则根本无力对抗处于上升期组织体系更优良、经济基础更雄厚的朱元璋。但是,推倒重建,那还是元朝吗?再说,实权已将在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思道)、孔兴、脱列伯等军阀手里,士兵和民众也不相信元顺帝能给他们带来公平,即使元顺帝有心推倒重建,有这个力吗?
22、刘备嘱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3、世界上没有先验的善恶,也没有脱离社会的善恶。所谓善恶,都是评价社会之中,某种行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而已。所谓善,无非是是否有利于维护整体利益,让多数成员平等地获得最大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反之,则是恶。
24、如此考虑,解放以后,反复强调不要脱离群众,道理大同小异。
会上知乎的大部分是08年以后的兵(十八大以后的更不用说了),没有在九十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PLA混过的,怎么可能体会得到那时的惨状?
2011年(注意时间点),华东某主力歼击航空兵师(南空门面师,应该都懂是哪个,就不说番号了)的参座大人转业回乡,同桌时,参座大人感慨主座接待有方,发表了如下评论:
“办食堂,既要搞好大灶,也要搞好小灶,当然最主要是搞好小灶,小灶才能见水平。”
2011年时尚且如此,1991年时如何,敢不敢想一下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