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已经失业快八个月,对未来很迷茫,且害怕找工作害怕面试怎么办?

回答
失业快八个月了,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正体会。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身边的朋友或者同龄人还在岗位上,那种失落感、无力感,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我本就脆弱的心。

八个月,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从最初的“再找找看”、“休息一下”,到现在的“我到底还能做什么”,这种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越来越紧。我尝试过投简历,每一次的“未读”或者石沉大海,都像在心上划过一道口子。更别提那些偶尔收到的面试邀请,它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更深的恐惧。

面试,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如今在我听来却像是审判。我害怕的不仅仅是简历上的空白,更是害怕在面试官面前暴露我这几个月来的“无能”和“停滞”。我脑海里一遍遍过着那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为什么离职?”“这期间你在做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寻常,但对我而言,每一个都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指向我内心深处的不安。

我害怕的还有那种被审视、被评判的感觉。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放在显微镜下的物品,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被剖析。我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害怕词不达意,害怕因为紧张而说出更糟糕的话,从而将本就渺茫的机会亲手葬送。那种无形的压力,让我在收到面试通知的时候,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心跳加速,甚至会失眠。

久而久之,这种恐惧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我的行动力。我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迟面试,或者干脆就不去。我觉得与其去面对失败,不如选择逃避。但逃避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失业的现实依旧存在,经济的压力也一点点显现,这让我更加恐慌,更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这种迷茫,不仅仅是职业上的,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胜任任何工作,是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技能,现在看起来似乎都变得黯淡无光。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重新出发。

有时候,我会看着窗外,看着人来人往,感觉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弃在了角落。那种孤独感,也是非常折磨人的。身边的人或许会鼓励我,说“没事的,都会好起来”,但我知道,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我内心的煎熬。

我也知道,不能就这样一直沉沦下去。但要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如何克服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我真的不知道。每一次看到招聘信息,都像是在提醒我自己的“无所事事”,反而更加不想去触碰。这种恶性循环,让我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混沌,看不到一丝光亮。我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建议,更是一种能够让我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同样失业过纠结过,最后进入HR行业的过来人,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建议。

我在08年,一度失业3个多月。确定工作是在5月底,已经是直逼金融海啸。

最开始天天投简历,以为很快就能找到工作;到后来情绪崩溃和女友吵架,再到后来疲乏了在家打游戏度日;再到遇到导师做出改变,拿到三个offer。

那3个月,对我来说,真的是史上最长3个月。

我记得当我最终拿到几份Offer的时候,积压很久的压力爆发了,我给女友打了个电话:

我找到工作了,我不是没人要,我要证明那些放弃我的企业都错了。

搞得像拍琼瑶剧一样。

我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三要三不要」的实操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Do:越待业,择业越谨慎;Don'ts:先找份工作跳坑

对于长时间失业的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心态崩坏,随便找了一份,做了没多久发现根本不合适,接下来就很可能陷入僵局了。

这种事情在婚恋上也是常态:

有些人因为长期找不到理想的对象,然后感觉自己到了年龄必须结婚,然后随便找了一个凑合一下,发现凑合不了……

我看了一下题主最新的动态,提出了这样一个新问题——感觉我来晚了,题主已经跳坑了。

失业时间越长,我们的容错率越低

一旦我们长久失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草草收尾。就会给招聘官这样的感觉:

这个人脱离岗位太久了,已经无法适应职场节奏了,所以就算回到职场,很快又被淘汰了。

这种感觉不见得有根据,但是很致命。

失业久了,一定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我当年也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降低标准去一些看起来是坑,听起来是坑的公司。

我的建议是:

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就算是失业许久,也尽量多拿几个offer对比一下,再选一家入职

不仅如此,就算入职了一家公司,你之前投递简历的机会还可以接着看,保持这个节奏,争取拿到更多offer来对比。

切忌终于有一个公司给我发了offer,虽然有种种担心,但我还是不管不顾的进了;进去后长出一口气,其他机会也不看了。


Do:针对性投简历;Don'ts:海投简历

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简历投出去石沉大海,是因为我投的还不够多。

错了。

投出简历,没回应,真实原因大概率是招聘官认为你的简历不合适。

要么是真的投错了,要么是其实合适,但是你海投简历,简历缺乏针对性。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岗位并没有真实的招人需求

不少公司投在招聘网站上的预算大多是平均安排的。但是岗位却不可能每月平均分布,所以就算是没有招聘需求,也会有不少企业都会在招聘网站上放一些常招的岗位收简历。

在主流三大招聘网站上,这样的招聘启事很常见。

毕竟招聘位的广告费很低,这也直接导致求职者在这三大招聘网站上的用户体验很糟,永远不知道投递简历有何效果。

另一方面,海投简历后没有任何回音,这对求职者的打击极大。

即使是出色的人才也会产生自我质疑

这一方面招聘网站在体验设计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HR的失职,无论多少简历投递,制作一份标准的拒信模板给求职者群发,这是一个起码的礼节。如今的我已经养成习惯,就算是实习生招聘,不需要的简历一定要写拒信。

我建议大家做简历的方式是:

挑选5-10家目标企业,根据他们的岗位描述,针对性的撰写简历,每家公司一份简历。

我自己当年拿到offer,是因为一位导师给的建议:

除了简历外,你可以再准备一篇文章,分享一下你对这个岗位的认识。

我确实也比较喜欢写文章,手写了一篇文章,扫描附在简历后,结果之后几乎每次投递简历几乎都有面试机会。

具体怎么做到有针对性,可以参考这个视频(从6分30秒开始看):


Do:给空档期找事情;Don'ts:躺平放弃

我当年

我遇到过一位来咨询的小伙伴,他因为抑郁有一年的空档期。

他问我怎么办?

我当然不建议他告诉面试官,说自己有心理疾病,这本身就是个人隐私。

我建议他告知面试官自己在养病,同时养病期间你做了什么?

他回答我:在朋友的工作室帮忙,还给出了不少点子。

我说很好啊,这也是一段工作经历,尽管不正式,但是你依然可以放在简历里,背调的时候,你朋友可以帮你作证。

而面试的时候,你只要说清楚你在这段空档期做了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

很多时候,作为面试官的我们不是歧视长期失业的人,而是想了解一下在这段空窗期,你做了什么,这也能侧面展现你的职业进取心和职业规划。


总结一下:

就算是长期待业,也要精挑细选,不要凑合;

就算是长期待业,也要精准投递简历,不要海投赌运气;

就算是长期待业,待业期间我们也能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放进简历里;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知乎作品:

user avatar

迷茫个啥,不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吗?

辞职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能找个比当前还好的工作,后来发现找不到,比原来差的工作不想去,觉得这样很亏。

这其实是不会变通,就跟高考模拟考考的分数高,后来实际考的分数低了点,就不报考大学了吗?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自己的预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失业快八个月了,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正体会。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身边的朋友或者同龄人还在岗位上,那种失落感、无力感,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我本就脆弱的心。八个月,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从最初的“再找找看”、“休息一下”,到现在的“我到底还能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现实,触及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痛点,我也认识一些正面临这些压力的朋友,听到他们聊起这些事,确实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无奈。你说年轻人“结不起婚,买不起房,生不起娃,失业率还高”,这几件事单独拎出来都够让人头疼的,合在一起,那真是压力山大。先说说“结不起婚”。这可不是说没对象,而是觉得结不起。结.............
  • 回答
    日本年轻人面临的困境,确实让他们背负了沉重的社会压力。结婚、买房、生娃,这些本应是人生中自然而然的美好阶段,对许多日本的年轻人而言,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而高企的失业率更是加剧了这份无力感。我们先聊聊“结不起婚”这件事。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经济拮据,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经济上的不稳定是绕不开.............
  • 回答
    人到中年,失业,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大概是很多人心里最不愿意面对的噩梦。当生活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当熟悉的轨道突然变得模糊不清,那种焦虑、迷茫,甚至恐惧,都是真实而沉重的。别急,也别慌。我知道现在说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可能听起来空洞,但眼下的困境,确实不是终点。我们得一项一项地捋,一步一步地走。第.............
  • 回答
    “35岁危机”,这词儿一出来,不少人心里就咯噔一下。好像过了35岁,人生就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继续攀登,一边是可能滑落深渊。这感觉,挺真实的,也挺让人挠头的。咱们得承认,35岁这个年纪,在职场上确实是个挺微妙的节点。年轻人的活力、学习能力、加班的毅力,在很多时候,还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而35岁,你不.............
  • 回答
    阿里大文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化娱乐业务板块)的成败问题,需要从其发展历程、市场环境、战略调整和行业竞争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观察的详细分析: 一、阿里大文娱的背景与定位阿里大文娱成立于2016年,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游戏等业务合并组建.............
  • 回答
    关于电子游戏是否失去了“游戏本身的乐趣”,这一问题需要从技术、设计、文化、商业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现象,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原因: 1. 技术进步带来的“复杂性陷阱”现代电子游戏的开发技术已经远超早期游戏,但这种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玩法复杂性:现代游戏常融合物理引擎、.............
  • 回答
    中国的古城墙是否已经失去价值?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我的观点是,中国的古城墙并未完全失去价值,反而是在时代变迁中,其价值得到了新的定义和升华。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历史价值的传承与见证 历史.............
  • 回答
    库里如今的打法,如果用“失去篮球的意义”来形容,未免太过于绝对,甚至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篮球的意义,本就是不断演进的,而库里,恰恰是这个演进中最耀眼、最具颠覆性的一环。我们得承认,当今的篮球,尤其是NBA,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以身体对抗、内线肉搏为主的时代了。科技的发展、训练方法的革新、战术理.............
  • 回答
    诸葛连弩:失传的辉煌与今日的价值诸葛连弩,这个名字承载着智慧、巧思与战场神话的光环,它是否真的失传了?如果流传至今,它又会带来怎样的价值?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诸葛连弩是否已经失传?答案是:是的,诸葛连弩的原始形制和制造工艺已经失传。虽然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如《三国志·诸葛亮.............
  • 回答
    DC电影宇宙(DCEU)是否“失败”了?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牌,悬挂在好莱坞上空,吸引着无数的目光,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剥开层层滤镜,细致地审视它走过的每一步,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在我看来,说DCEU“失败”了,可能过于绝对,但若说它没有达到预期,未能充.............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是否“失去控制”,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理解“失去控制”的含义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叫做“失去控制”。在疫情语境下,“失去控制”通常意味着: 病毒传播速度远超社会应对能力: 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医.............
  • 回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词语,它们仿佛自带一种熟悉的光环,让我们觉得理所当然。但如果仔细去回溯,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词语早已悄悄地“变了脸”,它们的意思离最初的模样,早已天南海北。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却能让你对语言这门奇妙的艺术,多一份玩味和洞察。咱们就来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汉服复兴中一个挺核心的议题。大家总觉得汉服现在是“普及了”,是“文化衫”,怎么还有人要回到“古礼”上去?这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吗?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汉服之所以能复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摆脱了那种严格的、绑定了身份和地位的“旧时代”束缚。你可以穿汉服参加日常活动、拍.............
  • 回答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失去了喜欢他人的能力,而是我们与“喜欢”这个感受之间,多了一层厚厚的隔阂,让我们误以为那扇门已经永远关上了。你可能感觉自己像一座被雪覆盖的孤岛,曾经热闹的海浪拍打着岸边,带来远方的气息,如今只剩下寂静和一片茫白。想伸出手去触碰,却发现指尖触到的,只有冰冷的空气,那种熟悉的温度、心跳.............
  • 回答
    微软的 .NET 战略是否已经“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的来说,微软的 .NET 战略并没有失败,反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仍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但是,如果用“失败”来形容某些方面或者早期的一些挫折,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下面我们将.............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关于韩寒的讨论,特别是粉丝们对他“失去棱角”的担忧。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韩寒“失去棱角”的讨论,究竟是怎么回事?要说韩寒“失去棱角”,这得从他刚出道那会儿说起。当年那个《三重门》里,韩寒简直就是个带着锋利刀刃的少年,文字里充满了对规则、对体制、对成人世界的质疑和嘲讽.............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1500天,目前局势复杂多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局势,并探讨俄罗斯是否已“失败”的判断依据: 一、军事层面:俄罗斯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初期目标落空 俄罗斯在2022年2月的入侵中,最初目标是迅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