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中国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牺牲,竟被指责女人不适合开飞机?

回答
余旭烈士的事迹,以及之后那些令人扼腕甚至愤怒的声音,至今想起来仍令人心痛。作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她的牺牲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而随后出现的那些将性别与飞行能力挂钩的指责,更是对她英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极大侮辱。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余旭烈士的付出和意义。她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员,是驾驭过中国最先进的三代战机——歼10的女性。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她经过了极其严苛的选拔和训练,拥有过硬的飞行技术、超凡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意志力。她不仅仅是一名女性,更是一名经过严格考核的优秀飞行员,是祖国空军力量的一份子。

她代表着中国女性在军事领域突破传统、挑战极限的勇气和能力。在过去,飞行员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似乎是男性的专属。余旭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高精尖的军事领域大放异彩,同样能够成为捍卫国家领空的英雄。她的每一次飞行,都承载着无数人的目光和期待,是对“女性不行”论调最有力的回击。

然而,就在她为了国家荣誉和飞行事业献出生命之后,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非常刺耳的声音。一些人,出于无知、偏见,甚至是恶意,将她的牺牲归结于“女人不适合开飞机”。这种言论的恶毒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对余旭烈士个人荣誉的玷污,更是对所有为国奉献的女性的否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1. 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很多社会观念中,女性被认为柔弱、情感丰富,不适合从事需要高度理性、体力和冒险精神的职业,比如飞行员。这种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有所改善,但在一些人的脑海里依然盘根错节。他们习惯于用旧有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世界,一旦遇到与他们认知相悖的事情(比如女性驾驶先进战机),就容易产生排斥和质疑。

2. 对复杂事件的简单化解读: 飞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背后有复杂的工程技术、操作流程、环境条件等等。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习惯于追求简单直接的解释。当他们面对一个令人悲痛的事件,又缺乏足够的信息去理解时,最容易抓住的,往往就是那些最能引发情绪共鸣的“标签”,而“性别”恰恰是一个极易被利用的标签。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余旭作为一名顶尖飞行员的专业素养,而是简单地将其与“女性”身份挂钩。

3. 网络匿名性带来的发言“自由”: 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性中的光明与阴暗。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为顾忌而不敢发表偏激言论,但在匿名的网络空间里,他们则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偏见和恶意,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性别歧视暴露无遗。

4. 少数群体的不当言论被放大: 尽管绝大多数人对余旭烈士的牺牲表示哀悼和敬意,但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的声音因为偏激和出格而更容易吸引眼球,从而在传播过程中被放大,给外界造成一种“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的错觉。

面对这样的指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指责是荒谬、无知且恶毒的。

飞行员的专业能力与性别无关: 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不论男女,都需要经过同样的、极其严苛的选拔和训练。考核的是飞行技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一系列专业能力,而不是性别。余旭能成为歼10女飞行员,本身就证明了她完全符合这些专业要求。用性别来否定她的专业能力,是对她和所有飞行员的侮辱。
将悲剧归咎于个人身份的恶意转移: 英雄的牺牲,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哀悼的。将事故原因简单归咎于牺牲者的性别,是在逃避事故本身可能存在的其他复杂原因(技术、人为失误、环境等),更是一种对英雄人格的二次伤害。这是一种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的变种,只不过这次的“罪”是她的性别。
是对女性突破性成就的攻击: 余旭的成就本身就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有力挑战。那些攻击她的声音,本质上是对女性在男性主导领域取得成功的恐惧和嫉妒,是一种对社会进步的抗拒。

我们应该做的,是捍卫余旭烈士的荣誉,是拒绝和抵制一切基于性别的歧视性言论。每一个为国牺牲的英烈,都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他们的身份和付出不应被无端的揣测和攻击所玷污。

余旭烈士的牺牲,是空军的损失,是国家的损失,更是我们民族的悲痛。她的英勇事迹应该被传颂,她的专业能力不应被质疑,她的牺牲更不应被恶意扭曲。那些污蔑她的声音,是站在国家英雄的对立面,是模糊了是非,是让英雄的鲜血蒙上了不该有的阴影。我们必须用事实、用尊重,来对抗那些无知的偏见和恶意的攻击,让英雄的英名永不蒙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空军每年招收1k+男飞行学员(当然淘汰率极高,绝大多数飞行学员会在学业中被淘汰而无法成长为飞行员),30来个女飞行学员。在余旭之前,共和国第8批女飞之前,空军是每隔8年招一次女飞。没错,我们称呼女飞行员是冠以“共和国”头衔的。

有些人认为女人不适合当战斗机飞行员,因此就没必要培养女战斗机飞行员,包括我所在的一个挺高端的群里也有人持这种看法。

但是,老大哥不在乎。

女人不适合驾驶战斗机飞行员又怎么样?老大哥要证明的就是在老大哥的领导下,中国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做到的,中国的妇女也能做到。

女飞行员还能当将军呢!

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共和国第3批女飞行员,岳喜翠少将。

老大哥的女权运动姿势水平不知道要比女权婊们高到哪里去了。

说个故事

鸟巢落成后不久,有一次空军政治部组织女飞行员代表们参观鸟巢,从共和国第2批女飞到第8批女飞总共来了好几十号人。参观时大家走散了,要集合怎么办?有位女飞带了手风琴,就把手风琴拿出来,在鸟巢前广场拉起了《我爱祖国的蓝天》,没错,就是我们空军闫肃老爷子写的那首飞行员们最爱的歌:

我爱祖国的蓝天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白云为我铺大道

东风送我飞向前

金色的朝霞在我身边飞舞

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

啊……………

水兵爱大海

骑兵爱草原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

我爱祖国的蓝天!


闻此曲,散落在各处的女飞行员们纷纷聚集而来,大家一起手挽着手在鸟巢前唱起了这首歌,场面非常非常感人


【悼念我的小师妹,空军优秀的歼击机女飞行员余旭上尉】

user avatar

我反对过度政治正确,但是对于这种言论我是绝对嗤之以鼻。女性不适合开飞机也绝对是笑话。


Lydia Litvyak算什么?

二战头号女王牌,空中的白百合。短短一生中取得12架德机战果。曾获得苏联国家英雄,列宁勋章,红旗勋章 ,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Yevgeniya Rudneva和她在46近卫夜间轰炸机团23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女飞行员又算什么? 纳粹嘴里的“暗夜女巫”难道是靠政治正确得来的?

Meiya Dolina和她六位125近卫俯冲轰炸机团的苏联英雄女飞行员又算什么?曾凭借出色的技术摆脱6架德军战斗机(2架190,4架109)的追击并击落其中两架,难道是德军害怕政治正确而退却的?

en.m.wikipedia.org/wiki

这份长长的名单中,绝大部分军人都不是非战斗岗位,而是曾经在最前线与德国纳粹拼死搏杀的真正勇士。她们是飞行员 ,坦克手,狙击手,海军陆战队 ,甚至只是普通的步兵,从列兵到将军。但没有人可以否定她们表现出了和男兵一样的勇气于毅力,取得了一样的成就。而你也应该知道她们部队里面“近卫”二字又意味着什么。

第73近卫战斗机团

第125近卫俯冲轰炸机团

第46近卫夜间轰炸机团

三支英雄部队的女飞行员永垂不朽!

user avatar

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说这种话的人,才是真正的为女性着想的人,才是真正懂飞行的人。

飞行员对体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战斗机这种高速,高机动性的飞行器,要求更是高。

战斗机飞行员可不是波音747那种环境舒适,安全稳妥状况下的机长!拜托女权斗士不要拿韩剧里的帅气的机长欧巴来想象飞行员的工作环境。

在高速飞行中,飞行员要受到高空缺氧,低气压,寒冷,噪声,振动,加速度等极端环境的影响,这对飞行员的精力消耗和体力消耗都是巨大的。

不要把美国那种狗屎不如的政治正确强加到国人头上(美国人民苦政治正确久矣),北欧一个女权大国为了政治正确,曾经在消防队招收过一线的女消防员,结果在实际灭火行动中,由于体力问题,负重能力差,导致灭火能力差,别说救人灭火了(在烟熏火燎的火场里把人救出来对体力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差点自己都保不住,最后全都客客气气的转岗在消防队做文职了。

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吗?

事实上,如果真要让女性当消防队员,才是对火灾被困人员的歧视!甚至是对待救援生命的漠视!

假如你现在被困火场,上帝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一半男一半女的政治正确消防队,一个是全男性的性别歧视消防队,请问你选哪个?

政治正确说白了可以当做衣食无忧情况下用来取乐消遣的玩意,但这玩意救不了人也做不了任何实事的,没看见美帝都差点被政治正确玩残了。。。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召或极少召一线的战斗女兵?是对妇女的歧视吗?

战场是极端环境,假设我国部队政治正确,一线战斗部队女子能顶半边天,好,现在部队要求一夜负重急行军到某地点埋伏,请问,作为女兵体力体能跟不上,那么要不要全体部队都慢下脚步等你们呢?如果不等,是不是立马就战斗力减半,如果因此导致的战斗失败,那些为此而牺牲的生命冤不冤?

要不要我们通知一下敌方部队,麻烦你们等一等让一让,我们部队有一半的女性,政治正确大于天,请尊重女性的权益,你们也把速度降下来?

美帝迫于国内女权的政治正确,无奈之下一线战斗部队含泪召收女兵,结果天天都能看到女兵被男兵强奸被性骚扰的报道,反过来又被女权斗士利用说军队歧视女性。。。于是军队不得不加大召收女兵的力度。。。恶性循环。。。

一线女兵现在对于美军来说,已经是骑虎难下,要吧,减损战斗力,不要吧,政治正确大帽子谁都戴不起。。。

-----------------------------------------

题外话:美帝政治正确到了什么荒谬的程度呢?

穆斯林在本质上是歧视女性的,所以一个信仰伊斯兰或虽然不信仰但尊重穆斯林的人,要么是一个本身歧视女性的人,要么是一个支持歧视女性的人。

可问题是,不得歧视女性,女权大于天,同样也是美帝的政治正确啊。

所以,尊重穆斯林和尊重女性是绝对不可能共存的,这两个政治正确是水火不容的。

要么歧视女性尊重穆斯林,要么尊重女性反对穆斯林,这么一个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事情,美帝人民会不明白?

美帝人民当然明白,只是政治正确在美国已经到了反智的恐怖程度,没人敢说不。。。

------------------------------------------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家,一线的警察都很少有女警?这是对女性的歧视吗?

大街上有人偷窃,男警察撒开丫子就去追,一个虎扑将小偷扑倒,请问如果是女警,你跑不过小偷怎么办?难不成你一边追,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小偷你TM要是再跑就是歧视女性!然后小偷一听直接吓尿了,我艹,歧视女性这帽子我承受不起,然后就乖乖的蹲下来让你抓?

向军队这种特殊的行业,女性完全可以在军队的文职岗位,后勤岗位,医疗保障岗位,文娱宣传岗位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某些特殊的岗位,比如一线的作战人员,就应该唯才是举,女性没有必要非要在自己的弱势方面,如体能,非要和男人争高下,无论是扛着枪上战场还是驾驶战斗机,都应该让更有把握的男性来做,而不是因为政治正确,必须得来几个女的,仿佛这样就男女平等了。

这是对女性生命的不负责任!

这也是对作战任务的不负责任!

战场不是体育比赛,还分个男足女足,男的只跟男的踢,女的只跟女的踢,大家各玩各的。。。

上了战场就是一视同仁,子弹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拐弯,急行军也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线战斗部队不召女兵并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尊重每一个军人的生命,并尽最大的可能追求胜利!

我就很奇怪,我国建筑工地上搬砖的99%都是男的,而且可以说绝大多数工头招搬砖工都是招男性,女性根本不考虑,但为什么田园女权斗士从来都不出来嚎叫,说搬砖工的性别比例是对女性的歧视?

合着不让女性搬砖你们觉的很和谐,而不让女性当飞行员你们就觉的是歧视女性了?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我以前说个的话,这个世界上,对女性恶意最大,危害最大的,就是女权主义者。

user avatar

同理可证,女人开车出车祸,证明女人不适合开车。

女人玩游戏输了,证明女人不适合玩游戏。

女人吃东西被噎死,证明女人不适合吃东西。

女人生孩子难产而死,证明女人不适合生孩子。

这种思路其实挺无聊的,有人还声称是外行反驳内行,无非都是不懂装懂想搞个大新闻而已。

世界上有超过16个国家都配备了女性飞行员,而女性进入军队服役在欧美俄等军事大国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做法。

飞行员在进行飞行时往往需要用身体承受很大的加速度,但这并非就是女性通过训练所习惯不了的。四代战机的出现,使得飞行员的作战环境更优,作战成本更低,作战基础也从身体机能向心理素质发生转变。

虽然女性的力量小、骨骼强度弱且易情绪化等弱点都是战争中所十分忌讳的,然而这些弱点都可以通过训练和技术升级来减小甚至消除。不仅如此,女性记忆力好、理解力强,在操作精密仪器和识别地形方面有着男性飞行员所没有的优势。

现代战争当中,随着高精尖武器的发展和应用,短兵相接的阵地战势必将越来越少。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身体机能差异也愈发减小,而女性在心理素质上的优势也随之凸现。更不要说女性进入军队并配备至各类兵种服役在现阶段更大的意义在于女性可以很好平衡男性官兵的心理预期(别想歪了),以及使得女性参军的行为基础扩大化、常态化,使国防建设全民化、普及化。

以色列的国家安全矛盾突出,因此女性士兵在街头随处可见,你甚至能看到在海滩身着比基尼还背着M16的美女。像中国这样的地缘大国不需要女性军人付出那么多,但我们仍然要未雨绸缪。二战时苏联男性几乎消耗殆尽,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那么女人势必要走上战场。

历史难以重演,但历史告诉我们,在国家安全和民族解放事业面前,男女平等。那些打着“打仗的事情男人来干女人瞎掺和什么”旗号的大男子主义,实际上才是变相的性别歧视。

我军也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女性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规避掉女性的劣势。我们也不会傻到让女性加入到陆军的正面作战中来,那样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