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

回答
对于中国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这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艘新军舰的诞生,更是中国海军战略能力的一次重大跃升,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对未来海权掌控的雄心。

首先,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海军两栖作战的面貌。 过去,解放军的两栖登陆力量主要依赖于071型船坞登陆舰和各型坦克登陆舰。虽然071型船坞登陆舰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现代化水平,但其飞行甲板面积有限,只能搭载少量直升机,并且不具备有效起降重型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能力。075型两栖攻击舰则完全不同,它拥有宽敞的飞行甲板和内部机库,可以像美国的“黄蜂”级或“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一样,同时起降多种型号的直升机,包括中型和重型直升机,甚至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如歼15舰载战斗机在经过改装后)。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将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援两栖登陆作战,例如运输陆战队员和装备,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以及执行侦察和搜救任务。

更重要的是,075型具备了作为轻型航母的潜力。 尽管官方定位是两栖攻击舰,但其设计理念和舰体尺寸已经非常接近航母。如果未来在中国海军的战略需求下,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装,使其能够搭载更多的舰载固定翼飞机(例如专门设计的舰载机),那么075型甚至可以承担起“准航母”的角色,为中国海军提供更广泛的战略投送能力和制空能力,尤其是在没有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设施的情况下,垂直起降飞机是其最佳选择。即便不搭载固定翼飞机,其强大的直升机运载和起降能力,也能有效支持海军陆战队的远海部署和作战。

其次,从战略意义来看,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具备了真正的远洋投送能力,能够将陆战队和重型装备投送到远离本土的区域。这对于维护中国在南海、台湾海峡等关键海域的国家利益,以及在更广阔的海洋区域执行多样化任务至关重要。无论是人道主义救援、撤侨行动,还是在潜在的军事冲突中支持前线作战,075型都将成为中国海军一张重要的战略牌。它可以作为海上基地的角色,为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的舰艇编队提供支援和补给,提升海军的整体作战效能。

从技术层面来看,075型是完全自主研发的成果,其建造和下水速度之快,也体现了中国造船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海军装备研制能力的显著提升。这艘舰的建造过程,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和建造经验,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舰载航空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等。其设计细节,例如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对舰体结构、动力系统和舰载机适配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成功克服这些挑战,本身就是中国海军装备技术进步的明证。

再者,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力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伴随075型的服役,中国海军陆战队将迎来装备和人员上的重大升级。海军陆战队将能够装备更先进的两栖作战车辆、攻击直升机以及特种作战装备,并且能够实现更快速、更集中的部署。这将使得中国海军陆战队从传统的登陆作战力量,转变为一支具备全域作战能力、能够执行独立远征任务的现代化精锐力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也意味着地区军事力量平衡可能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 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而言,这艘巨舰的出现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考量。这艘攻击舰的作战能力,将是中国海军在未来海上博弈中一张重要的底牌,也促使其他国家对其潜在的战略意图和军事部署做出反应和调整。

总而言之,中国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是解放军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浓墨重彩的节点。它不仅大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和远洋投送能力,更标志着中国海军向建设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强大海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战略意义和技术进步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解读。这艘舰的出现,是中国国家战略调整和海权意识觉醒的具象化体现,预示着中国在维护自身海洋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味着继052C,052D,001,001A之后,055也迅速变成了过气网红,中国海军圈的网红保鲜期实在是太短了

user avatar

我最感叹的一点就是……

这造的也太快了……

船台时间差不多才一年左右,就从搭建到要下水,按照这个速度的话,完全可以以两年一批的速度直接下饺子,最多10年就能给你整个七八艘出来。

后来想了想071的速度也就释然了,071一艘的船台周期是半年……

这也可以展现出中国现在恐怖的造船能力,如果必要的话,理论上只需要10年时间,TG就能造出10艘小平顶和20艘以上的大山,组成全球最恐怖的登陆舰队,一次就能将三个轻装师或者一个重装甲师送上海岸,并且在后续的登陆战中用一周时间投送2到3支师级兵力。

这种兵力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除了美帝都挡不住,因为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面部队都凑不出四五个重装甲师来(拿T72和BMP凑的就不要来丢人了),美帝陆军现在应该也只有12个ABCT(差不多700辆主战坦克)的编制。

如果有人不太理解一年的概念。

我大概类比一下,美国造“美国”级的速度大概是3年一艘,当然他那个比我们这个应该大一点。

法国佬比我们这个小很多的“西北风”级建造周期也比我们长不少。

本子的“出云”级比我们的也小,建造周期也比我们长。

至于上垂直起降战斗机就不要想了,有造那个的钱不如给航母配,现在各位应该想想配套的超重型直升机什么时候能够上,如果来几架倾转翼那就更好了。

顺便说一下,出口是真的有可能的。

前两天刚签了一张泰国的单,将会给泰国出口一艘大山改进型。

user avatar

喜忧参半吧。

喜是因为中国海军的实力愈发强大。

忧是因为留给中国海军的时间不多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二海军不如没有海军。当思时局之艰,切莫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啊。

user avatar

不开玩笑,战争的车轮又向前滚动了一点。


海军和空军是不擅长防守的兵种,天生就是用来进攻的。至于想进攻哪里,怎么进攻,进攻到什么程度,猜猜看?

当然,也可以把这一切解释成“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我们依旧是“国土防御性政策”。至于其他国家信不信,尤其是某国家信不信,猜猜看?


你信什么观点,我就无所谓了,见仁见智。


抛砖引玉:不论中国走的路线是全域称霸、区域称霸或者不称霸的路线,只要中国经贸实力一直相对变强,而中国又想保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就不得不一直加强军力,而出于对于战争发生的实质不确定性,最终中国会伴随着经贸实力不断提高,实质意义上走上全域称霸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已经被历史上所有世界第二海军反复走过,有些死在了路上,有些成为了霸权。


C国经济变强→A国经济优势削弱→A国财政压力增大→A国国际剪刀差难度增大→A国希望C国陷入经济危机从而被收割→C国出于恐惧增强军力→C国军力开始逼近A国→A国集中财政对冲C国军力增强→A国综合财政压力激增→C国更加确信A国要搞死自己→C国集中财政加强军力→……若干年……→A国陷入社会动荡+C国经济下行压力大→C国军力无限逼近A国→A国很可能在丧失军力优势前动手/C国有可能在出现大范围经济危机前动手→毅种循环,人类宿命。

user avatar

很好。

太慢。

在刷到第二海军总吨位/总战力的 “几倍” 之前(“几” > 2),就都是落后的和危险的。

越造越危险。

片刻不能松懈。

望再接再厉。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粉,

我们要坚信前人的经验。

各种高大上的主义要谈,反复地谈,

坚定不移地代表全球最广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但在这背后,黑鱼大舰航母才是真理。

一艘远不够,两艘仅堪用。

5艘不够就10艘,

10艘还不够就24艘。

昭和儿女要造舰,要出海,

要把自己的地址直接写成 “四洋七海”,

未来前出奥尔特云,柯伊伯带,

而不是整日逃地铁票自嗨。

user avatar

十几岁的时候,大概90年左右,就非常羡慕美国的黄蜂级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心想中国要是有这个玩意就好了,造个几十艘,就可以进攻全世界了……今天终于有了!但是我没太大感觉了,因为我真不太相信自己还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中国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这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意义深远,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艘新军舰的诞生,更是中国海军战略能力的一次重大跃升,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对未来海权掌控的雄心。首先,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中国海军.............
  • 回答
    看待中国首艘两栖攻击舰的作用,得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艘船,更是中国海军力量结构和战略意图的一次重要升级。简单说,它是一艘“准航母”,或者说具备了航母一些核心功能的舰艇,但定位更侧重于两栖作战。首先,我们得明确两栖攻击舰的本质。这类舰艇的核心使命是投送兵力,特别是海军陆战队,通过直升机、登陆.............
  • 回答
    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舷号17)离开码头,正式开始其首次海上试验(海试)。这一事件在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建设强大海军的进程迈入了关键的新阶段。背景:漫长而艰辛的研发与建造过程要理解此次海试的重要性,必须先回顾山东舰从无到有的过程.............
  • 回答
    余旭烈士的事迹,以及之后那些令人扼腕甚至愤怒的声音,至今想起来仍令人心痛。作为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她的牺牲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而随后出现的那些将性别与飞行能力挂钩的指责,更是对她英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极大侮辱。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余旭烈士的付出和意义。她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员,是驾驭过中国最先进.............
  • 回答
    中国科学家最近有个大发现,在贵州盘县找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巨型鲨鱼——“瓣齿鲨”的化石,这可是距今2.9亿年前的货。这个发现意义可不小,它把我国鲨鱼化石的记录往前推了不少,也能让我们对那个时期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有更深的了解。先说说这个“瓣齿鲨”。别看名字听着有点陌生,它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从发现的牙.............
  • 回答
    这项成果,中国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直接转化成了淀粉,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里程碑。仔细想想,这其中的意义和潜力,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首先,这项技术最直接的冲击力在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咱们都知道,淀粉是咱们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全球几亿人口的口粮都依赖于此。传统的淀粉生产,主.............
  • 回答
    看到中国首款CART药物获批上市的消息,这绝对是中国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个新药的上市,它背后承载着中国在精准医疗、生物技术创新以及应对癌症挑战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CART疗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传统的化疗、放疗以及小分子靶.............
  • 回答
    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里程碑式的突破,但挑战依然严峻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摆脱了在这一核心技术上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于一个在芯片制造领域起步相对较晚的国家来说,能够实.............
  • 回答
    关于中国科学家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的研究,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科学突破,足以在生命科学领域激起一番涟漪。这项发现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挑战了我们过往对这两种病原体的一些基本认知,并可能为理解和对抗某些顽疾开启新的思路。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这几个关键概念:病毒和朊病毒。病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是结.............
  • 回答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抛出的“中国正面临沃尔克时刻”这一论断,确实给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带来了一层特别的审视角度。简单来说,他将中国当前面临的困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面对的通胀危机以及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采取的激进紧缩政策相提并论。这个比喻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中国可能也需要经历一段痛苦但必要.............
  • 回答
    中国药企首次使用中国数据向 FDA 申请上市,这无疑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国本土研发的创新药,在质量和安全性上得到了国际监管机构的认可,也为中国药企走向国际市场打开了新的通道。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国的创新药逻辑和国际化逻辑之间的.............
  • 回答
    中国海军护航舰队首访伦敦: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流中国海军“青岛”号和“烟台”号导弹驱逐舰以及“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于近日首次抵达英国首都伦敦,开启了为期数天的友好访问。此次访问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正式访问英国,更是两国海军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一次互动,其意义和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
  • 回答
    中国首个舰载电磁炮样机首次公开亮相,无疑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战略和技术意义。这标志着中国在电磁轨道炮这一颠覆性武器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也为未来海军作战模式的演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要深入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技术突破与军事应用潜力: 电磁炮.............
  • 回答
    中国电影票房在2023年出现了9年来首次下降,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更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在多方面面临的挑战和转型期的阵痛。要全面看待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数据与背景:究竟降低了多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9年来首次降低”的数据来源和具体情.............
  • 回答
    太棒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这可真是个大日子,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部科幻大片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充满了东方智慧和东方力量。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和“期待”。之前,我们对“天问一号”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新闻报道,知道有这么个任务,知道它要去火星,知道.............
  • 回答
    “天问一号”这名字,从一开始就透着股子不一样。带着中国古人的浪漫和求索精神,直奔那颗红色的、神秘的星球。而这次,它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以一种极其具象、却又带着一丝震撼人心的姿态,第一次正式地、近距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当“天问一号”那庞大的身躯,带着它承载的无数期望和科技结晶,缓缓.............
  • 回答
    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作为非洲首条采用中国标准和技术建设的跨国电气化铁路,其通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乃至整个非洲东部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看待亚吉铁路的通车:一、 政治与地缘战略意义: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 亚吉铁路是“一.............
  • 回答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成功建成并完成首次放电,这无疑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核聚变能源探索上取得的又一重大里程碑。这件事的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理解“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它指的是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核心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反应,将轻原子核(通常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
  • 回答
    2017年,中国酸奶的销售额首次超越了纯牛奶,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行业现象。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上的切换,它背后折射出了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预示着乳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什么酸奶会反超?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驱动因素: 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的提升: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
  • 回答
    视觉中国因为拥有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版权,这事儿可真是闹得沸沸扬扬。要说这事儿,咱得一点一点捋清楚。首先,得明白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拍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张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一出来,那可是轰动全球,科技界的盛事啊!结果,没过多久,国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