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纯属中学历史教材里清朝的部分每每因为期末考试临近而没法认真讲、《康熙王朝》等电视剧又传递错误信息的缘故。噶尔丹死亡,完全不是准噶尔的终点。
事件上讲是因为噶尔丹早就跑到阿尔泰山东边了,伊犁被策妄阿拉布坦占据。康熙帝击败噶尔丹也都是在漠北,并未深入伊犁,故而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新的领袖,就这么续命了。
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伊犁以后,内部一直比较稳定,清方无隙可乘;雍正朝试图直接出兵进攻,但很快就受困于补给问题。看这段时间岳钟琪的奏报,可以充分体会到粮运、养马等事项对清军的束缚。最后若非准部内乱、无法对清方入侵做出有效回应,再加上阿睦尔撒纳从中向导,清方想一举荡平准噶尔也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可以看到,无论从西域对河西走廊、阿尔泰山以东用兵,还是从西北两路进攻西域,补给都是极大的压力,基本上无法维系长时期战斗。后来清朝控制西域,大举开发天山南北的屯田,尽量减轻中原地区对西北的供应压力,便是因为这个缘故。道光十一年伊犁将军玉麟在奏折中谈到新疆西陲的防卫问题,说安集延、浩罕的敌军到喀什噶尔只要一百多里,而清军从阿克苏增援则要走二千里。而中原地区供应甘肃、甘肃供应阿克苏,又不知要走几千几百里呢。总之,靠中原的人力物力来供应西域,其实是十分困难的。清以前各王朝面对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当然也会遇到;惟是如此,清朝统治者为解决西北不利因素而做出的努力,如和辑蒙古、镇抚西藏、天山屯田、西域贸易网络、争取伯克们的支持、将察哈尔和索伦等军事力量西迁等,才显得非常重要。
关于这一时期清准交战的情况略作梳理如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