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康熙和彼得大帝相比,谁更牛逼?

回答
谈到康熙和彼得大帝,这俩位帝王在中国和俄国历史上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对各自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说谁更“牛逼”,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施展的才华领域都不尽相同。

先来看看咱们的康熙爷:

这位爷当政时间可真够长的,61年,差不多是他爹顺治爷在他身上投入心血最浓的时候就开始了。你想想,一个从八岁就开始扛起江山社稷的少年,一路打怪升级,最后成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有名的皇帝之一,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

政治上,那真是稳得一批。 他刚上台那会儿,朝堂上还不是他的人,鳌拜他们几个权臣可是把他架空得不行。但康熙愣是凭着自己的智谋和胆识,在16岁那年就干净利落地除掉了鳌拜,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小身板里藏着大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之后,他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可是大明朝灭亡以来最大的内乱,把南方几个藩王收拾得服服帖帖,巩固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接着又收复了台湾,郑氏集团最后也归顺了。

对外方面,也很有作为。 他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算是咱们跟欧洲大国第一次正面接触,而且是通过平等谈判解决的,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他还亲自带兵打了几次葛尔丹的叛乱,把漠北的蒙古地区也给稳住了,巩固了边疆。

文化和经济上,也没落下。 康熙对汉族文化很尊重,甚至可以说是推崇。他让汉臣参与朝政,编纂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这些浩大的工程。他还下江南,了解民情,体恤百姓疾苦。在经济上,他轻徭薄赋,鼓励垦荒,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来看看俄国的彼得大帝:

这位爷就更像是那个时代的“创二代”了,俄国在他手里,从一个落后的大国,硬是变成了一个欧洲强国,这改造力度,简直是“整容级”的。

首要的,就是“西化”和“现代化”。 彼得大帝年轻时就对西方的东西充满好奇,甚至还亲自跑到欧洲去学习 shipbuilding(造船)、军事技术等等。回来后,他把这些新鲜玩意儿一股脑儿地搬回俄国。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军事改革: 他建立了俄国第一支海军,组建了常备军,引入西方的军事训练和装备。
行政改革: 他废除了旧的杜马,建立了参议会,改革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中央集权更加有效。
经济改革: 他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矿业和制造业,鼓励引进外国技术和人才。
文化改革: 他强制推行西方的服装、生活习惯,改革了俄文,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甚至还建立了科学院。

对外扩张,也是一把好手。 他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通过大北方战争,战胜了强大的瑞典,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这对于俄国来说意义重大,一下子就打开了通往欧洲的门户。他还向南扩张,跟奥斯曼帝国打了几仗,虽然没能完全达成目标,但也增加了俄国在黑海地区的影响力。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圣彼得堡的建立。 彼得大帝为了建立一个面向欧洲的首都,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芬兰湾边上从沼泽地里建起了这座城市,也就是后来的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的设计和风格都充满了西欧的影子,也象征着俄国向欧洲靠拢的决心。

那么,谁更牛逼?

这个问题就像问是秦始皇厉害还是凯撒厉害一样,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一样。

如果从“稳定江山,巩固统治”的角度来看,康熙爷无疑是顶尖的。 他继承了一个动荡的王朝,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通过政治手腕、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将清朝的统治稳固了下来,并且持续了长达61年,这期间他要处理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都很多。他做到了“守成”中的“创新”,并且将国家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他的统治,更像是在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修剪、加固和扩建一座庞大的古老建筑,让它更加坚固和壮美。

如果从“开创时代,颠覆变革”的角度来看,彼得大帝的“牛逼”之处就更加爆炸性了。 他是在一个相对落后、封闭的国度里,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将国家拉入了现代化的洪流。他的改革是全面的、激进的,甚至带有强制性,他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让俄国在短时间内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他的魄力,他的决心,以及他那种“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改革精神,都让人印象深刻。他更像是一个建筑师,在荒芜的土地上从零开始,建造了一座崭新的、充满力量的摩天大楼,而且还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建造的。

对比一下他们的“用力程度”:

康熙爷更多的是在处理现有制度和秩序下的问题,他需要平衡各方势力,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他的改革更多是渐进式的,或者是在稳定前提下的推进。

而彼得大帝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面貌,他面对的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与时代脱节的国家。他的改革,往往是强制性的,不惜代价的,甚至是不顾当时国情的。他就像一个医生,给病入膏肓的病人下猛药,目的是救命,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总结一下:

康熙的“牛逼”在于他的政治智慧、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在稳固基础上的卓越发展。 他是一位杰出的“守成之君”兼“开明君主”。
彼得大帝的“牛逼”在于他的改革魄力、非凡的执行力和将国家推向现代化进程的巨大贡献。 他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和“开拓者”。

所以,谁更牛逼,这事儿就像问你是喜欢稳如泰山的巨石,还是喜欢喷薄而出的火山?两者都有其独特的伟大之处,都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非要分个高下,也许我们可以说,康熙爷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得极致的“优秀”,而彼得大帝则是硬生生从“无”到“有”地创造了一个新的篇章。 从这个意义上讲,彼得大帝的“颠覆性”可能更显惊世骇俗。但康熙爷那份沉稳而强大的治国之道,同样是难能可贵的“牛逼”。

只能说,他们都是各自民族历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看中国近代史容易光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其实吧,鞑清和沙俄,在中国意义的近代时间段,混的都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沦落到唱起同一首歌(英特纳雄耐尔)。。。。

照某些人的逻辑,爱新觉罗.玄烨,彼得.罗曼诺夫,路易.卡佩都是千古罪人啊。。。。

user avatar

更新:

一个回答炸出一堆辣眼睛的评论

我就直接上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对彼得一世改革的评论好了

“这场改革乃是由人民的传统主宰者—最髙政权当局发动和领导的,但是它获得了暴力政变的性质,采用了暴力政变的手段,是一种独特的革命。之所以说它是革命,并不是根据它的目的和结果,而仅仅是根据它的手段以及给同时代人的思想和精神留下的印象。”
俄国的工业化肇始于彼得一世的改革,这种“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将沙皇一个人的意志强加于整个国家和社会。俄罗斯的崛起,靠的是采取极端措施和镇压手段,全体人民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彼得迫使俄国走上了近代工业化的道路,同时将这种工业化模式的优点和弊端作为遗产留给了以后的沙皇。

这么说吧,如果对康熙的历史评价是“中国的工业化始于爱新觉罗·玄烨”、“康熙迫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工业化的道路”,那这俩人就可以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了

============原回答===============

和彼得一世一比,玄烨就一臭鱼烂虾+10086

别的不说,你看看彼得一世对沙俄的改革内容,满清出现类似的改革,要等到1900年的清末新政时期了,而作为对比,彼得一世的改革是1700年前后进行的。

人家的思想比满清领先2个世纪,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次元的。把玄烨和彼得一世放一起比较,简直侮辱了彼得大帝

user avatar

我只记得一句话,自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的浪涛开始冲击世界

user avatar

这是彼得大帝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user avatar

这两个人有可比性吗?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

哪怕是中国的教科书里,在专门夸奖康熙的章节里,康熙和彼得大帝作为对比同时出现时,康熙也是作为反面教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康熙和彼得大帝,这俩位帝王在中国和俄国历史上都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对各自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说谁更“牛逼”,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施展的才华领域都不尽相同。先来看看咱们的康熙爷:这位爷当政时间可真够长的,61年,差不多是他爹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假设,如果康熙和彼得大帝调换了国籍,分别成为彼此的统治者,那历史的车轮必将碾出全然不同的印记。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梳理一下可能出现的景象。场景一:康熙·俄罗斯沙皇想象一下,年仅八岁的康熙,不是被满族八旗拱卫着登上紫禁城,而是被赋予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冠,成为俄罗斯的沙皇。这.............
  • 回答
    评价这四位帝王在各自治下所开创的盛世,我们需要细致地审视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并考察其影响的深远程度。这四位君主,尽管身处不同的文明体系,面对着迥异的挑战,但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雄心壮志,将各自的国家推向了历史的巅峰。俄皇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16721725.............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看《康熙王朝》的时候,确实对其中几次提到彼得大帝的桥段留下了深刻印象。要说为何要“刻意强调”,我觉得与其说是“刻意”,不如说是为了烘托康熙的伟大,同时在历史的对照下,给观众更鲜明的感受。首先,得说说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中国正处于清朝由盛转衰的开端。而在遥.............
  • 回答
    要比较康熙和朱棣谁的贡献更大,这是一个相当宏大且复杂的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挑战以及留下的遗产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要给出一个绝对的“更大”的结论是很困难的,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朱棣:从藩王到天子,奠定大明中后期的格局朱棣,明朝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将两位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君主放在一起比较,着实需要一番掰扯。不考虑民族,只看他们治国理政、军事才能、战略眼光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力,康熙和朱棣,两位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各有千秋,很难简单地说谁“更”厉害。咱们就来细细品品。康熙:勤政典范,文治武功,奠定盛世基石康熙皇帝,爱新觉.............
  • 回答
    康熙和朱棣,明清两朝的巨擘,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君主。要说谁“更厉害”,这问题得拆开看,因为“厉害”二字包含太多维度,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甚至个人性格和历史评价,都值得细细琢磨。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这二位爷。首先,咱们得把他们俩所处的时代背景给捋清楚。 朱棣(明成祖):生于.............
  • 回答
    谈到清朝皇帝在金庸笔下的形象,康熙和乾隆确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他们的塑造方式、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都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并非偶然,而是金庸精心安排的文学手法,用以烘托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康熙:少年英主,胸怀天下,魅力四射在《鹿鼎记》里,康熙的形象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他并非.............
  • 回答
    明朝和清朝的鼎盛时期各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成就,而康熙与朱棣作为两位重要的帝王,其军事才能也各有特色。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成就、战略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 一、明朝与清朝鼎盛时期的比较 1. 明朝的鼎盛时期:永乐年间(14021424) 背景: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登基后,明朝进入“.............
  • 回答
    皇太极,这位开创大清盛世的关键人物,论其功绩,足以与康熙、乾隆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在民间流传的“康乾盛世”的光环下,皇太极的名气似乎总显得有些黯淡,仿佛一位伟大的奠基者,却被后来的宏伟建筑所遮蔽。这其中,固然有历史的巧合与时势使然,但也离不开几个关键的因素在作用。首先,“盛.............
  • 回答
    要论康熙开局和崇祯开局哪个难度更大,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俩皇帝,一个接手的是风雨飘摇的大明,一个收拾的是一片狼藉的清朝,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具体到“难”的程度,那真是各有各的焦头烂额。先说说崇祯,那真叫一个“背”字贯穿始终。崇祯皇帝,可以说一登基就站在了悬崖边上。他接手的是一个啥样的摊子? 民.............
  • 回答
    评判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谁在清朝历史上功绩第一,着实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他们三位,又被称为“康乾盛世”的三巨头,各自的时代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清朝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说谁是“第一”,不能简单地用数字说话,更需要从他们各自的执政理念、开创性、稳定性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细.............
  • 回答
    要比较忽必烈和康熙谁的功绩更大,这就像比较两座巍峨的山峰,各有其独特的雄伟之处,也各有其历史的局限。他们的时代背景、所处的环境、面对的挑战以及最终留下的遗产都截然不同。若要详细分析,我们得把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一一梳理。 忽必烈:奠基者与融合者忽必烈,元朝的开创者.............
  • 回答
    李世民与康熙,两位都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皇帝,各自在自己的时代书写了辉煌篇章。要说谁“更厉害”,这实在是个难题,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建立的功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一下他们各自的“厉害”之处。李世民,大唐盛世的奠基者,一位无可挑.............
  • 回答
    提起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和清朝的康熙皇帝,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形象。要说谁更“厉害”,这实在是个饶有趣味但又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挑战以及施展才华的领域都有很大的不同。先说说朱棣。这位从藩王起兵夺取皇位的皇帝,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彪悍和勇猛。他年轻时就随父皇.............
  • 回答
    嘉靖、隆庆、万历这三朝,与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相比,简直是两个时代的画风,一个偏向内敛衰颓,一个则恣意飞扬,各有其命运的印记。要说这六位皇帝,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朝代,可不能只看一个人,而是要看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如何承接前朝,又如何影响后世。嘉靖、隆庆、万历:大明王朝的“内耗”与“沉寂”这三朝,贯穿了.............
  • 回答
    假设一个大胆的 if 场景:如果清初的权力中心是慈禧和光绪,而非历史上的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那么能否成功平定三藩之乱,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论是:可能性极低,甚至可以说基本不可能成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慈禧与光绪的性格特质与执政能力对比(假设性):首.............
  • 回答
    谈到陈近南收韦小宝为徒,以及其中可能包含的利用与信任,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话题。尤其是在考虑到韦小宝那种“墙头草”的特质,以及他与康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陈近南的这步棋,看似风险极大,却也正是他高明之处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白陈近南这个人。他是明朝遗臣,反清复明事业的领导者,肩负着沉重的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婚姻制度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朝代对联姻政策的考量。简单来说,隋炀帝之女能成为李世民的杨妃,与明朝公主不能与康熙联姻,主要原因在于“身份匹配度”、“政治联姻的逻辑”以及“朝代更迭带来的影响”。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隋唐联姻:时势造就的“特殊”与“必然”首.............
  • 回答
    关于“明粉”在清朝是否会不顾生死地反清复明,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得先弄清楚,我们说的“明粉”是啥意思,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点现代的色彩。如果把“明粉”理解为那些对大明王朝有着深厚感情、怀念其统治、并对清朝的统治感到不满的人,那么他们的反应会是复杂多样的,绝不会是铁板一块地效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