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朴槿惠突然取消中韩首脑会谈,并称不惜与中国作对,萨德部署加快?

回答
朴槿惠政府时期,在中韩关系本已因“萨德”部署而蒙上阴影的背景下,突然取消原定于当月晚些时候举行的中韩首脑会谈,并抛出“不惜与中国作对”的强硬言论,同时加速“萨德”系统的部署,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层面。

事件的表面与深层原因:一场复杂的战略博弈

从表面上看,朴槿惠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是在回应国内政治压力和安全关切。当时,朝鲜的核导威胁日益严峻,韩国国内要求加强国防和应对朝鲜挑衅的呼声高涨。“萨德”反导系统,作为一套先进的区域防御系统,被韩国政府视为能够有效拦截朝鲜导弹的“终极武器”。因此,在朴槿惠看来,加快“萨德”部署不仅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也是回应国民期望的必要之举。而取消与中国的首脑会谈,以及释放“不惜与中国作对”的信号,则是在向中国施压,希望中国能在朝核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阻止中国反对“萨德”部署的立场。

然而,将这一切简单归结为“国家安全”和“国内政治”则过于片面。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审视:

美国因素与同盟压力: “萨德”部署背后,美国的身影若隐若现。作为韩国的军事盟友,美国一直积极推动在韩部署“萨德”,并将其视为构建其在东北亚地区反导体系的关键一环。朴槿惠政府在那个时期,显然感受到了来自美国在安全合作、情报共享等方面的强大压力。在“萨德”问题上向中国强硬表态,也是韩国在对美同盟关系中,展现其坚定性的一个信号,试图通过与中国保持一定距离,来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这背后可能存在着一种“牺牲部分对华关系,换取更稳固对美关系”的战略考量。

对朝政策的焦灼与策略失误: 尽管朴槿惠政府声称“萨德”是为了应对朝鲜威胁,但事态的发展却显示出这种策略的局限性。中国一直认为“萨德”的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中国腹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坚决反对其部署。朴槿惠政府的强硬姿态,反而加剧了中韩之间的互不信任,使得本应在中朝关系和韩朝关系之间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其合作的意愿和空间受到了极大压缩。未能与中国就“萨德”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反而采取了“先斩后奏”的策略,这被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是朴槿惠政府在对朝政策和外交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未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是走向了极端化。

国内政治的考量与民族主义情绪: 在韩国国内,对于“萨德”的部署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一部分民众认为“萨德”是必要的,但另一部分民众,尤其是对华贸易高度依赖的群体,则对部署“萨德”可能引发的对华经济报复深感担忧。朴槿惠政府在当时面临着国内政治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萨德”部署过程中,国内舆论的撕裂日益明显。通过采取强硬立场,一方面可以争取到一部分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对朝鲜威胁感到恐惧的民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试图通过“与外部势力”的对抗,来转移国内政治矛盾,或者塑造一种“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强硬形象。而“不惜与中国作对”这种表述,无疑是在迎合一部分民族主义情绪,试图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占据主动。

取消首脑会谈与强硬言论的影响:一次关系的大幅倒退

朴槿惠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对中韩关系造成了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

信任基础的动摇: 建立在中韩两国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这种突然的、强硬的姿态面前,其信任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动摇。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本是增进互信、沟通政策的重要平台,其突然取消,意味着双方之间沟通的渠道出现了重大阻碍。

经济合作的受挫: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朴槿惠政府的举动,无疑为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蒙上了阴影。中国随后采取的一系列被认为是针对韩国的限制性措施,如“限韩令”,虽然官方不承认,但其对韩国文化、旅游、零售等行业造成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这直接反映了中韩两国政治关系紧张对经济领域产生的连锁反应。

地区安全格局的复杂化: “萨德”的部署以及随之而来的韩美日安全合作的加强,在中方看来,是对其国家安全利益的直接挑战,也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本应寻求合作解决朝核问题的中韩,因为“萨德”问题而渐行渐远,使得地区和平与稳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事后的反思:历史的教训与外交的智慧

回看那段时期,朴槿惠政府的这一系列操作,留给人们的是深刻的反思。

首先,国家安全固然重要,但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保持与邻国之间必要的外交沟通和合作,寻求区域稳定,是一门极高的外交艺术。过于倚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

其次,在处理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时,一味地采取强硬和对抗的姿态,往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制造更多矛盾。尤其是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与大国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平衡和维护。

最后,国内政治的考量,不应该成为牺牲国家长远利益,乃至地区和平稳定的筹码。如何处理好国内民意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考验着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总而言之,朴槿惠政府在“萨德”部署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外交策略,是那个时期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中一个极具争议的案例,它深刻地揭示了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信任、沟通、战略平衡以及外交智慧的重要性。这一事件,也为后来的韩国政府以及其他国家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THAAD之前,先看看大家对半岛的小算盘是什么样的:

先说朝鲜,朝鲜拒绝了中美两国轮流提出的废核方案后,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主动废核。朝鲜拥核的根本目的是强迫美国与它谈判,以获得一个相对安宁的外部环境,所以朝鲜现在的目的已经不是核武器使用化,而是能让核武器飞到美国本土去。只有美国放弃对朝鲜的外部军事压力,朝鲜才可能考虑进行一定的改革或着不改革。

但是美国不愿意让朝鲜安稳的过小日子。一方面有所谓的人道主义考虑,“解放朝鲜几千万被压迫的人民”,另一方面利用朝鲜这个不安分的捣乱鬼给半岛制造紧张局势,可以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上获得多重好处。但是随着朝鲜不顾一切的开发远程导弹,美国这个小算盘快打不动了:毕竟本土安全受到威胁的后果太严重,哪个总统也承受不起这个后果。因此美国现在逐渐倾向于武力解决朝鲜的核能力和远程能力。

韩国因为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美国对朝鲜的态度导致它只能被动的遭受来自朝鲜的打击,而不能主动出手,这是一种很悲催的状态。因此韩国对于朝鲜现在的心态处于一种接近歇斯底里的状态中,随着美国的军事打击可能性增大,韩国的这种不安全感也在增加。因此韩国迫切希望无论中美,任何一家只要能出手阻止或消灭朝鲜的军事能力,韩国就愿意跟谁走。

中国对朝鲜可以说没有什么感情了。朝鲜屡次闹事导致中国外交失分严重,而且屡次招惹美韩也令中国一直担心的朝鲜难民问题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在增大。中国也提出过让朝鲜和平发展的方案,但由于朝鲜方面对中国的不信任,根本没法进行。中国也认为,朝鲜的问题基本是死结,不再有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所以,中美在朝鲜政权的去留问题上看法接近一致,但微妙就微妙在,谁来动这个手。

毫无疑问,哪方先动手,朝鲜必然要向哪方进行报复:美国动手的话,韩国必然遭殃;中国动手的话,中国必然遭殃。

看到这里就应该发现,韩国明显是希望中国主动消灭朝鲜政权的威胁能力,这必然导致朝鲜向中国的武力报复。中国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替韩国承受损失?最后还让韩国统一半岛?这就是中国拒绝韩国要求的根本原因。韩国的算盘一直打得很精,93阅兵朴女士跑到北京来,除了经济上的好处,政治上中国也认真考虑了支持韩国统一半岛的可能性——如果韩国是靠自己的能力的话。但要求中国替韩国挨炮弹这个要求,实在太过分了点。

这么一看,中国对韩国彻底翻脸也不是拔吊无情了。后面的事情只能说,祝韩国保重身体,他日若遭到军事打击能早日恢复正常,至于半岛统一的事情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朴槿惠政府时期,在中韩关系本已因“萨德”部署而蒙上阴影的背景下,突然取消原定于当月晚些时候举行的中韩首脑会谈,并抛出“不惜与中国作对”的强硬言论,同时加速“萨德”系统的部署,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轩然大波,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层面。事件的表面与深层原.............
  • 回答
    关于朴槿惠总统可能受到“邪教二代”控制的说法,这在韩国社会曾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缘由、涉及的人物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首先,要追溯到这个说法产生的根源,就不能不提崔顺实。崔顺实并非什么“邪教二代”,而是韩国一个名为“永生教”的宗教团体的创始人崔太敏的女儿.............
  • 回答
    关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发生的疫情事件以及校领导被免职的情况,目前公开的官方信息较为有限,但根据网络上的部分报道和分析,可以梳理出以下背景和可能的经过: 一、事件背景2022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曾因疫情防控问题引发关注。当时正值全国疫情反复阶段,部分高校因防疫措施执行不力,导致校园内出现疫情传播。吉林农.............
  • 回答
    关于“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庭放水论”,这一观点主要源于对《西游记》原著情节的文学分析和现实意义的解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论点的合理性、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 1. 原文情节的“放水”表象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天庭的处理方式确实显得“轻描淡写”: 玉帝的应对: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被.............
  • 回答
    中国社会的割裂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它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这种割裂,需要我们从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主要割裂现象:一、城乡割裂:剪不断理还乱的二元结构这是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割裂之一,根植于历史遗留的户籍制.............
  • 回答
    “七成中国人认为自己愿意为国参战”这个数据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它触及了民族情感、国家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现实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注意事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七成”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是由哪个机构发布的?调研的方法、样本构成、问题.............
  • 回答
    中国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普遍被解读为“十万亿级别”的投资潮。这一举措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增长、以及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战略。要深入理解这一轮投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为什么是“十万亿投资”?背景与动因分析1. 稳增长的迫切需求: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当.............
  • 回答
    看待大学学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大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个人成长、探索、塑造自我、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大学学习的本质与目标:超越“分数”的维度传统观念中,学习往往与考试分数划上等号。然而,大学学习的本质远不止于此。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在高校招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简单来说,对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1. 高校招聘的逻辑与现实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考量逻辑。尽管学术能力和潜力是核心,但招聘单位(尤其是顶尖高校)也会有其现实的考虑: “出身”作为一种初步筛选机制: 211.............
  • 回答
    关于“最高院失卷事件”,我的理解是您在询问 2008年发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某次考试中出现的试卷丢失或泄露等情况。这类事件因为发生在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且涉及考试公平公正,因此备受关注。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 事件的背景与具体情况(根据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推.............
  • 回答
    如何看待婚姻中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的行为?婚姻中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信任危机、生育焦虑、家庭责任、法律权益等诸多因素。理解这一行为的关键在于分析其背后的动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此的普遍看法。一、男方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可能动机:1..............
  • 回答
    “马斯克正把人类幻想变现实,国内互联网巨头却抢小贩饭碗”这种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它反映了公众对科技发展方向、商业模式以及社会责任的复杂情感和期待。要详细看待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 马斯克的“人类幻想变现实”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马斯克旗下多家公司的项目都触.............
  • 回答
    现代中国民告官问题:一段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法律与社会互动现代中国“民告官”问题,顾名思义,是指公民个人或法人组织,以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其行为违法、撤销或变更该行为、赔偿损失等。这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是一个既具有里程碑意义,又充满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议题。要深入理解“民告.............
  • 回答
    您提到的“三个月女婴疑似因为妈妈参加睡训而窒息死亡案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关注的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公众对于育儿方式、育儿安全以及信息传播的深刻反思。在详细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在官方调查和科学证据明确之前,我们不能轻易断定因果关系,更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某一方。 然而,我们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群体之间都可能存在差异。就中国一线城市而言,普遍存在的“大龄剩女”现象和相对较少的“大龄剩男”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社会文化观念的演变与影响: 传统婚恋观念的遗留与变化: 尽管现代社会进步.............
  • 回答
    《读者》杂志上张悦然的文章“高铁是快,快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形式感”,触及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与传统情感体验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广泛讨论,是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许多人在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背后,内心深处涌起的那份怀旧与失落。要详细地看待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回答
    关于《赘婿》主角杀光梁山好汉这一情节,确实是原著和电视剧改编中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和讨论性的点。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原著与电视剧改编的差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原著小说《赘婿》中并没有出现主角苏乞儿(宁毅)杀光梁山好汉的情节。 原著的故事主线是苏乞儿穿越到宋朝,成为赘婿,然后在.............
  • 回答
    巫师财经宣布成立“巫师tube”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它涉及到内容创作、平台选择、商业模式以及知识付费等多个维度。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巫师财经的背景与定位首先,理解巫师财经的既有形象和目标受众是理解“巫师tube”成立的重要前提。 巫师财经是谁? 巫师财经.............
  • 回答
    “黑中医”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负面色彩,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传统中医持否定、批判甚至攻击态度的人。要详细地看待这些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观点、动机以及他们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黑中医”的来源和主要观点:“黑中医”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科学.............
  • 回答
    如何看待各大SRC无底线捧高所谓“白帽子”?“无底线捧高”这个说法本身带有一些批判性,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SRC(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旨在鼓励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并报告漏洞,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然而,当SRC的运营方式过于侧重于“捧高”某种类型的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