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装备人员训练远强于大陆,战胜过荷兰、西班牙。遑论旺家海军所向披靡,英国人输在哪里?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非常复杂的冲突,尽管英国在军事装备、人员训练和海军实力上都占据明显优势,但最终却未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利的关键原因:

一、 英国的战略失误与认知偏差:

低估对手和战争的性质: 英国最初将独立战争视为一场小规模的叛乱,认为可以通过快速的军事行动镇压下去。他们低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对独立的决心和抵抗的持久性。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而不仅仅是一场殖民地内部的骚乱。
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 英国的战略目标在战争期间摇摆不定。最初可能是为了镇压叛乱,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未能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能够长期支撑的战略来彻底击败大陆军并巩固对殖民地的控制。
分散兵力,无法集中优势: 尽管英国拥有强大的军队,但他们需要在北美广阔的地域上进行作战,并同时在欧洲应对其他潜在的威胁(如法国和西班牙)。这导致了兵力分散,难以在关键地点形成决定性的兵力优势。
战线过长,补给困难: 北美大陆的地理环境复杂,与英国本土距离遥远。漫长的海上补给线极易受到法国海军的袭击和殖民地游击战的干扰,导致英军在前线常常面临补给短缺的问题。
政治目标与军事手段的脱节: 英国政府希望迅速结束战争,收回对殖民地的控制,但其军事行动却往往加剧了殖民地的反抗情绪,例如焚烧城镇、掠夺财产等行为,这反而巩固了殖民地人民对独立的支持。

二、 大陆军的优势与韧性:

坚定的独立意志与人民的支持: 大陆军是为独立而战,拥有强大的信念和为自由献身的精神。虽然装备和训练不足,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同时,许多殖民地居民积极支持大陆军,提供食物、住所和情报,形成了一种广泛的人民战争基础。
地理环境的优势: 在北美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作战,大陆军对地形了如指掌,可以利用熟悉的环境进行机动作战、游击战和消耗战。英军笨重且不熟悉当地环境,在森林和崎岖地带作战时常常处于劣势。
优秀的领导者和战术调整: 乔治·华盛顿虽然在军事指挥上并非完美,但他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战略眼光。他善于学习和调整战术,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纪律(尤其是在冯·斯图本男爵的帮助下),逐渐提升了大陆军的战斗力。他懂得如何保存实力,避免与英军进行不必要的决战,而是利用机动性和奇袭来消耗英军。
消耗战的有效运用: 大陆军深知自己力量的不足,因此采取了消耗战的策略。他们避免与英军进行大规模正面冲突,而是通过小规模的战斗、袭击补给线、破坏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消耗英军的兵力和资源,同时争取时间。

三、 法国和西班牙的介入是关键转折点:

打破海上均势,威胁英军补给: 法国和西班牙的参战,特别是法国海军的强大力量,是英国战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法国海军能够切断英国的补给线,封锁港口,并为大陆军提供重要的军事援助。在约克镇战役中,法国海军的封锁是英军投降的直接原因。
分散英军兵力,牵制英国本土: 法国和西班牙的参战迫使英国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用于本土防御和地中海地区的冲突,从而进一步分散了其在北美的军事力量。
合法化和国际化了独立斗争: 法国等国的介入,使得美国独立战争从一场英国的内部叛乱,上升为一场国际冲突,这在政治和外交上都对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四、 英国国内的政治分裂与战争疲劳:

国内政治分歧: 在英国国内,对是否继续这场战争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辉格党等政治派别反对继续与殖民地作战,他们认为战争的成本过高,而且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战争疲劳: 战争的旷日持久和高昂的成本导致英国国内民众的“战争疲劳”,对战争的支持度逐渐下降。
政治精英的误判: 部分英国政治精英仍然抱着旧有的殖民主义观念,未能认识到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诉求已经不可逆转。

五、 战术上的劣势与对新式战法的忽视:

僵化的战术体系: 尽管英军士兵训练有素,但他们的战术体系相对僵化,更适合在欧洲平原上进行队列式作战,而难以适应北美复杂的地形和大陆军的游击战术。
对“轻步兵”和游击战的低估: 英军未能有效应对大陆军的“轻步兵”和游击战术,他们的正面推进容易受到伏击和侧翼的攻击,难以在广阔的战场上保持有效的控制。

总结起来,英国之所以输掉美国独立战争,并非因为其在军事装备和人员训练上的绝对劣势,而是由于:

战略上的失误和对战争性质的误判。
地理环境的限制和补给线的脆弱。
大陆军的坚韧意志、人民的支持和优秀的领导者。
法国和西班牙的介入是决定性的外部因素,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均势。
英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和战争疲劳。

尽管英国海军在海上占有优势,但无法彻底封锁整个北美海岸线,也无法在大陆内部支持英军的行动。在面对一个目标明确、人民支持、拥有地理优势并且获得强力盟友援助的对手时,即使拥有先进的装备和训练,也难以取得最终的胜利。约克镇战役的失败,标志着英国在北美军事上的彻底失败,也为美国赢得了独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有些人打VIC玩大清,觉得初期的大英并不难对付,俄国才可怕一个道理,因为英国陆军数量太少了,少到连打一个州都不够的地步。独立战争北美战场大小上百仗,烈度不低,逐一总结伤亡数字比较麻烦,这里只列一下几个重要战役的英军成建制的损失:

萨拉托加6662(阵亡440,被俘6222)

约克镇7994(阵亡309,被俘7685)

特伦顿942(阵亡22,被俘920)

考彭斯739(阵亡110,被俘629)

斯托尼角624(阵亡20,被俘546,失踪58)

光这五仗加起来,就将近17000,约克镇算给法军2/3的功劳,也妥妥的在1万以上。这什么概念?战争爆发前英国陆军全军45123人。法军要是在欧洲大陆一次歼灭这么多英军,七年战争可能就打赢了(普鲁士的斐迪南元帅在西线主要还是靠的英国和汉诺威军队),甚至搞不好拿战进程都会有所不同。

这还没算波士顿、纽约、费城等较大规模的战役英军伤亡并不小,数以几十计的小规模战斗被民兵和游击队各种零敲碎打(英国官方统计整个战争期间陆军阵亡9372人,当然,应该不全是美军所造成的),此外还有1800名德意志雇佣兵和1700名保王派民兵阵亡。综上所述,大陆军在战争中最保守估计也给英军造成了2万以上的纯减员。最后的确是要靠法国才能战胜英国,但是美军的贡献值可真不低。

当然,战争后期英国是着实拼了,扩军到15万,因为那可是跟法国西班牙荷兰在世界各地作战。不仅财政吃不消了,而且在北美堆兵47000人的前提下(有很多用来对付法军和西军攻势),竟然只能勉强维持防御,因为光纽约就有2万人缩在城里。战争结束时,英国仅仅占了纽约等那么几个点,其余地方都在十三州政府控制下(更正:费城打下来之后1年就撤退了)。

以这个标准,估计就算大陆军野战部队全灭,英国都没有能力重新占领十三州,十三州可是跟中国东海岸差不多大,以当时的标准而言是几近无限的战略纵深,英军光维持后勤都是问题(因为十三州就是自己的领土,不能烧杀),一不小心就会被合围,这也是为什么前面列出的成建制被俘那么多的原因。

所以美国国父路易十六之类的,看看就好,有些英国历史学家还认为是路易十四呢,因为路易十四不计代价把西班牙打成了波旁王朝。独立战争时的法西海军主力舰数量加起来,刚好压制住英国,所以独立战争中法国有能力跟英国争夺制海权并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非常复杂的冲突,尽管英国在军事装备、人员训练和海军实力上都占据明显优势,但最终却未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利的关键原因:一、 英国的战略失误与认知偏差: 低估对手和战争的性质: 英国最初将独立战争视为.............
  • 回答
    从单纯的战略战术角度剖析,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利,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战略误判与战术僵化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英国的战略目标与资源分配存在根本性矛盾。 伦敦的初衷是将北美殖民地重新纳入帝国体系,并恢复其作为商业附属地的地位,同时惩戒“造反者”。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英国却未能有效评估所需投入.............
  • 回答
    要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完全是英国和法国争斗的副产品,那未免有些过于简化了。英国与法国之间长期的、你死我活的较量,确实为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可以说是一种“催化剂”,但它并非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唯一原因,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直接产物。我们可以将英国和法国在北美这块土地上的竞争看作是一场漫长的“烘焙.............
  • 回答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下,那些选择支持独立并与大英帝国决裂的殖民地居民,在一些坚定的保皇党(Loyalists)和一部分英国官员眼中,确实被视为“英奸”。这个称谓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背后承载着复杂的政治立场、忠诚观念以及对帝国合法性的理解。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肌理中去.............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确实是一场复杂的历史事件,用“殖民者中,被统治者、统治者狗咬狗”来形容,触及了它其中一个重要的面向,但要把这件事的性质完全概括为“狗咬狗”,未免有些过于简化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被定义为反殖民战争和民族独立战争,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矛盾、更广泛的诉求以及更长远的历史意义。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讲.............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今年的美国独立日,也就是7月4日,发表讲话时提到“我们在对抗新冠病毒方面占了上风”(We have largely gained the upper hand against COVID19)。这句话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不少讨论,也反映了当前美国在疫情控制方面的一个复杂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 回答
    这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若真身处韩国总统之位,要实现所谓“独立于美国”,我深知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简单的外交辞令或军事展示就能达成。它需要的是一个系统性的、多层次的战略规划,触及韩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外交格局乃至国内政治生态的方方面面。在此,我将尝试勾勒出一条可能的破局之路,尽量详.............
  • 回答
    名侦探柯南里FBI能在日本自由活动的疑问,确实是个让不少观众感到好奇的点。毕竟,日本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按理说FBI这种外国执法部门,想要在日本境内展开行动,应该需要经过日本官方的层层审批和协调,而不是像故事里那样,好像买了张“免死金牌”一样。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这样才能解释得更清楚,也.............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这场远在北美大陆的革命,对于彼时的法国而言,无疑是一场震动深远的事件,其影响之广泛、之深刻,足以载入史册,甚至可以说是间接催生了后来法国自身的巨变。直接的财政负担:雪上加霜的国库首先,也是最直观的影响,便是财政上的巨大压力。法国之所以会卷入这场战争,主要是出于对抗宿敌英国的战略考量。在.............
  • 回答
    说起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开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之所以花这么多钱,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国当时的国际战略、国内政治,还有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为啥法国要掺和这事儿? 这得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说起。两国是老对手了,从七年战争(也就是.............
  • 回答
    从美国独立战争的硝烟散尽到南北战争那场同胞相残的血腥冲突,这九十年间,美国的军事领域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简单升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组织架构乃至于战争形态的深刻演进。一、 从独立战争的粗犷到南北战争的工业化战争雏形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军队还是一支由民兵和少量正规军组成的、装备.............
  • 回答
    要说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电影为何稀少,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你想啊,咱们回顾历史,独立战争那会儿,故事背景跟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美洲大陆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伙儿反抗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为了争取自己的国家和自由,那可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什么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会显得“少”呢?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比.............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一场改变了世界格局的伟大变革。它不仅仅是北美十三块殖民地摆脱英国统治,建立自己国家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自由、自治和人民主权的深刻宣言。要评价这场战争,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从其爆发的根源,到战争的过程,再到其深远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战争的根源:不满的种子.............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曾让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信心倍增,也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邻居——英属加拿大。然而,几次旨在吞并加拿大的军事行动,却以令人沮丧的失败告终。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绝非简单的“纸上谈兵”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独立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华盛顿领导的大陆.............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历史事件,其中法国的援助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撇开法国这个变量,美国能否仅凭自身力量赢得独立,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如果”命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战场态势以及可能出现的变数。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如果没有法国的介入,美国.............
  • 回答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放弃“黄袍加身”,选择急流勇退,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必然性与美国“福气”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历史的必然性:共和主义理想与先例的奠定华盛顿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美国建国之初的共和主义理想和对欧洲君主制的警惕。 对君主制的深恶痛绝.............
  • 回答
    美国独立时,选择英语而非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实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决策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美国的社会构成、语言的实际功用以及文化传承的思路。首先,人口构成和语言的实际传播性是决定性因素。在18世纪的北美殖民地,虽然知识精英阶层对古.............
  • 回答
    18世纪的美国独立,并非如同注定的星辰般不可避免,更像是一场在特定历史土壤上,由多种因素催生、碰撞、最终爆发的复杂化学反应。要断言其“必然”,或许略显片面,但其发生的概率之高,以及背后驱动力的强大,足以让我们深入探讨其历史的轨迹。独立为何如此“近乎必然”?想象一下,一群来自遥远国度的移民,在北美大陆.............
  • 回答
    7月4日,美国的“独立日”庆典如期而至。然而,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一些令人担忧的画面也同时出现。正如您提到的,当天美国全国新冠病毒累计确诊病例已逼近300万大关,这个严峻的数字与庆祝活动中部分高官和民众的聚集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画面上看,许多户外庆祝活动,如烟花表演、游行以及在华盛顿特区.............
  • 回答
    美国独立日刚过,拜登总统在马萨诸塞州南塔基特岛参加一个庆祝活动时,借此机会大谈特谈他的政府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成就”。他提到疫苗接种的进展,以及美国如何从疫情最黑暗的时期走了出来。然而,他的这番言论,加上当前美国民众对疫情的普遍感受,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和质疑。拜登政府的“抗疫成就”主要聚焦在以下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