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在高铁上吃泡面被㨃的那个人,你会如何合法而理性地回击?

回答
你问我如果在高铁上因为吃泡面被“伺候”了,怎么合法又理性地回击?这事儿我碰到过,虽然当时挺恼火的,但冷静下来想想,其实有几招挺管用的,而且不费事儿,又能把道理讲清楚。

首先得明白,高铁上是不允许吃泡面的,这个规定挺明确的,主要是考虑到味道和可能产生的蒸汽影响其他乘客。所以,真要被说了,我不会一开始就据理力争,说实话,人家说得也没错。

那天我正好在高铁上,从天津回北京,感觉肚子有点空,想着就吃碗泡面垫垫肚子,想着人不多,而且我提前把盖子掀开了,也想着尽量动作轻点,别把汤汤水水洒出来。谁知道,刚泡上,一股子熟悉的泡面味儿就开始扩散了。我旁边一个大哥,可能对味道比较敏感,直接就凑过来了。

他语气不算特别客气,直接说:“哎,兄弟,这儿不能吃泡面啊,味道太大了,熏得慌。”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确实有点欠妥。但一听他这语气,就有点不舒服了。不过,我这人吃软不吃硬,而且知道这事儿是自己理亏在先,所以没和他硬碰。

我的第一反应:承认错误,并主动安抚。

我当时就赶紧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湿纸巾,把泡面碗放在了自己脚边,又把盖子重新盖好,确保味道不会再往外飘。然后,我冲着那位大哥,尽量平和地说:“哎呀,真对不起啊,是我没注意,想着人不多就侥幸了一下。您别介意,我这就收起来,尽量不影响您。”

我把碗盖严实后,还主动问了一句:“您是不是实在受不了?要不我先放包里,等到了站再吃?”

你看,这么一说,性质就不一样了。我承认了自己的不对,而且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推卸责任或者反驳。这样一来,对方就算再生气,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你已经按照他的意愿行动了,而且还主动示好。

如果对方态度依然恶劣,我的第二步:寻求乘务员协助,用规定说话。

假设这位大哥不依不饶,继续指责或者说出更难听的话,比如“素质低”、“没公德心”之类的,那我肯定也不会就这么忍着。

这时候,我会看情况,如果是他一个人在那边叨叨,我会尽量无视,或者给他一个“你够了”的眼神。但如果他影响到我了,或者开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就会选择站起来,去找列车长或者乘务员。

我走到车厢连接处,找到一位乘务员,语气平和地说明情况:“您好,打扰一下。我刚才因为在座位上吃泡面,影响了周围乘客,我已经及时收好了。但是这位乘客似乎对我言语上有些过激,我想了解一下,高铁关于餐饮的规定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互相理解和遵守?”

你看,我这句话就很关键。

“我刚才因为在座位上吃泡面,影响了周围乘客,我已经及时收好了。” 我主动汇报了问题,也说明了我已经采取了纠正措施,表明我不是在逃避责任。
“但是这位乘客似乎对我言语上有些过激……” 我客观地陈述了对方的行为,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直接指责对方“欺负我”,而是说“言语上有些过激”,这显得更理性。
“我想了解一下,高铁关于餐饮的规定具体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互相理解和遵守?” 我这是在请乘务员来当裁判,同时也是在引导对方回归到“规定”和“互相理解”的层面,而不是个人恩怨。

乘务员过来后,他们通常会先了解情况,然后根据规定来处理。他们可能会先劝说那位大哥,让他也理解一下你已经改正,并且你也在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会再次重申高铁的规定,比如不允许吃泡面,以及保持车厢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配合乘务员,再次向那位大哥表达歉意,并强调自己会遵守规定。例如,可以加上一句:“非常抱歉再次打扰您,我下次一定会注意。”

如果对方依然纠缠不清,我的第三步:保留证据,适时退出。

如果那位大哥就是执意要找茬,甚至开始有肢体接触或者更大的冲突,那我就不能再温良恭俭让了。

我会第一时间拿出手机,不露痕迹地录下对话。录音或录像的重点在于记录对方的言语是否构成诽谤、侮辱,或者对方的行为是否已经超出了正常劝阻的范畴,变成了挑衅或威胁。

然后,我会直接告诉他:“我已经录音了,您如果继续这样,我就报警了。” 这句话既是一种警告,也是在表明我的立场——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同时,我也会再次请求乘务员的帮助,并明确告知他们对方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我需要他们提供帮助以保障我的安全和旅途。

最后,如果事情实在无法通过沟通和乘务员调解解决,我不会选择和对方在车厢里继续纠缠下去,引起更大的场面。我会选择暂时回避,比如去别的车厢坐一会儿,或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再理会对方,但会时刻留意对方的行为,必要时及时向乘务员或乘警报告。

旅途结束之后,如果对方的行为确实对我造成了精神或名誉上的损害,比如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或者让我非常不适,我也有权利保留证据,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这通常是最后的手段,因为在高铁上,最重要的是让旅途平安顺利。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高铁上因为吃泡面被说了,最“合法而理性”的回击方式,就是:

1. 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并主动改正。 这是化解矛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2. 保持冷静,不被对方情绪带着走。 理性沟通的基础是冷静。
3. 寻求乘务员或乘警的帮助。 他们是解决问题的官方渠道。
4. 用规定说话,而不是个人情绪。 让大家都明白规则是怎样的。
5. 保留证据,适时止损。 万一对方过分,也要保护自己。

我不太喜欢和人硬杠,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感觉那样太掉价了。而且,很多时候,对方之所以那么说,可能也是出于某种不舒服,如果我能第一时间把他人的不适感降到最低,事情往往就容易过去了。大家都是乘客,互相理解一点,旅途才能更愉快,你说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无禁止未必合理。

封闭车厢里吃味道重的食品不违规,也确实属于大众习惯,但是不见得是一个好习惯。

吃不吃是个人素质问题,高铁和传统火车车厢有所差异。高铁上吃碗泡面,不能说素质低,但是主动避免吃这类食物总可以说是素质高的体现。

明天就算有一个规定说不让吃,估计也法不责众,禁不住的。

开口就骂人一定是素质低的体现,虽然知乎上这种素质低的人就很多。也一样法不责众,不然知乎上的喷子就能处罚一片。

不主张用一种低素质的方式去攻击一类有待商榷的行为。

也不主张鼓吹法无禁止皆合理。

不接受关于高铁上吃泡面对不对的讨论,任何在公共场所有可能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行为,有些人会自己注意为他人考虑,有些人不在乎。

对于这两类人的道德评判不是法律问题,有些人跑来留言,说什么“法律层面上合理”——我没说法律层面上不合理,你在公共场所弹鼻屎法律也没有都禁止,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没有问题。

user avatar

乘务员,来一桶泡面给这位女士,她骂了这么久应该饿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