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31年东北有49年林彪的四野100万大军和装备,能顶得住31年的日军吗,应该比张学良强吧?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军事力量进行碰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当时两者的实力、作战环境以及潜在的战术应用。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双方的“家底”:

1931年的东北日军:

兵力: 这个时期的日军在东北(当时称“满洲”)的驻军规模相对较小,但绝对是精锐部队,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主要力量是关东军,虽然总量可能不足20万人(具体数字在不同时期有浮动),但他们的素质极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特别是那些精锐的步兵联队、骑兵部队,以及数量有限但技术先进的炮兵和坦克部队。
装备: 日军的装备在当时是世界先进水平。步枪方面,三八大盖(38式步枪)精准耐用;机枪方面,九二式重机枪是其步兵支援的利器;火炮方面,也有野炮和山炮等;装甲力量虽然不多,但有九二式装甲车(早期坦克)等,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已属压倒性优势。航空兵也已经开始发展,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地面部队有侦察和支援作用。
作战环境和优势: 日军对东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非常熟悉,并且拥有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明确的侵略计划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在本土训练出的严酷作战风格。他们也积极拉拢和扶植汉奸势力,从内部瓦解抵抗。

1949年林彪的四野100万大军和装备(假定转移到1931年的东北):

兵力: 100万大军,这在中国解放战争后期是解放军最强大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经历了残酷的实战检验,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是在大规模运动战、攻坚战以及城市作战方面。士兵的意志力、战斗经验和战术执行力都非常高。
装备: 这是四野最大的优势所在。四野在解放战争后期缴获了国民党军和美械装备的大量精良武器,包括:
步兵武器: 苏制和美制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等,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当时的日军。
火炮: 大量火炮,包括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以及缴获的日式山炮和野炮,火力密度和射程都具有显著优势。
装甲力量: 拥有坦克(如T34、M4谢尔曼等),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当时的中国战场已经很少有对手能有效对抗,对付步兵和轻装甲目标更是如虎添翼。
航空兵: 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空军,虽然规模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足以提供空中侦察、对地支援,甚至进行有限的空战。
其他: 还有大量的辎重、通信装备等。
作战环境和劣势(假定性): 1931年的东北,解放军将面对完全不同的环境。
后勤: 100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是巨大的挑战。在1931年,铁路和公路网远不如解放战争时期发达,而且要面对日军可能针对性的破坏。
熟悉度: 虽然是“东北”,但1949年的解放军对1931年那个被日本侵略者长期经营和渗透的东北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地方武装、情报网络、人心向背)可能不如熟悉当地的日军。
战略目标: 四野被赋予的任务是“守卫”东北,而不是像解放战争那样是解放和扩张。这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占据和巩固大量区域,而不是像在解放战争中那样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机动歼灭。

强弱对比和潜在战况分析:

如果将100万四野大军和装备“传送”到1931年的东北,对抗当时盘踞在东北的日军(大约20万精锐),结果将是压倒性的。原因如下:

1. 兵力悬殊: 100万对20万,即使日军是精锐,在如此巨大的数量劣势下,也很难形成有效的对抗。四野的兵力优势是全方位的,可以在正面战场、侧翼迂回、后方袭扰等多个方向同时施压。

2. 装备代差: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1949年的四野装备,尤其是重武器(火炮、坦克)和通信装备,与1931年的日军相比,是代差级别的优势。
火力: 四野的火炮数量和威力远超日军,可以轻松摧毁日军的防御工事和集结点。坦克部队更是日军步兵和轻装甲单位的噩梦,日军在1931年几乎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机动性: 四野的机械化程度(尽管不如现代军队)远高于1931年的日军,可以快速集结兵力,实施穿插包围,或者快速转移以应对日军的局部反扑。
战场信息: 四野拥有更先进的通信设备,可以更有效地指挥协调大规模部队,而1931年的日军在这方面也相对落后。

3. 实战经验: 虽然日军是精锐,但他们的实战经验更多来自于对中国正面战场(以国军为主)的作战,以及在殖民地地区的治安战。四野则是在解放战争中经历了与国民党精锐部队(美械装备的部队)的反复较量,对大规模运动战、攻坚战的经验更为丰富和全面。

“顶得住31年的日军吗?”——答案是,不仅顶得住,而且将占据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甚至可以快速将其击溃。

“应该比张学良强吧?”

绝对是。 让我们对比一下张学良在1931年的情况:

兵力: 当时的东北军(“东北军”或称“少帅军”)拥有约30万军队,装备相对落后,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且部分部队的战斗意志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如“不抵抗政策”)。
装备: 主要以仿制武器和国内兵工厂的武器为主,很多装备都是欧美20世纪初的款式,与日军的先进装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火炮、坦克、飞机等重武器数量有限且性能落后。
作战环境和劣势: 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上的指导方针——“不抵抗政策”。这是南京国民政府和张学良本人的决策,直接导致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主力被命令撤退,未能有效抵抗日军的进攻。军事上的优势,在政治上的消极应对下,几乎被完全浪费。

为什么说四野比张学良强得多:

1. 军事实力上的代差: 如前所述,100万装备精良的四野部队,无论在兵力数量还是装备技术上,都远超1931年的30万东北军。这是量级上的不同。
2. 战略决心和战斗意志: 四野是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洗礼的部队,其政治教育和实战锻炼造就了极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战略决心。他们没有“不抵抗政策”的束缚,一旦被赋予任务,就会全力以赴。而1931年的东北军,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指挥失误,在面临侵略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军事力量。
3. 指挥和组织: 四野的指挥体系在解放战争中已经非常成熟和高效,能够进行大规模、复杂的战役组织。相比之下,1931年的东北军在指挥协同、情报侦察、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场景,大概率的走向会是:

一旦100万四野大军及其装备出现在1931年的东北,日军将面临一场实力悬殊的压倒性对抗。日军虽然有经验和纪律,但在绝对的兵力和装备劣势下,很难形成有效的战线和阻击能力。四野的部队可以迅速展开,利用其强大的火力优势和机动性,在短时间内瓦解日军的有生力量,占领关键城市和战略要地,甚至可以将关东军主力围歼。

可以说,如果1931年的东北有四野的实力,那么不仅仅是“顶得住”,而是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日军的侵略企图,历史的走向将彻底改变。而与张学良领导下的“不抵抗”东北军相比,四野在军事实力、战略决心和实际作战能力上,都属于完全不同的历史维度上的存在。这并非贬低1931年的东北军将士,而是强调历史时期和军事科技水平带来的巨大差异,以及战略指挥决策的根本性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抱着大盘鸡不瞄就可以打的机枪手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9108917382877184

你是说100万这样的四野吗?

题主问的是四野能不能和31年的日军打,记住:四野的存在是1949年到1955年哦。

1950年1月1日起,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组织机构仍旧。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下辖6个省军区、3个兵团部,16个军,1个炮兵司令部(辖4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1个工兵司令部(辖5个团),1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和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及军政大学6个分校,全军区共150万人。

很多来杠的人罗列了一大堆,自己却连东野和四野都搞不明白。你说49年的四野打不打得过31年的关东军?合着美国往中国土地上运装备给运输大队长输血,18年后的美械打不过31年的屌丝工业国?

100万部队是什么规模概念?四野作为全军最大的战略机动力量入关的时候,先头部队到了天津蓟东平原,行军后尾还在锦州沈阳。

打完平津又南下,百万之众一动整个中国为之震动。

过江后连白崇禧的桂系钢七军(华中“剿总”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未遭大规模打击,保存最为完整)都躲着走的四野;

让黄百韬兵团看到“狗皮帽子”误以为提前入关而精神崩溃的四野;

一渡江就用两个军割断白崇禧和宋希濂,一掌把宋希濂扇退到四川去当石达开的四野?

3天消灭廖耀湘手握国民党最精锐的美式九兵团,消灭五大主力占两个(新一军和新六军)九兵团的东野?(四野比东野还要强)

入朝打美军,拥有被中央军委首战甩出的全军战斗力最强十三兵团的四野?

看一看四野是怎么起家的吧,东北云集了国民党军最精锐的美械,在这种环境下硬生生反超对方的,经过如此练号的选手是什么战斗力?

都说四野部队腿快,38军和40军旋风纵队等等都擅长奔袭,那是在东北平原上被发达的铁路和美械国民党军逼出来的。

东北民主联军进行巴祖卡训练。摄于1947年。

套用《亮剑》里的台词模式:没有这个本钱(四野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我敢跟美国人硬碰硬的干?做梦吧!


问一问桂系钢七军,新一军和新六军,黄百韬兵团抗战期间对日作战是什么战绩,

问一问二次战役被四野用一个整师迂回到背后,再被轻武器爆锤,最后翻山逃走的美军是什么体验,

过江后重拳砸在白崇禧头上,小诸葛集结重兵趁四野主力未到,试图偷一把反击孤立过江的43军,但43军根本不怂不退,孤军过了江就原地一钉,狼兵们就无可奈何咬不动了,这是什么战斗力?

连邱清泉、廖耀湘都躲着走的四野,让麦克阿瑟都急眼的四野,称为40年代末50年代初东亚最强的武装力量也不过分吧。

再列几个四野比较著名的部队,对军史不太了解的人都知道它创下的几个耳熟能详的战绩:

东野一纵,38军,三所里敢以113师一个整师穿插,全师从师长到炊事员,在已经打了六昼夜仗之后,又14个小时暴走145华里山路,还是走的夜路,沿途击溃阻敌,官兵跑到吐血倒地,光着屁股过冰河,终于提前5分钟占领三所里,还能连续阻住撤退的美9军和背后增援的美骑一师,直到美军撤退无望而翻山逃走;

要知道,1990年海湾战争的左勾拳,美英军重型装甲部队在平平展展的伊拉克沙漠上,面对已经一败涂地的伊拉克军队,每昼夜的进攻速度也只有50公里到60公里啊,38军这一勾拳,仅用半个昼夜(一夜)就硬生生用腿打出了72.5公里。老部队传统真是没的说。

对了,38军112师震惊军史的松骨峰战斗,给解放军打出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直到今天。

东野二纵,39军,东线头等王牌,云山首战美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美军交手的部队。尤其是它的二纵五师,也就是39军116师,主力中的主力。辽沈战役以后从二纵调出的火炮占东野的36%,这是何等强大的火力配置,当时全军都罕有;

东野三纵,40军,旋风纵队,号称七个第一。(“挺进东北第一团”、“诉苦教育第一课”、“攻克锦州第一险”、“爆破攻坚第一法”、“北平入城第一师”、“解放海南第一船”、“抗美援朝第一枪”);

东野四纵,41军,塔山阻击战首功。无险可守的平原上硬顶海陆空联合进攻的数倍敌人;

东野六纵,43军,43军大家可能不了解,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就是这个军的127师379团。飞夺泸定桥也很变态,穿着草鞋一昼夜山路120公里,然后再爬着铁锁展开战斗。它后来还有个比较著名的师长,张万年。

东野八纵,45军,锤爆桂系钢7军。有名的广西剿匪记就是这个军。

43军和45军合并了以后成了更著名的铁军54军。

东野十纵,47军,黑山大虎山阻击的廖耀湘寸步难行。它的139师,前身大家比较了解,著名的南泥湾开荒359旅。湘西剿匪也是他们。47军出了两个著名英雄,一个是罗盛教,一个是欧阳海。



这点不妨参考一下国军当时的主将杜聿明、傅作义的对话,杜的评价是:“东北共军无论在战斗力、战术水平、装备、人数等各个方面都是第一”。(PS林彪:谢谢,东北国军也很强)

请注意,说这话之前,杜是徐州剿总副司令,筹划对华野的作战,他对华野的战斗力还是比较了解的。说出这话,足以证明四野的战斗力。

上述的几个军的军长们我也不多说了,李天佑,梁兴初,韩先楚,万毅,洪学智,邓华,钟伟………反正个个都是当时辽北地区著名狠人。

1955年授衔数据可以看出一二:

一野:元帅1名,大将1名,上将13名,中将27名,少将191名;

二野:元帅1名,大将2名,上将13名,中将26名,少将204名;

三野:元帅1名,大将2名,上将11名,中将33名,少将226名;

四野:元帅2名,大将3名,上将14名,中将43名,少将298名。

你见过3个军里集中了1个大将4个上将的豪华阵容吗?就在四野渡江的先遣兵团(12兵团)里。

你随便挑一个精日口中的日本甲等师团来和这几个军碰一碰?和38军,39军,40军碰一碰?

根本不是一个段位的好吗?

精日口中的马来之虎,打的是什么段位的美军?四野打的又是什么段位的美军?

新马泰的英美澳军水平和朝鲜战场空地联合的美第8集团军、第10军能比吗?

四野这几个军突击起来可是让李奇微都用磁性战术先退却,没粮没弹了七天以后再追回来的战斗力啊。



全军改革前的18个军里,四野占了7个(38,39,40,41,42,47,54)。解放战争的五大力量,经过多次裁撤,有一点点瑕疵的战功卓著的部队都撤了,但四野还是解放军的半壁江山。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9112262503727104

攻锦州,十多万兵力的范汉杰31个小时被拿下;

攻天津,还是十多万兵力的陈长捷29个小时被拿下。





廖耀湘的第九兵团可以说是国民党军1948年最精锐的机动兵团了,长春被围成那个b样了都不敢去救,怕被打援;辽沈战役时要不是被凯申逼着,都不敢西进,出沈阳见林彪都躲着走,一路战战兢兢,一会转营口一会转沈阳,生怕撞上东野主力,最后还是三天被灭了。





攻锦州的前几个小时被廖耀湘占领彰武切断了后背补给线,正常军队早就吓的退走了,但硬是计划不改,一天吃下锦州,再挥师解决后背廖耀湘,又三天消灭了廖耀湘。这是啥可怕的战力?


(罗帅开始嗅烟)


(林帅开始吃黄豆)

背后敌军援兵切断了补给线,还敢放手攻坚城,这是对自己实力何等的自信?

到了1948年4月国共东北战略决战前夕,东北野战军炮兵火力和步炮协同能力已经达到国共双方炮兵的最高水准,火炮数量也超过国民党军,全军已经拥有大型火炮600余门,迫击炮等各类小炮4000余门。这还只是48年的东北野战军,还不是49年辽沈战役后的第四野战军。

四野攻打天津的538门大炮齐射一分钟就有2320发炮弹落下,这些炮弹弹头一共有20491公斤,而整整1个小时的炮轰,总重量达到60万公斤炮弹弹头砸向敌人阵地。并且炮击分破坏射击、压制射击、纵深射击、阻击反冲锋和掩护部队突破的延伸射击四部分,已经有了一定水平了。

关东军扛不扛的住?用九二步兵炮碰一碰四野的美式十五榴?

天津作战已经投入了坦克纵队了,可不是电影拍出来的艺术效果



运动战腿快如电不说,巷战水平在当时也是全军首屈一指的。

打天津的时候四野不走街道,直接从两侧民房一路掏墙洞而走,让设在马路尽头的国民党火力全都抓瞎,这是啥战术素质?(比今天的叙利亚早了70年)

除外围用了重火力,整个天津巷战里市区就被炮火打了棉纺七厂一个角,其余全部完好无损。华北第二大城市,十多万守敌29个小时拿下,房屋建筑和民生设施完好无损,这是啥巷战水平?

(ps:三个伏龙芝学生刘亚楼、李天佑、钟赤兵在天津没有照抄老师重炮打柏林的传授,就没想过用重锤,毕业了毕业了)



横向对比一下同时期的一野,解放兰州付出8000人伤亡才吃下,张富清老人和战友们英勇无畏,炸掉块头皮又端了碉堡,一路重大牺牲攻坚克难。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一野攻坚能力相对较弱。(一野发展有其特殊性,长期转战西北艰苦边远地区,部队搞得很苦,革命精神没的说,无意捧一个踩一个。)

没有这两下子,长春起义的60军变成50军以后能下汉城?


共产主义之舞,和苏军在国会大厦前跳舞颇为神似。

从长春的丢盔弃甲,一年时间在南朝鲜总统府门前载歌载舞,这是什么转变?

第一个视频,苏联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的几个细节就可以分析出四野部队技战术素养:

(强调:这是纪录片,纪录片,苏联真实拍摄的四野影像资料,不是90年代的大决战!评论区一堆喷我说用90年代的兵来做分析的,你们是没看文章就急着过来杠?)

出色的单兵土工作业

稀疏的三三制冲锋

放低姿势的战士

严格记录的参谋指挥

蹲下使用望远镜的指挥员(用过望远镜和单反的都知道,蹲下据镜更稳),估计是在量高程

班组冲锋也有火力掩护

步骑协同

单兵伪装

战壕出击跑s路线的战士,这战术动作放在今天也不过时

营连规模冲锋也有火力掩护

歪戴帽子的瞄准手,歪戴帽子瞄的更准

人手一把的工兵锹,和明确标识组长划分的袖标

分组明确的冲锋

点射的机枪手

歪拿步枪的战士,战壕里出刺刀更快

卧倒的射击姿势

沿山体一侧追击的队形

不需瞄准凭点射判断的机枪手

隐蔽极佳的队形

指挥手旗(现在我军还在用)

看看稀疏的画面一下子钻出来多少人,这隐蔽能力,难怪美军飞机找不着

而四野首创的“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这种对战斗经验的系统化总结,在全军也是走在前列的。

练过班排战术的都知道,很多套路现在也不过时。

有人说这是大决战截出来的图,你们看了第一个视频没?这是苏联人拍的四野真实影像资料好吗?

这些人换身现代军队的衣服,你能看出来这是一支70年前的军队吗?

就这出色的班组战术的单兵素质,不是最强轻步兵是什么?你以为全凭人肉血海往上堆就能刚美军?

精日眼中的四野,没有制式武器,没有配套军工体系,没有统一的弹药储备和分发………

嗯对,四野没有制式武器,都用鸟枪土炮大抬杆。怕不是卫立煌和杜聿明廖耀湘做梦都得笑醒……

看了几篇日本军队的数据资料就自诩精日,提起日本军队就如数家珍,提起自己国家军队还停留在鸟枪游击队认知层面上,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他们。

大山岩元帅进攻226高地不靠人海往上顶是战术牛逼,那林彪元帅三下四保、夏冬季攻势、打天津打锦州、渡江迂回包抄白崇禧在精日眼里是啥?……



还有评论区阴阳怪气说东野拿的全部关东军装备的,我就不挂了。且不说是只有冀热辽部队离得近才搞到了部分武器,后到的苏北和山东部队因为凯申联系苏联人关仓库而得之寥寥,我就问:

你果党全盘接美援就应该,tg拿关东军装备就不该?抗联在东北刚了关东军14年,抗战胜利了难道这装备不该拿?就该全盘给14年没往东北派一兵一卒的果党?

这果粉脸皮真够厚的。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看看当事人回忆,可略知一二

七天七夜没睡正经觉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4392099115008


平均负重四十斤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4450772623360


战术攻击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5307711524864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6015130685440


工事挖宽可以走骡马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6828708040704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5380486365184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0124514115612672

最关键的是,这100万虎狼之师,在一天攻克锦州重镇,三天全歼九兵团的同时,还可以人人做到“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这是怎样的纪律性?

毛主席专门发电表扬“连掉在地上有疤的苹果也不吃”的纪律性,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问问侵华日军,有没有这种攻坚能力和纪律性?

用侵华日军和张学良来比较,是不是有点掉价了?

你就是帝国主义侵华日军加上封建军阀张学良一起,也不够四野人民军队锤的啊……人民军队给你上演一幕反帝反封建的战争活剧好吧?




user avatar

我曾经反复说,新中国诞生以来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正经抽过一次日本,导致现在有很多脑回路奇葩的人认为解放军能和老美五五开,但同时会被日军完爆。

user avatar

开神马玩笑,四野就是日式轻武器和苏式美式重武器(感谢凯申物流)组合出来的怪兽,士兵的素质不亚于早期最强的日军,战术和战略指挥思路更灵活,还有党组织的领导,还有100万人!要知道直到1937年,日本陆军常备师团一共才17个,加上若干独立旅团和技术部队,总兵力只有38万人!

给个海军护航,他们就能推到东京去了……

user avatar

你们准备举行东京入城式吗?

解放战争期间阎锡山有一个师团的日军

面对解放军中实力一般的山西兵团,砍瓜切菜一样就被菜了。何况四野百万雄师。

可能因为没有海军打不过联合舰队过不了海峡。但是解放釜山,绝无问题。最后万炮轰釜山,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

评论区有个人说平型关和关家垴战斗打的很艰巨。八路军只有轻迫击炮。没有重火力。在运输大队长常凯申元帅的努力下,四野可是榴弹炮迫击炮野炮。有一个炮纵的,关家垴那点日军还不够四野炮纵一个齐射打的。欢迎大家去评论区看乐子

user avatar

tg和世界第一强军战损比2:1。(众所周知,棒子不算人)

而本子战损比多少?

澡盆渡海入驻东京或许有点难,但推本子下海并不困难吧!

user avatar

抗美援朝的时候,前三次战役时候,苏联援助还没到,主力也是四野的部队。

因为美帝的空袭,我军后勤也只能说是凑合


你觉得国内作战的时候,能怼美帝加十六国联军的四野,对上31年的时候,那时候鬼子只有一万多,重武器缺乏飞机坦克都没几个的鬼子····

会是怎么样?



注:张学良手里的四百多飞机其中还有一百多架刚买的最新型号的飞机和其他的坦克重炮都没参加战斗·····就到了日本人手里了。

1931年7月关东军先后截获和破译了蒋介石在南京与在北平的张学良之间的电报。

电报(1):

7月11日,蒋介石给张学良的训电:“日本狡猾阴险,但现非我国抗日之时,除另电外交部王部长之外,希兄督饬所部, 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

电报(2):

7月12日,国民中央常委于右任也致电东北军政委员会:“目前以平定军阀内乱为急务,希望东北同志此时切勿轻率对外行动”。

此2份电报得到目前存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室所编的《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之《1931中华民国二十年“辛未”》所证实。

电报(1)7 12(五,二七)

乙、蒋中正电张学良,谓现非对日作战之时。

电报(2)7 13(五,二八)

乙、于右任电张学良,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东北同志应加体会。



一天一个电报,小张啊,千万别打啊·············


张学良那时候就是沙特,日本就是胡塞武装·········

而解放军的四野,那就是美利坚。

你让美利坚去打胡塞武装········



注:抗阻的巡警队,领导人就是黄显生将军,对,带着警察做了抵抗,他也就是教小萝卜头写字,后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那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军事力量进行碰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当时两者的实力、作战环境以及潜在的战术应用。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双方的“家底”:1931年的东北日军: 兵力: 这个时期的日军在东北(当时称“满洲”)的驻军规模相对较小,但绝对是精锐部队,且有.............
  • 回答
    .......
  • 回答
    如果我能回到2019年12月31日,那种感觉一定很奇妙,仿佛置身于历史的岔路口,手里握着改变未来的钥匙。那一天,人们还在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没人知道,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正悄然逼近。我的首要任务,也是最紧迫的事情,就是想办法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信息,以及它可能带.............
  • 回答
    评价美国 10 月 CPI 为 6.2%,创 31 年新高:一场深刻的经济挑战与多重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 10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率达到 6.2%,确实是自 1990 年 11 月以来最高的水平,这标志着美国正面临着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
  • 回答
    嘿,朋友!很高兴收到你的消息。31岁,在“鸡心”(我猜你想表达的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可能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城市区域吧?比如北京的东三环、上海的静安寺附近,或者成都的春熙路周边?如果理解错了,请尽管指正哈!)这个年纪,有自己的生活,有积淀,这都是非常吸引人的特质。至于找男朋友嘛,这事儿急不得,但也绝对有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的试题,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带你深入剖析一下这份考卷。首先,要评价一份竞赛试题,不能简单地说“难”或者“容易”,而是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化学竞赛的精髓,是否能够有效地区分出真正具有化学天赋和深厚功底的学生,以及它是否在考察知识点的深度、广.............
  • 回答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实施的一些重要信息和趋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个数据:一、 宏观人口数据层面: 出生人口数量下降: 887.3万这个数字是自1949年以来,除1961年三年困难.............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中科院文献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是中国学术界对国际学术出版领域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这一文件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机制识别和预警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不当行为的国际期刊,以维护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该政策进行详细分析: .............
  • 回答
    2020年8月31日,印度军队再次出现越线行为,并且官方表态中包含“公然挑衅”的定性,这无疑是中印边境地区局势紧张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和严肃审视。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越线”的含义以及其在边境管控中的敏感性。在像中印这样存在争议的边境地区,双方都.............
  • 回答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2020年7月31日,一个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此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北斗系统提供的精.............
  • 回答
    2018年10月31日,努比亚发布了一款极具话题性的产品——努比亚 X。这款手机从一亮相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原因无他,它采用了当时前所未有的双屏设计,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智能手机正面交互的固有认知。时至今日,回看努比亚 X,它依然是手机发展史上一个绕不开的有趣节点。革命性的双屏设计:大胆的尝试,独特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深圳龙岗区在2019年12月31日突然停止受理“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这件事。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首先得明确,这个补贴是啥?简单来说,就是深圳对那些新来落户的年轻人,为了减轻他们在深圳高昂的租房压力,给的一笔钱。龙岗区作为深圳一个重要的区域,早就把这个当成吸引人.............
  • 回答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就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相关问题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主观造假”。这个结论的公布,标志着围绕韩春雨事件的官方调查暂告一段落,但也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结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景、调查过程以及各方对此的反应和解读。事件背景:一项.............
  • 回答
    关于2020年8月31日宣布的《凉宫春日系列》新作小说《凉宫春日的直观》,将于当年11月25日发售,这一消息无疑是点燃了无数粉丝心中压抑了九年半之久的期待之火。对于很多伴随着凉宫春日长大的读者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部新作的推出,更是对一段青春记忆的重逢,对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幻想世界的回归。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2021年10月31日,日本举行了众议院大选,这场选举在日本政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我对这次选举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力求详尽且避免AI痕迹:选前格局与焦点: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次选举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当时,菅义伟内阁的支持率持续低迷,原因很多,包括对新冠疫情应对的不满、疫苗接种缓慢、以及一些.............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保险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文件一出,立刻在金融界和房地产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房地产金融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严格的阶段。为什么在2020年底发布?这个时间点选择得很有意思.............
  • 回答
    2017年5月31日,北京二手房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条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热议。要理解这条新闻的背景和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当时的北京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高度活跃和不断上涨的周期中。 在这条新闻发布之前,北京的房价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快速上涨,尤其是经过了.............
  • 回答
    看到2021年安徽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平均年龄男性31.89岁,女性30.73岁这个数据,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可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且这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要我说,这个年龄数据,虽然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但它像一个放大镜,照出了当下社会一些挺实在的现象和趋势。首先,这反映了年.............
  • 回答
    2020年4月4日,美国的确诊人数突破31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标志着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病毒能够感染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说明其在社会层面的渗.............
  • 回答
    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这份成绩单,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华为和小米的表现,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华为出货量同比下跌7%,而小米则实现了31%的惊人涨幅。这背后隐藏着的是怎样的市场逻辑、竞争态势和用户选择的变迁?咱们不妨仔细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智能手机市场早已不是蓝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