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的试题,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带你深入剖析一下这份考卷。

首先,要评价一份竞赛试题,不能简单地说“难”或者“容易”,而是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化学竞赛的精髓,是否能够有效地区分出真正具有化学天赋和深厚功底的学生,以及它是否在考察知识点的深度、广度、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逻辑性上达到了应有的水准。

整体印象:稳健中带有一丝挑战,注重基础与综合运用

在我看来,2017年的初赛试题可以说是一份非常“扎实”的考卷。它没有特别离谱的偏题怪题,也没有那些“一看就知是送分题”的简单题目。整体风格比较稳定,符合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贯的考察方向,即在扎实的高中化学基础上,考察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深度、对化学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亮点分析:从具体题型和考察点来看

1. 选择题:基础巩固与概念辨析的“试金石”

选择题部分一直是初赛的“开胃菜”和“试金石”。2017年的选择题,给我的感觉是:
概念的辨析性强: 很多题目并不直接考察某个公式或定义,而是通过设置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来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透彻,是否能够区分细微的差别。比如,涉及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分子结构、溶液性质等内容时,选项往往会设置陷阱,需要学生对基本原理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知识点的覆盖面广: 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到物理化学基础,基本上都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大融合”。没有哪个知识点是特别突出的,但也没有哪个重要的知识点被遗漏。这要求学生在复习时不能有偏科倾向。
计算与推理并存: 一些选择题也包含了简单的计算,但更多的是考察逻辑推理能力。比如,通过已知的反应条件推断产物,或者分析实验现象来判断物质性质等。

2. 填空题:核心知识点的深化与细节的考量

填空题是初赛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它开始深入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细节掌握程度。
核心概念的再强调: 填空题通常会针对一些非常核心的化学概念进行考查,例如元素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
对“已知条件”的敏感度: 很多填空题会给出一系列“已知条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理。比如,给出一系列元素符号,要求写出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或者给出一系列的反应现象,要求推断反应物和产物。这非常考验学生“读题”能力,能否快速准确地抓住关键信息。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考察: 这两个物理化学的基础内容,在填空题中经常以一种相对抽象的方式出现,考察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理解是否到位。有时候会以图表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解读。

3. 简答与计算题:综合运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

这部分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懂,还要能用。
无机推断题: 这是初赛中必不可少的环节。2017年的无机推断题,可能并没有设置那种极端复杂的“七拐八绕”的元素周期表推断,而是侧重于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例如,通过一些典型的反应现象(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放出等)来推断未知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这考察的是学生对教材中重要化合物性质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沉淀等)的熟练掌握。
有机推断题: 有机部分的推断题,依然是考察官能团的性质、反应类型(加成、取代、氧化、还原、酯化等)以及推导碳链结构的能力。2017年的题目可能没有出现一些非常生僻的有机反应,但会考察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有机反应系列,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分析。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官能团转化,并能够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倒推出反应物。
计算题:
化学计量学(摩尔概念):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考的计算内容,例如根据反应物质量求产物质量,或者反之。
溶液相关计算: 浓度、摩尔分数、pH值、缓冲溶液等。这些题目通常会结合实际情境,比如溶解度、沉淀平衡等。
气体定律与分子量: 涉及到气体性质的计算,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物理化学基础计算: 可能涉及一些简单的热化学计算(焓变)、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常数等,但不会过于复杂,主要是考察基本概念的计算应用。
综合性应用题: 有些题目会把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例如一个实验操作的设计,要求学生写出步骤、预测现象、解释原理,甚至排除干扰因素。这类题目最能体现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要求:

总的来说,2017年的初赛试题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扎实的基础知识: 对高中化学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都要有深入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从已知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素,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
灵活的知识运用能力: 能够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细致的审题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题意,抓住题目的限制条件和要求。
熟练的计算和书写能力: 能够准确进行化学计量计算,并规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和 IUPAC 名称等。

与往年相比的特点(猜测与推断):

虽然我无法直接查阅往年试题进行细致对比,但根据我对化学奥赛的普遍印象,以及历年考题风格的演变趋势:

更注重“理解”而非“记忆”: 相比于一些老考题可能更侧重于记忆大量的化学反应和性质,新时代的考题(包括2017年)更倾向于考察学生对“为什么会这样”的理解。
有机部分更加灵活: 有机部分的推断题可能不会那么死板地围绕教材中的几个经典反应,而是会设计一些稍微变化组合的反应。
物理化学的渗透性: 初赛中对一些基础物理化学概念(如平衡、速率、热力学)的考察,可能会更加直接和基础,以确保学生具备学习更深层次化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成为关键词: 不再是孤立地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设计场景,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地运用。

总结一下:

2017年的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是一份“守正出新”的考卷。它在保持化学竞赛一贯的严谨性和考察深度之余,也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化学思维方式的重视。它不是一场“智力游戏”,而是一次对高中化学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能在这份考卷上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无疑是对高中化学有着非常深刻理解和强大应用能力的。它为那些真正热爱化学、有志于在化学领域深造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筛选出了他们潜在的才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喂你萌只收藏不点赞是几个意思!收藏上升了20个赞才多了两个诶!不要这样子呐!

--------一条可爱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

在开头澄明一点,我是坚定的答案拥护者,以下一切讨论都是针对题目,不讨论评分标准。

我这么写并不代表我对了,我爆炸的厉害…

考完国初我都没什么自信去给别人安利化学竞赛了…

以下所有观点仅代表我个人

--------一条可爱的分割线--------

谢邀。

利益相关:应届考生

准备了很久的化学竞赛,从去年开学就一直在学习,今天终于画下了第一个句号(简单来说就是炸了)。


PID:49094330

考试前做往届的真题,确实觉得国初的题很简单很基础,考前复习扔掉了一切带有高等字样的书,认认真真重看了一遍元素,重抄了一遍巨本,总之怎么基础怎么来。

所以今天考试的时候我很懵逼…

热烈欢迎各位讨论,请多指教。

--------一条可爱的分割线--------
来看考题:

先说我关于一道题是否好的定义:如果一道题你能够通过合理路径推出来,并且相对合理答案只有一个(或者其他合理答案能被容易地排除),并且能有相对明显的考察点,与前面题目具有良好的衔接性,那么这一道题就算是好题。

然而这套卷子感觉有的题很好,有的题不好。总体来讲,难度偏大,思路偏怪。

(分析题呢!分析题呢!分析题呢!)

(分析没有连平衡都不出是什么意思!)

整套卷子做起来有点力不从心,可能是我水平不行…

答案有人发过了,我就不发了。

第一题

根据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1-1工业上从碳酸氢铵和镁硼石[Mg2B2O4(OH)2]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硼酸。
1-2从乏燃料提取钚元素的过程中,利用亚硝酸钠在强酸溶液中将 Pu3+氧化为 Pu4+。
1-3NaBH4 与氯化镍(摩尔比 2:1)在水溶液中反应,可得到两种硼化物:硼化镍和硼酸(摩尔比 1:3)。
1-4通过 KMnO4 和 H2O2 在 KF-HF介质中反应获得化学法制 F2 的原料 K2MnF6。
1-5磷化氢与甲醛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物仅为硫酸鏻(盐)。

这一道题出的很好,感觉有难度但不拘泥于知识,1-3可能对非竞赛的同学有些难度,Ni2B一个是可能在平常做题的时候见过,另一个通过题目所给信息也能比较容易的推出来。方程式的题目要有有意义的坑才有意思呐。


第二题

2-1氨晶体中,氨分子中的每个 H 均参与一个氢键的形成,N 原子邻接几个氢原子?1 摩尔 固态氨中有几摩尔氢键?氨晶体融化时,固态氨下沉还是漂浮在液氨的液面上?
2-2P4S5 是个多面体分子,结构中的多边形虽非平面状,但仍符合欧拉定律,两种原子成键后价层均满足 8 电子,S 的氧化数为-2。画出该分子的结构图(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
2-3水煤气转化反应[CO(g) +H2O(g) →H2(g)+CO2(g)]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已知如下键能(BE) 数据:BE(C≡O)=1072kJ·mol-1,BE(O-H)=463kJ·mol-1,BE(C=O)=799kJ·mol-1,BE(H-H)=436kJ·mol-1 估算反应热,该反应低温还是高温有利?简述理由。
2-4 硫粉和 S2-反应可以生成多硫离子。在 10mL S2-溶液中加入 0.080g 硫粉,控制条件控制条件使硫粉完全反应。检测到溶液中最大聚合度的多硫离子是 S32-, Sn2- (n= 1,2,3,…)离子浓度之比符 合等比数列1,10,…,10n-1。若不考虑其他副反应,计算反应后溶液中 S2-的浓度 c1和其起始浓度c0。

2-1怎么说…氢键的考察非常正常,前两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既然提到了氢键,又是氨,是不是很自然的想让人联想到水…这一点对第三问的作答相当有误导作用。不知道是不是出题组故意这么干的…如果不是,那么这道题就有点诡异;如果是,呵呵。

2-2根据《高等无机化学》,P4S5共有3种结构,然后本题中给的信息能清楚的排除掉另外两种,张祖德《无机化学》上面讲的P4S5是另外一种结构,但是题中给的信息可以明确排除。

2-3 2-4本套卷子中为数不多的高中知识。


第三题

A(M2Xn•yH2O,y< 10);pH>7,得到沉淀 B[MX(OH)],A 在空气气氛中的热重分析显示,从 30°C 升温至 100°C,失重 11.1%,对应失去 5 个结晶水(部分);继续加热至 300°C,再失 重 31.2%,放出无色无味气体,残留物为氧化物 M2O3,B 在氮气气氛中加热至 300°C 总失 重 29.6%。
3-1 通过计算,指出 M 是哪种金属,确定 A 的化学式。
3-2 写出 A 在空气中热解的反应方程式。
3-3 通过计算,确定 B 在 N2 气氛中失重后的产物及产物的定量组成(用摩尔分数表示)。

这恐怕是很多人骂的最多的题之一

元素是Bi很多人都能推得出来,但关键是阴离子推出来是C2O42-的人自然做的很顺,但是推成别的的比如说SO42-的做起来很不爽(虽然SO3是有味道的),题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是跟有机和元素推断一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题,这种题多了会让人感觉风险很大,后面已经有了这样的题,这里感觉不是很好。


第四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大型实验装置(如同步辐射和中子源)的建成,高压技术在物质研究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压不仅会引发物质的相变,也会导致新类型化学键的形成。近年 来就有多个关于超高压下新型晶体的形成与结构的研究报道。
4-1NaCl 晶体在 50-300GPa 的高压下和 Na 或 Cl2 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 体。下图给出其中三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小球为钠原子)。写出 ABC 的化 学式。
4-2在超高压(300GPa)下,金属钠和氦可形成化合物。结构中,钠离子按简单立方排布,形成 Na4 立方体空隙(如右图所示),电子对(2e-)和氦原子交替分布填充在立方体的中心。
4-2-1写出晶胞中的钠离子数
4-2-2 写出提现该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化学式。
4-2-3 若将氦原子放在晶胞顶点,写出所有电子对(2e-)在晶胞中的位置。
4-2-4 晶胞边长 a= 395pm。计算此结构中 Na-He 的间距 d 和晶体的密度 ρ(单位:g·cm-1)。

第四题这个新闻很多人都看过,具体见如何看待南开大学王慧田、周向锋团队研发出的稳定氦钠化合物?下面@博丽灵梦的回答。这个题材今年我已经见了三遍了,图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文献上抠的),但是才说了去年“晶体题没有考察每年必有的密度计算,表明了题目在向创新型改进”之类的话(大概是试题解析上的),今年就搬出来了…

话说今年没有考新命名的四个元素很不爽…


第五题

由元素 X Y 形成的化合物 A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制备润滑剂、杀虫剂等。A 可由生产 X 单质的副产物 FeP2 与黄铁矿反应制备,同时得到另一个二元化合物 BB 溶于 稀硫酸放出气体 C,而与浓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硫。C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纯 净的 A 呈黄色,对热稳定,但遇潮湿空气极易分解而有臭鸡蛋味。A 在乙醇中发生醇解, 得到以 X 为单中心的二酯化合物 D 并放出气体 CD 与 Cl2 反应生成制备杀虫剂的原料 E、 放出刺激性的酸性气体 F 并得到 Y 的单质(产物的摩尔比为1:1:1)。A 与五氧化二磷混合 加热,可得到两种与 A 结构对称性相同的化合物 G1 G2
5-1 写出 AC F 以及 G1 G2 的分子式。
5-2 写出由生产 X 单质的副产物 FeP2 与黄铁矿反应制备 A 的方程式。
5-3写出 B 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这个题怕是被骂的很多的题。敢情初赛也开始从格伍无丛上抄题了么。

大多数人的疑惑在于为什么P4S10醇解得到二酯而不是三酯…我只能说无丛格伍上这么写的…

另外很多人通过这个二酯推出来是P4S6,虽然书上说了这个东西不存在,但是说好的“识记性内容正在减少”呢…

啊还有普通无机化学上面说了P4S10可以做润滑油添加剂和杀虫剂来着…


第六题

钌的配合物在发光、光电、催化、生物等领域备受关注。
6-1 研究者制得一种含混合配体的 Ru(II)配合物[Ru(bpy)n(phen)3-n](ClO4)(2配体结构如下图)。元素分析结果给出 C、H、N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8.38%、3.06%、10.54%。磁性测量表明该 配合物呈抗磁性。
6-1-1推算配合物化学式中的 n 值。
6-1-2 写出中心钌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6-2 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品时,常用到一种被称为“钌红”的染色剂,钌红的化学式为
[Ru3O2(NH3)14]Cl6,由[Ru(NH3)6]Cl3
的氨水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形成,钌红阳离子中三个钌原 子均为 6 配位且无金属-金属键。
6-2-1 写出生成钌红阳离子的反应方程式。
6-2-2 画出钌红阳离子的结构式并标出每个钌的氧化态。
6-2-3写出钌红阳离子中桥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6-2-4 经测定,钌红阳离子中 Ru-O 键长为 187pm,远小于其单键键长。对此,研究者解释为:在中心原子和桥键原子间形成了两套由 d 和 p 轨道重叠形成的多中心π 键。画出多中心π 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示意图。

这个题开始就开始玄学了。

6-1-1开始我想拿CN比推,一推出来5.35,三个数字算出来结果都不一样,令人绝望(笑)。

6-2感觉题目顺序很不爽…在画结构的时候就在考虑顺反和键角问题,但是下一问才给信息让你推算氧的杂化状态。题目是有顺序的逻辑性的,在进行这一问的书写的时候理论上我是不会知道下一问的内容的,而且顺反异构也是后面(可能)才给的信息,如果前面结构要在氧的直线构型和反式异构体(不确定,但看到基本所有版本答案都这么写)上扣分,估计不会很令人信服。

6-2-4到现在还没有看懂是什么意思。


第七题

嵌段共聚物指由不同聚合物链段连接而成的聚合物。若其同时拥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会 形成内部为疏水链段,外部为亲水链段的核-壳组装体(如胶束)。下图所示为一种 ABA 型 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在水中可以形成胶束并包载药物分子,在氧化或还原的条件刺激 下,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ABA型三嵌段共聚物
7-1 该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如下:先使单体 X 与稍过量单体 Y 在无水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形成中部的聚氨酯链段,随后加入过量乙二醇单甲醚 CH3(OCH2CH2)nOH 进行封端。写出单体 X Y 的结构式。
7-2 在氧化还原条件下二硫键可发生断裂,采用 R-S-S-R 简式,写出其断键后的氧化产物 O和还原产物 P
7-3 该嵌段共聚物所形成的胶束可以包载右图中哪种抗癌药物?简述理由。

第七题总体感觉不难,7-1如果做过类似的题很容易猜出来是异氰酸酯,而7-2貌似对于氧化所得产物的价态有争议?7-3也是利用高中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总体来讲难度不大。


第八题

8-1 判断以下分子是否有手性。
8-2 画出以下反应所得产物的立体结构简式,并写出反应类型(SN1 或 SN2)



第八题是基本的大本内容,考察的非常全面。8-1 Fischer投影式,双键构型对于手性的影响,空间排布(大本上给的好像是六个苯并在一起因为空间位阻必须形成螺旋状而产生手性),sp3碳的正四面体构型,不容易看出来的镜面。这个题可能很多只是简单看过大本的同学都可以答对。

8-2先原谅我拙劣的制表水平,考察的是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相对比较有难度的应该是3,因为空间位阻的原因反应应该是SN1机理,但是由于溴离子离去之后的碳正离子并不是从上下进攻机会均等(构象最小改变原理+空间位阻),所以并没有得到一对对映体。

另外4大家认为得到的产物是外消旋么?

第九题

画出以下转换的中间体和产物(A-E)的结构简式
已知E中元素含量(反正是C6H9NO)

第九题是还算正常的有机反应题目,考察的依旧是羰基化合物的相关反应,遇到问题的可能是在CD,但是相对比较好的答案确实只有一个,E也给了分子式以供验证,总体难度不是很大?


第十题

影响有机反应的因素较多。例如,反应底物中的取代基不同往往会使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10-1 当R=CH3 时,产物为 A,分子式为 C15H12O4。研究表明 A 不含羟基,它的 1H NMR(CDCl3, ppm):δ 1.68(3H),2.73-2.88(2H),5,57 (1H),7.72-8.10(4H)。画出 A 的结构简式。提示:δ 不同,氢的化学环境不同。
10-2 当 R=Ph 时,产物为 B,分子式为 C20H14O4。研究表明
B 含有一个羟基,它的 1HNMR(CDCl3,ppm):δ2.16(1H),3.79(1H),4.07(1H),5.87(1H),6.68 (1H),7.41-7.77 (5H),7.82-8.13(4H)。画出 B 的结构简式;解释生成 B 的原因。
10-3 当 R=OEt 时,产物为 C,分子式为 C14H10O5。参照以上实验结果,画出 C 的结构简式。

这个题……骂的人已经有很多了……

核磁是不属于初赛考纲范围的,但要想做对这个题要求还是要掌握一点基本的光谱知识。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来讲,单靠反应式就可以推得正确产物,然后这些信息都是验证用的。(人家强没办法)

这个题的核心是VNS(芳香亲核取代的一种机理),是巨本上的内容。然而我并没有做出来。

特别感谢@Tyranus@SexCandyAndLove的指正。


啊那我就说完了,感谢每一个有耐心看我扯这么多的人。本人不善言辞,有不当之处,还请斧正。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的试题,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带你深入剖析一下这份考卷。首先,要评价一份竞赛试题,不能简单地说“难”或者“容易”,而是要看它是否体现了化学竞赛的精髓,是否能够有效地区分出真正具有化学天赋和深厚功底的学生,以及它是否在考察知识点的深度、广.............
  • 回答
    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次令人难忘的“乌龙”与辉煌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无疑是奥斯卡历史上最令人难忘和最具话题性的一届。它不仅仅是一场颁发电影奖项的盛会,更因为其结尾出现的一个惊天“乌龙”事件,成为了一次载入史册的混乱与戏剧性时刻。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次颁奖典礼。 1.............
  • 回答
    2017年,第54届金马奖的入围名单一经公布,便在华语影坛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今年的名单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既有我们熟悉的老面孔,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势力,更不乏一些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作品。总的来说,这份名单展现了过去一年华语电影的多元生态和蓬勃生命力,同时也传递出金马奖一贯以来对于电.............
  • 回答
    评价 2017 年第 89 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年,电影界涌现了不少佳作,而奥斯卡提名名单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年电影行业的趋势、评委们的偏好,以及一些令人惊喜和扼腕的时刻。整体印象:百花齐放,但也有熟悉的配方总的来说,89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给人的感觉是 百花齐放,既有那些在.............
  • 回答
    2017年美网男单决赛,纳达尔以3比0的比分战胜凯文·安德森,揽下个人第16个大满贯冠军。这场胜利,对于“红土之王”来说,绝非偶然,而是他职业生涯中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也为那一年他的统治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赛前格局与纳达尔的“王者归来”在2017年的法网登顶后,纳达尔已经展现出极强的复苏势头。但需要.............
  • 回答
    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3:2战胜纳达尔,捧起他职业生涯的第18个大满贯奖杯,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网坛一段传奇的延续和升华。这场经典的对决,承载了太多故事,也引发了无数的感慨。这是一场“宿命”的对决,更是“王者归来”的宣言费德勒和纳达尔,这对网坛叱咤风云近十五年的老对手,在这次澳网决.............
  • 回答
    2017年的真人版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无疑是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它试图将押井守经典的动画电影和士郎正宗的漫画原作中那些深刻的哲学主题和赛博朋克美学搬上好莱坞的大银幕,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却让许多粉丝和评论家褒贬不一。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 回答
    2017年9月,中国多地发布的楼市调控新政,可以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秋收行动”,旨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稳定预期,并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这场调控的力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场调控,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 政策的“组合拳”与“精准打击”这场调控最显.............
  • 回答
    评价 2017 年 9 月 11 日起外汇准备金率从 20% 调整为 0,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政策变动,而是当时中国外汇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大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政策调整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外汇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考量.............
  • 回答
    2017年10月新番的《少女终末旅行》,啊,这真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如果非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我会说它是一种“温柔的绝望”、“静谧的公路片”,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哲学感”。它不像我们平时看的那些热血动漫,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拯救世界情节,但就是这么一部看似平淡的作品,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
  • 回答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这份名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的出炉,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引发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总体的评价:一.............
  • 回答
    2017年9月1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X。这无疑是苹果十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次对未来手机设计和交互方式的大胆探索。时至今日,我们回顾这款手机,它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依然值得细细品味。首先,外观上的激进创新是iPhone X最显眼的特点。它彻底抛弃了沿用多年的实体Home键,取而代之.............
  • 回答
    2017年1月10日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一次“例行性”演练背后的多重解读2017年1月10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首次公开穿越台湾海峡进行训练,这一事件,在当时无疑在两岸乃至国际社会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尽管中国官方将其定性为一次“例行性”的军事训练,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信号和地缘政治考量,是值得深入探究.............
  • 回答
    2017年8月26日上映的《Fate/kaleid 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 雪下的誓言》(以下简称“雪下的誓言”)无疑是整个“魔法少女伊莉雅”系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许多粉丝心中的白月光。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它的优点、它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以及它在整个系列中的地位.............
  • 回答
    深度评价2017年4月新番《恋爱暴君》2017年4月新番中的《恋爱暴君》(日语:恋愛暴君)是一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动画,以其夸张、混乱、充满恶趣味的“恋爱喜剧”风格在日本乃至海外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剧情、角色、动画制作、主题以及它所能带来的观感体验.............
  • 回答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文会场「1944德意志立宪会议」评价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文会场举办的「1944德意志立宪会议」是一场富有深度和挑战性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从多个维度来看,这场会议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既有其出色的亮点,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整体评价:一场.............
  • 回答
    2017年德国公开赛中国男乒“全军覆没”无疑是中国乒乓球队在近年来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低谷表现。这个事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中国男乒长期以来在国际赛场上的统治地位,更在于这次失利所暴露出的潜在问题和引发的思考。事件回溯与“全军覆没”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全军覆没”的含义。通常来说,在乒乓.............
  • 回答
    2017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确实发生了两起令人痛心的学生意外事件,这两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人们对高校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两起事件,我们需要分别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点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下是对这两起事件的详细评价:事件一:某研.............
  • 回答
    2017 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深度评价2017 年播出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历史权谋剧,它以司马懿为主角,却并非简单地将他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人在乱世中的挣扎、成长与蜕变。这部剧凭借其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人.............
  • 回答
    2017 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评价这一奖项的颁发。一、 奖项的背景与意义:肯定禁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