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7 年第 89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回答
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次令人难忘的“乌龙”与辉煌

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无疑是奥斯卡历史上最令人难忘和最具话题性的一届。它不仅仅是一场颁发电影奖项的盛会,更因为其结尾出现的一个惊天“乌龙”事件,成为了一次载入史册的混乱与戏剧性时刻。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次颁奖典礼。

1. 最大的亮点与焦点:那场“最佳影片”的乌龙

无疑,整场颁奖典礼最大的亮点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时刻,就是最后颁发“最佳影片”奖时发生的“乌龙”事件。

错误颁发过程: 当摩根·弗里曼和费·唐纳薇登上舞台宣布最佳影片时,他们手里拿的是正确的信封。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他们收到的却是最佳女主角的信封(由艾玛·斯通凭借《爱乐之城》获得)。
《爱乐之城》的短暂胜利: 费·唐纳薇宣布了《爱乐之城》获得最佳影片,导演达米恩·沙泽勒和主演们激动地上台发表感言,全场欢呼。
真相大白与尴尬时刻: 就在《爱乐之城》的团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位《爱乐之城》的制片人发现了问题,并与 PwC(普华永道)的工作人员沟通。最终,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再次上台,向观众解释了错误,并最终宣布了真正获奖的影片——《月光男孩》。
后续影响: 这个错误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和尴尬,但也让《月光男孩》在最后一刻获得了应有的认可。事后,PwC承担了责任,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这个事件也引发了对颁奖流程和责任机制的讨论。

评价:
这个乌龙事件虽然极具戏剧性,但也暴露了奥斯卡颁奖流程的严重漏洞。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颁奖典礼的庄重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度和话题性。从娱乐角度来看,它无疑是2017年奥斯卡最“精彩”的部分,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绝对是奥斯卡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2. 奖项的趋势与亮点:多元化叙事的胜利

抛开最后的乌龙,从奖项的分布来看,2017年的奥斯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化叙事和突破传统的趋势。

《月光男孩》的胜利: 《月光男孩》凭借其细腻、深刻且极具人文关怀的叙事,赢得了最佳影片,这是奥斯卡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非裔美国人独立电影获得最高荣誉的例子。影片也关注了社会少数群体(非裔、同性恋、拉丁裔)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爱乐之城》的辉煌: 尽管在最佳影片上失之交臂,但《爱乐之城》依旧是当晚最大的赢家之一,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等6项大奖,在技术奖项和表演奖项上获得了高度肯定。它代表了对经典歌舞片的致敬和创新。
其他重要奖项:
最佳男主角: 卡西·阿弗莱克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他的表演内敛而充满力量,再次证明了其演技。
最佳女配角: 维奥拉·戴维斯凭借《藩篱》获得,她的获奖感言充满力量和感染力,成为当晚的经典时刻之一。
最佳男配角: 马赫沙拉·阿里凭借《月光男孩》获得,成为首位凭借流媒体平台作品获得奥斯卡表演奖的演员,意义非凡。
最佳外语片: 伊朗电影《客户》(The Salesman)获得,但导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因美国对伊朗的旅行禁令而未能出席,他通过代理人发表了强有力的反歧视声明,成为当晚一个重要的政治表态。

评价:
2017年的奥斯卡奖项分布相对均衡,既肯定了艺术性极强的独立电影《月光男孩》,也认可了商业上和艺术上都取得成功的《爱乐之城》。最佳影片颁给《月光男孩》被很多人视为奥斯卡在“奥斯卡太白”争议(OscarsSoWhite)后迈出的重要一步,展现了对多元化叙事和少数群体故事的更大包容度。

3. 主持人与整场晚会的风格

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由吉米·坎摩尔(Jimmy Kimmel)担任主持人。

坎摩尔的风格: 坎摩尔以其幽默、风趣、有时略带尖锐的风格著称。他在整场晚会中表现得游刃有余,能够巧妙地将幽默与严肃的主题结合起来。
致敬与政治讽刺: 坎摩尔在主持中多次提及好莱坞的多元化问题,并对当时的美国政治进行了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讽刺,特别是针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例如在直播中提到“我们不会在墨西哥建墙”,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与明星的互动: 坎摩尔与明星的互动也非常有趣,例如他邀请了普通观众进入颁奖现场,与明星们合影留念,制造了不少欢乐的场面。他还在现场与马特·达蒙(Matt Damon)等进行了“恩怨情仇”的互动,增加了晚会的趣味性。

评价:
吉米·坎摩尔的主持获得了普遍好评。他成功地在制造轻松娱乐气氛和回应时代关切之间找到了平衡。他的幽默感和恰到好处的政治评论,让这场原本可能因为“乌龙”事件而变得混乱不堪的颁奖典礼,在其他方面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观赏性。

4. 技术与表演的亮点

除了奖项本身,颁奖典礼的视听效果和表演也值得关注。

开场表演: 以《爱乐之城》的经典歌曲《Another Day of Sun》作为开场,充满活力和青春气息,为整场晚会奠定了基调。
最佳原创歌曲表演: 最佳原创歌曲的表演环节依旧是亮点,尤其是由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演唱的《Can't Stop the Feeling!》,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颁奖嘉宾: 本届的颁奖嘉宾阵容依然强大,包括了哈莉·贝瑞、杰克·尼科尔森、艾玛·斯通、瑞恩·高斯林等众多好莱坞一线明星。他们的出现本身就为典礼增添了光彩。

评价:
在技术和表演方面,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依旧保持了高水准。精心设计的舞台、出色的音乐表演,以及众多明星的到场,都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

5. 争议与批评

尽管有很多亮点,但201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批评:

“最佳影片”乌龙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前所述,这个事件无疑是最大的负面影响,它让人们对奥斯卡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产生了质疑。
“奥斯卡太白”的讨论仍在继续: 虽然《月光男孩》的获奖是进步的体现,但对于一些在其他奖项上依然由白人演员和导演占据主导的现象,关于好莱坞多样性的讨论并未停止。
部分奖项结果的争议: 任何奖项都会有支持者和反对者,《爱乐之城》的失利让不少观众感到遗憾,也有人认为其他影片更应获奖。

总结

2017年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是一场充满戏剧性、惊喜和遗憾的盛会。它被“最佳影片”的乌龙事件彻底改变了历史进程,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难以磨灭的记忆。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它肯定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突破性叙事的《月光男孩》,彰显了好莱坞在多元化方向上的努力。
它再次证明了《爱乐之城》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卓越成就。
吉米·坎摩尔的出色主持,为晚会增添了幽默和活力。

从负面的方面来看:

“乌龙”事件暴露了严重的组织失误,损害了奥斯卡的公信力。
关于好莱坞多样性的讨论仍需深入,单一奖项的肯定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2017年的奥斯卡是一场混乱与辉煌并存的颁奖典礼。它以一种最意外的方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留下了关于电影艺术、社会议题和颁奖机制的多重思考。即使在许多年后,提起这场奥斯卡,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除了闪耀的明星和获奖影片,一定会是那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最佳影片”颁奖瞬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吐槽最后最佳影片的大乌龙归吐槽,但是今年难能可贵的是奥斯卡终于把影后影帝给了两个表现普通人角色的演员。

我们来看看最近几年的影帝影后给了些什么样的角色:

2016年奥斯卡,影帝给了足够自虐+演历史真实人物的小李子,而影后给了饰演被绑架密室囚禁后强烈PTSD患者且暴瘦的布丽·拉森;

2015年奥斯卡,影帝给了演霍金这么个残疾人+名人的小雀斑,影后则给了演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朱莉安·摩尔;

2014年奥斯卡,影帝给了饰演爱滋病患且暴瘦的马修·麦康纳,影后则给了饰演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的凯特·布兰切特;

2013年的奥斯卡,影帝给了精准诠释林肯总统的Daniel Day Lewis,影后给了饰演精神不稳定角色的Jennifer Lawrence。

而这一次,不是真人传记,没有精神病,没有自虐,Casey Affleck饰演的Lee可以引起那些受过创伤的人的共鸣,而追梦者则一定能在Emma Stone的Mia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他们在银幕上的呈现都极具戏剧化,但他们却都可能是我们的朋友或认识的人。所以,致普通人,致平凡人。

更新:

今年奥斯卡除了最佳影片大乌龙之外,还被人扒出另一个乌龙:在怀念单元,一位在去年逝世的服装设计师Janet Patterson的照片被弄错了!尽管屏幕上她的姓名与职业显示正确,但是照片却并不是她的,而属于一位目前依然健在的女制片人Jan Chapman。

user avatar

我来严肃回答一个。我看了所有最佳影片的9部提名电影,已经写了其中7部的影评(文末有链接),另外刚刚看完了颇具戏剧性的颁奖典礼。下面我就一个一个奖项来说,我心中的排名,以及我对开奖结果的看法。

正如最佳影片颁奖时的乌龙一样,最佳影片从《爱乐之城》滑入了《月光男孩》之手。平心而论,《月光男孩》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有黑人+同性恋+贫困+毒品四顶政治正确的帽子,让它的公关有先天优势,但电影本身并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苦大仇深。它是一部相当平静的电影,他讲述的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只是这个人刚好是个黑人+同性恋,一个很少在人们视野中的群体。影片的手法也是黑人电影中少有的细腻,学游泳,海滩之吻,以及王家卫式的特写慢镜头,都让人有不少回味,的确值得表彰鼓励。

但如果最佳影片奖是单以影片的艺术质量而言的话,我认为至少《爱乐之城》、《海边的曼彻斯特》都要更加出色,《赴汤蹈火》和《降临》也可与之媲美。

《爱乐之城》用极致的迷影元素、绕梁三日的音乐、神乎其技的蒙太奇,奉上了一部写给好莱坞、洛杉矶、歌舞片的完美情书。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难度极大的作品,表现悲伤和抑郁,咆哮狼嚎很容易,要真正刺入观众心里不容易。而这部电影做到了,把封冻了的人生和往事抽丝剥茧,逐渐溶入观众的心,没有撕心裂肺,却凉彻骨髓。

《降临》作为并非奥斯卡青睐的科幻片,也是一部难度极大又完成出色的作品。原著小说改编难度极大,科幻理论又十分晦涩,影片在这方面的取舍十分合理,原创的情节、细节,以及布景、音效都做到了简洁+神秘的未来感。

《赴汤蹈火》则是拍出了德州的神韵,张弛有度,不过这样的西部片早已不是奥斯卡热门。

其他的几个提名,相比之下确实竞争力不足。《血战钢锯岭》的战争场面令人身临其境,但除此之外乏善可陈;《隐藏人物》也是政治先行,拍得太四平八稳;《藩篱》脱胎于成功的舞台剧,电影感并不够;《雄狮》则显得有些流水账。

奥斯卡作为一个6000多人投票评选的奖项,影响力还这么大,必然会有其他因素来影响结果。去年奥斯卡的“全白人”提名让主持人全程念叨这事,今年又值川普登顶,政治方面的压力必然会渗透进今年的奖项。首先9部最佳影片提名里有3部黑人电影,1部印度题材的电影,算是狠狠对去年矫枉过正了一番。男女主配四个表演奖,也至少各自保证一个少数族裔提名。而投票的6000多名评委分布于影视行业的各个方面,未必能做到单看艺术上的专业,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心中的最佳影片是献给电影本身的《爱乐之城》,但在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月光男孩》获奖,也算情理之中。

而把最佳导演送给《爱乐之城》,就是在影片奖政治先行的前提下,对其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了。

影帝的竞争,基本上是在《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卡西·阿弗莱克与《藩篱》的丹泽尔·华盛顿之间。两者的表演风格非常不同,硬要分个高下也不是一件易事。相比于丹泽尔·华盛顿主要照搬自己出演的舞台剧的成功经验,卡西·阿弗莱克的突破要更大,没有他内敛而抑郁的表演,就没有《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冰入骨髓的海风,与吞噬一切的寂静。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

其他几个影帝提名,安德鲁·加菲尔德还年轻,《血战钢锯岭》给他的发挥空间也不大;《爱乐之城》的瑞恩·高斯林完成了任务,但与光彩四射艾玛·斯通相比,显然要暗淡许多。《神奇队长》还没看过,看完后会来此补充。

影后的获奖,可以说有力的借了最佳影片提名的东风。奥斯卡评委都是大忙人,有空看完9部最佳影片提名已属不易。而影后提名的5部电影里,只有《爱乐之城》获得了最佳影片提名。Hollywood Reporter每年都有深入报道奥斯卡评委的投票理由,从中不难看出许多评委对投票是多么的草率(一个例子:hollywoodreporter.com/r )。而面对今年的影后提名,投一票给自己唯一看过的《爱乐之城》也在情理之中。何况艾玛·斯通的表演确实出色,把一个追梦而又真实的少女给浪漫化地展现了出来。

也许有人会为伊莎贝拉·于佩尔鸣不平。外语片能得到除了最佳外语片之外的提名,已经属于罕见,得奖可能微乎其微。回溯历史,最后一个得影帝影后的非英语片是2007年的玛丽昂·歌迪亚。

最佳男配角,则是我最不同意的一个。《赴汤蹈火》的杰夫·布里奇斯虽然还是重复在《大地惊雷》里的警长形象,但依旧令人过瘾连连。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小帅哥卢卡斯·赫奇斯真的是一个惊喜,第一次见他时几年前《月升王国》里的小龙套,如今竟已能独当一面,演活了一个父亲早逝,还依然装酷,而实则心如乱麻的少年,他和卡西·阿弗莱克的叔侄对手戏,堪称今年最佳银幕搭档。

相比之下,《月光男孩》的马赫沙拉·阿里,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也许是卢卡斯·赫奇斯还太年轻,也许是杰夫·布里奇斯并无突破,也许是其他外部因素吧。

最佳女配角,颁给了维奥拉·戴维斯,也是黑人,但我对此毫无异义。在5部提名电影里,《藩篱》里的维奥拉·戴维斯无疑具有最多的表现机会,她也完成的相当出色。其他四个女配角提名,值得一提的有《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出场仅几分钟,却成为了影片重要的情绪宣泄通道,无奈戏份还是太少。

原创剧本奖,《海边的曼彻斯特》受之无愧。在叙事方面非常有技巧,先展现给我们一个抑郁的生活,在缓缓揭开它背后的往日伤疤。没有撕心裂肺,却凉彻骨髓。

改编剧本奖,获奖的《月光男孩》的原著小说我没有看过不做评论,但我得说《降临》也是非常成功的改编,把充满语言学和物理学理论的晦涩短篇小说,改编成了最具有银幕效果的模样。

在川普推出旅行禁令,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宣布不参加颁奖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最佳外语片是《推销员》的囊中之物了,称霸戛纳场刊的《托尼·厄德曼》也无能为力。原因上面讲过了。诚然这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还是不如当年的《一次别离》那样的出类拔萃。

剩下的技术奖项,门外汉我就简单说几句个人感受。最佳剪辑我以为是《爱乐之城》的,毕竟那段蒙太奇太神乎其技了,也许评委们用最佳摄影来表彰这一段了,所以剪辑就给《血战钢锯岭》了。

获得最佳视觉效果的《奇幻森林》是一部乏味的电影,但其中动物毛发的精细与逼真的确是最新高度,相比之下,《奇异博士》也许能拿个“最佳视觉创意”。《魔弦传说》的实拍逐个动画也是令人赞叹不已,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评委看过这么个动画片。

最佳布景(艺术指导)、最佳歌曲和配乐不给《爱乐之城》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单论歌曲,我更喜欢没被提名的《海洋奇缘》里的“We know the way”,就是展现祖先扬帆远航那一段的那首歌,当场热泪盈眶。

最佳音效剪辑给《降临》同样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它是五部提名作品中,唯一能以音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片中外星人的神秘与深奥,充满未来感的音效占了一半功劳。

最佳动画一直是迪士尼的公关游戏,包括动画短片。《鹬》贴在《海底总动员2》前的无敌曝光率,舍我复谁?

下面简单说说颁奖典礼本身。和去年总是念叨没有黑人相比,今年的颁奖典礼无疑有趣许多。虽然取笑川普是必然的,但密度适中,留足了时间给其他有趣的环节。比如给好莱坞观光巴士的乘客超级惊喜,直接请入颁奖现场,的确戏感十足,要换做是我,肯定和那位黑人大姐一样,下巴都合不拢了。

另外一个我喜欢的点,是让年轻一辈的演员来介绍他/她的童年偶像,讲述偶像如何激励他/她走上演艺道路,然后再和偶像携手上台颁奖。这就是造梦的电影,如何让现实中的梦也成真的证明啊。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家关注的是获奖者揭晓的那一刻,而更令我激动的可能是得奖者的感言。虽然大部分都是看来甚是乏味各种thank you,但我明白,这一刻不是属于电视机前的观众的,而是属于这个获奖者一个人的。无论是最耀眼的影帝影后还是音效剪辑n人组中没有发言的一员,站在这个舞台上,握着小金人朝全世界致意,这是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巅峰时刻。我总感到热血澎湃,我深深的羡慕他们每一个人。

比如今晚最佳原创歌曲得主,拿着小金人专门感谢了妈妈:“谢谢你让我退学,让我自己去搞音乐,这让我有了今天。” T_T


-------------------干货分割线-------------------

以下是我看过的所有提名作品的详细评论,会不断补充:


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

知如何评价第 89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 - 叶洲的回答


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配乐、最佳原创歌曲: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 叶洲的回答


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如何评价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 叶洲的回答


最佳动画长片: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 - 叶洲的回答


最佳剪辑:

如何评价电影《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 叶洲的回答


最佳音效剪辑:

如何评价电影《降临》(Arrival)? - 叶洲的回答


其他提名电影:

如何评价西部片《赴汤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叶洲的回答

如何评价电影《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或译「关键少数」、「NASA 无名英雄」)?- 叶洲的回答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Moana》(海洋奇缘)? - 叶洲的回答

如何评价莱卡工作室的动画电影《久保与二弦琴》(又名《魔弦传说》)? - 叶洲的回答

怎么评价电影《龙虾》(The Lobster)?- 叶洲的回答

如何评价电影《萨利机长》 (Sully)?- 叶洲的回答


-------------广告分隔线-----------------

能给@迪士尼 和 @张译 陪跑,怎么也得拉拉票,增加参与感:
知乎盐Club荣誉会员评选 - 影视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