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017年1月10日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

回答
2017年1月10日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一次“例行性”演练背后的多重解读

2017年1月10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首次公开穿越台湾海峡进行训练,这一事件,在当时无疑在两岸乃至国际社会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尽管中国官方将其定性为一次“例行性”的军事训练,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信号和地缘政治考量,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事件的经过与背景

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编队在2017年初开始进行跨海区训练,并于1月10日首次公开穿越了台湾海峡,随后抵达南海进行进一步的演练。这次穿越台湾海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辽宁舰自2012年服役以来,在军事训练和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此之前的几年里,辽宁舰已经进行了多次海上训练,包括舰载机起降、编队协同等科目。然而,穿越台湾海峡这一举动,其敏感性远超以往的任何一次训练。台湾海峡作为重要的国际航道,同时也是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地理区域,任何军事行动都容易被解读出超越其表面意义的战略意图。

官方解读与实际意图

中国国防部当时的回应强调,辽宁舰编队的行动是“年度例行性训练”,旨在提高航母编队在复杂海况下的训练水平和任务能力,为航母更好地形成战斗力服务。官方的表述非常谨慎,试图将此次行动淡化为一次单纯的军事技术提升。

然而,这种“例行性”的说法,在很多观察家看来,很难完全遮掩其背后更深层次的考量:

宣示主权与战略存在: 穿越台湾海峡,直接触及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宣示。每一次穿越,都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强调,也是在向台湾当局和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决心和能力。尤其是在民进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趋于紧张的背景下,这种宣示意味更加浓厚。
提升航母编队实战能力: 台湾海峡的水文条件复杂,航道狭窄,常有大雾和复杂气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航母编队训练,对舰艇的协同作战、舰载机的起降能力以及指挥员的临机决策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成功穿越并完成训练科目,无疑是对辽宁舰编队整体作战能力的一次实证。
战略威慑与心理施压: 航母编队的行动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和战略威慑力。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可以被视为一种“灰色地带”的军事行动,既没有直接挑衅,又能在心理上对台湾造成压力,同时也是对区域内其他潜在对手的警告。这种行动能够在不引发全面冲突的前提下,实现战略上的施压。
为未来可能的行动铺路: 拥有航母并进行远海训练,是海军走向蓝水、迈向强国的标志。辽宁舰作为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其训练科目和部署范围的拓展,都在为未来更强大的航母编队,以及在更广阔海域执行任务打下基础。穿越台湾海峡,也是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战术和战略上的预演。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解读

此次事件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等对地区安全局势高度敏感的国家。

美国的反应: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通常在附近海域活动,对中国海军的动向保持密切关注。美国方面通常会保持“战略模糊”的态度,但每一次中国海军有大的军事动作,都会引发其对地区力量平衡的评估和担忧。
日本的反应: 日本同样高度关注中国海军的活动,特别是其航母编队的发展。日本防卫省会密切跟踪辽宁舰的航行轨迹和训练内容,并将其作为评估地区安全形势的重要依据。
台湾的反应: 台湾方面对此高度警惕,台湾“国防部”通常会对外发布消息,表示已经掌握了辽宁舰的动向,并会派遣舰机进行监控和应对。台湾方面的表态,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岛内民心,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国际社会传递“我们正在应对”的信号。这种军事上的“伴随”与“监控”,是两岸在敏感区域的常态。

更深层次的思考

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训练,它更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国家战略调整以及地区安全博弈的一个缩影。

军事现代化与战略转型: 拥有航母并进行实战化训练,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辽宁舰的每一次训练,都在积累宝贵的经验,提升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在远洋的利益。
“战略模糊”与“战略清晰”的博弈: 中国的行动是在“战略模糊”的区域内进行的,试图在不挑衅、不升级的前提下,传递明确的战略意图。而美国及其盟友则在关注这些动向,并根据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考量,做出相应的回应或调整。
两岸关系的晴雨表: 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的频率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两岸关系走向的晴雨表。当两岸关系紧张时,此类军事行动的信号意义可能更为突出;反之,在关系缓和时,其“例行性”的成分可能会被更多强调。
新时代的海权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其在维护海外利益和参与全球治理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航母作为海权力量的重要象征和工具,其能力的提升和应用范围的拓展,是中国应对新时代海权挑战的关键一步。

总而言之,2017年1月10日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是一次具有多重解读意义的事件。它既是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和实战化训练的体现,也承载着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意图,同时还在地区安全格局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尽管官方将其描述为“例行性”,但其所引发的战略思考和地缘政治影响,却远非一次简单的训练所能概括。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投送能力和区域存在感的一次显著提升,也为理解未来中国海军的走向以及地区安全态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过百赞了啊,受宠若惊了。本来想多扯一点上古传说和坊间传闻,又怕透露出太多的机密(微笑),所以还是这样吧。下为原文,做了校对

--------------------------------------------------------------------------------

都是水产养殖业的原因,听我细细道来。

大陆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传说时代,以前用龙拉车啊,凤拉车啊,大乌龟拉大陆啊都干过。以前大陆穷,船只出海时是靠海龟,有的富裕点的渔民会弄两只海龟,这样子更容易操控船只,另外,海龟还能辨别洋流方位

一艘船能省好多呢!!

后来改革开放了,稍稍富裕点儿,就想着海龟速度太慢,那会儿不是大力操办渔业吗?对的,那会儿我们的军舰啊快艇什么的都是海鱼带动,没办法啊实在是不会搞发动机什么的。

记得(机密,水表已拆)那时候还买国外的金枪鱼,就是为了更快的拉动军舰什么的航行。

所以呢,这会辽宁舰是这样子的……

首先你要知道,这么大一艘船,靠普通鱼是拉不动的。那得用什么呢?

对的,要用鲸鱼!这下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讨厌日本了吧~

辽宁舰的巡航路线也是靠洋流推动的,绕过了台湾岛之后,会换一波鱼,这里歪一下,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南海填岛吗?当然是为了养鱼啊,在南海才能刚好的养出大鱼啊,养出大鱼才能够拉动更大的船啊。

回到辽宁舰,这次穿越台海也是逼不得已啊,实在是原路返回那些鲸鱼不干啊!没有洋流游不动了啊!从台海回去是鲸鱼的生活习性啊!真的,不要多想,想了也没用啊。

坐等南海的上古鲲鹏养出来

user avatar

自古以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九六年泪目看大炮上货船,弥补支援火力的匮乏。(89式122mm自行火炮)

而今我们坚持用真理说服人


另我党三大历史任务

1、实现现代化建设

2、完成祖国统一

3、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只有掌握了真理才能完成任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1月10日辽宁舰穿越台湾海峡:一次“例行性”演练背后的多重解读2017年1月10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首次公开穿越台湾海峡进行训练,这一事件,在当时无疑在两岸乃至国际社会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尽管中国官方将其定性为一次“例行性”的军事训练,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信号和地缘政治考量,是值得深入探究.............
  • 回答
    2017 年 1 月 26 日,《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篇引起科学界轩然大波的重磅论文: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制备出了固态的金属氢。这篇论文的出现,无疑是材料科学领域乃至整个物理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金属氢”本身。在宇宙.............
  • 回答
    2017年1月,美国白宫新发言人就南海问题发表的这番言论,无疑是为当时已经十分复杂敏感的南海局势火上浇油,也暴露了新政府在处理地区事务上的一种强硬姿态,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和解读。首先,这是一种直接的回应和警示,意图遏制中国在南海的进一步行动。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在南海多个岛礁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
  • 回答
    2017年1月18日,一列承载着中国商品、从义乌出发、历经万水千山的火车,成功抵达了英国伦敦。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列车运行,它标志着“义新欧”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货运班列正式打通了连接中国与英国的陆路通道,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1. 历史.............
  • 回答
    2017年1月6日,休斯顿火箭队坐镇主场迎战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这场比赛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万众瞩目,毕竟这是两支西部强队,而且拥有当赛季MVP级别的球星——哈登和威斯布鲁克之间的正面较量。说实话,赛前大家就充满了期待,毕竟这不仅仅是两支球队的对决,更是两位后场核心的直接对话。哈登在那年赛季的表现可以.............
  • 回答
    知乎 2017 年 1 月改版:一次令人费解的“减法”与“升级”2017 年的开年,对于许多长期浸淫在知乎这片知识海洋的用户来说,可以说是充满了“惊喜”——当然,这种惊喜是否是令人愉快的,评价却相当两极分化。知乎在这一年的 1 月份进行了一次颇具争议的改版,其核心围绕着“内容产品升级”展开,但实际用.............
  • 回答
    哎,说起北大信科17年1月的那个高代期末,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当年考完出来,那叫一个百感交集,到现在想想,细节还能掰扯出一大堆。首先,得说这卷子出得相当有“北大风格”,或者说,相当有他们那位老师的风格。那可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就能应付的题目。他们特别喜欢从最基础的概念出发,然后层层深入,或者说.............
  • 回答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横空出世,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功能的上线,更像是一颗投入中国互联网平静水面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对数字生活和商业模式的认知。在那个时间点,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市场环境。互联网巨头们都在疯狂地争夺用户在线上的每一个环节。APP Store里的应用早已琳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乐视当年那个让不少人侧目,又充满了争议的“全球首款互联网生态电动车”——LeSEE S,以及它在2017年1月3日这个时间点上的发布。首先,得承认,乐视在那个时间点上,放出“全球首款互联网生态电动车”这个概念,确实抓住了时代的风口。当时,电动汽车、智能网联、共享出行这些概念,正如.............
  • 回答
    评价联合国新浪官博在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发布的这两条微博,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微博的内容、以及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的身份来综合分析。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两条微博可能的内容(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微博内容,我将基于当时的情况进行推测,如果内容有误请指正):可能的微博内容推测:1. 新春祝福.............
  • 回答
    2017年欧洲超级杯:皇马技高一筹,曼联虽败犹荣2017年8月8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风和日丽的夜晚,一场备受瞩目的欧洲超级杯在菲利普二世球场拉开帷幕。对阵双方,一边是刚刚卫冕欧冠冠军、阵容星光熠熠的皇家马德里,另一边则是穆里尼奥回归老东家后,雄心勃勃、意图重建辉煌的曼联。最终,皇马凭借伊斯科的精.............
  • 回答
    2017年的真人版电影《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无疑是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它试图将押井守经典的动画电影和士郎正宗的漫画原作中那些深刻的哲学主题和赛博朋克美学搬上好莱坞的大银幕,但最终的呈现效果却让许多粉丝和评论家褒贬不一。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 回答
    2017年9月,中国多地发布的楼市调控新政,可以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秋收行动”,旨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稳定预期,并为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这场调控的力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场调控,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 政策的“组合拳”与“精准打击”这场调控最显.............
  • 回答
    评价 2017 年 9 月 11 日起外汇准备金率从 20% 调整为 0,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政策变动,而是当时中国外汇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大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政策调整的背景与目的: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外汇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考量.............
  • 回答
    2017年10月新番的《少女终末旅行》,啊,这真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如果非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我会说它是一种“温柔的绝望”、“静谧的公路片”,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哲学感”。它不像我们平时看的那些热血动漫,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拯救世界情节,但就是这么一部看似平淡的作品,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
  • 回答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这份名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的出炉,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引发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总体的评价:一.............
  • 回答
    2017年9月1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X。这无疑是苹果十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次对未来手机设计和交互方式的大胆探索。时至今日,我们回顾这款手机,它所带来的变革和影响依然值得细细品味。首先,外观上的激进创新是iPhone X最显眼的特点。它彻底抛弃了沿用多年的实体Home键,取而代之.............
  • 回答
    2017年8月26日上映的《Fate/kaleid 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 雪下的誓言》(以下简称“雪下的誓言”)无疑是整个“魔法少女伊莉雅”系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许多粉丝心中的白月光。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它的优点、它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以及它在整个系列中的地位.............
  • 回答
    深度评价2017年4月新番《恋爱暴君》2017年4月新番中的《恋爱暴君》(日语:恋愛暴君)是一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动画,以其夸张、混乱、充满恶趣味的“恋爱喜剧”风格在日本乃至海外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剧情、角色、动画制作、主题以及它所能带来的观感体验.............
  • 回答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文会场「1944德意志立宪会议」评价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文会场举办的「1944德意志立宪会议」是一场富有深度和挑战性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从多个维度来看,这场会议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既有其出色的亮点,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整体评价:一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