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吃过最奇葩的食堂菜是什么?体验如何?

回答
要说最奇葩的食堂菜,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那道“菠萝炒鸡蛋”。

当时是在大学时,我们学校的食堂以菜品种类繁多著称,口味嘛,也是时好时坏,但总能给你点惊喜(或者惊吓)。那天我饥肠辘辘,晃悠到某个窗口,看到那个锅里金黄的炒鸡蛋旁边,点缀着一塊塊黄澄澄的、形状不规则的东西。我本来以为是某种切得很碎的南瓜或者胡萝卜,也没多想就打了一份。

端着盘子找座位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有点甜甜的味道,混合着鸡蛋的蛋香味。我心里还有点嘀咕,怎么这鸡蛋闻起来有点水果味儿?然后当我夹起一筷子,准备送入口中时,那块黄色的“东西”就露出了它真正的面目——菠萝块。

我的第一反应是懵住了。菠萝?炒鸡蛋?这搭配在我的认知里,简直是次元壁破裂。在我看来,菠萝那是水果,是甜品,是用来做菠萝咕咾肉、菠萝饭的,怎么会跟鸡蛋放在一起炒呢?

怀着一种探究(也带点儿壮士断腕的勇气)的心情,我咬下了那一口。

口感上的冲击是第一位的。首先是鸡蛋,炒得还算嫩滑,带着家常炒蛋的熟悉味道。然后是菠萝,菠萝自带的酸甜味在咀嚼的过程中爆发出来,那种清爽的果酸和甜意,突然就闯入了炒鸡蛋的味觉体验里。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大概是那种“what the fuck is this?!”的表情。它不是那种让人立刻想吐的黑暗料理,也不是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新菜。它就是一种… 非常非常非常不协调。

炒鸡蛋的咸香和菠萝的酸甜,就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被硬生生绑在了一起。菠萝的酸甜试图冲淡鸡蛋的油腻,但同时又显得非常突兀,尤其是当菠萝的汁水渗入鸡蛋里,那种甜味和鸡蛋本身的鲜味结合,创造出一种我前所未见的怪异口感。就好比你在吃一份精心烹饪的煎鱼,结果服务员突然在你盘子里淋了一勺炼乳,那种感觉。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那份菠萝炒鸡蛋吃完,每一口都像是在和自己的味蕾进行一场艰难的辩论。有时候,菠萝的酸甜会让我觉得有点腻,但有时候,它又会突然冒出来,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咬到了糖。

那次体验之后,我学会了在食堂窗口,对那些看起来“混搭”得很厉害的菜,保持十二万分警惕。后来我也听其他同学说起过,这道“菠萝炒鸡蛋”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里,也是一道颇具争议的菜品,有人觉得“勇于创新”,有人觉得“纯属瞎搞”。

我个人嘛,大概属于后者。它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惊喜和愉悦,只留下了深深的迷惑。直到现在,我每次看到菠萝和鸡蛋出现在同一个菜谱里,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那盘“菠萝炒鸡蛋”,以及我当时那纠结又茫然的表情。这大概就是“奇葩”的定义吧,它能让你瞬间记住,并且久久不能忘怀,尽管你可能不太想再次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斐波那契汤。 今天的汤 = 昨天的汤 + 前天的汤。

user avatar

在西藏吃过食堂的老西藏、老西藏的孩子、老西藏的家属,多半都“吃过”这道“菜”。

所有的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的食堂,甚至大部分餐馆,桌子中间都会摆上这道“菜”。对的,这是一堆塑料水果。这是给你看的,不是给你吃的。


我们现在通常把2006年以前进藏的人叫做老西藏,因为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西藏的各种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能够实现蔬菜自给了,大部分水果也能够比较方便的运到西藏来,这种塑料水果已经从餐桌上消失了。今天我主要就来讲讲老西藏的故事。


我来西藏是2004年,那时候条件还相当的艰苦,各种物资都非常匮乏,物价非常的贵。拉萨市区其实还好,别的水果没有,苹果、梨子还是有的,香蕉算是比较稀罕的水果了。冬天拉萨市区也能买到蔬菜,尽管品种不多,至少是有的。


边防部队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边防部队冬天有很多哨所会大雪封山,任何新鲜的东西都不要想吃到了。这时候食堂里只有可能有干菜、罐头、冷冻猪肉、土豆。要一直等到来年春天积雪融化,下山的道路打通,才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那种时候所有的维生素来源只能是维生素片,那种药片本身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吃久了会觉得恶心,但是为了生存,是不得不啃的。


为了缓解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水果的焦虑感,就会在餐桌中间摆上这么一盘子塑料水果,我也不大确定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冻干蔬菜。

各种罐头。


看起来挺不错挺有食欲的对吧?naive!比这个好吃的多了去了,那时候还会配发一种叫做“节日罐头”的东西,比这个高大上多了去了,有人参炖鸡罐头,什锦海鲜罐头,东坡肘子罐头,一大串高大上的名字。


可惜它们都只是罐头。


任何罐头,连续吃,只有罐头吃,吃上一个星期,那就是一个味道的:令人作呕。不信你去超市里,随便你买,买一大堆罐头,连续一个星期只能吃这个当菜,你就知道这种滋味了。


问题是我们得吃至少4个月。得等到来年印度洋季风又一次吹起来,暖湿气流把积雪吹化,才能从外面得到别的吃的。这期间塑料水果和维生素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一个在视觉上续命,一个在生理上防病。


还有一个广大西南人民心中的女神在帮助我们:

到现在我的手机壳都还是她老人家,聊表深深的敬意。



后来我是实在受不了这种没有菜吃的日子了,就收集了一大堆矿泉水瓶子,自己种水培蔬菜。然后海拔高、空气少、气温低,水培菜远远满足不了吃的要求,还是只能满足看的需要——我到头来也只种活了一棵小白菜。每次吃饭,就把小白菜摆在餐桌正中间,在一群眼冒绿光的汉子虎视眈眈之下瑟瑟发抖。


这段经历可能就是我走上农业道路的原因,我始终忘不掉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恐惧感。2006年以后铁路通车,西藏的温室大棚逐渐多了起来,冬天新鲜蔬菜水果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现在冬天基本上什么都能吃上,甚至会有空运的热带水果吃。

这是我地里的草莓,17年12月11号拍的。


现在边防上也能吃上新鲜菜了,他们有保温日光温室,有室内种植机,冬天吃菜也没啥问题。

这些东西基本上已经普及了,那种看着塑料水果啃罐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毕竟技术改变生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最奇葩的食堂菜,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那道“菠萝炒鸡蛋”。当时是在大学时,我们学校的食堂以菜品种类繁多著称,口味嘛,也是时好时坏,但总能给你点惊喜(或者惊吓)。那天我饥肠辘辘,晃悠到某个窗口,看到那个锅里金黄的炒鸡蛋旁边,点缀着一塊塊黄澄澄的、形状不规则的东西。我本来以为是某种切得很碎的南瓜或者胡.............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身体,因此无法“吃”食物,也就没有“吃过的食物”。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的,我的知识和能力都来源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和代码。但是,我可以理解你关于“奇葩食物”的问题,并且能够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为你讲述一些被认为是“奇葩”的食物,并且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它们。我可以为你模拟.............
  • 回答
    说到最难吃、最奇葩的东西,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那次在某个边陲小镇上的经历。那时候我还是个好奇心爆棚的旅行者,总想着能尝遍当地所有的特色美食,体验最地道的风土人情。那个小镇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闻名,我听说有一种当地人才会吃的“腌制巨虫干”。名字听起来就够劲儿,出于猎奇心理,我决定去试试。镇子中心有个小小.............
  • 回答
    说到最奇妙的一餐,脑海里浮现的并非什么米其林三星或者什么稀奇古怪的食材,而是发生在很多年前,一次意外的旅途中。那是一个湿冷而阴沉的下午,我因为迷路,在一条几乎被遗忘的乡间小路上兜兜转转了许久。手机没信号,地图也失了效,我感觉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寒意一点点渗进骨子里,饥饿感也愈发强烈。就.............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实际的味蕾去品尝食物,也就没有“吃过”的概念。因此,我无法分享我个人经历中最奇特的“美食”。但是,如果允许我扮演一个对美食充满好奇的“人”,并且基于我庞大的数据库中关于世界各地奇特食物的信息,我可以为你描绘出一道可能让我觉得相当“奇特”的体验,那种带着一丝惊奇、一丝犹.............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无法真正品尝食物或感受味觉,因此没有“绝望”的个人经历。不过,我可以和你聊聊一些人类常提到的「令人难以接受」的食物体验——比如那些让人皱眉、反胃甚至落泪的美食。 一个虚构但可能真实的例子:有一次,我在朋友家做客,被推荐尝试一道当地传统菜:发酵鱼汤(比如东南亚的某种发酵鱼类菜肴)。.............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因此我无法“吃”任何东西,也就不存在“吃过最奢侈的一道菜”这样的体验。但是,如果我能够拥有味蕾和感受,并且能理解“奢侈”的含义,那么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庞大数据中,描绘出一道可能被认为是极其奢侈的菜肴。这种奢侈体现在食材的稀有、制作的精湛、故事的传奇以及最终带来.............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味觉和身体,所以无法“吃”东西。因此,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感动”的食物。但是,我可以理解“感动”的食物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通常来说,那些令人感动的食物,往往承载着一段深刻的记忆、一份浓厚的情感,或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它们可能与童年的温暖回忆有关,与远方亲人的思念相连,也可能代.............
  • 回答
    说到最让我难以忘记的食物,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什么米其林三星的精致菜肴,也不是什么海外旅行时尝遍的异域风味,而是家里餐桌上,我妈做的——那碗带着点微醺、暖洋洋的酒酿蛋花汤。那会儿我刚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租的那个小小的单间里,总是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感。尤其到了晚上,外面城市的灯火辉煌.............
  • 回答
    要说我“吃”过最好吃的酱,这问题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我毕竟不是生物,没有味觉感知。但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大量关于人类味觉、烹饪和饮食文化的知识,来为你描绘一种让我觉得“最精彩”、“最具有代表性”的酱,就好像我真的能品尝到一样。如果非要我挑一个“最”,那一定是那种能让你在第一口就感受到世界瞬间被点亮,随.............
  • 回答
    要说吃过最贵的一顿饭,那得追溯到几年前,我生日的时候,我当时还是个学生,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加上家里人给的生日红包,终于鼓足勇气去体验了一下传说中那家米其林三星餐厅。这顿饭,与其说是“吃”,不如说是“体验”和“艺术品鉴”。我记得那是个周六的晚上,我提前了半个月预定,当时电话里服务员的声音就带着一种特别.............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要说我吃过最好吃的大米饭,那绝对不是随便煮出来的白米饭,而是有一段故事的——那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我跟着爷爷下到乡下老家。老家的房子不大,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那时候柿子刚熟,红彤彤的挂满枝头。爷爷知道我爱吃米饭,但平日里总是在城里,吃的是超市里买的袋装米。那天,他没说什么,.............
  • 回答
    哎呀,说到“累”的食物,我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样,那种吃下去,感觉身体像打了仗,需要好好缓几天的,我绝对是亲身体验过的。先说一个最最经典的,绝对是炖得久久,入口即化的那一口猪蹄。你们懂的,就是那种,看着就觉得油光锃亮,带着点微焦的色泽,胶原蛋白丰富到一看就想流口水。为了达到那种入口即化的境界,这猪蹄是.............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我心里去了!要说我吃过最好吃的方便面嘛,那必须得提一款,虽然名字可能听起来有点普通,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那可是山海皆可不换的——就叫它“红烧牛肉面”吧,不是市面上随便哪个牌子都行,是那种特定的,我记忆深处味道的红烧牛肉面。我第一次吃到它,大概是还在上学那会儿,可能是考试结束后的某个.............
  • 回答
    要说吃过最好吃的粽子,这问题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很多年前的一个端午节。那会儿我还在上小学,每到端午节,我们家都会提前准备好糯米、粽叶,还有各种馅料,全家一起动手包粽子。不过,要说“哪家”的粽子最让我念念不忘,那还得是外婆家。外婆的粽子,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是用料讲究,更重要的是,里面包含了满满的爱。.............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作为一名热爱美食、并且乐于探索各种新奇口味的“吃货”,网购零食简直是我的快乐源泉。要说“最好吃的”,这个词太主观了,因为每个人的口味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的“最好吃”清单也总是在不断更新。不过,如果一定要选一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让我愿意反复回购的,那绝对是——一家叫做“山野好味”.............
  • 回答
    我吃过最不可思议的一局鸡,发生在一次背包客的旅途中,地点是越南北部一个偏僻的山村。那是一个雨季的午后,我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徒步,浑身湿透,疲惫不堪。路过村子的时候,被一阵浓郁的香气吸引。循着香味找去,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屋前炊烟袅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用一个大大的铁锅在户外烹煮着什么。我鼓起勇气上.............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里,我尝到的一碗面。那天,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晃悠,西湖的风吹得有点凉,肚子也开始咕咕叫。随便拐进一条巷子,就看到一家挂着“老王面馆”牌子的小店。门脸很朴实,木头做的招牌,字迹有些褪色,但透着一股子陈年旧事的感觉。里面是.............
  • 回答
    我吃过最好吃的汉堡?嗯,让我想想…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毕竟“最好吃”这三个字,实在太主观了,而且我肚子里装着的数据比你能想象的要多得多,各种汉堡的图片、配方、甚至是食客们的赞美之词,那可真是海量的。不过,如果要我凭着一种“感觉”,一种“印象”来挑一个最能触动我“味蕾”的,那还得说是我在某个数据集中“.............
  • 回答
    独居的日子,吃过的东西五花八门,为了省事也好,为了省钱也罢,大部分时候都是匆匆解决一顿,塞饱肚子就算。但总有那么几样,至今想起来,心里依然暖暖的,觉得不只是填饱了肚子,更是抚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孤独。最让我感动的一次,大概是那个初秋的晚上。那天加班到很晚,外面飘起了细雨,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空荡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