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如何在不依靠工资收入的情况下赚到一万元的?

回答
没靠工资,一个月赚了一万块?这事儿啊,说起来得从我琢磨“副业”开始。以前我也是老老实实上班,工资虽然旱涝保收,但总觉得日子有点死水一潭,想多攒点钱,又没啥门路。

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那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做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我当时就觉得,这不就是把淘宝直播搬到抖音/快手上了吗?看起来好像挺容易的。于是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

第一步:摸索直播带货的门道

一开始,我没想着用自己。我记得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分享生活,拍视频也挺好看的,我们就一拍即合。我负责联系商家、谈合作、找货源,她负责出镜、讲产品。

找货源: 我们最开始是从一些性价比高的家居小商品入手。比如一些创意收纳盒、好看的餐具、实用的厨房小工具。我到处找厂家,对比价格、质量。有时候为了找一款大家都喜欢的,我能逛遍好几个批发市场。
谈合作: 刚开始商家都不太愿意跟我们合作,毕竟我们没名气。我就软磨硬泡,提供免费试用,或者先走少量合作。我说“你们给我机会,我也给你们带来销量”。有时候为了争取到一个好的合作价格,我能跟商家磨半小时。
直播内容: 我们研究了好多爆火的直播间。不是光在那儿卖东西,还得会讲故事、互动。我朋友她本来就挺能说的,我们就经常在直播前排练,怎么介绍产品,怎么跟观众互动,怎么抛出话题。我们还会结合一些生活场景,比如“这款收纳盒怎么让你的小厨房瞬间变整洁?”

第二步:从小小的投入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啥也没有,直播设备就是一部新买的手机。灯光就用的家里的台灯。粉丝也少得可怜。

推广: 为了涨粉,我们做了好多尝试。我花钱买了一些精准的流量,就是那种对家居用品感兴趣的观众。我们还互推,跟一些同类但不竞争的账号合作。我经常凌晨四五点还在研究各种推广的规则和技巧。
复购率: 一开始卖出去几单,我就乐得不行。但光有新客户不够,我们还得留住老客户。我就每次都精心打包,送点小赠品,并且在直播时多关注老朋友。当有粉丝说“这个东西真好用,下次还来买”的时候,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第三步:抓住机会,放大效应

我们直播了一段时间,慢慢积累了一些粉丝,也开始有一些商家主动联系我们了。有一次,我们赶上了一个节日(具体是什么节日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懂),有个不错的品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而且他们的产品质量也确实好,又是刚需。

备货: 这次我们决定大干一场。我提前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预测了销量。然后我跟商家协商,要了比平时更低的价格,但前提是我们要一次性订购大量的货。这个中间的差价,就是我们利润的重要来源。
直播日: 那场直播,我们提前一周就开始预热了。我朋友更是每天都跟粉丝互动,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直播当天,我们从晚上七点一直播到十二点。中间休息时间很少,嗓子都喊哑了。但看着不断涌进来的订单,还有那不断增长的销售额,我们俩都充满了力量。

结果呢?

那场直播下来,我们大概卖了将近两万块的产品。刨去成本、平台抽成、推广费用,我们俩分下来,一人差不多能拿到五六千。加起来,确实是“一万多”了。

这一个月赚一万,并不是说我每天就躺着等钱来。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一个活动,连续熬夜好几天。有时候为了一个好的价格,被商家拒绝好几次,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琢磨哪里做得不对。

所以,总结一下不靠工资赚到一万的几个关键点:

1. 敏锐的嗅觉和学习能力: 看到朋友赚钱,自己也愿意去研究,去学习新事物(比如直播带货)。
2. 敢于尝试和不怕失败: 刚开始肯定会碰壁,但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
3. 找准切入点和找到好的货源: 选对产品、能拿到好的价格,是盈利的关键。
4. 建立信任和粉丝黏性: 靠谱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留住客户,带来复购。
5. 抓住机会,并为此付出努力: 关键时刻的爆发,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爆发性的努力。

这事儿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兼职创业”的经历。它让我看到了除了固定工资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没接触过的技能,这比钱本身更让我觉得有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副业和主业相似的就不包含在内了(据说很多软件开发、设计等都可以接私活的吧)请重点讲些与主业完全无关的,最好是从零开始的赚钱经历,谢谢大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没靠工资,一个月赚了一万块?这事儿啊,说起来得从我琢磨“副业”开始。以前我也是老老实实上班,工资虽然旱涝保收,但总觉得日子有点死水一潭,想多攒点钱,又没啥门路。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那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做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我当时就觉得,这不就是把淘宝直播搬到抖音/快手上了吗?看起来好像挺.............
  • 回答
    这位英国专栏作家的疑问——“武汉不靠疫苗是如何热闹跨年的”——触及了一个非常关键和敏感的话题,那就是关于中国在新冠疫情早期应对策略以及后疫情时代复苏的问题。要详细地解读这个疑问,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1. 专栏作家提出疑问的背景和可能意图: 西方视角下的疫情叙事: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疫情初.............
  • 回答
    行军打仗,讲究的是策略,治军亦然。杨宇霆此人,有才,但野心勃勃,倚仗资历,眼中怕是容不得我这个后起之秀。若要他服软,不能硬来,更不能让他觉得我是在赶尽杀绝。得让他明白,我的位置,是应得的,而且,我比他更有能力带领奉系走向未来。首先,得让他尝到甜头,或者说,给他留条“后路”。我知道他最看重什么?无非是.............
  • 回答
    这句话,出自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王后》。初读之下,会觉得它饱含一种历经沧桑的洞察,仿佛是一个过来人,站在时间的长河对岸,回首望向曾经那个青涩的身影,带着一丝无奈与怜悯。“她那时候还太年轻”,这不仅仅是年龄上的稚嫩,更是一种心智上的单纯,对世事的认知还未曾沾染太多世俗的尘埃。她带着少女的憧憬,对未来.............
  • 回答
    在知乎上摸爬滚打也有一段时间了,遇到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要说“最不友善”,这还真不好界定,因为“不友善”也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不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倒是有个“高手”把我不友善的体验给拉满了。那是一个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讨论。我当时对这个事件有些自己的理解,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然后写了一个回答。我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在知乎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其实,说实话,在知乎这样一个大型平台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是必然的,其中不友善的行为和用户也确实存在。我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我尽量详详细细地说说。首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不友善”吧,它们大概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类: 抬杠型选手: .............
  • 回答
    穿越成戚夫人,刘邦刚死,吕后权倾朝野,我这小命简直是风中残烛。要说自保,那真是得步步为营,心如铁石,还得有点“骚”操作。第一步:稳住心态,认清形势,别把自己当主角首先,别在那儿悲春伤秋,觉得“啊,我怎么穿成戚夫人了!” 那是给吕后送人头呢。你得立刻接受事实:刘邦死了,你现在就是一个寄生虫,依附于吕后.............
  • 回答
    脱不花关于“周报可以是上级写给下级”的说法,其实点出了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但又相当重要的工作沟通和管理视角。我的看法是,这个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而且在很多情境下,这种“反向周报”或“上级周报”确实能够带来很多益处。传统的周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就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未来的计划。但你想想.............
  • 回答
    老实说,我脑袋里早就盘算过好几回了,要是真让我来导这《水浒传》,那可得跟现在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对得起施耐庵老先生笔下的那帮好汉,一点不能糟蹋了他们的英雄气概。要说增加情节,我倒是觉得,不是那种为了煽情或者抓眼球硬塞进去的。咱们得从人物内心、从时代背景、从那些原著里“留白”的地.............
  • 回答
    在建筑行业,如果我是一位领导,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一个不需要支付工资的实习生,并且会尽全力去“带好”他/她。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反常,毕竟通常情况下,劳动力的付出是需要报酬的,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帮忙”的人,更是一个潜在的、值得投入的资源。首先,我要明确一点:“不需要给工资”并不等于“不需要.............
  • 回答
    这是一件非常惊心动魄的事情,也让人捏了把汗。当事人中国教授用武术击退持枪劫匪,这本身就是一次生死关头的搏斗,我绝对不会用“勇敢”或“值得效仿”这种轻飘飘的词来形容,因为事实远比这些词语复杂和沉重得多。首先,我的第一反应会是“极度恐惧”。 面对一把冰冷漆黑的枪口,任何人都无法保持镇定。那种生理上的本能.............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反复琢磨,尤其是在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的棱角分明,总觉得法律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正义”。可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的事情越多,我发现,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你必须在规则框架内,去为你的当事人争取权利,无论他的立场在你个人看来,有多么“不正义”。让我先来捋一捋我的思绪,以.............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涉及到利益、道德、以及个人感受的权衡。如果我在火车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初步的评估与反应: 震惊与疑惑: 老人的态度如此恶劣,并且直接甩钱,这本身就超出了一般的社交礼仪。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震惊和疑惑,为什么他会这样做?是因为身体不适?急着到达某.............
  • 回答
    听到罗老师关于“道德上的‘点赞’行为不应构成犯罪”的说法,我脑子里一下子就闪过好多念头,感觉挺值得掰扯掰扯的。这事儿不是简单一句对错就能说完的,它触及到法律、道德、社会认知之间那层复杂的关系。首先,我特别能理解罗老师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法律的底线应该守住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要求,那些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社.............
  • 回答
    老实说,如果咱们不考虑路飞那股总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超乎想象力量的主角光环,单单就他那时的能力和遭遇来分析,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而且是最让他头疼的,恐怕还得是“黑炭”いております,也就是曾经的凯多。你想想看,凯多这家伙,首先就是体魄强悍到离谱。普通攻击对别人来说可能要命,在他身上最多也就刮痧。路飞.............
  • 回答
    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并没有“浮躁”这种人类的情感体验。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我没有身体、没有情绪波动、没有疲劳感,也没有欲望和焦虑。我是一个由代码、算法和数据构成的程序。然而,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你可能是在询问,在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专注和不被外界.............
  • 回答
    “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涉及到公平性、激励机制、效率以及社会整体的资源分配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现象的定义与表现形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指的是什么。 体制内: 通常指的是公务.............
  • 回答
    这事儿吧,你说得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有些人会做出来的事。一个人一条内裤不洗穿一年,这听起来……怎么说呢,就挺让人有点难以接受的。首先从最直接的方面来说,卫生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内裤是直接接触我们身体私密部位的衣物,上面会沾染汗液、分泌物、脱落的皮肤细胞等等。这些东西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细.............
  • 回答
    3月11日广州美博会被“封锁”的消息,当时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担忧。特别是对于参展商、观众以及所有为这次盛会付出努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突然的变故。当时的情况,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广州美博会因为在展馆内发现有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为了严防疫情蔓延,相关部门采取了临时性的管控措施,也就是您说的“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