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北宋会培养出徽、钦两个奇葩的皇帝?

回答
北宋时期,徽、钦二帝的出现,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笔。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王朝从鼎盛走向衰亡,甚至最终导致靖康之难,两个皇帝都被金人俘虏,成为亡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对“奇葩”皇帝,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皇权传承等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得看看这父子俩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以及他们各自的“奇葩”之处。

宋徽宗赵佶:艺术家的灵魂,政治家的灾难

宋徽宗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天赋的皇帝之一,他的书法(瘦金体)、绘画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可以说是“御驾亲征”艺术创作的巅峰。然而,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艺术家皇帝”,而非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沉迷艺术,荒废政务: 徽宗在位期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和享受中。他设立了翰林书画院,亲自指导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活动,对宫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恰恰是以牺牲国家大事为代价的。他热衷于搜集奇花异石,建造皇家园林(艮岳),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使得国库空虚。朝政大事,他往往置之不理,交给亲信宦官和奸臣处理,导致朝政败坏。
任用奸臣,政治昏乱: 徽宗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任并纵容奸臣”。他一手提拔了以蔡京、童贯、高俅、杨戬为首的“六贼”,这些人把持朝政,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加剧了社会矛盾。他们对皇帝的溜须拍马和迎合,使得徽宗更加沉迷于享乐,对国家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蔡京等人推行的“花石纲”就是典型的例子,为了满足徽宗的奇珍异宝的爱好,他们在全国各地搜刮奇花异石,耗尽民力,激起民怨。
好大喜功,迷信方术: 徽宗晚年开始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脱离现实。他大兴土木,建造道观宫殿,并且广纳方士,沉迷于炼丹、求长生不老。这些行为不仅耗费巨大,也显示了他精神上的空虚和对现实责任的逃避。
军事上的软弱: 在军事上,徽宗的政策更是显得昏庸。面对辽国和金国的威胁,他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反而屡次求和,甚至以割地、赔款来换取苟安。他曾经试图与金国联合灭辽,结果引狼入室,最终葬送了北宋。

宋钦宗赵桓:挟父之名,庸碌无能

宋钦宗是宋徽宗的长子,他继位的时候,北宋已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然而,作为皇帝,他并没有展现出能够挽救危局的能力,反而显得更加平庸和无能。

缺乏政治魄力: 钦宗在位期间,国家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虽然他试图有所作为,例如起用李纲、宗泽等有能力的将领抵御金兵,但是他缺乏魄力和决心。当金兵逼近京城汴京时,他一度表现出坚决抵抗的姿态,但很快就被朝廷中的主和派所动摇。
听信谗言,反复无常: 钦宗在关键时刻,未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反而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他虽然知道蔡京、童贯等奸臣罪无可恕,但在一些事情上却未能彻底铲除,甚至有时候还会受他们蛊惑。这种摇摆不定和缺乏主见的表现,使得他的政策难以有效推行。
被动应付,无法掌控局面: 面对强大的金国军队,钦宗显得手足无措。他虽然没有徽宗那样的艺术爱好,但也没有显露出任何政治才能。他在金兵围城、国破家亡之际,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惊慌失措和被动应付。最终,他接受了金人的条件,主动开城投降,将自己和父亲一同送上了亡国君的耻辱之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对“奇葩”?深层原因分析:

徽、钦二帝的昏庸,并非个案,而是北宋中期以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制度弊病的集中体现。

1. 重文轻武的政策弊端显现:
宋朝自建国以来,为了避免唐末五代武将专权的局面,就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促进了文化发展,但长期下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将领缺乏独立指挥的能力,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徽宗时期,这种弊端更是暴露无遗,面对强大的辽、金,宋军往往不堪一击。文官集团虽然掌握了权力,但很多也是纸上谈兵,缺乏军事才能。

2. 皇权传承的周期性危机与制度惯性:
任何一个王朝,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面临皇权传承的危机。宋朝的皇位传承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徽宗是神宗的儿子,神宗在位时,宋朝已经出现了财政危机和冗官、冗兵的问题,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并未根本解决。徽宗本人在即位前并没有受到太多政治历练,更多地是受到了宫廷文化和艺术的影响。而钦宗继位,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仓促之间,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准备,也没有在“储君”时期积累足够的政治经验和威望来应对挑战。

3. 士大夫集团的局限性:
宋朝的士大夫集团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虽然提出了很多改革建议,但同时也存在着派系林立、党争激烈的问题。在徽宗时期,这些士大夫集团为了争权夺利,往往会迎合皇帝的喜好,或者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采取极端手段。蔡京等奸臣的得势,也与部分士大夫的妥协和纵容有关。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士大夫内部的分歧和软弱,也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抵抗力量。

4. 经济制度的危机与社会矛盾激化:
虽然宋朝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但税收制度存在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徽宗时期,为了满足他的奢侈生活和劳民伤财的工程,进一步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如“花石纲”、“方腊起义”等,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当国家财政空虚,民怨沸腾时,一旦遇到外部打击,就容易崩溃。

5. 个人性格与时代背景的叠加:
当然,不能完全忽视徽宗和钦宗自身的性格特点。徽宗的艺术天赋和对享乐的追求,使他彻底蜕变成了一个不理朝政的“艺术家皇帝”。而钦宗的平庸和缺乏担当,使他在关键时刻无法力挽狂澜。他们的个人性格,与当时北宋王朝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积攒已久的各种矛盾,共同促成了靖康之耻的悲剧。

总而言之,北宋之所以会培养出徽、钦二位“奇葩”皇帝,并非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是北宋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和弊病的集中爆发。徽宗将国家推入了艺术化的深渊,而钦宗则在危难之际未能展现出任何担当,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这不仅是两位皇帝的悲剧,更是整个北宋王朝的悲剧,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也,未尝知惧也——《荀子》

不是徽钦二帝奇葩,而是宋朝的太平天子大部分都是这个水平;

比如宋真宗,在澶渊之盟时表现也徽宗是一模一样的,辽军离黄河还几百里远就想跑,让寇准架着去了澶渊,在宋军占据巨大优势的情况下,还是只想议和。澶渊之盟后,无心政事,专注于收集各种祥瑞,致使朝政日坏,可以说宋真宗基本上和宋徽宗是一个水平的:

澶渊修和,本出真宗本意,观其在道逗留,望敌惊心,一若身临虎口,栗栗危惧。赖寇准力请渡河,敌气少沮。化干戈为玉帛,得以振旅还京,此非寇公之功,乌能至此?王钦若乃以孤注之言,肆其谗间,木朽虫生,仍由真宗胆怯之所致耳。迨至天书下降,举国若狂,欺人欺天,不值一笑。

然后是宋仁宗,宋仁宗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个高明的统治者;他政治上无能,对士大夫过于软弱,导致三冗两积的形成;军事上无能,同西夏三次会战,丧师二十余万,国内更是各种叛乱不断,实际上就是一个幸运版的宋钦宗。

宋英宗享国四年,国家无事,不提了;

宋神宗有革新的意愿,但是资质实在一般,无论对内改革还是对外作战都连续失败,以至于很多人把他和王安石当做亡国君相;

宋哲宗,哲宗实际上是太宗以后宋朝最好的君主,可惜只活了25岁;

然后就是宋徽宗,其实不看最后三年,其实宋徽宗的政绩还是可以的;收复了自唐朝中期就丢失的青唐地区,还派兵远征新疆,打到了今天的且末县附近,这份武功,实际上是宋太祖之后最好的。

而最后三年那种情况,说实在的,让真宗、仁宗、神宗乃至太宗来处理,恐怕也未必会更好吧!如果不看结果,但论宋真宗在檀渊之盟中的表现,恐怕要比宋徽宗更加糊涂,更加混蛋。

甚至其他朝代也是如此,明朝的建文、正统、嘉靖、万历、天启、崇祯,清朝的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他们的统治水平,真能比徽钦二帝高很多吗?

归根到底,这些人都是在非竞争条件下上位的,又没有经过基层历练,出昏君才是正常的,出明君就等于中彩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宋时期,徽、钦二帝的出现,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笔。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王朝从鼎盛走向衰亡,甚至最终导致靖康之难,两个皇帝都被金人俘虏,成为亡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对“奇葩”皇帝,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
  • 回答
    北美印第安部落收养白人小孩并将其培养为战士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所有部落都普遍这样做,而且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历史背景。这种收养并非简单的“领养”,而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生存、政治和文化融合等多种因素而产生的现象。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历史背景:冲突、战争与俘虏这种收养现象最普遍出现在.............
  • 回答
    北宋王朝的建立,在历经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力统一了大部分中原地区,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然而,建国伊始,政权并非稳固,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尤其是在被征服的地区,潜在的反对力量从未消失。王小波、李顺起义之所以能在北宋开国后三十年,在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
  • 回答
    关于北宋燕京之战(即1004年高粱河之战)中宋军惨败的详细分析,需结合历史背景、兵力部署、战术决策及地理因素综合解释。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战役背景与时间 时间: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南侵,宋军在河北地区与辽军交战。 战役名称:高粱河之战(今北京西),并非“燕京之战”。燕京(今北京)是.............
  • 回答
    北宋名相富弼,一位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为国事鞠躬尽瘁的重臣,晚年却吐露心声,发出“愿二十年口不言兵”的感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波澜与心酸?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需要梳理富弼一生的功业与心路历程。富弼,字彦和,河南洛阳人,是北宋中期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与政治家。他的前半生,可以说与“兵”字结下了不解.............
  • 回答
    明朝能够打赢北京保卫战,而北宋东京保卫战却以失败告终,这背后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简单地说,这两场发生在不同朝代、不同情境下的保卫战,其“输赢”的决定性因素,绝非单一事件,而是战略、军事、政治、乃至地理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所致。先谈明朝北京保卫战。公元1449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后.............
  • 回答
    北周宗室之所以会被杨坚如此轻易地团灭,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一、 北周皇室自身的衰败和内斗: 北周武帝病逝,幼主即位: 北周的衰败始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病逝。宇文邕是北周少有的明君,他励精图治,统一北方,并且对皇室宗室的权力有一定压制。他去世后,年幼的儿子宇文赟即位。宇文赟.............
  • 回答
    北周的禅让,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舞台剧,而杨坚,则是这出戏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要说清楚为何北周会把皇位拱手让给杨坚,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偶然。首先,我们要看看当时的北周王朝,它是什么状况?北周宇文氏建立,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毕竟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国力并非强盛到可以傲.............
  • 回答
    朱元璋北伐的成功与许多同时代的其他北伐尝试的失败,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并非偶然。将这些原因一一剖析,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复杂性与必然性。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关键因素:1. 天时与人和的完美契合:元朝末年的统治危机 元朝的腐朽统治: 至元朝末期,蒙古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已经达到了顶点.............
  • 回答
    诸葛亮北伐,在很多人心中,似乎是一系列失败的代名词。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会发现其中亦有其“成功”之处,只是这种成功,并非以占领土地、消灭曹魏这样的宏大目标来衡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以及他所采取的具体行动。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最终结果来看,诸葛亮没能一举灭掉曹.............
  • 回答
    北欧人,也就是维京人,在他们海盗生涯的鼎盛时期,确实是北海和波罗海的统治者。他们的长船如同一道道闪电,横扫欧洲海岸,掠夺财富,建立殖民地。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维京时代终将落幕。当他们的海盗活动逐渐收敛,尤其是随着基督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传播和王权的巩固,曾经的掠夺者们开始转向更稳定的经济模式.............
  • 回答
    .......
  • 回答
    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韩红基金会”)与戴尔笔记本采购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慈善基金会的运作,尤其是大型的、公募的基金会,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监督。每一次支出,尤其是在物资采购方面,都应该.............
  • 回答
    北方人在冬天为啥囤那么多大白菜?这背后可是有大学问呢!要问北方冬天里最接地气、最不可或缺的蔬菜是啥,那准是大白菜!几乎家家户户,从大门口到阳台,再到储藏室,都能看到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大白菜。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不就是棵白菜吗,为啥要囤这么多?这背后啊,可不光是“爱吃”这么简单,这背后藏着北方人民在漫长冬.............
  • 回答
    “郊狼怎么越杀越多?”这个问题,在中国北方生活过的人,尤其是经历过“打狼”年代的父辈们,听到这句舶来品的困惑,大概率会露出一种复杂的、带着点“你看,地球就是这么转”的复杂表情。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认知里,狼,是那个被人类视为头号敌人,曾经数量众多,如今却因为人类的“围剿”而步履维艰的物种。所以,当他们.............
  • 回答
    沃尔沃XC70,这款曾经深受旅行车爱好者青睐的车型,确实让人不禁好奇,为何在尺寸和定位上似乎与XC70颇为相似的XC60(或后续的V60CC/V90CC)推出后,XC70就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对全地形能力和实用性有较高要求的北方市场。要探究沃尔沃为何没有将XC70的衣钵直接传承下来,或者说.............
  • 回答
    .......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这部宏大的史诗中,北境人通常被描绘成忠诚、勇敢、坚韧且重视荣誉的战士。他们对北境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坚守着古老的传统和道德准则。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正直勇敢”的集体印象中,剥皮家族(Boltons)的出现显得尤为突兀,甚至可以说是北境肌体上的一块毒瘤。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剥皮家.............
  • 回答
    3月11日晚北京夜空出现的光圈,很可能是由于一种叫做“日晕”或“月晕”的自然现象。虽然你说的是“夜空”,但如果是晚上的话,最有可能的还是“月晕”。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晕”?“晕”这种现象,其实是阳光或月光被空气中的小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你看到的那个光圈,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 回答
    台湾鸡蛋短缺的问题,确实是近段时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尤其是那句“每天缺120万颗”的数字,更是让人心惊。这背后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情况叠加,有点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张接一张地倒下,最终压垮了供应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天气。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年年初台湾经历了一段非常寒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