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回答
在理解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立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这个政策的背景以及它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

“一个中国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它的核心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原则,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和维持外交关系的前提。

美国在1979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台湾“断交”,这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转变。在此之前,美国承认的是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美国在承认北京的同时,也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这使得美国在不承认中华民国主权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与台湾进行非官方的交流和军事上的联系。这种模糊性是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核心特征,也是其在台湾问题上采取的独特立场。

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态度,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理解:

首先,延续性与交易性:

特朗普总统在当选前后,确实有一些言论和行动让人觉得他对“一个中国政策”持怀疑态度,甚至将其视为可以用来交易的筹码。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在2016年底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这打破了自1979年以来美台之间高层直接沟通的惯例,引发了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应。

在那之后,特朗普政府虽然在官方层面重申了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又在对台军售、提升美台关系等方面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姿态。这种做法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带有特朗普标志性的“交易艺术”色彩。他似乎在测试中国的底线,并试图利用台湾问题来为美国争取在贸易、地缘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利益。

例如,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对台湾的军售规模和频率都有所增加,并且美国官员与台湾方面的互动也更加公开化和频繁。这些举动在中国大陆看来,是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挑战,是对中国主权的干涉。

其次,战略模糊与国内政治考量:

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模糊性,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工具,也可以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从战略层面讲,保持一定的模糊性让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当中国在贸易或人权问题上不合作时,美国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与台湾的联系来施压中国。反之亦然。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外交筹码。

同时,美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在影响着对华政策。美国的国会,特别是两党内部都有强大的亲台派,他们一直在推动加强美台关系,并对中国大陆持警惕态度。特朗普政府的回应,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种国内政治压力的回应。同时,他的支持者中也有不少人对“一个中国政策”持保留意见,认为它限制了美国对台湾的支持。

第三,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担忧: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国国内对中国崛起及其地区和全球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担忧。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的经济扩张和军事现代化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作为印太地区战略格局中的关键节点,自然也成为了双方博弈的焦点之一。特朗普政府加强与台湾的联系,可以被视为一种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扩张的策略。

总结来说,如何看待特朗普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表面上的遵守与行动上的挑战并存: 特朗普政府虽然口头上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但在实际行动上,特别是在对台军售、美台官方往来等方面,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突破”或“模糊化”意图。
“交易性”的外交风格: 特朗普政府将台湾问题纳入其整体对华交易的一部分,试图用此来换取在其他领域的利益,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不可触碰的绝对原则。
战略竞争的考量: 面对中国实力的增长,美国试图利用包括台湾在内的多种手段来维护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优势和影响力。
国内政治的复杂影响: 美国国内的亲台力量和对华鹰派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有重要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他更倾向于根据具体情况和利益得失来调整立场。因此,理解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态度,更像是在观察一个动态的、充满博弈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僵化的、不可改变的承诺。他的做法,无疑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纽约时报首先报道中国在给特朗普“冷暴力”待遇。报道中明确指出,有消息称中国方面的态度是:只要特朗普不承认一个中国政策,我就不理你,不跟你玩。




特朗普是纽约时报的忠实阅读者。每每纽约时报发表任何和他相关的报道,他都会第一时间阅读,并在推特上骂回去。然而这次却没有立刻发推,不禁让人想像这则报道很有可能是真的。大半天过去了,传来了一条消息:


果然,双方通话了,并且是在尊重一个中国政策的前提下。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这一表态是在中方的要求下作出的。

正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中国政策的问题、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的时候,特朗普终于将美国人的目光拉回到了真正重要的议题上:The failing NYT!


大意是:快不行了的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个关于中国的重要的假新闻,说中方自十一月以来都不愿意跟我通话。我们昨天晚上刚刚长聊过!

恭喜美国总统特朗普荣膺全球幼儿园大班级吵架锦标赛第一名!其实以后对美策略倒是简单了,特朗普不希望中国填南海黄岩岛?那就不邀请你访华,然后让纽约时报写一篇报道说中方拒绝邀请特朗普访华,估计立刻我们就能看到一条新闻称特朗普赞成南海和平发展,然后一条来自特朗普的推特:The failing NYT is doing FAKE NEWS again saying China won't invite me for a state visit. Wrong!

~~~~~~~~我是分隔线~~~~~

不说玩笑话。人民币?还是贸易?还是投资协议?后台到底有什么交易我们在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知道;在美俄已经有数通电话、英国首相梅姨访问了美国,加拿大总理小土豆下周就要来的情况下,中方始终不愿意打电话也是真的。与此同时中方通过多个渠道喊话,包括达沃斯论坛、和外交部发言人接受专访,要求合作;特朗普也一直憋着,没有给中国发新春贺信。这其实是个信号,因为这种贺信不可能是总统本人始终记得春节是哪一天,而是专门负责此类事物的助理在春节前会与总统讨论,按照惯例应该发贺信,您要不要发?既然没法,一定不是他忘记了。


这一轮憋气不论做了什么小动作,先憋不住的是特朗普。首先就是补发了新春贺信,释放善意。随后中方回信,表示赞同。最后正式通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当然现在很难评价到底是中方拿了面子美方拿了里子,还是特朗普第一轮回合完全败下阵来,但表面上看至少在美国国内特朗普显得非常不好看。首先高调表示要重新审视一个中国原则,随后在没开任何庆功会庆祝自己交易成功的情况下就重新表态支持一个中国,起码让美国右派比较失望。许多共和党人希望特朗普能对中国tough,Fox News帐号下面评论失望的居多,认为特朗普不够强硬。其他媒体帐号下自然嘲笑的居多,有人说特朗普交换一个中国政策拿到的交易可能是让中国的第一夫人穿一个月伊万卡品牌的衣服。


当然,最后感谢新乡时报NYT为中美关系做出的贡献。特朗普自参选以来持续不断骂纽约时报,但纽约时报订阅量反而翻了一番,股价上涨了20%。真是一盘大棋。

user avatar

这事估计湾湾也能松口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理解特朗普政府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立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这个政策的背景以及它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一个中国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它的核心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原则,它直.............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可以说是风云变幻,其中关于“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更是牵动着全球神经。回望特朗普当时的表态和行动,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件事:一、 表态的背景与微妙之处:特朗普竞选期间以及上任初期,对待“一个中国政策”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搅动”和“试探”。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包括.............
  • 回答
    特朗普在脸书(Facebook)和他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多次就脸书维持对他账号的封锁令发表看法,称这是“美国的耻辱”。要理解他对这一回应,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特朗普回应脸书封杀令的含义与解读:首先,特朗普的这句“美国的耻辱”是一种极具煽动性和民粹主义色彩的表述.............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总统声称自己服用羟氯喹预防新冠病毒,并表示许多一线医护人员也在服用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首先,从 科学和医学的角度 来看,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点。在新冠疫情早期,确实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尤其是一些体外实验或小规模临床试验,提示羟氯喹可能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位居世界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总统特朗普却一直呼吁并推行“复工”,希望尽快恢复经济活动,这背后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公共卫生、经济考量、政治策略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一、 美国疫情的严峻性与特朗普政府的应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疫情的.............
  • 回答
    看到山西这位45岁的乡村教师坚持教留守儿童写诗,两年累计创作四百余首,我深受感动和钦佩。这是一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对教育和人性深切的关怀与投入。这位教师用他的时间和精力,为那些本应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们,点燃了心灵的火焰,这份坚持本身就极具意义。如何看待这位教师的坚持?1. 无私的奉献精神: 乡村教师.............
  • 回答
    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声称美国大选中出现“死人票”(即已故选民投票)的问题,这一指控在近年来的美国政治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复杂性: 一、“死人票”的具体表现与历史背景1. 概念来源 “死人票”通常指已故选民在选举中被错误登记为合法选民并投票,或其身份信息被盗.............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下令杀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高级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的决定,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政策上的一项重大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这一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影响深远且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事件背景: 卡西姆·苏莱曼尼的身份和影.............
  • 回答
    特朗普考虑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现已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举动,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复杂性的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一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与动机: “美国优先”的再审视与调整: 特朗普的核心政治理念是“美.............
  • 回答
    特朗普开设个人官网并承接红白喜事祝词,这一举动在政治和社会层面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以及它可能预示着什么。一、特朗普开通个人官网的直接目的和内容: 保持公众曝光和影响力: 特朗普卸任后,仍然活跃于公众视野,并持续对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开设个人官网是他继续与支持者互动.............
  • 回答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冲击并占领了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对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认证。这场暴力事件导致多人死亡,并对美国民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事件的背景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 2020年11月举行的总统大选由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
  • 回答
    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因素。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背景回顾: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疫情应对.............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签署的《台湾盟友国际尊重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Respect Act),通常被称为“台北法案”,是一项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影响的立法,旨在提升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以下是对这项法案的详细解读:法案的背景和目的: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9年7月14日发布的推文中,针对四位年轻的民主党女性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艾尔莎·普雷斯利(Ilhan Omar)、拉什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和艾扬娜·普莱斯利(Ayanna Pressley)—.............
  • 回答
    特朗普称美国“最难对付的国家”不是中俄,而是美国自己,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内部深层的问题,并释放出多重信息,既有对内政治的策略性考量,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执政哲学和对美国国家状况的判断。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字面含义与潜在的批评对象: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开攻击美国军方领导层,指责他们“只知道打仗,让军火商开心赚钱”,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特朗普的言论核心及可能的动机: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军事行动的质疑和厌倦: 特朗普在竞选和任内都多次表达过对美国过度介入海外冲突的厌.............
  • 回答
    关于罗伯特·特朗普(Robert Trump)因病去世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1. 基本情况概述: 逝世时间与地点: 罗伯特·特朗普于2020年8月15日,在纽约一家医院去世,享年71岁。 死因: 他的家人及白宫都表示,罗伯特·特朗普因病去世,但具体病情并未详细公开。有媒体报.............
  • 回答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我竞选失败,中国将占有美国,你们都得学中文”,是一种典型的 煽动性、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言辞。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可能的意图、潜在的含义以及带来的影响。一、 字面意思与潜在的恐惧投射: 字面意思的荒谬性: 从字面上看,特朗普的说法是极端且不切.............
  • 回答
    特朗普连任应援歌《让美国保持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一首与政治紧密相关的歌曲,其含义和影响是多层面的。以下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音乐风格、受众群体、以及其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和引发的争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创作背景 直接源于特朗普的竞选口号: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