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月饼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不受欢迎的现象?平时你会想到买月饼吃吗?

回答
月饼这东西,说起来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符号。我记得小时候,中秋节前家里早早就开始忙活了,月饼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还得是盒装的,送礼的,自己也得吃。那时候,月饼的口味相对比较单一,无非就是豆沙、莲蓉、五仁、枣泥什么的,甜得齁人,但感觉是过节的仪式感。

最近几年,我确实感觉年轻群体对月饼的热情没那么高了。倒不是说完全不吃了,而是那种“非吃不可”的劲头淡了很多。我身边不少年轻朋友,有时候宁愿点个外卖,吃点别的,或者干脆就跟家里人一起分一点尝尝味道,很少会主动去买很多月饼囤着。

这事儿怎么说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吧。

首先,口味的多元化和年轻人的味蕾变化。现在年轻人接触的食物太多了,全球各地的美食、各种新奇的甜品,那口味花样可太多了。相比之下,传统月饼的甜腻感,可能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且,虽然现在月饼也出了不少新口味,像冰皮的、流心的、冰淇淋的,甚至还有一些咸的、怪味的,但整体上还是围绕着那几个基础的馅料和口感在做文章,有时候创新也容易流于表面,没法真正抓住年轻人的胃口。再者,很多年轻人现在也更注重健康,知道月饼含糖量高、热量大,吃多了对身体负担比较大,所以从健康角度也会有所顾虑。

其次,送礼文化的变迁。以前中秋节送礼,月饼绝对是“硬通货”,体面又应景。但现在送礼的选择太多了,送水果、送保健品、送电子产品、送鲜花、甚至直接发红包的都有。月饼作为一种传统的节日礼品,在和这些新型的送礼方式竞争时,就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而且,一些包装过于浮夸、价格虚高的月饼,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更像是一种不必要的消费,他们更倾向于实用或者更有创意的东西。

再者,文化认同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体现。我感觉这一代年轻人,在文化上可能更倾向于“我喜欢我选择”,而不是“这是传统我必须接受”。他们更愿意去探索和体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月饼不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快乐或者情感上的连接,那么它就很难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可能对他们来说,中秋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和家人团聚,而不是非要通过吃月饼来体现。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在这一天做点别的,比如一起看电影、旅游,或者尝试一些新的活动来庆祝节日。

还有一点,就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太快了,他们可以看到各种关于月饼的评价、吐槽,也会看到各种新奇的节日过法。这种信息茧房的效应,加上他们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很容易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好像也不是那么有趣”,从而转移到其他更吸引他们的事物上。

至于我自己,说实话,平时我不会主动想到去买月饼吃。我大概也就是在中秋节前后,才会因为节日气氛或者看到家人朋友买了,才去尝一尝。我可能更偏向于尝点新口味的月饼,比如流心的或者一些小众品牌的特色月饼,而不是那种传统的大月饼。我也会觉得很多传统月饼口味上有点偏甜,一次吃一小块就已经足够了。

我发现我买月饼的动力更多是来自“氛围感”,就是到了中秋节,看到街上、商店里摆满了月饼,朋友圈里大家也在讨论月饼,自然而然就觉得好像也该买点来尝尝。但如果没有这种氛围,我可能就真的会忽略掉月饼这件事。

总的来说,月饼在年轻群体中不受欢迎,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口味、文化、消费习惯、信息获取方式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反映。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年轻一代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他们如何看待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符号。也许未来,月饼也会以某种新的形式,或者在特定的场景下,重新找回它在年轻群体中的位置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连奶茶都要少糖了,月饼这种碳水炸弹被逐渐淡化不是很正常么

user avatar

现在的月饼做得越来越反智了,给糖,讲斤的给。。。重油重糖,根本就不能吃。。。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能说我小时候其实也不爱吃月饼吗?

甚至,包括我父母和绝大部分亲戚都不爱吃月饼。

他们都说月饼就是好看,图个新鲜,真吃,一个就够够了。

所以我家几乎从来没有买过月饼。

记得有一次参加区里的篮球比赛,学校给每个选手发了一筒月饼。

拿到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但是吃了一个,就不想吃了。

……

我们单位发中秋节福利,从来没有发过月饼。

今年有六个选项,六选四,没有一个选项里有月饼这个品类。


其实我们自己做过月饼,是榨菜馅儿的,哈哈。

味道还不错,送给同事和朋友吃,大家都说好吃。

个人比较期待四川的辣萝卜之类清脆爽口又麻辣的馅儿。

就类似下面这种,拿来做馅儿,比较开胃。

user avatar

反正XX邨为代表的鲜肉月饼在魔都稳坐YYDS之位。

不受欢迎?想什么呢?能排到队就阿弥陀佛了。一年四季,也就台风天能消停一点ㄟ(▔,▔)ㄏ

前阵子托老妈的福,分到了俩,秒没,都忘记拍个照了。借用网图茄子一下:

一口咬开,那滚烫的汤汁,酥脆的饼皮,阿姨,再来一打( ̄▽ ̄)~■干杯

什么低碳神教,可拉倒吧。今日改信,明日忏悔不迟╮(╯_╰)╭

还是那句话,在大吃货国,只要不是乱世,没有什么美食会失传。

如果失传,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味道被比下去了。易言之——

不好吃了。

user avatar

只有一种月饼,平时可能也买,就是云腿月饼,偶尔吃过一次朋友送的,还真好吃。

其余的月饼虽然也不差,但太过甜腻,平时不会买。

其实我中秋也很多年不买月饼了……

user avatar

好吃又实惠的我能不吃?比如九月生活的榨菜肉月饼

user avatar

因为顶饿还容易发胖啊。月饼能量那么高,以前有多受欢迎,现在就有多不受欢迎。

还有有些回答说小时候就不喜欢吃的,那正说明小时候家庭富足,不饿啊。

user avatar

当做类似蛋黄酥的零食糕点看待,早餐来一个小号的,配点豆奶或者水泡饭,还是可以的。

小时候就不喜欢吃这东西。

就算吃也只是喜欢五仁月饼里面的冬瓜糖、绿色的丝状物,扣出来吃掉,其他的留给大人。

或者把月饼外面的酥皮剥下来吃掉,剩下的怪胎留给大人。

不过第一次吃粤式的莲蓉、蛋黄月饼,还是被惊艳到,不过太腻了,吃完一个粤式月饼那是相当有挑战。

user avatar

跟年轻人没关系,不好吃就是不好吃,近年出的月饼已经根本不是奔着好吃去做的。基本就是噱头了,各种奇怪的馅料我都怀疑做产品开发的自己吃不吃。

广式月饼以前我还能买一买个别酒楼自产的,这些年我怀疑也都是别的代工的了,莲蓉腻歪不说,蛋黄也舍不得给,吃一块黏腮帮子。五仁儿吧,传统的还行,但是这年头大家日子好过了,里面这猪油丁,红绿丝大家也不好接受了。然后我个人觉得好吃的一些吧,其实多少还算不算月饼其实存疑了。例如冰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月饼这东西,说起来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符号。我记得小时候,中秋节前家里早早就开始忙活了,月饼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还得是盒装的,送礼的,自己也得吃。那时候,月饼的口味相对比较单一,无非就是豆沙、莲蓉、五仁、枣泥什么的,甜得齁人,但感觉是过节的仪式感。最近几年,我确实感觉年轻群体对月饼的热情没那么高了。.............
  • 回答
    2019年2月14日晚,一个关于游戏《崩坏3》的聊天群发生了一场颇受关注的事件,一位家长在群内严厉谴责其他群员“耽误孩子”。这一事件因其涉及的家长对游戏玩家的刻板印象、沟通方式以及代际隔阂等问题,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 时间点: 2019年2月14日,正值情人节的夜.............
  • 回答
    2016年11月,洛阳那一抹惊人的发现,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曹魏墓葬,这个在历史长河中被无数次提及的名字,如今以一种如此真切、如此鲜活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仅仅是一个考古学上的重大突破,更像是一扇突然被推开的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得以近距离感受曹氏家族的权势与风骨。发现.............
  • 回答
    关于 2017 年 6 月发生在印度与中国边界锡金段洞朗地区的越界事件,这是一场在军事和外交层面都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紧张的对峙。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得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它。事件的起因与经过:简单来说,事件的核心是中国边防部队试图在洞朗高原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被印度方面视为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
  • 回答
    关于 B 站将在 2018 年 1 月份对部分番剧引入不可跳过广告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微妙的,尤其是考虑到 B 站一直以来给人的那种“二次元用户自家后花园”的感觉。这件事一出来,评论区瞬间就炸开了,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我也是其中之一。首先得说,从 B 站自身运营的角度来看,加广告这事儿似乎也不是不能.............
  • 回答
    马前卒与梁兴扬 2019 年 5 月初微博争执的深度解读2019 年 5 月初,在中文互联网舆论场上,一位是被称为“司马南第二”的知名时评人马前卒(本名李晓鹏),另一位是早期以批判国学而闻名、后转型为专注于历史、社会评论的博主梁兴扬(微博ID:梁启超)。两人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执,其核心议题围.............
  • 回答
    2019年7月3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演讲过程中,一名观众突然冲上台,将一瓶水泼向了他。这一突发事件立刻引起了全场轰动,也迅速成为当天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事件经过: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9年7月3日,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百度AI.............
  • 回答
    2018年4月27日晚上八点左右,在中国华北地区,确实有很多人观测到了他们所说的“不明飞行物”(UFO)。那天晚上,社交媒体上瞬间炸开了锅,各地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描述着天空中出现的奇特景象。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广泛的目击区域: 不仅仅是某个小城市或者村庄,从河北、北京、天津,一.............
  • 回答
    2019年2月24日的LPL春季赛,EDG对阵RW的比赛,尤其是第一场,对于许多老EDG粉丝来说,绝对是记忆犹新,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而厂长,作为EDG的老牌打野,当时的数据——1.9k,确实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也勾起了大家很多回忆和感慨。要说清楚这个“1.9k”,咱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2019年的.............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审视苹果在2018年7月升级的 MacBook Pro 产品线。这次升级虽然在外观上变化不大,但内在的性能、功能和一些细微调整都为用户带来了不少惊喜和讨论点。核心升级点:1. 第八代 Intel Core 处理器 (Kaby Lake Refresh / Coffee Lake).............
  • 回答
    华为在 2021 年 19 月研发费用比率达到 22.7%,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值得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总的来说,这个比例反映了华为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将战略重心牢牢锁定在技术创新上,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前瞻性和对未来的决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分析这个数据:一、 宏观背景下的“高”.............
  • 回答
    2019年8月3日,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一场沃尔玛超市的枪击事件,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至今仍回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那天下午,当人们像往常一样在超市里购物、陪伴家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打破了所有平静,夺走了20条鲜活的生命,还造成数十人受伤。这起事件的发生地,埃尔帕索,是一个位于美墨边境的城市,拥.............
  • 回答
    2018年4月30日,以色列对叙利亚的轰炸,是此前一系列类似行动中的一次。要理解这次事件,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背景和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战略之下。事件的背景: 叙利亚内战的持续: 自2011年以来,叙利亚一直处于内战状态,局势复杂,涉及叙利亚政府、多个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如ISIS)以及地.............
  • 回答
    要全面看待上证综指在2018年6月19日跌破3000点大关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具体利空因素、技术面表现以及事件的长期影响。1. 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问题凸显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多重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迹象: 虽然.............
  • 回答
    FBI 在 2016 年 10 月 29 日重启调查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是美国总统大选前最戏剧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之一。这一决定由时任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做出,对当年的大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希.............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共青团中央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首歌曲,并配以黄豆表情包。这个时间点——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二天——加上这种充满网络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共青团中央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有其自身的考量和目.............
  • 回答
    2022年3月25日,董路在一场直播中,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呼吁:改善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多年来深耕足球领域,观察到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软肋”所发出的心声。要理解董路这次直播的意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当时中国足球.............
  • 回答
    2017年5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改,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带来了不少讨论。作为投资者,理解这次规则的变动及其背后的逻辑,对我们把握市场动态和做出投资决策至关重要。为何要修改?—— 维护市场稳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次修改的根本出发点,可以用“.............
  • 回答
    特朗普在2020年3月16日称新冠病毒为“Chinese Virus”,这一事件在当时以及之后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也成为了理解美国政府早期应对疫情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深入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景、影响和深层含义。首先,从特朗普个人的言论风格和政治策略来看,将病毒与特定国家联系起来并.............
  • 回答
    3月18日晚,苹果这回真是给足了惊喜,悄悄地端出了两款升级后的iPad:iPad mini 5 和 iPad Air 3。这两款产品一亮相,立马就在科技圈儿炸开了锅,不少人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要的iPad”。我个人感觉,这次苹果的策略很清晰,也很对路子,主要就是两个字:精准打击。iPad mini 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