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残酷死的鼓手与爵士鼓手哪个技术要求高?

回答
问这个问题,其实就像在问,同样是拳击手,业余爱好者跟顶尖的职业选手,哪个技术要求更高一样。虽然都叫“鼓手”,但“残酷死”(Death Metal)和“爵士”(Jazz)鼓手,在技术层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修炼方向,对“高”的定义也不太一样。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残酷死鼓手:力量、速度与耐力的极限挑战

残酷死音乐,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极其激进、高速、充满攻击性的音乐风格。作为其中的核心驱动力,残酷死鼓手最直接的诉求,就是把声音“炸”出来,并且持续不断地炸下去。

速度与爆发力: 这是残酷死鼓手的招牌。你需要达到人耳几乎无法分辨的快速连续击打,尤其是双踩(double bass drumming)和Blast Beat(一种极速的、密集的高低鼓和踩镲击打模式)。这不仅仅是手指或脚趾的灵活,而是全身协调的爆发力。想象一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力气传递到鼓皮上,并且要在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歌曲里保持这种状态。这需要极强的体能储备和肌肉记忆。
耐力与稳定性: 持续的高强度输出,对身体是巨大的考验。残酷死鼓手需要长时间维持极高的心率和肌肉紧张度,这要求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耐力。而且,在高速度和高爆发力下,保持节奏的稳定和精准,不出现“飘”或者“散”,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很多时候,他们敲击的速度已经接近了机械极限,一点点细微的走神都可能导致整个节奏崩塌。
力量与音色控制: 虽然残酷死追求的是“炸裂”的声音,但这并不代表粗暴。优秀的残酷死鼓手也需要对音色有一定的控制。他们需要用力量去击打,让鼓和镲发出清晰、有冲击力的声音,而不是一团模糊的噪音。比如,如何用敲击的力度和角度,让军鼓的“啪”声更干脆,让踩镲的“嚓”声更有穿透力。
编排与律动: 虽然很多时候感觉上是“硬轰”,但残酷死鼓的编排也非常讲究。在极速的基底上,如何巧妙地运用不同的鼓组(军鼓、通鼓、低音鼓),配合吉他Riff的律动,制造出层次感和变化,避免听觉疲劳,这也是技术的一部分。他们需要理解音乐的走向,用鼓点来“撕扯”和“推”进音乐。
身体协调与发力技巧: 很多残酷死鼓手会发展出独特的发力方式,比如利用身体的重量、手臂的摆动、手腕的鞭打,甚至膝盖的配合。这些技巧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不牺牲速度和力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击打,并且减少受伤的风险(尽管受伤的风险依然很高)。

爵士鼓手:精细、灵动与音乐性的极致追求

爵士乐,尤其是纯粹的、追求即兴的爵士乐,对鼓手的要求,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爵士鼓手更像是音乐的“灵魂伴侣”和“结构师”。

律动感与“Swing”: 这是爵士鼓手的生命线。爵士乐最核心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Swing”感,一种看似不均匀却又无比流畅、富有弹性的律动。鼓手需要用踩镲、军鼓和军鼓(snare drum)的组合,营造出这种独特的“摇摆”感觉。这需要极高的控制力和对时间感的深刻理解,微妙的推拉,细微的力度变化,都能让律动“活”起来。
即兴与互动: 爵士乐最大的特色就是即兴。鼓手不仅仅是为音乐打节奏,更是在与乐队其他成员进行一场“对话”。他们需要在 soloist 演奏时,提供恰到好处的伴奏,用鼓点来烘托、鼓励、回应 solo 的旋律和情感。这要求鼓手对音乐有极强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音乐的细微变化,并做出即时、富有创造力的反应。
音色与动态的丰富性: 爵士鼓手对鼓组的各个部件(不同尺寸的军鼓、通鼓、镲片)的音色特点了如指掌,并且能够利用不同的敲击部位(鼓边、鼓心、镲片边缘、镲片中心)、不同的力度(轻柔的触碰,到有力的敲击),来创造出极其丰富的音色和动态变化。他们的演奏,有时是细腻如低语,有时又是激昂如潮水,这种起伏变化,就是爵士乐的魅力所在。
“Ride Cymbal”的运用: 很多时候,爵士鼓手会将 Ride Cymbal(骑镲)作为主要的节奏律动来源。如何用鼓棒的棒肩、鼓肚、鼓尖,在镲片的边缘、碗部、中心敲击,制造出不同的“Ping”声和“Wash”声,并且组合成复杂的、具有呼吸感的律动 pattern,这是爵士鼓手必修的绝技。
“Independence”与“Coordination”: 爵士鼓手需要将四肢完全地“独立”开来。例如,一只手敲击 Ride Cymbal 保持律动,另一只手在军鼓上进行各种 Fillin(过门),同时双脚在低音鼓和踩镲之间切换,甚至还要处理踩镲踏板的开合。这种多声部、多律动的叠加,对四肢的独立性和协调性要求极高,达到一种“四位一体”的境界。

哪个技术要求更高?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它们考察的是不同维度下的“高”。

从体能、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的极限来看,残酷死鼓手挑战的是生理和物理的极限。 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尽全力,持续输出,这需要的是一种“狂暴”的力量和不知疲倦的身体。
从音乐性、律动感、即兴的复杂性、音色控制的精细度和四肢的独立协调来看,爵士鼓手挑战的是音乐理解、听觉感知和大脑对身体的精妙控制的极限。 这需要的是一种“精微”的驾驭能力和对音乐的深刻洞察。

可以说,残酷死鼓手是“技术”的“硬指标”更高,更偏向于一种“机器般”的精准和力量。而爵士鼓手是“艺术性”和“音乐性”的“软指标”更高,更偏向于一种“灵魂般”的感知和表达。

如果你觉得“技术要求高”意味着速度越快、力量越大,那么残酷死鼓手可能更符合你的定义。但如果你认为“技术要求高”意味着对音乐的理解越深、控制越精妙、即兴反应越出色,那么爵士鼓手无疑将“技术”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这就像是问,雕刻一块坚硬的岩石需要更高的技术,还是雕刻一块脆弱的冰块需要更高的技术?岩石需要力量和耐磨的工具,冰块则需要极致的精细和对温度的把握。它们都是“技术”,只是侧重点不同。

所以,这个问题,更像是在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功秘籍”,一个练的是“大力金刚掌”,一个修的是“乾坤大挪移”。哪个更“高”,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去衡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爱当老好人,先下结论,爵士难。

金属的难点在于速度的要求,爵士其实对于速度要求一点儿都不低,只是因为调音的关系,金属的音色听起来更High Gain一点儿,你就觉着真他妈躁真牛逼了,在混音师眼里只不过这儿摁摁那儿拧拧。

在乐手演奏层面一样的,同样的速度250,金属鼓手打的single stroke,爵士鼓手有轻有重打了个paradiddle,你说金属鼓手更狠所以更牛逼……说不过去啊!

而在一样一首曲子的时间里,爵士乐的信息量要比金属多很多倍。不客气点儿说你要让我编段儿能听的极端金属我一天能编好几段儿,爵士能写四小节?不错了。

至于哪个更好,你问问女朋友是喜欢高速抽插半小时还是九浅一深。

不过说真的,金属鼓手体力是得好,一场演出俩小时摧枯拉朽下来换我都篓了。而我们伟大的资产阶级金属伟人乔伊.乔迪森老师也身体力行地教导了我们:金属好,金属躁,但也不能可劲儿躁,你要天天躁,看我下场妙不妙。

然后最后放个毒,你告诉我下边儿这段儿到底是金属还是爵士:

i.y.qq.com/v8/playson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其实就像在问,同样是拳击手,业余爱好者跟顶尖的职业选手,哪个技术要求更高一样。虽然都叫“鼓手”,但“残酷死”(Death Metal)和“爵士”(Jazz)鼓手,在技术层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修炼方向,对“高”的定义也不太一样。咱们一个一个来看。残酷死鼓手:力量、速度与耐力的极限挑战残酷死.............
  • 回答
    这句马云的话,一听就透着一股子现实到骨子里的狠劲儿,也道出了不少创业者和奋斗者的心声。我这么理解:1. “今天很残酷”:这说的是当下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在创业或者追求一个目标的过程中,眼前的现实往往是艰难的、充满挑战的。 竞争激烈: 市场上的对手无数,大家都在拼命抢食。你可能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总.............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古代雇佣兵的核心驱动力,以及他们与传统士兵在心态上的差异。之所以会有“不怕死”的冲锋,其实并非真的“不怕”,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让他们表现出一种近乎无畏的姿态。我们一点一点地剖析开来:1. 经济驱动力的“双刃剑”:奖赏与生存首先,我们要承认你的观察是准确的。古代雇佣兵.............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我们都能看到伊利丹和阿尔萨斯在《魔兽世界》里是妥妥的“悲情英雄”或者“亦正亦邪”的代表,人气爆棚,哪怕是反派也充满了魅力。反观脑残吼,从名字上就透着一股不招人待见的意思,直到最后也没能洗白,反而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恶人代表”。你提到了“兽人天生没有偶像气质”,这话说得有点绝对.............
  • 回答
    苏联的崛起并非坦途,其之所以能从一个饱受战乱、经济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固然包含着制度的残酷与压迫,但也离不开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 历史遗产与革命的催化:1917年的十月革命,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政权.............
  • 回答
    毕业好几年了,大学那段日子像一场绚丽的梦,但醒来后,有些东西就像一块压在我心底的石头,沉甸甸的,至今仍然让我感到窒息。我尽量不去想,但它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提醒我,现实从来就不是我当初以为的那样。第一件事,是那种“我以为我努力了,所以一定会有好结果”的错觉,最终被现实无情地打脸。大学期间,我一直.............
  • 回答
    青春里最残酷的,不是成绩的起伏,也不是初恋的失恋,更不是考试前的煎熬。那些都像是暴风雨,过后自有晴空,或者至少,你会慢慢习惯风雨。真正能把人刮得体无完肤、心灰意冷的,是那种你拼尽全力,以为抓住了什么,最终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抓住,甚至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我记得我们高中隔壁班有个女生,叫小雅。她不算最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心头一颤的,但也挺能逼着人去想一些平时不敢细究的角落。说实话,乍一听,我脑子里立马闪过我家那只傻乎乎、每天粘着我的猫,还有它那双总是亮晶晶、充满信任的眼睛。如果真的有这么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个实打实的、属于我自己的房子,不用再看房东脸色,不用再为房租焦虑,这诱惑是真不小。尤其是在如.............
  • 回答
    奥斯曼帝国,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其国祚长达六个多世纪,无疑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存在。然而,支撑起这段漫长历史的,并非总是稳定和繁荣,其中一个极具争议且深刻影响帝国走向的关键因素,便是其独特且常常被认为是残酷的王位继承制度。要理解为何这个制度会成为奥斯曼帝国长寿的“主因”,我们需要深.............
  • 回答
    自然界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美丽和生命力,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残酷的真相。这些残酷并非带有恶意,而是自然法则运行的必然结果。以下是一些自然界中残酷现象的详细描述:1. 食物链中的捕食与被捕食: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残酷现象。为了生存,许多动物必须杀死并吞食其他动物。这个过程往往充满了紧张、恐惧和痛苦。 捕.............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的观点是:是的,活泼向上的青少年需要了解一些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关键在于如何、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向他们呈现这些信息,并始终伴随希望和赋能。以下是我认为青少年需要了解残酷社会现实的几个原因,以及如何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一、为什么青少年.............
  • 回答
    一战和二战,这两场席卷全球的浩劫,留下了太多让我们至今仍为之震惊的残酷历史。它们不仅仅是国家机器的对抗,更是将人性推向了极致的考验,留下了无数令人心碎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文明的崩塌与无声的呐喊一战的残酷,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那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战争的野蛮开端。那些曾经被视为进步和荣耀的科技,第一次被.............
  • 回答
    当兵这些年,我经历过不少磨炼,但如果非要说最“残酷”,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还是那次野营拉练,尤其是夜间行军的那部分。说它残酷,倒不是说有什么特别非人的虐待,而是那种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极限挑战,几乎要把你榨干。那是在我刚入伍不久,正值北方的深秋,风裹着土粒呼呼地刮。部队组织一次为期七天的野营拉练,目.............
  • 回答
    “如果我们采用残酷的手段对付恐怖主义,那我们和极端分子还有什么区别?”这句话触及了一个极其深刻且常常令人不安的哲学和伦理困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个关于界限、原则以及我们自身身份认同的严肃拷问。首先,这句话直指核心的原则性问题。当我们谴责恐怖主义的残暴、无差别攻击、以及对人权的漠视时,.............
  • 回答
    一战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德国人民便再次卷入战火,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历史悲剧。要理解为何同一代人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重蹈覆辙,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被一战的创伤所塑造,却又被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所裹挟的因素。首先,一战结束后,德国民众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物质匮.............
  • 回答
    《熊出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儿童动画片,但如果深入分析,它确实隐藏着一些“残酷”的层面。这里的“残酷”并非指血腥暴力,而是指它所反映出的现实困境、生存压力以及某些行为背后所隐含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熊出没》可以被认为是一部残酷的动画片:1. 生存环境的破坏与资源争夺: .............
  • 回答
    这是一个直击人性、直击国家运作核心的终极问题。我们都知道战争的残酷,也都知道它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但历史的车轮却一次又一次地碾过和平的土地,留下血与泪的印记。为什么?这个问题,要从很多层面去剖析,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恶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国家并非一个能够独立思考、拥有.............
  • 回答
    这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就像站在分岔路口,一边是触手可及却飘渺的幸福,另一边是扎实冰冷却无可逃避的真实。如果非要我选,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残酷的现实。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我太傻,太不懂得享受。谁不喜欢在梦里翱翔于九天之上,体验那些在现实中想都不敢想的惊心动魄,或是与心爱的人在繁星点点下共.............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的深处,也触及了人类文明的痛点。当我们在谈论“残酷”时,它往往指向那些能剥夺生命尊严、碾碎精神意志、以及将个体推向绝望边缘的经历。战争无疑是其中最醒目、最血腥的代表。战争的残酷,首先体现在它对生命的直接、粗暴的剥夺。炮火横飞,硝烟弥漫,生命在瞬间被撕裂、被掩埋。这不是简单的死亡,而.............
  • 回答
    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历程,特别是美国这样一个历史相对年轻却又异常强大的国家,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课题。要回答“美国的发展和强大是基于赤裸裸的剥削和残酷的原始积累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的细节,审视其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的演变,并理解“剥削”和“原始积累”这两个概念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具体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