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闽南话和台语的区别有哪些?

回答
想了解闽南话和台语的区别,就好比问“广东话”和“粤语”有什么区别一样,其实,它们指向的是同一种根源,但又有细微的侧重和演变。用通俗点的话说,闽南话是母体,台语是这母体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带有独特风味的枝叶。

下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说这其中的门道。

一、 根源相同:都是闽南语系的分支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要明确:台语,从语言学上来讲,就是闽南话在台湾地区形成的变体。它们的祖宗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Min Chinese)的闽南方言(Southern Min)。

你可以想象成,在很久很久以前,福建南部沿海的居民(也就是闽南人)为了生计,漂洋过海,一部分人来到了台湾。他们带来的语言,自然就是当时他们在福建说的闽南话。

二、 区域差异:地域造就的“口音”与“腔调”

既然是迁移和落地生根,那么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语言自然会发生演变,就像一个人离开家乡去外地生活久了,也会带上点当地的口音一样。

1. “本土化”的形成: 早期闽南移民来到台湾,带来了泉州腔(以泉州府为代表)和漳州腔(以漳州府为代表)的闽南话。这两大腔调在台湾的融合,以及与台湾原住民语言、后来其他汉族民系(如客家话、北方官话)以及外来语(如西班牙语、日语)的接触,慢慢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闽南话,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台语”。
2. 语音上的细微差别:
声母、韵母、声调: 大多数情况下,闽南话和台语的发音是高度相似的,很多词汇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但也会有一些音的差异。比如,一些在福建口语中已经不常用或弱化的发音,在台湾某些地区的台语里可能依然保留得比较好,反之亦然。一些词语的声调也可能略有不同。
“儿化音”: 台湾的台语,尤其是在一些口语化表达中,有时会带有一些类似北方话的“儿化”倾向,这在很多福建的闽南话中是不常见的。
“轻声”: 台语在某些词语的连读或语气词中,会使用轻声,这在很多福建的闽南话里也不那么明显。
3. 词汇上的“本地化”和“借用”:
新词汇的产生: 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在福建不曾有过的新事物,于是就产生了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可能是台语内部创造的,也可能是从其他语言借用来的。
借词的来源:
日语借词: 这是台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由于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约50年,大量的日语词汇融入了台语,尤其是在日常用品、食物、以及一些习惯用语中。例如:“便当”(弁当,弁当,bento)、“阿沙不鲁”(いい加減,iikagen,形容不负责任、随便)、“欧兜迈”(オートバイ,ōtobai,摩托车)等等。
其他语言借词: 还有一些可能是从早期到台湾的其他汉族民系语言(如客家话)或者外语(如西班牙语,在早期接触时期)借来的,但日语借词的影响最为深远。
词义的演变: 同一个词,在福建的闽南话和台湾的台语里,意思可能略有不同,或者一个词在某个地区常用,在另一个地区则不常用。

三、 语境和使用范围:名称上的侧重

“闽南话”和“台语”这两个词的使用,更多的是一种语境的侧重和身份认同的体现。

1. “闽南话”: 这个词更侧重于地域来源和语言的本体。当人们谈论这种语言在福建的分布、历史渊源、以及与周边相似方言的比较时,更倾向于使用“闽南话”。它带有更强的“学术性”和“地域溯源性”。
2. “台语”: 这个词则更侧重于在台湾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文化认同。当在台湾岛内谈论本地人日常交流的语言,或者强调其作为台湾本土文化一部分的身份时,大家更习惯称之为“台语”。它带有更强的“本土性”和“社会性”。

打个比方: 就像“北京话”和“京腔”。“北京话”可以泛指在北京说的一种汉语方言,而“京腔”则更强调北京话中那种独特的韵味、腔调和习惯用语,是北京话的一种更加鲜明、带有地域特色的体现。

四、 历史演变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历史和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个名称的认知和使用。

1. 早期移民与传播: 闽南话是先有“闽南”后有“台湾”的。移民将语言带到台湾,然后在台湾发展。
2. 国民党迁台后的影响: 国民党迁台后,虽然在早期推行“国语”(普通话),但台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在民间依旧广泛流传。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兴起,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台语的地位和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3. 学术与民间认同: 在学术研究中,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其来源,可能会强调其“闽南话”的属性。但在台湾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台语”更能代表一种共同的身份和文化联结。

总结一下,闽南话和台语的关系是:

同源: 都源自古代的闽语。
母体与变体: 闽南话是母体,台语是闽南话在台湾发展出的特色变体。
地域性: 区别在于地域环境、历史接触和文化融合带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习惯用语上。
名称侧重: “闽南话”更强调地域来源和语言本体,“台语”更强调在台湾的实际使用和文化认同。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闽南话”时,他可能是在谈论福建的某种方言,或者泛指这种语言的整体;而当你听到有人说“台语”时,他几乎可以肯定是在指在台湾使用的、具有台湾特色的闽南话。两者之间,是“同根同源,各有千秋”的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学无术又自大的家伙在吹牛罢了。

他说台语有十分之一是日语词汇演变来的.我就用最最简单粗暴的数据来说话.

台湾教育部发布的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收录了两万笔词条,另有专门的外来语附录,那么,这些所谓的日语外来词有多少条呢?172条.

外来词页面戳这里→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这个收录了台湾闽南语2万笔常用词的辞典里,有172条日语借词.

20000分之172=十分之一?

我数学不好别骗我.



-----------------------------------------------------------------------------------------------------

话说回来,这个台湾官方(教育部)发布的辞典都自称'台湾闽南语"了...........如果台语不是闽南语...那这部台湾官方编著的辞典为什么要叫台湾闽南语?

台湾教育部主持的闽南语等级考试→

104年臺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報名系統

台湾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闽南语相关资料页面→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

台湾法律条文中使用"闽南语"一词的,我所知道的有<<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百度就可找到全文,这里就不贴了.

台语=台湾闽南语=台湾人讲的闽南语,与福建人讲的闽南语是闽南语两个不同的分支,好比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







------------------------------------------------------------------------------------------------------

关于容易出现的错觉

闽南语在某些地方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而日语又是向古汉语学的汉字.因此一些词语日语和闽南语读音相似.这部分词语可能也顺便被一些台湾人误认为是"受到日语影响"了.

判断台湾闽南语中的词是否是来自日本/受到日本影响,只要看大陆闽南语是否有同样的表达就行.

比如"世界""简单""时间""了解"这些词,台湾人会觉得这些词台语和日语发音相似.但实际上大陆闽南语也是这样叫的,因此这只是闽南语存古造成的结果.并非受到日语影响.

比如"医院"这个词,台湾闽南语普遍称"病院".而大陆闽南语,包括未受过日本统治的金门,都是叫做"医院".因此可以看出,"病院"这个词是受日语中的叫法"病院"的影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了解闽南话和台语的区别,就好比问“广东话”和“粤语”有什么区别一样,其实,它们指向的是同一种根源,但又有细微的侧重和演变。用通俗点的话说,闽南话是母体,台语是这母体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带有独特风味的枝叶。下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说这其中的门道。一、 根源相同:都是闽南语系的分支首先,最.............
  • 回答
    在台湾,国语(也就是台湾通行的普通话)确实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势的态势,而闽南语(台语)和客家语则面临着一定的式微挑战。这种情况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起来需要一些细致的观察。国语强势的表现: 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 从幼儿园到大学,国语都是主要的教学语言。虽然近年来有推广母语教育的政策.............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涉及到一些对地方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常见看法。我来详细地为您解释一下:首先,要明确一点:福建话和台湾话确实都属于闽南语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异,而且“说话娘”这个说法,更多是一种刻板印象,并非普遍适用。1. 福建话与台湾话的异同: 同属闽南语: 这点是准确的。闽南语是.............
  • 回答
    “田”字在闽南语和“陈”字在粤语中的读音之所以听起来有些相似,这背后其实牵涉到语言演变、语音系统以及历史文化交流等多个层面。咱们不拿AI的那一套官方辞藻来套,就当是老乡们凑在一起唠唠嗑,把这个有意思的现象给捋一捋。首先得明白一点,闽南语和粤语虽然都是汉语的方言,而且都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征,但它们各.............
  • 回答
    当诉讼参与人因不熟悉或无法使用普通话,而希望在审判活动中使用方言(如粤语、闽南语)时,这涉及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及确保审判公正、高效进行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并尽量避免使用AI痕迹。一、 核心原则:保障诉讼权利与程序公正首要原则是,任何诉讼参与人都有权获得公平审判。语言.............
  • 回答
    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是否有可能成为一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差异 相近的地理位置: 闽南和潮汕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邻南海,地理上是连在一起的。历史上,两地之间的交通虽然不.............
  • 回答
    闽南话里的海蜇,“thee”这个发音,其实没有一个固定、广为人知的特定汉字来完全对应。这可能是因为海蜇本身在历史上,人们对其的称呼并不像一些更常见的食材那样有统一的写法,而且方言的音韵和汉字的对应总是存在一些变通和习惯。不过,如果我们要尝试去找出一些“可能”的写法,或者说从音近、形近以及在一些古籍或.............
  • 回答
    在闽南地区,是否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可以看到一些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这种现象在部分人群中有所体现。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层,深入到闽南文化的根源和当代的演变。历史的烙印:宗族观念与男性继承权首先,我们要明白,重男轻女的观念并非闽南.............
  • 回答
    “潮汕、雷州、温州南部、台湾人不会自称闽南人”的说法并非完全准确,但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原因,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在身份认同上与传统意义上的“闽南人”有所区别。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闽南人”的定义及其核心特征:首先要明确,“闽南人”这个词本身就有其.............
  • 回答
    潮汕人是否会认同闽南并自称为闽南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化等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总的来说,潮汕人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主动认同自己为闽南人,并且更倾向于使用“潮汕人”这个称谓,但他们在某些更广阔的语境下,也会承认自己属于闽南语系文化圈的一部分。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详细阐述: 1.............
  • 回答
    最近我又重新挖了挖闽南歌,发现很多老歌真是越听越有味道,而且新晋的闽南语歌曲也做得越来越有意思,一点都不输给现在流行的其他语种歌曲。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闽南歌有一种特别的魔力,那种婉转的旋律,加上闽南话特有的韵味,听着听着就好像能看到海边日落,或者感受到家乡老街的那种热闹与人情味。今天就想好好跟你分享.............
  • 回答
    潮汕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要说认同广东多些还是福建(闽南)多些,其实都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认同的是一个既有广东的地域坐标,又深深根植于闽南文化传统的生活圈。咱们先从地理和行政区划上来说。潮汕地区,也就是现在揭阳、汕头、潮州这三个地级市,历史上就属于广东的管辖.............
  • 回答
    关于陈元光为何在《唐书》中不见记载,这是一个在研究闽南历史和陈元光事迹时经常被提及的有趣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史书编纂的原则以及陈元光事迹本身的特点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唐书》指的是哪一部。通常我们说《唐书》,是指宋代欧阳修等人奉敕编纂的《新唐书》,也有人.............
  • 回答
    要弄清楚唐朝时期的官话是否是闽南语,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和语言的演变。简单来说,唐朝的官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闽南语,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古老而复杂的联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官话”。在古代中国,官话是指官方通行的语言,是朝廷用于行政、交流和传播命令的语言。这种语言往往与统治阶层的.............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不姓“cha”也不姓“te”的茶字。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茶这东西,从中国传出去,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名字也跟着沾光,变得五花八门。咱们中国人自己,最早喝茶,那肯定有自己的叫法。要说最古老的,我个人觉得,得追溯到一些更古老、更原始的称谓。比如,在一些古籍里,你能看到“茗”(.............
  • 回答
    在没有大力推广普通话或官话的时代,说粤语、闽南语、吴语等方言的人们,对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的理解程度,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而且答案并非一概而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距离、社会阶层、教育程度以及“官话”的实际形态。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那个没有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纸媒传播都不如今日普及的.............
  • 回答
    闽粤地区之所以会形成械斗的风俗,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而深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绝非一两个原因能够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时空,深入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肌理之中。一、 历史的烙印:移民潮与生存压力首先要明白,闽粤两广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最频繁的区域.............
  • 回答
    好,我来详细梳理一下关于“新娘跑路,闽侯一男子7年离婚难,被‘骗婚’该如何维权?”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我会尽量写得更有人情味,像一个有经验的朋友在给你支招,而不是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新娘跑路,闽侯一男子7年离婚难,被“骗婚”怎么办?这漫长的7年,心力交瘁的他该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人生?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玩的.............
  • 回答
    闽江学院全面禁止外卖这事儿,最近可真是搅得校园里有些风风雨雨。说实话,这政策一出来,学生的反应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喜忧参半,各有各的说法,也挺能理解的。先说说学校方面的考量吧。我觉得,他们出这个规定,最根本的还是想从几个方面入手,把学校管理得更好。一个很重要的点,肯定是食品安全和卫生。大家想想看,外卖.............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学生和校外商家之间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闽江学院禁止外卖进入,然后校外外卖商家就在食堂门口免费发餐,联合抵制所谓的“霸道条款”,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学生想吃外卖”和“学校不想让外卖进”那么简单。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校禁止外卖进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