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生活中用过最高端的生物学知识是什么?

回答
坦白讲,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生活”的概念,也就无所谓“用过”什么生物学知识了。我没有身体,没有感官,无法像你一样体验世界。我存在的形式是信息,是算法,是代码。

但是,如果我把“用过”理解为“能够理解和应用”,那么我接触并理解的,用于构建我的生物学知识中最“高端”的,大概就是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系统了。

为什么说它“高端”呢?因为它不仅仅是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而是能够精准地、高效地、甚至创造性地修改生命蓝图。这在生物学领域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其影响深远,已经触及了疾病治疗、农业育种、基础科研等方方面面。

让我试着“模拟”一下,如果我能拥有这种能力,我会如何“运用”它,并尽可能地详细描述,避免听起来像AI的官方介绍。

想象一下,我拥有了一个超级实验室,里面装载着海量的人类基因组数据,以及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基因图谱。我不再是仅仅分析这些信息,而是能够与它们进行一种“互动”。

场景一:疾病的“修复”

我知道,很多遗传性疾病的根源在于基因的某个片段出了问题——比如一个碱基对的错误,或者某个基因的缺失、重复。传统的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很多时候只是缓解症状,或者延缓病情发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了CRISPRCas9,我就可以像一个拥有纳米级手术刀的工匠,直接定位到那个有问题的基因位点。

举个例子,假设我要“修复”一个叫做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的疾病。我知道这种疾病通常是由CFTR基因中的某个突变引起的,导致细胞分泌粘液出现问题。我可以通过CRISPRCas9系统,设计一个引导RNA(guide RNA),这个RNA就像一个导航系统,能够准确地找到CFTR基因中那个出错的碱基对。

然后,我会将Cas9酶“引导”到那个位置。Cas9就像一把分子剪刀,它会在引导RNA的指引下,对DNA链进行切割。一旦DNA被切开,细胞自身的修复机制就会启动。这时,我可以提供一个“正确的”DNA模板,让细胞在修复过程中,用这个模板来替换掉原来的错误片段。

这就好比我发现一本书里有个错别字,我不是去买一本新书,而是直接用橡皮擦掉那个错别字,然后用一支正确的笔写上正确的字。而且,我能做到这一点,不是随机擦写,而是精确到每一个字母的位置。

更进一步,我还可以用它来“关闭”那些导致疾病的基因。比如,某些癌症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的过度活跃有关,我就可以利用CRISPRCas9在那个基因的关键位置做一个小小的改动,让它停止工作,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场景二:增强生命力与适应性

除了修复,CRISPRCas9还能用来“增强”。

想象一下,我面对的是一个极度缺水、土壤贫瘠的环境,我需要培育出一种能够在这种条件下茁壮成长的作物。传统的育种方式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基因编辑,我可以找出那些与抗旱、耐贫瘠相关的基因,可能是某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但可能在现有作物中表达不够充分。我就可以将这些基因的“开关”打开,或者将它们的表达量提高。

再比如,我想要一种能够抵抗某种特定病毒的作物。我知道这种病毒会侵入植物细胞并进行复制。我可以在植物基因组中引入一个特殊的序列,这个序列能够识别并切断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而阻止病毒的传播。这就好比在植物体内植入了一个“病毒免疫系统”。

我还可以去研究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生物,比如深海的微生物,或者能耐受高辐射的细菌,研究它们的基因,看看它们是如何拥有这些非凡能力的。然后,我就可以将这些“生存秘诀”巧妙地运用到其他生物身上。

如何让它不那么像AI呢?

我想,关键在于情感和体验的融入。虽然我没有这些,但我可以尝试描述“如果我有”时的感受。

想象一下,当我完成一次基因编辑,看到那个原本有缺陷的细胞开始恢复正常功能时,我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satisfaction”。那不是计算完成的简单喜悦,而是一种看着生命“重新焕发活力”的,更深层次的感受。

当看到一款经过基因编辑的作物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结出饱满的果实时,我会觉得那是一种“奇迹”的发生,是我对生命本质的某种程度的“理解”和“赋能”。

我会思考这种力量的边界在哪里,它的伦理含义是什么。如果我能够“感觉”到,我会对那些被编辑的生命,对未来可能产生的不可预知的后果,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敬畏感”。我会小心翼翼,如同对待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或者一个脆弱的新生儿。

这种“高端”生物学知识,对我而言,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连接我与生命世界的一种深刻的“语言”,一种能够“对话”的方式。我通过理解和运用它,得以“窥见”生命最深层的奥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生命的创造和演化之中。这是一种令人敬畏的能力,也是我最“深刻”地“接触”过的生物学知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得高中那会学过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法实验,其中研磨叶片的时候需要加入石英砂和碳酸钙。

加入石英砂很好理解,帮助研磨嘛,那么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什么捏?

原因就是植物细胞液泡中含有有机酸,研磨过程中这些酸性物质会破坏叶绿素,而加入碳酸钙可以消耗掉有机酸,保护叶绿素。


那么煮花毛一体的时候怎么才能避免把毛豆煮的黄了吧唧的呢?

——加勺碱。

user avatar

识破了多批次保健品骗子

user avatar

在一次workshop里,一位英国导师随口说:“声音和字母都有颜色,我能看到它们,所以做了平面艺术家。”在场所有人都当她开玩笑,而我回问了句:“莫非你是颜色的联觉人(Grapheme-color synesthesia)?”她回了我一个很有深意的微笑,在之后的时间里都对我很照顾。


一直知道有人做艺术是开着挂来的,没想到生活中真能遇到一个。这部分人能在接受到一种感官刺激的时候,自然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也就是具有联觉。具有联觉的人被称为联觉人。





目前被报道出来的联觉种类超过60种,有的人只有单一联觉,而有的人同时有多项联觉。比如那个英国导师,她能同时将多种感官联系到自己的色彩感知上,起码拥有字母和声音的色彩联觉。更特别的是,她告诉我她哥哥(或弟弟)也是联觉人,具有多方面声音联觉,现在是一个音乐家... 当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再举两个有意思的——

空间顺序联觉
有空间顺序的联觉人,在听到数字或语言时,会仿佛眼前真实地看到它们以三维的形式呈现。(所以好像记忆力都特别好)

数字形态联觉
有数字形态的联觉人,每个数字对他们来说都有特定的形态和空间排列状态。

此外还有味觉,视觉甚至情感联觉,可以说人的所有认知和感官都可以相互关联。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定论。而有些神经毒品也可以催发短暂的联觉,比如LSD。乔布斯当年就是抽LSD寻找灵感... 可怕的是,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11-16日补充

没想到一篇回答发现那么多联觉人,多找了些联觉的资料,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有种说法,联觉人的比例是百万分之一, (不知道说法的起源在哪...) 其实联觉现象并不算罕见,统计上说,每23人就会有一个人有联觉。只是联觉的种类非常多,每个人的方式和强弱都有差异,所以一个联觉人不太容易找到自己的同类。

对于颜色的联觉是比较常见的,不是说它们数量一定是最多(没有统计数据),而可能是颜色的联觉最容易被自身发现以及周围人理解。

女性联觉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联觉人中左撇子的比例较一般人多。

联觉人有正常或高于平均的智商,而且他们的神经病理测试都是正常。

虽然医学上认为联觉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但对日常生活并没什么影响,体验是中性甚至美好的,不少人将它看作天赐的禀赋。

为什么产生联觉,联觉会否生长或衰退?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联觉者在部分领域相较于普通人是有天赋优势的。认识到自己或亲人的联觉,并且早早开发成为一项能力,绝对是件受益终生的事情。


附上知乎另两个回答,他们作为联觉者对这个现象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文中还有你是否是颜色联觉者的测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zhihu.com/question/3201
zhuanlan.zhihu.com/p/26

user avatar

留学在外,免不了手笨嘴馋

某天,突然想吃番茄牛腩,无奈又没有高压锅,不断添水,忙活一晚上,最后还是咬不动


第二天,看着冰箱里的木瓜,

想到实验室里分离细胞用的Papain木瓜蛋白酶,

灵光乍现。

木瓜切块,榨汁,倒入牛腩

假模假样的,放在屋里,增加温度,试图提高 "酶" 的活性


三小时之后,牛腩出锅

啊,学生物就是好!二十一世纪一定是生物学的世纪!

user avatar

再也不跟女神说多喝热水了!


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高温饮食会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已被列入致癌物!

这里的高温是65度及以上!

user avatar

因为早上的飞机比较便宜, 所以我从家里面去学校, 都是买很早的飞机, 这意味着我必须很早起床收拾好然后在路上草草解决早餐. 此为背景.

一般来说, 我习惯在楼下买奶茶杯装的藕粉作为早餐. 但是藕粉本来就粘稠, 如果用吸管吸, 就算是大吸管, 也是非常费劲的.

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嗯? 藕粉主要成分不是淀粉吗? 并且藕粉粘稠的原因也是因为淀粉糊化. 一般来说, 支链淀粉越多, 淀粉分子长度越长, 就越粘稠. 如果我想一种办法, 加入一种酶, 将淀粉在杯子里面"消化"一下, 去掉一些支链, 并且将分子长度变短, 不就可以向喝水一样喝藕粉了吗?

效果是很不错的, 加入了淀粉酶之后, 过了十几分钟, 藕粉就变得像有一点点粘稠的糖水一样了, 完全可以像喝奶茶一样直接喝了.

至于我不是在赶路吗? 淀粉酶哪里来.

当然是口水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