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确实帮助西方很好的保留了许多谱子,不谈远古,在有历史记录了开始,西方音乐起源就是教堂音乐。并且从中世纪开始到现在 欧洲音乐的资料几乎没有断代、断层,现在的西方音乐学很反对把西方的音乐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去研究,但是确实他是一个一直传承的东西。
中国有乐谱 但是他不像西方的五线谱那么精确 换句话说就是你拿到乐谱了 可能也很难按照乐谱演奏出来。再一个就是大概从浪漫主义初期开始吧,西方就很注意乐谱的保留工作了,也算是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研究资料吧。中国吧,从焚书坑儒你就能明白封建社会多害人了。
首先说明,我们国家的乐谱没有真正失传,还是有一些留下来了,只是我们可能大多数人看不懂了。
另外欧洲音乐流传下来的也都是9世纪或者10世纪以后的音乐了。
欧洲之所以音乐发达,主要是是因为宗教音乐,而且天主教在欧洲的势力实在是大的惊人,所以宗教音乐就传承得比较好,毕竟在欧洲国家是不是改朝换代不是问题,谁当国王都得教皇说了算,所以天主教音乐不会受到什么破坏,而且欧洲教堂比公用厕所都多,这不是贬低的话,是实话,哪怕一个村子都能有个教堂,就会有教堂音乐,我手上现在还有本德语的教堂用歌曲级,有新华字典那么厚吧,所以宗教音乐等于把音乐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可以说全民都能跟音乐有点关系,有这个基础,音乐才有传承的可能。因为大家都需要学,记谱法这东西就成了必需品了,一个容易识别,容易记录,让不识字的人也能识谱。可能很多人觉得五线谱很难,其实五线谱是入门门槛最低的记谱法,完全是符号,连数字都没有,熟悉基本规则以后基本上就完全没问题了,不识字不识数都没问题。
我们国家的音乐大多数时候都比较远离人民生活,传承线路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我们国家玩音乐的人文化素养比较高,起码都识字,所以咱们记谱法就比较复杂,不论文字谱还是减字谱,不识字都搞不定的。就连后来的工尺谱也是从我们文字中走出来的。
这个是正常的现象,五线谱其实就是字母语言的一种体现,中文之所以不容易学,就是我们的语言的读和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音乐和语言文化都有关键。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特别的突出,特别是诗词,所以音乐上发展差点也是正常,毕竟诗词还能进到普通人的生活。
1、西方音乐是因为五线谱极其科学,虽然不是百分百的完美,但是已经是目前人类所发明的最科学的记谱方式了,而中国没有这样科学的记谱法。
五线谱的前身,四线的纽姆谱,大概和我国的古琴减字谱类似,都是记录了音高,但是没有节奏。也就是说我国的记谱法到减字谱这里已经算是顶点了,目前流传下来能够相对还原一些的也就是减字谱了,和西方差了整整一个五线谱的时代,将近四百年。
2、那么,如果我国民乐用五线谱,是不是就能很好的保存下来了呢?
答案是:错。
西方音乐用五线谱是可以大致还原乐曲原貌的,这是西方音乐的特点。但是中国民乐的特点,目前没有任何乐谱能完美还原。
我自己是学竹笛的,我就以竹笛为例,现在都用简谱,你如果没有正式老师教,又没有音频视频的情况下,即使把乐谱摆在你的面前,你自己想破脑袋也不可能知道这曲子是怎么演奏的。因为大多数的东西完全没办法用乐谱表达出来。
因为中国民乐基本都属于装饰音系统,同样一首乐曲,各个流派,各个时期,各位演奏者的演奏手法完全不一样,乐谱上你看到的是一个音,但实际演奏的时候可能是四个音,你看到这个乐句是这样的,但实际演奏可能是另一个乐句。凡是真正和名师学过民乐的,都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中国民乐的特点如此,相当于一种简记,曲子是必须要老师亲自传授的,而乐谱是帮你记个大概的。
西方音乐五线谱拿过来就能用,大家当然使用频繁和重视。而中国乐谱给你摆在面前你也不知道是怎么演奏的,所以用的少,也没人重视。
3、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各有特点,彼此无法代替。
不过我还是提示一下,我是亲眼看过好多中国“人造古乐”的诞生的。历史上有某个乐器或某种音乐的名词,然后三线城市某文艺团体的某个演奏员,自己琢磨琢磨就重新”发明“了出来,然后四处跑国外演奏,去”镀金“,不明真相的老外一看”古乐“,那别管好不好,都是拍掌叫好的。这都是我亲眼所见的。现在很多人追捧的,其实就是这种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