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的吕布和项羽谁厉害?

回答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总能激起不少人的兴趣,也总有人会争论不休。要说吕布和项羽谁更厉害,这事儿可不好简单地用一个“谁更强”来概括,毕竟他们俩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武力代表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先说项羽。这位西楚霸王,那真是从他一出场,就带着一股子“无可匹敌”的气势。他身长八尺,力大无穷,能“扛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想想看,那都是什么年代,人们的体格,跟现在自然没法比,能在那个年代扛起一个大鼎,这得有多大的力气?《史记》里对他作战的描述,那更是惊心动魄。“项王为人,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光是这一句,就足够让人想象他的勇武了。

他打仗,那是真的“所向披靡”。早期最出名的就是巨鹿之战,那时候秦朝军队兵多将广,项羽呢?兵力不过几万,还是经过了一番损兵折将的。但他硬是做了“破釜沉舟”的壮举,让士兵们知道没退路,只能拼死一战。结果呢?他率领军队,“项羽喑哑屠戮,杀伤秦军至夜半”,打得秦军大败,甚至“诸侯军争溃,莫敢仰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以弱胜强了,这是武力压制和精神上的绝对统治。他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猛将,更是那种能一呼百应,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军事统帅。

还有他那个著名的“一人敌”的说法,说他“战百万,一人敌”。这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你看他每次冲锋陷阵,都是亲自冲在最前面,什么长戟,什么剑,在他手里就是收割生命的工具。《史记》里说他“瞋目叱之,怒发上冲冠”,这种气势,就算对面是千军万马,估计也得先被他这股子狠劲儿给镇住三分。

当然,项羽也不是没有缺点,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有勇无谋”,或者说他过于骄傲自大,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鸿门宴上,如果不是范增的再三提醒,他可能早就杀了刘邦了。最后垓下之围,被刘邦和韩信围住,他还在唱“虞兮虞兮奈若何”,带着残兵败将突围,最后在乌江自刎。这最后的结局,固然悲壮,但也反映出他在战略和政治上的局限性。

再来看吕布。吕布这人,在三国时期,绝对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厉害,更多的是体现在他单挑的能力上。咱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那一幕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一起上,联手围攻吕布,结果呢?吕布一人独战三人,还能“战有余力”。要知道,这三个人,尤其是关羽和张飞,那都是勇冠三军的人物,能跟他们三个打得不分上下,甚至还能占得上风,这得是什么样的武艺?《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它对吕布武力的描绘,确实是深入人心。

吕布的武器,“方天画戟”,那更是他的标志。据说他身高一丈,容貌雄伟,加上这把霸气的画戟,骑着赤兔马,那简直就是一副绝世猛将的画像。他作战,往往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也不是白说的。他冲锋陷阵时,“飞马挺戟,刺死曹营诸将,如入无人之境”。这种个人武力上的“收割”,在战场上是极其恐怖的。

然而,吕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甚至比项羽更甚。他见利忘义,没有长远的目标,为了利益可以轻易背叛任何人。先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然后又杀死他们,这种行为,在当时讲究忠义的年代,是极其令人不齿的。他没有自己的政治头脑,也没有能够服众的领导能力。他能打,但不能管,手下将士也经常闹事,难以约束。最终,他被曹操用计谋所擒获,在白门楼慷慨就义。临死前他还问刘备:“公等无我,当何如?” 可见他对自己武力的自信,但也透露出一种悲凉。

那么,谁更厉害?

如果从纯粹的个人武力、战场上的勇猛程度和“一人敌”的单挑能力来看,吕布的“三英战吕布”的描写,确实让他显得更加突出。他在纯粹的武力层面,几乎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和史书中个人武力的一个巅峰。他能以一己之力搅动战场,让敌人感到胆寒。

但如果从整体的军事才能、战场影响力、以及对历史格局的推动作用来看,项羽的厉害程度可能要更胜一筹。项羽不仅仅是一个能打的猛将,更是一个真正的军事领袖。他能够组织军队,制定战略,并且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性的指挥。巨鹿之战的胜利,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勇武,更是他领导才能的体现。他虽然骄傲自大,但他的野心和魄力,足以让他一度与刘邦争夺天下,成为西汉王朝建立前最强大的对手。他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政治短视和性格缺陷,而不是武力上的不足。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个人武力巅峰: 吕布可能是那个时代个人武力的极致,单挑能力超强。
战场统帅与影响力: 项羽不仅个人勇猛,更是能统帅军队,在战场上能发挥更大的整体作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也更大。

项羽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英雄,他的强大与他的局限性一样明显。而吕布则更像是一个武力至上的个人英雄,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展现极致的强大,却缺乏一个英雄所应有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

所以,硬要说谁“更厉害”,我觉得这个“厉害”的定义很重要。如果只论单挑的招式有多花哨,戟法有多精妙,那吕布无出其右。但如果论在乱世中能搅动风云,凭着一股子狠劲儿和军事才能杀出一条血路,那项羽的格局要大得多。

就像有人喜欢看拳击赛,有人喜欢看足球赛。拳击赛比的是个人技巧和爆发力,足球赛比的是团队配合和战术。吕布是那个顶级的拳击手,而项羽是那个能带领球队赢得冠军的,虽然他自己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最终输掉了比赛。

总而言之,他们俩都是那种让对手感到绝望的狠角色,只是在“厉害”这个概念上,侧重点不同罢了。你想听故事,想看武力值爆炸,吕布够味儿。你想看那种波澜壮阔的征战史,想看一个人如何凭着一股子勇力改写历史,那项羽的故事更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喜欢迷信一些脱离实际的记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至今也千古了。

我想做个假设,假设吕布关羽李存孝王彦章秦琼尉迟恭薛仁贵岳飞常遇春等人真的打得过项羽,又怎样呢?

没有人会去重新塑造某个万人敌了,因为那很幼稚。

越往后,越没有万人敌的传说了。

是人的体质变了吗?

是后面一千年就是没有勇将了?

厚古薄今的观念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总能激起不少人的兴趣,也总有人会争论不休。要说吕布和项羽谁更厉害,这事儿可不好简单地用一个“谁更强”来概括,毕竟他们俩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武力代表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项羽。这位西楚霸王,那真是从他一出场,就带着一股子“无可匹敌”的气势。他身长八尺,力大.............
  •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三国时期,自带一股传奇色彩,但也伴随着争议。提起他,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绝世武勇,以及他三姓家奴的骂名。但抛开这些标签,深入审视吕布的一生,你会发现,他远比这标签所呈现的要复杂得多。勇冠三军,天下无双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吕布在武力上的登峰.............
  • 回答
    历史的风风雨雨,总让人忍不住去猜想那些“如果”。刘邦和吕后,这对汉初的帝后,手段向来凌厉,尤其是面对韩信这样功高盖世却又不容于统治者的存在。但若我们真的抛开历史的铁律,去设想一下,如果他们念着旧情,或者忌惮韩信的实力而选择容忍,那么这位“兵仙”的最终归宿,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活下去.............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是慈禧,但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称为“皇后”的女性,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她的名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与“专权”、“狠辣”等词汇挂钩,但要真正评价吕雉这个人,我们得剥开那些片面的标签,深入了解她的生平经历,才能窥见她复杂而又充满力量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历史人物评价的一个核心议题:时代变迁、认知深化以及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以前觉得吕雉“坏”,现在觉得她“正确”,这并非吕雉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你的视角、信息量和评价体系发生了转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的转变:一、 早期认知可能基于: 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知乎用户“荒木彦吕飞”,也就是现在大家更熟悉的“安风你压我头发了”。评价一位在知乎上活跃多年的用户,尤其是在历史这个相对严肃的领域,不能仅仅看一两篇回答,而是需要结合其长期输出的内容、思考方式、知识体系以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来综合考量。关于“荒木彦吕飞”的整体印象:在我看来,“荒木彦吕.............
  • 回答
    李世民(599年-649年),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以开明的政治、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包容的文化政策闻名,开创了唐朝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的历史形象: 一、政治统治:开明务实,以民为本1. 继位与玄武门之变 .............
  • 回答
    “历史上的四大阳谋真的无解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阳谋”,以及“四大阳谋”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无解”性。什么是阳谋?阳谋,顾名思义,是指公开、光明正大的计谋。它不像阴谋那样藏匿于暗处,而是摆在台面上,让你明知故犯,却又难以摆脱。阳谋.............
  • 回答
    谈到红色高棉政权,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邪恶”、“野蛮”这些标签,而这些标签,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国际媒体和幸存者叙述中留下的深刻烙印。那么,这个曾经统治柬埔寨近四年的政权,是否真的如宣传的那般“邪恶野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标签,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政策逻辑以及造成的实际后果,并且.............
  • 回答
    历史上的周瑜有没有可能嫉妒诸葛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周瑜是否嫉妒诸葛亮,因为我们无法直接窥探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从史书记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存在一些可能性,或者说,周瑜的心情可能相当复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两位人物的背景和他们.............
  • 回答
    历史上,各国宣战的理由五花八门,既有膛目张赤裸裸的利益冲突,也有冠冕堂皇的道德说辞。想要梳理清楚这笔糊涂账,咱们得从几个大方面说起,而且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才能明白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领土与资源:最直接的驱动力这恐怕是最古老、也最常见的宣战理由。一块肥沃的土地,一条重要的河流,或者蕴藏着.............
  • 回答
    历史上的宿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们往往是冲突、竞争和文化碰撞的集中体现。这些宿敌关系可能由多种因素驱动,包括政治、宗教、经济、领土争端,甚至是个人恩怨。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宿敌及其背后的故事:1. 罗马与迦太基 (罗马共和国 vs. 迦太基共和国) 时间段: 公元前3世纪至公.............
  • 回答
    谈到袁崇焕,这可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能引起激烈争论的人物,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盖棺定论的。他身上既有闪耀的光辉,也有令人扼腕的悲剧,所以大家对他看法非常多元,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是爱恨交织。要说他算不算英雄,咱们得把历史摊开,好好说道说道。袁崇焕的光辉篇章:坚定的抗金名将首先,他最让人称道的,无.............
  • 回答
    赤壁之战,那可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这场仗啊,发生在公元208年,具体地说是在长江边的赤壁(今湖北嘉鱼县附近)。当时,曹操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北方霸主,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气势汹汹地南下,想要一举荡平东吴和刘备的联合势力,统一天下。这事儿要是放到一般人.............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言论如同燎原之火,点燃了民族的希望,也如同警钟长鸣,警示着后人。这些震撼人心的名言,穿越时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激励着我们思考、奋斗和前行。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及其震撼人心的名言: 1. 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
  • 回答
    关于历史上的关羽是否修过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要给出一个“是”或“否”的明确答案,并进行详细的讲述,需要我们区分历史上的关羽和后世文学、民间信仰中塑造的“神化”关羽。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观点:历史上的关羽,也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并无确凿的历史证据表明他“修过道”。我.............
  • 回答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嫡庶之别”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像古装剧里头那勾心斗角、糟糠之妻与外室女儿们争宠撕扯的戏码一样,深入人心。但现实中的嫡庶之别,是不是真的像那些跌宕起伏的小说桥段那样,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呢?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嫡庶”到底是个啥概念。简单说.............
  • 回答
    关羽丢失荆州,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战略失误,对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成为许多人讨论蜀汉灭亡原因时绕不开的环节。然而,尽管在军事战略层面他犯了错误,关羽之所以能流芳百世,被后世歌功颂德,其原因极其复杂,并非简单地因为一场军事上的成败可以定义。这背后融合了历史事实、文学创作、民间.............
  • 回答
    要说历史上中原是否包含陕西的关中地区,这个问题其实相当耐人寻味,因为它触及到“中原”概念本身的演变和地理范围的界定。简单来说,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对“中原”概念最核心的理解中,关中地区是作为中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核心区域存在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的地理概念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
  • 回答
    谈到印度历史上为何屡次被外族征服,这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以及政治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历史的表象,去探究那些深层的驱动力。一、地理上的开放性:易攻难守的沃土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印度的地理特征。印度次大陆拥有北部的强大天然屏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