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淮军、湘军、清军一拥而上,拿着克虏伯大炮,才打死1000多日军,日军共伤亡两万;
台湾义军抗日,天地会刘永福带着台湾民兵,只有土炮土枪,打死3000多日军,日军共伤亡三万多,连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被运回日本、次日日本皇室公布“病死家中”。
有志青年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酒囊饭袋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的。
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进程中,出现许许多多的“带路党”、“买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在抗日战争中,有那么多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汉奸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同样,在当今社会,有一些无意许身报国,但愿小院独扫;不愿自奋向上,但愿得过且过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求田问舍”的许汜和心怀天下的刘备闹得不愉快。刘备从没有问过许汜“你为什么不匡扶汉室呢?”这样的话。他只是无视这个许汜,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罢了。
同样地,刘备没有问过曹操为什么要挟汉;曹操也不会问刘备为什么要匡汉。
道既不同,分道扬镳就是了,盍求人之然已也?
同道自会同行,不同道强求不得。
只要自己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你就会发现逐渐身旁就会只剩下同道、同行者。说起来不过坚持二字,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愿你能像当年的英雄那样,百折不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我记得小学,正好讲到这篇课文,老师就问班级里的同学:“你们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呀?”
有人说“为了钱” 老师说“很好”
有人说“为了父母” 老师说“很好”
有人说“为了自己” 老师说“很好”
我把手举得老高,举了好一会儿,等他们答完了,老师不耐烦的看了我一样,还是点了我的名字,我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一阵哄堂大笑过后,老师说:“就你,就你为了中华而崛起读书,你以为你是谁……”
我忘了后来老师说了什么,我甚至不知道那一天,我是怎么度过的。我只记得,下课后被人嘲笑,从学校再到回家的路上。
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很差,我可以理解老师对我说法的不屑,但我无法释怀。所幸他被吊销了教师资格证,原因是他当上校长后贪污受贿。也不知道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他是怎么想到这一处的。
2013年1月22号,南海仲裁案打响。
那段时间,我们班里也是讨论的厉害;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连菲律宾都骑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自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为中国造航母、造火箭、造飞机、造导弹,让中国不再受欧美日等强国的欺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于是,我们把黑板报的主题定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在最醒目的地方写上“2013.01.22--南海仲裁案”。
黑板报刚做好,我们班主任和其他一些老师就开始嘲讽我们:
你们一群小屁孩还谈什么国家大事?
这种事是你们管的?
你们以为你们成绩很好了?
知不知道人外有人?
你们只要关注自己成绩就行了?
你们只要在乎中考就行了?
别人班都在做题背书,别人班的成绩就要赶上来了,你们还在这搞无关紧要的事,学生只管读书就行,这种烂分数也配为国家崛起而读书?
我们班是学校的培优班,成绩不差,不过只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挨骂是肯定的。
之后他们还强迫我们把黑版报改成学校要求的主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致中考”。
17年,中印边境对峙。
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同学在课间经常谈论对峙事件,觉得要是中国足够强大,印度肯定不敢这么嚣张,为什么中国老是被人欺负,可能是因为没有核动力航母,没有B-2。
我们老师听到了,开始嘲笑我们:
你看看,别人在课间都在刷题,你们还有时间在闲聊,为什么不充分利用时间做点题目?
你们是学生需要讨论这些屁事干什么?能不能安心读书?
你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高考,高考是你们的终点!高考没考到985,你们懂得就算比中南海还多那有什么用?
成绩不比别人差就行,你们学生只管学习,其他事都不用管,现在管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以后别人年薪百万,你还是个扫马路的!
你们成绩差,没考上好大学,去当炮灰都不配!
打没打赢关你们什么事?打赢了你们就以后找得到好工作了?
自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讨论过这些事。
至于题主说,为什么被嘲笑?
我想可能时代不同了,读书的价值观和目的早已变了吧。
不!
其实一直没变!
毕竟在那个时代,像周恩来这样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我是个俗人,要说我读书不为钱,那肯定不是,我也为钱。
但我也希望中国真的能崛起啊。
如果按他们的价值观来判断的话,我的确不配。
谁说的?
我依然记得那年高数课上,高数老师对着昏昏欲睡的我们怒吼道:一个个都给我醒一下,别人学高数可能只是为了混个毕业找个工作,你们不一样,你们以后可能是要拿它来计算导弹飞行轨道的,计算飞机飞行阻力的。。。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打瞌睡的?高数是你们以后搞科研的基础,是手中的尖刀利刃,不把它学好怎么跟敌人拼杀?去送死吗?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如雷贯耳,我没觉得有啥好笑的。
—————
2019.10.19补充更新:随便回答了一下,几天不看,没想到这么多回复和点赞。其实,我们中国有十三亿同胞,不论学习还是工作,只要大部分人在努力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我们必将造就一个伟大的祖国。
很多朋友说搞军工的伟大,其实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都伟大,只要你努力了。如果你工作以后能用自己的所学把自己的专业搞到极致,做到自己领域的顶尖水平,谁会不敬佩你,谁又能怠慢你?真有本事不爽了随时可以换岗啊。关键是你怨天尤人的时候有想过自己努力了吗?
那些天天说读书无用的人非蠢即坏。至少我同学里学的好的人混的都不差,现在在各行各业也都参与着重要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之崛起而贡献着。另外,我大学没有混,经常上晚自习到十一二点,但还不是最用功的那个,可能让某些人失望了,不好意思。
因为现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已经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周总理年轻时的时候很少有人敢把中华之崛起作为自己的志向,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建设国家而奋斗。
这句话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对的,只不过当时说是振聋发聩,现在已经是众所周知。换言之,是一路正确的废话。
因为你不配说这样的话。
周恩来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
那个时候全中国99.99%文盲,不识字,会读几个字,会写完整的话就是先生,小学毕业就是知识分子,中学毕业的就是国家栋梁,周恩来当年是南开中学学生。现在南开中学还是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周恩来就算以后不踏上救国的路,也是未来妥妥的社会精英,决定几百上千万命运那种。
所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于周恩来来说,不是一句空话,是一句实话。像他这样的未来栋梁,读书和不读书,差别是很大的。读了书,他才能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像太平天国,纳粹那样的邪路。不读书,可能就是一个安于享乐,过一天是一天,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但是现在的人,哪一个人还有当年周恩来的同等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中华已经崛起,或者说势不可挡的崛起了。中华崛起不差你这份书。或者说,就算你读不读书,中华崛起并不care。你读书了中华不会因此而崛起,你不读书堕落了,中华也不可能因堕落。
但是周恩来那会儿可真不是这样。作为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天津市第一的重点中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周恩来。本身就是全国前0.0001%的人物。
他读不读书,对中华影响,肯定比你读不读书影响大10000倍。
那么问题来了,中华崛起了吗?
中国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已经崛起了,但是我们仍然有几千万,上亿的人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我们仍然需要为了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禁吃狗肉而疑惑谁代表了人民,谁是人民而困惑,我们仍然要为从上到下有很多牧羊犬而无能狂怒。
也许你是人民,但有人比你更人民,他能代表你。
也许你是平等,但有人比你更平等,你得排在他后面。
也许你是民族,但自古以来你这个民族就占据更好的生活环境,祖上就对不起人家祖上。
也许你是人,但外交无小事,告诉你应该把每个外国人的事都当成外交,每个人对外国人都应该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大度和胸怀。
今天的问题,很早就埋下了根子。
在现在的中国,就为自己奋斗吧,不奋斗也可以。整那虚头巴脑的,还以为你要造反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