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没人称呼现在的中西方医学为现代医学,而叫西医?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医学概念的认知习惯和历史沿革。其实,我们之所以习惯性地将“西医”和“中医”对立起来,而很少用“现代医学”来统称,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这并非是绝对的,只是当下普遍的认知倾向。

首先,咱们得回到“现代医学”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从字面意思理解,“现代”意味着当下、最新的、科学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很多被我们称为“西医”的实践,比如基于循证证据的诊断、手术、药物治疗,确实是当前科学技术最前沿的成果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完全可以被称为“现代医学”。

那么,为什么“现代医学”这个称呼没有像“西医”那样深入人心,甚至被很多人觉得是“西医”的近义词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文化、认知习惯在起作用。

1. 历史的烙印:舶来品与本土化的认知差异

“西医”这个称呼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当中国的传统医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人主要的医疗方式时,来自西方的医学体系作为一种“新的”、“不同”的医疗知识和技术被引入中国。当时,人们将这种源于西方(欧洲、美洲)的医学体系,自然而然地用地理名称来区分,称之为“西医”,以区别于本土的“中医”。

这种区分,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他者”的意味。就像我们把来自日本的东西叫“日货”,来自美国的东西叫“美货”一样,这是一种基于来源地的简单粗暴的分类。而“中医”则是“我们自己的”医学。这种基于地域的分类,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被更抽象、更科学的术语所取代,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模式中。

2. 概念的重叠与混淆:科学化 vs. 传统化

当我们说“西医”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以下这些特征:

科学方法论: 强调可重复的实验、客观的测量、病理生理学的解释。
解剖学与生理学: 对人体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基于物质基础的理解。
药物治疗: 主要依靠化学合成的药物,注重剂量、药效、副作用。
器械诊断与治疗: 依赖各种高科技的检查设备(X光、CT、MRI、内窥镜等)和手术器械。
疾病的病因学: 关注细菌、病毒、基因、环境等具体的致病因素。

而当我们谈论“中医”时,人们联想到的则是:

整体观: 强调人体的内部联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辨证论治: 根据不同的体质、症状、病机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阴阳五行、气血津液: 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生理病理。
中药与针灸: 主要的治疗手段,注重药物的配伍和作用的温和性。
“未病先防”: 强调养生和预防。

问题就出在这里:“现代医学”这个词,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已经与“西医”所代表的科学方法论、解剖生理学、化学药物、器械诊断等一套体系产生了高度的绑定。

于是,当有人提出“现代医学”时,人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就是西医那套”。这就导致了“现代医学”这个本应是更广义、更科学的术语,在实际使用中,在很多人那里被狭隘化了,成了“西医”的同义词,甚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对立面。

3. “西医”和“中医”的文化符号意义

“西医”和“中医”不仅仅是医学体系的名称,它们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情感符号。

“西医”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往往与西方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强大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解决疾病的方式,尤其是在瘟疫横行、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西医的出现带来了希望。
“中医” 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在面对西方医学的冲击时,中医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这种文化上的对立和认同,使得“西医”和“中医”这两个标签更具生命力,也更不容易被“现代医学”这样的中性、科学化的术语所取代。人们习惯于用这两个标签来区分“我们的”和“别人的”,或者“传统的”和“现代的”——尽管这种“现代的”又是源于“别人的”。

4. 语言习惯与传播的惯性

一旦一个词汇系统形成,比如“西医”和“中医”的二元对立,它就会有自己的传播惯性和生命力。新闻报道、学术讨论、民间交流,都会不自觉地沿用这些习惯性的说法。

比如,当我们要讨论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异时,说“西医和中医的差异”要比说“现代医学和中医的差异”更加直接和易于理解,因为“西医”已经自带了与“中医”相对应的含义。

5. 理论上,中医也在“现代化”

另外一个有趣的点是,即使是中医,也在不断地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发展。比如,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的成分和药理,用现代化的设备诊断疾病(尽管治疗手段仍是中医),甚至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模式。

如果中医也在“现代化”,那么“现代医学”就很难再简单地等于“西医”了。这会让“现代医学”这个词的使用更加复杂,反而不如用“西医”和“中医”来区分来得省事。

总结一下:

我们不常称现在的“西医”为“现代医学”,而习惯性称其为“西医”,主要是因为:

历史形成的地域性区分: “西医”是相对于“中医”的舶来品名称。
概念绑定: “现代医学”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已经与“西医”所代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高度绑定,并带有“非中医”的含义。
文化符号意义: “西医”和“中医”承载了文化认同和历史情感,更具识别度和惯性。
语言习惯和传播惯性: 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对立称呼难以改变。
中医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使得“现代医学”的定义变得更模糊。

所以,并不是说“现代医学”这个词是错误的,而是“西医”这个标签在特定语境下,因为其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复杂内涵,成为了一个更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区分方式。这种现象,反映了语言如何受到历史、文化和认知习惯的深刻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时现代医学传进国内,为了和中医对应才叫的西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