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为什么支持死刑? 第8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user avatar   ye-we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在瑞士学习,问同学关于死刑的看法,他说现在去外面采访投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能不支持死刑,因为给人感觉太像野蛮人,他们自诩文明社会还是希望感化这些死刑犯。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宗教原因。

但是他画风一转,给我介绍了一下这边重刑犯的分类。他是日内瓦人,以日内瓦的情况为主。重刑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精神疾病,上限20年(可能有误,他毕竟只是研究生,不是相关从业人员),另一种,精神疾病犯人杀人,会住在监狱内部专门的精神病院,有巨大的落地窗和全景视野,生活条件不错。最让我震惊的是,他说曾经有这么个案例,因为精神病院为了让患者更好康复,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欢画画的可以学画画之类,这没有很夸张,夸张的是,其中有一个连环强奸杀人犯,兴趣爱好是骑马,每两周左右精神病院会安排警卫护工陪同病人去不远处的马场骑马放风。一次安排疏忽,只有一个女性怀孕护工陪同,没有警卫。到结束时间之后一两小时,他俩都没回来,病院管理懵逼了,最后发现怀孕女护工被奸杀在树林,犯人越狱逃往法国的路上被捕。这起不幸的事件直接导致院方管理层全线被解职。管理层自然难辞其咎,更重要的是,

一心想着感化罪犯,花大价钱维护管理这些罪犯,最后能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么?自诩为文明人总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与野蛮人划清界限,在我看来不过是求得自己内心的道德感认同罢了。用文明的方式对待非人的罪犯,对于受害人就是一种残忍野蛮的罪行。

最后他总结到,真不知道花这么多钱养这些害虫有什么意义。他是支持死刑的,只是欧洲多数国家已经失去了这种土壤,强调道德优越感的心理战胜了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

中国可千万别跟这些发达国家学坏了,死刑必须保留,人家家底丰厚败得起家,我们可不行。


user avatar   zhou-cong-hui-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现在不光支持死刑,我还支持未成年人死刑……

那个13岁的男生是个什么玩意儿,强奸 殴打 杀人 抛尸 计算年龄 试探被害人家属 多次尾随女性,初二,这是个小孩儿该有的心智吗,还祖国未来的花朵这tm是食人花吧,我要是女孩儿家属法律解决不了我真的想一刀捅死那个憨批……


重案六组第四季

小舅子因为70块钱杀了把自己带进城工作的姐夫,怕姐姐和外甥起疑,又一把火烧死了亲姐姐和亲外甥

第一次全认了,说杀人很爽

第二天全部翻供,根本不承认

第三天再次翻供,说自己说的是胡话,警察屈打成招

气的两个刑警想杀了他带走一个祸害

这虽然是剧情,但我相信现实生活中是有这种人的,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的死刑误判率高达68%,没看错68%,就是这个比率。美国一些团体在致力于废除死刑。

 2000年6月中旬,美国媒体重头报道了一举世震惊的消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项目至2002年才正式结束)表明,美国死刑案件误判率[1]高达68%,有3个州死刑案件误判率高达100%.这一报道震动了全球法律界,尤其是刑事司法界。

在全世界印象里,美国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刑事法方面的教授为主体的一批美国学者对美国1973年至1995年判处的全部死刑案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统计出了美国死刑案件的平均误判率,推算出了影响刑事案件审判质量的各项因素与死刑误判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死刑误判问题的十项对策



在国外反抗死刑是穷人们对自己最后的权利的保卫,在中国死刑是国人对平等的最后底线,任何富人都不能因为有钱而逃离法律的制裁。

当年美国有一部电影名叫《凭火决狱》讲的是案件的核心人物卡梅伦·托德·威林汉姆,因纵火烧死三个年幼的女儿,被陪审团一致裁定有罪、死刑,人称“宝贝杀手”(baby killer)。

讲的是1991年圣诞节,有三个孩子的托德,家中突然大火,三个孩子被烧死。托德被定为嫌疑人,因为监控方找到的火灾专家认为是人为纵火。邻居的证词认为托德有虐待孩子的倾向,妻子的证词也是对托德不利,同室牢友也说托德自己坦白过罪行。

总之,所有证词最后呈现出的托德,是个长期酗酒、虐待妻女的反社会分子,案发日因为家庭琐事与妻子争吵,产生负面情绪,最终残忍地烧死了三个孩子。

加上公诉人精彩描述,陪审团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决定,托德被判死刑。

托德通过法律体系上述,结果美国司法体系七年没给出结果,最后一个笔友被感动亲自出场调查,发现所谓火灾专家是个水货,邻居口供前后不一致,妻子被人诱导,牢友被公诉人收买,但是这些托德的水货律师竟然都没发现,一个笔友都能调查出来的东西,律师竟然没查出来。

笔友上下呼喊希望救出托德,可是司法体系因为没有新证据,即使证明托德是冤枉的,可是托德如期被判死刑。

在美国,也就是当某一个人被定为凶杀案嫌疑人后,他定不定罪,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法官,是谁最有可能说服陪审团,有可能是强大的公诉人;或者嫌疑人找到牛逼的律师说服陪审团让自己脱罪。

在美国,刑事诉讼中,民事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律师,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相互对抗争辩,法官不主动调查,仅起“消极仲裁人”的作用。

因此,法官们不会轻易去推翻一个错误的定罪意见,因为有些意见是虚假的或模棱两可的,需要调查。

相反,当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个人是无辜的,他们却会拒绝放弃定罪,他们将通过上诉法院一多年的斗争,公开宣布他们相信这个人有罪。

这对米国人来讲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东西,死刑竟然是不可控的,靠的是哪一方足够强大。也就是嘴皮子功夫比较强大,基本上来讲,穷人一旦被怀疑,遇到强大公诉人,自己没钱请律师,只能找一个公派律师。

这个公派律师,要不是刚毕业的菜鸟,要不就是混不下去的菜鸟,大律师哪有闲工夫帮穷人打官司,除非这个官司上了新闻,律师可以借此出名翻身。否则就没机会遇到好律师,这种律师无论嫌疑人死活,政府都会给律师一笔钱。

问题来了,请问,公派律师无论你死活都拿到一样的钱,他会好好给你辩论吗?

正确答案是,看律师心情。

穷人打官司千难万难,一旦确定死刑,

基本上就没戏了,像托德这个案子里,定罪的陪审团不是被证据说服,是被公诉人精彩的语言说服,声情并茂的语言,法官只是声情并茂的仲裁者。

这个案子里,各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公诉人,陪审团,法官,律师,还有水货专家,没有人具体负责这个案子错判,而司法体系竟然还不允许纠错。

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也有冤案可是最近这些年的冤案,二十年前的法官也要揪出来负责。托德案里是没有人负责,所以心安理得,司法体系纠错对于穷人是千难万难。

自1973年至1995年,这28个州作出的死刑裁判中,共有4364件被提起直接上诉,经重新审判,有1782件因为严重错误(serious error)[13]被推翻,推翻率约41%.在直接上诉程序中没有被推翻的2582件死刑裁判中,有至少248件在此后的州定罪后救济程序中被推翻,推翻率至少约10%.在直接上诉和州定罪后救济程序中没有被推翻的案件中,已经提起联邦人身保护令程序的有598件,经审判被推翻的有240件,推翻率约40%.州定罪后救济程序的推翻率为10%,这10%是相对于在此前的直接上诉程序中没有被推翻的59% (100% -41% )的死刑裁判而言的,相对于全部死刑裁判而言,推翻率为5. 9% (59%×10% ),约6%.同理,联邦人身保护令程序的推翻率为40%,这40%是相对于在此前的直接上诉程序和州定罪后救济程序中没有被推翻的53% (100% -41% -6% )的死刑裁判而言的,相对于全部死刑裁判而言,推翻率为21% (53%×40% )。三阶段的死刑推翻率相加(41%+6% +21% ),总推翻率为68%.这意味着在全美,死刑案件的一审裁判有68%会在此后的救济程序中被推翻,也就是说,每10件死刑裁判中平均约有7件会被推翻。

研究小组发现死刑误判率高的几大原因。

1,是死刑的适用率。在美国适用死刑的案件比例极高。

2,是对严重犯罪适用拘留、定罪与监禁的比例极高。

3,死刑案件中从重与从轻情节的数量。死刑案件里面从重比例极高。

4,司法经费的多寡以及法院的工作量,决定了死刑误判率的多少。

5,法官受政治压力影响的程度,决定了死刑的误判率,美国法官经常受到民意与政治利益的左右,导致死刑误判率居高不下。

6,美国适用死刑的34个州中,当人口密度由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时,死刑裁判推翻率将由16%上升到60%。

7,低收入群体的人口比例越高,死刑误判率越高。

8,黑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高,误判率越高。

9,白人群体因为针对白人的凶杀案增加,而对案件施加影响,导致死刑误判率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美国提出几大解决政策。

(一) 要求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的犯罪的证明必须达到排除一切怀疑的程度

(二) 规定只有在从重情节的分量显然超过从轻情节、确实应当判处死刑时才能适用死刑

(三) 禁止对生理或心理上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被告适用死刑

(四) 以禁止假释的终身监禁替代死刑,并在作陪审团指示时对此作出明确说明

(五) 废除法官推翻陪审团判处的终身监禁、改判死刑的权力

(六) 复审死刑案件时进行综合比较,确定哪些案件确实应当判处死刑,推翻那些并非必须判处死刑的案件

(七) 要求检察官在提出死刑指控时充分考虑,反复权衡

(八) 确保控方收集的全部有罪和无罪、从重与从轻的证据都能被提交到法庭上

(九) 使判处死刑和对死刑案件进行复审的法官都免受政治压力的影响

(十) 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选任和补偿死刑案件的辩护律师,吸引大量优秀律师从事刑事辩护

但是在美国,陪审团缺乏正确定罪、量刑的能力可能也是导致死刑误判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死刑案件几乎无一例外都由陪审团审理。

传统理论认为,陪审团主要解决事实问题,而事实是一个经验问题,因而外行陪审员是能够胜任的。

可是陪审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往往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而陪审团是由法律的外行组成的,对许多基本的法律问题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一组以佛罗里达州法院的到庭陪审员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表明:在法官对陪审员进行指示以后,仍然有23%的陪审员认为,当间接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和无罪的可能性各有50%时,也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
只有50%的陪审员知道被告人无需出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
有10%的陪审员不知道无罪推定是什么意思;
还有2%的陪审员认为证明无罪的责任应当由被告人承担.裁判者对据以作出裁判的法律依据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误判自然在所难免。

所以直到今天,陪审团的问题仍然是美国死刑误判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所以美国团体一直高喊废除死刑,其实是美国死刑率太高的原因。国内一些法律人士在呼喊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死刑误判率中国和美国不一样。

美国人的出发点是因为自己误判率太高,那么国内法学界出发点是啥呢?

在美国这种体制下,凶杀冤案嫌疑人都不知道让自己死的人到底是哪个势力的,最可笑的是,弄死自己的人不需要负责人,一切竟然不可预知,可能是自己没钱请不起好律师,可能是陪审团组成过于感性,可能是公诉人老大想弄你来给自己竞选拉票,也有可能水货专家专业骗人二十年。

太多不可确定因数,在中国一切都在体系内,一切都有人负责,在体系内一切都有负责的人,要说冤案,肯定有,但是我们能找到负责的人,因为我们口头禅是:这是谁负责?

可是那里没人负责,取消死刑的原因是要对抗那些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环节的每一个点都可能有问题,而且没人负责,一切都要交给优秀的律师,可是优秀的律师很贵的。

反死刑组织争取是各种组织利益下,穷人的个体的权益,他们在对抗可能是想象不到的可怕团体,这是他们的国情。

国外穷人有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在中国取消死刑就是有钱人狂欢的时刻。

收拾世界的手重来不停,反手一变反死型又成为了美国攻击别国,以人权当武器的最佳工具之一,一个出发点颇好的组织,又成为政治家的工具。


user avatar   tao-mao-feng-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江西90年代,正值严打时期,吴城有五个小伙子闲来无事想去抢劫,就在晚上抢了一首舢板船。当时船主把船上的两万块全给了他们,98年的2万块。但是,他们还是把船主的女儿轮奸了,最后船主跳江自杀,留下孤儿寡母。很快5个小伙全被抓了,统统枪毙,其中一户有钱人家花了70万,都没有保住他们独子的命,好像通报到中央了。这个案件换到现在,肯定不至于死刑,但是没有那时候的严打犯罪,哪有现在的良好治安呢,同理,有了死刑的威慑,社会犯罪会减少不少。

顺便提一嘴,当时他们喊了我小姨父,说是出去玩,然而我小姨父因为和我小姨妈约会,没有去,哈哈哈。我小姨妈真是福星。


user avatar   macm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生在我大柳州的事情,那一天震惊了所有人,玩过GTA5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大白天在大街上开着车,见人就撞,下来拿刀见人就捅的画面发生在现实,此男子因为与女友感情问题,要把对方灭门,把女友和父母小孩杀了以后,一路开车从周边县城赶到市区要对姐姐下手,但是赶到文昌桥的时候,估计是因为路上的电动车妨碍了行驶,大脚油门对着电动撞,车子卡住了,便下车拿刀对着过路的一通乱砍,这样的人怎么判,我一直相信有魔鬼在人间。。。。。让我抓到这个人,判的死判应该是把他绑在大太阳下,让太阳晒死才解心头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块人心的好日子,我赶紧奔走相告。。。我好想去看处决现场啊。。。。


user avatar   yin-yue-lei-mi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天刷微博刷到一个视频

画面里,一个皮肤黝黑油腻反光肩上一大片纹身的四十多岁的男性,被警察按倒在小宾馆的床上,镜头一转,旁边一个警察正在给一个小男孩穿裤子,真的是小男孩,最多三岁,孩子屁股上一屁股血,圆头圆脑的

警察问他这孩子哪儿来的

他说是买的

买了一个孩子,回来性侵

这种人,万死不足惜

但是,我国的法律,不会判他死刑

这种人,我跟他呼吸同一片空气,踏同一片土地,都觉得恶心


user avatar   niu-ai-xi-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死刑是少数能对精英阶层产生一定震慑作用的手段了。

什么人阶层的人会赞成废除死刑?是平民阶层吗?死刑和无期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区别大吗?甚至不排除有的人会认为死刑比无期来的爽快,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如早死早超生。

真正赞成废除死刑的是精英阶层,对于他们来说,死刑和无期绝对是两码事,只要没有死刑,他们就有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使自己重获自由的空间,但是如果死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这群背着不知多少罪恶的精英层,一遍又一遍的用各种理论粉饰着废除死刑的正当性,什么宗教理由、平等、人权、道德。无外乎是为自己增加一道保命符罢了。至于那些也跟着附和的屁民,哈哈哈,一群待宰的鸡真是为杀鸡的操碎了心。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些人犯下的滔天罪恶不配作为人继续活着。

前几天捅了空姐二十几刀的垃圾,如果在日本最多判个二十年。

他现在三十岁不到,出狱之后五十岁,甚至还能结婚生子。

可以跑到受害者父母,已经六七十岁垂垂老矣的老人们面前得意洋洋:

哎呀,对不起,二十年前我害死了你们的女儿,我心里难过了二十年。

如果你们不介意,以后可以拿我当你们儿子看,我可以给你们养老送终。

呵呵,然后不知所谓的媒体再发个通稿:

昔日凶手忏悔!寻求被害者父母原谅!

跨越二十年的道歉!

我要做你们的儿子!

人间惨剧,莫不如是。

幸好中国有死刑。

可以送垃圾们下地狱。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这,有个案子。

说的是一对情侣晚上幽会,去的地方有些偏僻,结果被几个醉酒的小混混看到了。小混混心生歹意,把这对情侣绑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上,找了两棵树,一边绑着女孩一边绑着男孩。然后,当着男孩的面虐待,轮奸了那个女孩。

后来,后半夜那些混混可能酒醒了,逃了。那对情侣被救下来了,但是两个人都疯了,确诊了精神病。但是由于没有杀人,那些混混被抓到之后,关个几年就放出来了。

可怕的是舆论没有放过那对年轻小情侣,据说他们是高中生,所有知道这个案子的人,都说是小情侣自己作死,特别是那个女孩,受尽百般凌辱之后还要接受源源不断的谩骂,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过那个女孩的消息了。可以说,这两人的一生已经毁了,但那些亲手毁掉他们人生的恶魔,却还堂而皇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老天爷没有公正地对待生命,那我们求求法律公正一点,难道不好么?

补充一点,我不仅支持死刑,我还支持不要告诉死刑犯他哪天行刑,让他在恐慌中度过每一天,为自己犯下的罪进行不间断地忏悔。

再补充一点,现在监狱都倡导人性化管理,犯人有时候吃得比我都好(我有时啃泡面),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养那群不知道放出来之后能不能真的改过自新的混蛋,呵呵:)(手动微笑)


user avatar   kan-ye-dexiao-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扣扣案件这两天成了热搜

所以,且蹭一波热度吧

我是是张扣扣案的发生的当地人,说一说我这个当地人的感想

去年大年三十,中午去坟上烧完纸,就听传言,王坪村杀了三个人,凶手跑了,顿感吃惊,离的不足5里地,遂赶紧回家躲在家中,打开手机,断断续续微信群里爆料了一些图片视频,看着很是血腥。烧完纸回城里的路上,沿路警察把守各个路口,如临大敌。

当晚无话

次日便听闻传言,张扣扣是特种兵,他妈二十几年前叫邻居王家杀了,张扣扣回来报仇了。

后来也辟谣了:扣扣当过兵,炮兵,不是特种兵

随后,小地方,都有关系,朋友,亲戚,打听一周,也算得到一些差不多靠谱的消息,毕竟当地人说的,距离事实差距没有网络大咖们捏造的大。但是,毕竟多年,总有些出入

张母为人泼皮,属于农村难缠的一类人,二十几年前挑事,吐了王二娃(王富军)一脸吐沫,遂导致纠纷,厮打在一起,随后拿铁条将王三娃(王正军)头打破,王三娃顺手抄了一根木棒打到张母太阳穴,随后便死了。

在这辟谣:网传王家叫未成年抵罪,众说纷纭,义愤填膺,但前天张扣扣庭审,其本人表明确实是王三娃打死他妈妈,详细请去搜庭审文件

所以,照法律,王三娃没判死刑,合理合法

再来说网传谣言、王家有当官的、操纵权利,赔少不低命,王家当官的即王老大(王校军),出事前是南郑区红寺湖风景管理处主任(正科级),红寺湖可以去百度,就是个大水库,有点小风景,不算大官,何况,在张母案发前,王大娃刚参加工作,平头老百姓,更无此说。

再说一个谣言:网传王家在当地是一霸,有钱有势,大家可以从网传照片,看出一二,王家是几间平房,张家三间二层楼。也不排除农村儿子多的比较强势,这个是有道理的,何况出现纠纷以后,哪都看不顺眼。但绝非网传的是有钱有势的霸道人。这个在当地都有耳闻

凡此种种,归纳了,张王两家不合,张母为人处事太过无赖,起了冲突,伤了王三,遂至报复死亡

再来说张扣扣,这些年一直不如意,没娶媳妇,漂泊多年,属于农村混的最差劲的一类年轻人,幼年丧母使他一直难以忘怀,多年积压的不顺,报仇便成了唯一寄托,退一万步讲,确实悲哀,无论法律如何,我们最原始的认识就是杀人偿命,以牙还牙。

年三十杀三人,出于激情报复,我们报以理解,他认为,王三娃是主犯,王家其他人都有罪,我们也再次理解,但是,一样的道理,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身负三条人命,也休想活命。快意恩仇,也要承担后果,这是法理必然。不然,王家兄弟的儿子女儿,是否也要找张扣扣报仇?也是杀父之仇啊?那法律何在?

放在这个话题中,我想说,未成年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直逼人性。我甚至支持未成年死刑,但是,96年案件中,王三属于过失致人伤亡,且在对方将自己头打破的前提下还手太重,即使是成年人,也判不了死刑,所以不能对号入座

张扣扣杀三人,属于蓄意报复,故意杀人,且身负三条人命,怎么也应当死刑,否则,法律则承认血亲复仇的合法性,王家后人也应该找张扣扣报仇,如此轮回,社会如何安定?

说实话,作为当地人,此事说不上影响生活,却也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时常提起,前日下午出门买感冒药,看见街上一连串20多辆警车拉警笛朝公安局开,便也晓得是张扣扣庭审结束,押回公安局。

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人性道德所认为的公平。但是,一直看不过去,网传要声援张扣扣,不判死刑,真的,暴民作为!所以,借用这个题目也在此感慨一番,也终于明白,有些事情,真的不是网传那样,网民有时候真的像无头苍蝇,被舆论左右

死刑的意义在于,让一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诚实的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打从心里反省自己的误行,决心将自己剩余的人生用来赎罪并对社会做有意义的奉献。一个本来十恶不赦的坏蛋,最后可能会脱胎换骨变成真诚努力的善人。

可是,国家社会却要夺去这位,已经重生的"善人"的性命。很残忍 ,很冷酷,是不是?是的!无情的夺取他人宝贵的生命的确是很残忍的一件事。相对的,这个时候犯人才会真切的体会到,被自己残忍杀害的人,他们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无价。

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报复手段,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的恶行的方式。

分割..............

评论越来越多,也出现很多声音,我在此统一回答

在这里,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当事人,我们仅应站在公众角度,来思考,这起案件对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说实话,对扣扣,我深表同情和遗憾,但是,我不支持他。

死刑也是他应得的结果,我们尽可以呼吁张扣扣做法血性,但是,对于是非,公众理应明辨!那些呼吁法下容情留张扣扣一命的,你们的言语向射出的子弹打在被害者家属身上,然后转头离去,说一句:我做错什么了?

尽然,公众同情张扣扣的遭遇,悲惨的身世,不顺的人生,同理,王大,王三的后代呢,已经年迈的王母呢?谁又去同情过?不值得嘛?不见得吧?王家的后人,甚至不知道父辈年轻时候发生过这么一档子,他们的人生,幼年丧父,其心理创伤又该如何愈合?这是一个悲惨,遗憾的事件,我们不能只看到血淋淋的事实就去评头论足,指指点点

论法,张扣扣罪该一死

论理,一条人命换三条?怎么也说不过去

希望各位看官慎言,网络上不是法外之地,你对任何事情可以有任何看法,但对于最基础的,普世价值观下的对错要能分清,甚至要三思而后言,如果各位的舆论导向影响了判决,张扣扣不死,多年后,王家后人再次复仇,今天在这评头论足的所有人都是罪魁祸首,到那时,也许大多数人都说一句:不记得了,关我的事嘛?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他不算英雄,不是偶像,也罪该一死,早点投胎,下辈子,重新活人

追更,2020.8.10

今天,和朋友聚会,无意间又聊到这档子事,张扣扣已被正法一年有余,无意间了解到无辜被杀的王XX的后代(此处做模糊处理)曾和我是同班同学,这几年未曾了解到,聊到此处朋友哀叹一声,“网络暴力真的可怕,发生这样的事,不明真相的人都特么在喷,山呼张扣扣英雄,汉子,你说DD(化名)看到这些评论心态崩不崩!”

我沉默了,难以想象,DD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可能真的连相关新闻都不敢看,因为每条新闻下面都有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声,可以想象到,DD这些年看到张扣扣三个字都绕着走,事情尘埃落定了,网民的高潮结束了,又像无头苍蝇一样去寻找下一处腥臭。可受害者家属却需要用一生去抚慰这些伤痛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DD该怎么面对,亦或如何理解这世界曾对他的伤痛?

你我都是看客,望此事也能让各位从中悟出点什么,生而为人,理当善良!

DD,或许有一天你会看到这个回答,彼时,望你仍对世间充满希望,热忱且善良!人生路漫长,我祝你幸福




                             10    11    12    13    14    15    16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阿婆多次偷拿排骨被挂牌示众,其家属不接受罚款,同意挂牌? 
  为什么分析法学派标志着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法硕非法学,不想去第一志愿具体怎么操作? 
  为什么和尚能当人大代表? 
  如何看待上海宣布生育假从 30 天增加到 60 天?此举对促进生育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重庆涉事星巴克门店被送白花扔鸡蛋,保洁欲清理被劝阻?抵制行为的度该如何界定? 
  怎么看待《有一批中国女孩在海外排队等待死刑》一文? 
  如何看待支付宝因提供扫码服务被起诉专利侵权,原告要求赔偿损失 650 万元? 
  如何看待菏泽82岁老人涉嫌杀害七旬老人被通缉? 
  为什么社会普遍对警察意见大? 

前一个讨论
诗人流沙河去世,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具有怎样的意义?
下一个讨论
情侣间能坦诚到手机添加对方指纹吗?





© 2025-04-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