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ing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

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普通规模的战役,参战的几十万“军队”大部分是民夫,实际兵力只有几万,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规模相比没有太大差距。长平之战也不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战役,只是杀战俘最多的战役。

本文将通过图文和数据,尽可能还原先秦时代的本来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段,来分辨官方历史数据的虚实,在后勤生产、后勤物流、人口结构、粮食生产和统计口径五个方面,给出一个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释

内容大纲

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

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

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

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

五、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

结论

后记


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

很多人把古代的军事后勤简化为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其实这只是军事物流,是狭义的后勤。

完整的后勤系统包括军事物资的采购、生产、调配和运输等。而且因为很多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到了战争爆发时,就必须额外动员百姓大批量生产。

下图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兵马俑的部分复原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战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是只有粮食和草料,还需要:

武器:例如弓、箭、弩机、短剑、戈、矛、盾……

军服:例如皮甲、铠甲、袍、鞋、帽、各种保暖衣物……

另外还有兵马俑里看不见,但战场上必须的:

军事物资:营帐、马具、麻绳、麻袋、漆器、舟、车、战车、攻城机械……

各种工具:斧头、铲子、木锯、凿子、量尺……

工程修建:桥、路、大量军营设施和防御设施……

等等……


军事物资的生产过程

这里以武器中损耗最大的弓箭为例,为了简化,不说弓,只说箭。下图是兵马俑出土的秦箭。

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

图片来自《博物》杂志

箭的生产过程:

  1. 青铜需要铜和锡,这两种矿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别运输、采购。
  2. 山西中条山出产铜,可以在矿坑边上进行精选和冶炼,制成铜锭运输。
  3. 锡则需要大量从千里之外采购,通过与楚国贸易从江南进口锡锭。
  4. 青铜的冶炼需要木炭,而生产木炭则需要另外一套生产体系。
  5. 青铜融化按比例加入锡,混合均匀浇入事先批量造好铸造模具里。
  6. 秦国的武器是高度标准化的,规格要求非常严格。
  7. 批量铸造的箭头并不能马上用,需要继续磨制精加工。
  8. 箭身不是普通树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质、大小、轻重都要严格符合规格。
  9. 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
  10. 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选和标准化剪裁,不能有瑕疵。


很多青铜器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制罪。
《吕氏春秋•孟冬》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些后勤人员的主体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农业生产,专注于满足战争的需要。

除了上面说的后勤生产,他们的后勤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 粮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运输
  • 武器的制造和装配
  • 木材的砍伐、加工和运输、木炭的烧制、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 布匹的纺织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缝制
  • 车辆的制造和修理、军用牲畜的饲养
  • 舟桥的修建、道路的维护、营地的修建
  • 伤病的医护
  • ……

先秦时代的后勤生产和运输是否有规模经济效应?

现代工业存在生产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主要是得益于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前期投资的设备成本被分摊到更多产品中,所以生产的越多新产品分摊的成本越少。理想情况下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大公司的规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

为了提高武器的生产效率,秦国已经有了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武器生产效率远高于单人作业,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先秦时代的极限。在没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先秦时代,要想增加产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

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满足战时猛增的生产需求,只能靠征调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粮食,这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人数增加,每人消耗的粮食就会减少。所以武器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递减,而是出现等比例的增长。

后勤运输成本也同样如此。现代运输因为有大型运输交通工具,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摊的交通工具成本会下降。但是先秦时代的陆地交通是没有大型运输工具的,战时猛增的运输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数量来增加,不会出现规模效应。

尽管先秦时代已经有了车辆,但因为路况极差,车辆损耗严重,导致寿命很短。

《孙子兵法•军争篇》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破车罢马,……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出师远征,即使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更不会出现规模效应

在古代,真正能出现规模效应的是水上运输,关于水运会在后面后勤运输部分中介绍。


小结

综上来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员来满足。

随着战时需求的急剧增加,后勤生产和运输人员的数量会成比例的急剧增加。



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

出师和 常备军的 后勤模式 完全不同

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

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

例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

一个国家拥有50万军队,不代表这个国家能远距离投放50万军队。因为远距离作战都需要大规模后勤运输系统的支持,后勤运输至少要包括

  • 兵力的投放
  • 物资的运输

我们可以把后勤比作自来水网。

  • 在家里,水龙头和现成的自来水网连接,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水。这是国内常备军的后勤支撑模式,有现成的补给网络,补给成本较低。
  • 在野外,水龙头插在土里是不会获得水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水网。要长期饮水,必须铺设新的供水管网,这个成本是巨大的。这也是投放到远方的军队面临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条庞大的后勤补给线。

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带干粮外出打仗?

我们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参考,宋代的运输条件应该比先秦好一些,就作为最优策略吧。

注意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只计算了兵力投放的粮食消耗,没有计算物资运输部分。

沈括曾任管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也曾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的数据也很可信。

他指出,出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粮草,这是出兵数量和距离都受到粮食消耗的制约。下面的文字比较烧脑,看后面的图片吧。

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

沈括根据单程和往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以看到,随着民夫的增加,出现了新增天数却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行进的距离越远,每个里程单位的运输成本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

如果要远距离投放10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



如果让士兵自己带粮食打仗会怎么样?

宋代单位:1石 = 10斗 = 100升

按照上面所说,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粮食

沈括说,一头驴可以背负1石粮食,骆驼可以背负3石。

无论如何,人也背负不了7.3石粮食!

即使士兵背负0.5石粮食,加上武器等装备行军,走不了几天就会筋疲力尽!更何况这些粮食还不够他吃1个月。


物资的运输:粮草对长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

长平之战后期,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粮草被断,为了支援秦军长期围困赵军,必须增加粮草供应。战场形势多变,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来不及在全国大范围的征兵。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亲自跑到离长平战场最近的河内郡,给该郡的百姓封爵一级,征调该郡15岁以上男子全部去运送粮草。因为就近解决比全国征调更及时、损耗更小。

为了应急,秦王居然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着整个郡所有人,不但将来不需要缴粮纳税,而且终生享受国家俸禄。

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尽管秦国的状态非常狼狈,但赵国却更惨,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

人如果不吃饭,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压力下挺不过30天。

没了后勤,被围困的赵军很快陷入绝境,到第46天,饿急了眼的赵军出现自相残杀、吃人肉的恐怖景象。

后来赵军的投降、以及被坑杀,其实都和后勤补给有直接的联系,后勤粮草才是决定长平之战各方决策的关键

战场上的军队就像一只风筝,没有后勤生命线的支持,战争局势马上急转直下。


后勤运输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运

早在春秋早期,秦国在渭河和黄河上就有大量船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援助晋国几千吨粮食,从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山西翼城。庞大船队的船帆从秦都雍到晋都绛首尾相连,连绵不绝。这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关于大规模航运的记载,史称泛舟之役。

图片来自《王者天下》漫画

《史记•秦本纪》记载

晋旱,来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但秦国在黄河的航运到三门峡就必须中断,因为三门峡让黄河水流突然90度转向,并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阻隔,是极其危险的航道,无法航行大船。下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前的三门峡。

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隊报告之一》

不过在长江上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虽然三峡也很危险,但比三门峡好多了。

公元前280年,秦国发动对楚国的黔中之战,司马错从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再征调巴、蜀两地10万军队,乘坐万艘大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食,顺长江而下,进攻楚国。

《战国策•楚策一》记载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

1935 年在河南省汲县的山彪镇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鉴。

文物上錾刻水陆攻战图的纹饰,其中就有一种双层战船。船的下层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层则载着士兵,两艘战船在进行激烈的交战。



下图是根据纹饰复原的战船模型

这说明在战国时,制造双层船已经不是问题,船的动力不仅可以靠水流和风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桨来驱动,这样的话实现逆流而上也不再是问题。

根据前面后勤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运输成本要降低,必须依靠大型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损耗太大很快报废。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水运能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出现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经济效应。

水运大幅度降低了运粮的损耗,其承载能力不仅远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顺流直下速度极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运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运输方式,现在应该能明白京杭大运河和水师在古代的战略价值了吧?


小结

通过对后勤生产和运输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后勤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不幸陷入长期僵持,后勤带给整个国家的负担是极其繁重的。

一旦被敌人切断粮草,军队很快就会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

接下来再对先秦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先秦时代真实的军队数量应该是多少?



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

年龄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可以反应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称作扩张型、静止型和收缩型)。

这个人口规律是所有时代都通用的规律,古代和近代的区别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为医疗水平太差,儿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所以在图形上会更加的扁平。

先秦诸国都采取积极的人口扩张政策,特别是人少地多的秦国,更是鼓励各国移民到本国开疆拓土,所以先秦诸国的人口都属于扩张型的人口结构。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在30%以上,考虑到古代儿童夭折率,这个比例也已经低估。

一国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来不能参战的比例在65%;包括15、16岁的少年在内的成年男性在总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虑到战国时代连战征战,成年男性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

再把老、病、残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数将在20%~30%之间。

这样得到的人口结构如下图所示。

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成年男性的数量在100万~150万之间

有人可能会说,100万~150万挺多的吗!

别着急还没有分析完。


参与政府行政的人员数量

秦国的行政区划等级为郡、县、乡、亭、里、什伍。

考虑到秦国的地多人少,上面这些数据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数据我们尽量都按照折半处理。

战国后期,秦始皇即位时就有14个郡,每郡下辖15到30个县不等。

尽量往少算,就算10个郡,每郡20个县,每县5个乡,每乡5个亭,每亭5个里,每里5个什伍

各级行政单位数量为:

10个郡

10×20=200个县

200×5=1000个乡

1000×5=5000个亭

5000×5=25000个里

25000×5=125000个什伍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平帝时的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 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这是全国的数量,与上面计算的秦国乡、亭数量相比,分别是6.6:1和5.9:1的关系,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如果每家5人,根据理想的每个什伍管10户(50)人计算,则秦国总人口是625万人。

如果折半处理,每个什伍管5户25人,总秦国人口则是312万人。

这两个数据都接近秦国人口数量级范围,是比较合理的。

下面估算每个级别行政单位人员的数量。

各级行政,每郡需100人,每县需20人,每乡需5人,每亭需3人,每里需2人,每什伍1人。

10个郡:10×100人=1000人

200个县:200×20人=4000人

1000个乡:1000×5人=5000人

5000个亭:5000×3人=15000人

25000个里:25000×2人=50000人

125000个什伍:125000×1人=125000人

行政人员合计为20万人

综上,地方行政人员累加起来共20万人,占成年男子数量的13%~20%,再加上中央官员和不服役的贵族,再加上我们低估的数据,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应该在15%~25%之间,这些人都是不会被送上前线打仗的。


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

在前面的后勤物流中,根据宋代的《梦溪笔谈》,古代通过陆路给1个士兵运送粮食,需要3个民夫来运输,所以战争期间民夫的数量是庞大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把成年男子分为以下4种

  1. 军队
  2. 政府行政人员
  3. 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
  4. 运输民夫和工程民夫

官吏是国家机器的后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军需物流和工程修建。

于是有了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显示军队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约是25%,即使这样,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占到剩余的75%,已经把官吏、军需生产和农业生产人员的配额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员的15%~25%是无法忽略的。


所以这里我们暂时把军队和民夫按照1:1的关系呈现。


按照前面所说,成年男性在100~150万,这时的军队数量就在25万~46万之间,占总人口比例为5%~9%,这已经是非常高估了,因为这里的民夫的数量和军队相同。

有人说,军队25万好像有点少,46万还是可以接受的!

继续往下看,还没有分析完呢!


最后看军队的兵力部署

我们还是以秦国为例,下图是战国当时的形势。

注意秦国边界上的长城和接壤的楚国,这些地方都需要驻守军队,如果撤回,很可能会后院起火,被别人围秦救赵。

所以军队的兵力至少分为4部分:

  • 出师到东方前线作战的军队。
  • 保卫都城咸阳周边的常备部队,防止大臣、贵族趁机谋反。
  • 保卫地方城镇、关隘的常备军队,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国旧势力趁机复国叛乱。
  • 戍边的常备部队,例如提防东南方的楚国、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机收复失地。

有人说,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属,不可以提防叛乱吗?

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时镇压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还可以,真遇上有组织的武装叛军是毫无战斗力的。

军队的兵力按照下图分配为四块,看右边放大的三角。

虽然常备军也需要后勤民夫来运输补充物资,但相比移动的军队要少很多。这就可以把常备军的民夫全用到出师的士兵上。之前我们的士兵:民夫是1:1关系,把常备军的民夫用到出师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这样做的同时,没有民夫支持,常备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开赴战场了。

《孙子兵法•作战篇》指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正是因为第一次征兵已经带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征兵、征粮会比第一次更难,军队战斗力更差。

所以,能够出师到前线打仗的军队只有军队总数的1/4,大约在5万~12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如果体现到整体人口结构上,就是金字塔的黄色塔尖。

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师到东方前线的军队人数占总人口的1%~2.4%,加上占5%~9%的运输和工程民夫,全体出动人数6%~11.4%。

现代的学者对秦国人口的估算在300万~500万之间。

如果人口是500万,则能出师5万~12万,出动人数30万~57万。

如果人口是300万,则能出师3万~7万,出动人数18万~34万。

所以长平之战的40万人不全是军队,而是士兵和民夫的总和,实际军队在3万~12万之间


小结

人口结构

以上是以秦国的人口结构为主线,结合社会分工和行政体制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一。

下面再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二。



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

先秦的土地制度如何?

先秦时代主要有井田制和授田制两种土地制度。

但不论哪种制度,本质上都是政府对个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一种确认和保护。“亩”的繁体字是“畝”,注意“久”字旁,其实就是指百姓可以长期拥有的私田。

但是政府提供土地权保护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回报,回报内容就是从土地粮食产出中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税赋。井田制和授田制的不同就在于获得回报的方式上。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征税手段。政府分配私田给百姓使用,附加条件是必须也帮政府的公田种些粮食,作为给政府的税赋回报。

《春秋•谷梁传》中记载

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公田就是政府的田,8块私田围绕着1块公田,内部边界形成一个井字,所以叫井田。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步在古代即是长度,也是面积单位,1亩的面积是100步,100亩被称为1夫,“夫”是土地单位。因为一般会给一个家庭分配给100亩土地,家庭的户主就是一个成人男子。

同样的,《孟子•万章下》也记载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但是井田制也有其问题,就是人们种植公田的积极性不高,交税的动力不大。虽然井田制给百姓的负担不重,但是政府收到的税收太少。政府解决民间纠纷需要官吏、抵御盗匪和外敌侵略需要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都做不好。到了战国时代,更是有实力才能生存,所以各国就基本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

商鞅学习其他诸侯国的改革经验,抛弃了井田制,采用授田制。

政府同样分配给百姓土地并保护土地权,但收税的不再通过公田收粮,而是给你下达每年的耕作任务,不管这块地你种还是不种,每年都必须按照土地面积向政府缴纳税收。另外,农民除了交粮,还要交刍稿税,刍为牧草,稿为禾杆,是喂养牲畜的草饲料。如果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就会按照秦律制罪。

《秦律•田律》

入顷刍稿,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不论垦殖与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

井田制就是政府把百姓当成合伙人,政府把土地当作股份分给百姓,期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奈何大家都忙私活,对公事不上心。

授田制改为政府把百姓看成合同工,上级给你制作工作目标,到时间必须交工,否则严惩不贷。

虽然授田制并没有提高生产力,但是通过设定沉重的任务量,逼着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在整体上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为什么秦国把小亩变大亩?

商鞅在“废井田,开阡陌”后,增大了亩的面积,把原来面积100步的小亩,改变成面积240步的大亩,这是为了什么?


再对比一下秦国和鲁国的粮食产量

《吕氏春秋•上农》记载了战国后期的秦国亩产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

《孟子·万章下》也记载了同时代的鲁国亩产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吕不韦时代的秦国已经普及了大亩,同时期孟子的鲁国使用的是小亩,面积相差2.4倍,但是供养的人数却基本相同。


为什么秦国每亩的面积更大,产量却不增加?

这要说到土地、作物和降水量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战国时代引入了铁器农具和耕牛,使土地亩产提高。

其实真正能提高土地亩产的是灌溉,而不是农业工具。因为工具再好也只是增加了开垦这一个环节的效率。如果作物在未来几个月的生长期里,没有稳定的水源来灌溉,把有限的水分摊到更大面积的土地里,产量反而可能会下降。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足够的水源,不仅可以提高亩产量,还可以耕种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进一步提高亩产。先秦土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其实就是根据灌溉条件好坏来区分的。上田的亩产可以达到下田的2倍。

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根据《秦律•仓律》记载,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

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荅(小豆)和菽(大豆)

《秦律•仓律》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菽亩半斗”。

麻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不是粮食作物。


作物和灌溉条件

  • 秦国作物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
  • 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粟、麦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但秦国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郑国渠,战国大部分时间里灌溉条件不好。
  • 水稻产量最高,但只适合秦岭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区,例如巴蜀、汉中。在商鞅变法时这些地方还不是秦国的领土。

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

但是秦国地处内陆,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没有很好的灌溉条件,大部分是旱地。如果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养分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变成产量极低的贫田。

这种土地退化的问题,必须通过轮耕的方式来解决。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授田时,上田面积100亩,中田面积200亩,下田面积300亩。上田不用轮耕,中田要种1年休1年,下田要种1年休2年。

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

下田给的多,是因为如果只给一家人100亩地,第二年就没有可以轮耕的空间了。秦国的大亩面积是小亩的2.4倍,说明秦国的土地质量普遍处于中下的水平

虽然秦国大亩的面积变大了,但以先秦时代的生产力,一家人在20多天的春耕期里,能耕种的面积是固定的,一个男性最多种30小亩,一家最多种100小亩地。再加上必须要轮耕,让其他土地得到休养,耕种面积也还不能超过100小亩,所以秦国的亩产和鲁国的亩产是接近的。


粮食消耗数量

战国初期的魏国宰相李悝指出:

一个典型的五口标准家庭,能耕种100亩,1年收成150石,交税1/10共15石,每人每月消耗1.5石,一年90石,年终剩余45石。拿出30石交换成钱,用于衣物、祭祀等的必要开支,基本所剩无几,如果不幸遇到病丧更是入不敷出。

5口人耕种100亩,年产150石,上交政府十一税15石,每人一年吃18石粮食,能剩余45石。


先秦时代士兵和后勤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
《孙子兵法•用间篇》指出: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这是先秦孙武所列的数据,注意最后是七十万家,而不是七十万人。

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曾帮助吴国击败强大的楚国和越国,军事经验丰富,不会纸上谈兵、信口开河,所以这个比例是可信的。

《孙子兵法》指出,一旦出兵打仗,7个家庭要停止农业生产,来回奔波,为1个士兵运送军需物资和粮草。


先秦时代的一家有多少人?

先秦时代标准家庭的1家是5口人,标准家庭是个平均概念,不是说一家只有1个儿子。有的家庭全是男孩,有的家庭全是女孩,有的家庭还没有生孩子,有的家庭已经生了4、5个孩子。整体平均下来每家有子、女2人。夫、妻、子、女,加上儿童、老人,大约5人。

根据孙武所提的1兵:7家的比例,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在1:21到1:35之间。

在井田制时代,受到生产力较低的限制,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35。

在授田制时代,假设生产力已经提高,不需要这么多人,我们按照1:20的比例的计算。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10万军队要动员200万以上的后勤人员,这些人要停止一切农事,进行后勤生产和运输的保障工作。

要注意的是,这200多万停止生产粮食、专注做后勤的非战斗人员,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士兵和后勤人员的粮食供应

按照李悝所说每人1年消耗18石粮食,约等于和平时期5口之家一年上交的15石的十一税。

和平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1兵:1户(5人):100亩耕地

假设战争时代的征收40%战争特别税,税赋是和平时代的4倍,每家征收60石,可以养活4个士兵。

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4兵:1户(5人):100亩耕地

按照上面修正后的孙武兵民比例:

出师1年,1个士兵+20人后勤,共21人,所需粮食为:

平时:20户人家(100人)上交的十一税300石,需要2000多亩耕地供应。

战时:5户人家(25人)上交的战时税收300石,需要500多亩耕地供应。

以此类推

1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2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

平时:200多万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2亿多亩

战时:50万多户共25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5000万亩。

4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8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

平时:800多万户共4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8亿多亩(达到了清代的耕地总数)!

战时:200万多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1亿亩。

根据现代估计,战国时代总人口2000万~4000万,即使按照最多的人口计算,40万军队出师一年,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战国诸国所有人口1年生产的粮食!

中国人口规模变动趋势,数据来源: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所以,出师到战争前线的40万军队都是士兵,这个假设已经被证伪,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40万不都是士兵,而是加上后勤百姓的总和,结果会如何呢?

用40万除以20,就会得出2万兵力的规模,按照这个数量级计算就很合理了。

2万士兵,需要4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40多万户共2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4000多万亩!

根据现代对秦国人口300万到500万的估计,200万人数量已经是很接近秦国人口总数了。

即使按照战时40%的税率征粮,从粮食上也最多只能供应8万士兵

根据以上计算,在军队数量是40万、还是2万之间,更合理的数量是后者,也就是40万人不全是士兵,而是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总和,实际参战军队在2万~8万的数量级上。


小结

以上是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这就是证据之二。

通过人口结构、粮食生产的分析,从两条完全独立的数据和分析方向,计算出数量级相同的结果。

按照人口结构估算是3万~12万之间,按照粮食生产估算是2万~8万之间,这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证据。



五、 为什么 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

夸大兵力是 兵不厌诈、 虚张声势的心理战。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指出: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心理战虽然不是上策伐谋中的最高境界,但也是伐谋的一种。

夸大出兵人数和敌人的死亡人数可以极大的震慑敌方,国内舆论的压力促使敌人屈服谈判,用最小的风险和代价来获得自己最大收益。

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就记载,曾经存在把战绩扩大十倍的现象,一方面是为了邀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汉末将领国渊没有虚报,曹操非常高兴。

国渊字子尼,太祖(曹操)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冠,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

为什么 伐兵是下策?攻城是下下策?

从上面的估算可想而知,一旦出兵就是耗资巨大,攻城更是旷日持久的烧钱、烧粮、烧物资的无底洞。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出兵绝对是下策和下下策

再厉害的名将和军队也要向粮草低头。

长平之战持续了3年,到了后期,赵王的压力是极大的,临阵换帅、急于出战也是赵国支撑不下去的表现。

其实秦国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否则白起也不会坑杀投降的赵兵,他以为这样能减轻秦国的国内后勤压力,说服秦王下决心马上攻赵,一句灭掉赵国。

没想到秦王实在拿不出更多粮草,也支撑不了更长的补给线,只能被迫放弃,眼睁睁的错失了灭赵的良机。


为什么到明清就不太夸张出兵人数了?

夸张兵力是中国历史早期的军事策略,那时候资讯和经验匮乏。但到了明清时代,距离先秦时代已经过去了2000年,这期间夸大兵力的招数也被用了成千上万次了,明清时代的军官知道不要轻易相信敌方宣传,有办法去分辨真假。

就像现在的李克强指数,通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可以反应出真实的经济增长量。尽管官方经济数据大量造假,但因为数据渠道众多,政府不能全部垄断,总能找到很难造假的数据。

同样在明清时代,获得数据的渠道也比先秦时代更快、更多,只要注意收集官方和民间文献,例如邸报,就可以通过历年的耕地、税收、人口和驻兵数据,来估算出对方最大的动员能力。

明清时代的兵力虽然还可以夸张,例如加入了大量的辅兵数量,但已经不像先秦那样,把兵力当个筐什么人都往里装了。

写明清史书的人也可以通过大量官方和民间的文献来核实和修正数据,所以极度夸张兵力的现象就大量减少了。




结论

通过分析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两条独立线索,以下的结论可以得到相互印证。

  1. 先秦时代所说的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实际上只是数万军队规模的战役。
  2. 这几十万人的主体是大量从事后勤运输和保障的民夫
  3. 先秦时代的军队和古代世界任何国家的军队一样,在规模数量级上没有特殊之处。
  4. 长平之战的确是屠杀俘虏最多的战役,也是倾国之战,但不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战役。
  5. 先秦夸大出兵数量是为了对敌人实施心理战,但到了明清就不再奏效了。

数据是混合物,统计口径在历代都不是统一的,我们分辨清楚就可以了。



后记

能分辨历史虚实才能开民智

假设2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出土了新闻联播资料,他们根据这些官方资料,能还原当今社会的原貌吗?如果他们因为看新闻联播,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不知道你会做何感想?

同样,当我们看史书时,发现早在先秦时代,仅仅一个诸侯国的军队就有几十万、甚至百万时,的确有傲视古代世界所有国家的感觉,我们的祖先真的超牛逼!

但热血沸腾过去,冷却下来仔细想想,几十万大军和更多后勤人员的吃饭怎么办?大量军事物资的生产和运输怎么办?以先秦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支撑后世都难以承担的庞大军队,真的可行性吗?

有趣的是,我们不会为明清时代的军队数量争吵,反而会为年代更久远、生产更落后的先秦军队数量,争得面红耳赤!

我想这和先秦资料匮乏有关,现代人不清楚先秦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再加上先秦官方有意无意的扩大统计口径,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难免会幻想出一幅气势磅礴、史诗般的战争画面。但这种资料匮乏同时也为后人分辨数据虚实设置了极大的障碍,难以得出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直观解释,出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激烈争论局面。

再看明清时代,因为官方和民间都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考证,能够多渠道的相互印证,没给我们留下多少想象空间,争议反而少了。

可以理解,本文的结论不仅毁掉了先秦战争的史诗感,更是减弱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很多军事迷来说难以马上接受。

但换一个角度想,借助这个问题,我们了解了先秦的社会面貌,学会了多种数据分析的手段,提高了分辨数据虚实的能力,这种民智的提高可以减少被政治操弄的可能,我认为这些收获比单纯的民族自豪感更有价值。



关于本文的精简版和详细版

到目前为止,你看到的只是精简版。因为原答案论证过程过于详细,影响了阅读体验。

所以我把原文拆成了系列文章,重新起名为《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放到了我的知乎专栏

张英锋说

要阅读详细版,请访问下面的专栏文章链接。

(一)后勤生产篇

: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

(二)后勤运输篇

: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

(三)人口结构篇

: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

(四)农业生产篇

: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

(五)统计口径篇

: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

结论、后记、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都在

(五)统计口径篇

里。


user avatar   jo-jo-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越是远古,资讯越不发达,越方便吹牛。

这是全世界的通病。不光中国有动辄几十万大军的记载,老外也一样。高加米拉波斯大军被吹成100万,沙隆会战双方加起来被吹成100万,古代的史学家都一样牛皮哄哄。

而后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说过了,军队的建制明不明确是军队数量可信与否的主要标准。先秦时期的军队肯定有明确的建制,而显然这些明确的建制没有流传下来,也就是说后来人根本不知道,这给了史学家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关军队的建制的描写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也就越来越接近真实。那可供史学家发挥的余地就变小了,所以军队规模就缩水了。

接下来老规矩辟谣时段。我一说先秦时期的中国军队是没有建制的,马上有人会跳出来说秦军是有明确的建制的,然后百度复制一段贴给我看。我可以明确地说百度上的这些秦军建制都是热血军盲根据商君书里语焉不详的一段话,然后模仿罗马军建制编出来的。有兴趣的人自己可以去看商君书里那段话是怎么写的,所以说商鞅变法确定秦军建制也基本是想象出来的。

另外一个说法是那个时候战争是关乎国运的战争,所以双方倾巢出动,所以兵力多。话说八里桥会战的时候,英法联军已经打到首都门口了,危急程度远远超过在边界的长平之战,按倾国论者的逻辑,清军应该出动1000万大军才够意思够真诚。实际上呢?清军只有38000人。有人说这个是英法联军突袭,清政府来不及调兵不算数。那八国联军那回准备应该很充分了吧,依然没有几个兵啊,有人说这个是清朝不作数。那好像后来每个朝代灭亡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几百万大军倾力一战的事儿,难道其他朝代也都不认真打仗?

第三个常常出现的说法说以前都是民兵,所以兵力多,后面的王朝职业兵多,所以兵力少。但是似乎席卷中国南方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有名的湘军也都是民兵呀,在单一战场上能投入的也只有几千几万人。事实上湘军陆军鼎盛时期总数也才刚过10万,好像民兵动员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那些认为先秦时期能动辄在单一战场上能集结几十万军队的人,犯的错误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四万斤”一样。完全不熟悉某个领域的客观规律,但又很主观地得出一个结论。军事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是谁态度端正了,忠君爱国了就马上能送几十万人上战场。因为军队规模是有物理限制的。

限制军队规模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后勤系统,一个是指挥系统。

先说后勤。让全国四分之一的男人也就是一半的强劳动力送上战场会不会导致本来就极其脆弱的古代生产能力的崩溃?那一定会的。留下的那一半农民不但要耕种上战场的那一半农民留下的农田,还要生产变成了士兵的几十万人的额外那部分的口粮,作为没有高产作物没有化肥没有机械饥荒遍地开花的古代,这可能做得到么?长平之战高潮的半年正好是农忙期,双方憋着憋着不用打国内的人都饿死了。

就算各自的农民开挂一个人能顶三个人,维持粮食的生产。那怎么把粮草送上前线?供养50万大军需要多少板车?尤其是需要多少挽畜?拿破仑远征俄国的时候,搜集了全欧洲的牲畜以供后勤,光在普鲁士地区就征集了马20万匹,牛4万头。但是大军团依然在夏秋最好的季节里,三个月饿死了20万人。尽管战国时期的后勤线没有那么长,但是每个国家的人口也只有十九世纪中西欧洲人口的十分之一不到,能提供多少牲畜?牲畜不够,就要人来顶,于是后勤队伍也变成了一个规模极大的队伍。农民进一步减少了,而且耕畜也没有了,还有谁觉得基本生产还能维持下去的?

接下来说道路。古代的道路都是简陋狭窄的,运输效率极为低下,而且先秦时代的道路极少硬面道路,基本都是泥路。而运输线是无数人马反复 踩同一条路,所以一旦下雨整个运输线基本瘫痪。也就是说在好天气时还要送超过前线需要的粮草,以保证恶劣天气断供前线也能生存,又加剧了脆弱运输线的压力。这样的运输能力,能维持几十万大军的需要么?

还有几十万大军集中在一起,饮水问题,粮草分配问题,防疫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拿破仑远征俄国时期,他手下一个普通小兵的日记就描述了十几万人挤在一起那可怕的情景:饿死的人和马泡满了整条河流,河流发出了可怕的臭味,还活着的士兵就在一边喝这样的河水,他们没有选择,因为周边的河流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大量的士兵就这样病死。有些地方士兵们在饿死,另外的地方粮草在腐烂,因为军队太多而无法及时分配。两千年后都发生这样的惨剧,两千年前的军队能避免么?

然后说指挥。古代的指挥系统可是非常落后的,而几十万军队可是要占非常大的地方的。我们可以想象几个场景:

1.赵括和将军们半夜商量好战术,约定某时开始进攻。将军们开始骑马几个小时回各自的驻地,赵括率领自己本部先上了战场。然后其他部队分批拔营上战场。我们可以参照一个几千人的学校早操的入场式得花多久。等到几十万大军都上了战场排好阵势,估计一两天也就过去了,赵括早就饿死了。

2.就算赵括带了干粮没有饿死,腿也么有站断,阵势算是排好了。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几十万大军可是要绵延几十公里的,战马全速跑从中间到两头也要半小时以上的,中军敲锣打鼓边上也是听不到的。于是赵括一声令下:小的们,给我冲。他带领本部就冲上去了,而传令兵骑着小马儿得儿得儿跑半小时给左右军统帅下令,左右军统帅刚要下令冲锋,侦察兵跑回来说:大人大人不用冲了,赵将军已经被敌人包围干掉了,于是长平之战就这样输掉了。想必赵括死的时候一定在想:不是我无能,而是马儿太慢啊。

可能又有人说这几十万人不是在一个地点驻扎一个地点会战的。如果不是,那如何被一起包围一锅端的?

后勤和指挥系统可分析的实在太多了,要说完全基本要半本书了。但是随便分析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因素严重限制了军队的规模,不要说古代,一直到近代工业化都没有解决,所以近代战争中的大多数会战,双方都只有几万人对决而已。

而真正解决了大规模军队的后勤问题是铁路系统的出现,那玩意儿战国时有么?真正解决指挥问题的是参谋系统的出现和无线电和电话的应用。那玩意儿战国时有么?

所以说,先秦时期一个国家有没有几十万军队姑且不论,但是在一个战场上集中几十万军队会战几乎不可能。

最后看看这个世界上缺乏铁路运输的情况下,最具雄心也最荒谬的大进军,看看真实的个人化的体验,几十万人因为缺乏后勤而死去的恐怖吧:

我们的体力日益衰弱,我们连规模越来越小,但行军仍然不分昼夜。一个又一个人躺倒在地,半死不活地伸展开身子,多数几个小时后死去,少数当场猝死。主要死因是饥渴,因为河道里人畜尸体太多,多数地区已经没有适合饮用的水源。”——内伊第三军符腾堡士兵雅各布·沃尔特


user avatar   yin-ren-jie-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数学水平提高了很多。


user avatar   he-mao-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当年冷兵器吧天魂地鬼为首的一群人,用所谓拿破仑时期生产力比战国高,反驳长平之战的规模,然后认为我在打滚。

这里我很想问问这些人几个问题:

2003年美国生产力比1951年朝鲜战争高,朝鲜战争时期生产力又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高。

为什么伊拉克战争美国只有19万多人,朝鲜战争有30多万兵力,二战美国近1000多万兵力?为什么规模变小了?


为什么 1979年中国生产力比1948年高,越南自卫反击战中国兵力只有56万,而三大战役一百多万?


为什么二战德国一线作战兵力900多万,现在德国只有17万军队?


为什么总有人以为生产力和战争规模划等号?

二战的航空母舰动不动就搭100多架飞机,而现代超级航母也才七八十架,是因为技术和生产力下降了吗?

当然不是!而是战争形态、战斗单元素质发生了变化。同样用现代航母,搭载二战螺旋桨飞机,数量会比二战大很多。

同样用现代的生产力,武装二战的部队,那规模也会大很多倍。现代一只合成旅的成本,根本不是二战士兵能比的。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

明清生产力提高了,难道士兵没有发生变化吗?

战国所谓几十万大军,披甲率是多少?长平之战提到的骑兵只有5000,而明清骑兵有多少?明清火器怎么算?

战国两国之战,战场与兵源地距离一般就几百公里,而萨尔浒之战,兵力从四川、广东、浙江等地调运,运输成本是多少?

战国的“大军”,里面真正能长期作战的有多少?脱产的有多少?和明清士兵的素质能比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逢乱世,总有很多几十万、百万大军出现,很多人一看这些数据就认为是吹牛。

而到了王朝中期,如汉、明等正规军数量规模都会下降很多。

汉初可以出现60万打项羽,武帝打匈奴规模大的也只有20万。明初鄱阳湖之战可以有65万的数据,但萨尔浒只有10多万。

乃至共和国初期有四五百万军队的时候,而现代陆军不到百万。


这本身有三个因素:

一是政权动员组织力随着时间而衰减。

二是战争形态变化,专业化战斗单员淘汰了乱世的非专业化士兵。

三是战场态势本身的需要,伊拉克战争为何人少,因为美国是在殴打小朋友。二战为何规模大,因为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势力在对冲。

对于战国而言,秦赵之间本身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不要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对于明清而言,明的重点其实在农民军,而萨尔浒之后还能拿出十万军队打松锦之战,说明明本身也没有实现真正的全面动员。

历史上的大规模战争基本要满足这三点:

乱世(乱世百姓没吃的,容易被忽悠上战场,动员率高)

战场形态(战场距离兵源地近,运输成本低,战争层级低,兵民转化率高,普通人拿起锄头就能上战场)

战斗双方态势(存亡之战,你死我活)

凡达到上面三者要求的大规模战争,我都认为要谨慎对待,而非一竿子打倒斥为“吹牛”。

生产力并不能直接与动员率画等号,一个农业村落,吼一嗓子,全村都拿起锄头开干,和你用手机群发消息,全村人都开着拖拉机冲出来的动员率是一样的,都是100%。

生产力决定的是动员的效率、战斗的层级而不是动员率本身。至于战争规模,那是人口因素,人多了自然战争规模的上限就高了。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战争规模变小了,而是战报记载的侧重点变了。比如土木堡事件,如果让司马迁来记载,那可是50万级别以上的明蒙全面战争了。只不过,这时候记载的侧重点在具体结果上了。也就是说,土木堡事件的背景下是全蒙古的部落都来攻打明朝了,只不过只有也先的那一路打赢了而已。

再比如李靖靠几千骑兵灭突厥,实际上唐朝和突厥的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双方来回打了很多次战役了。如果让司马迁来写这段历史,也得是数十万人规模的史诗级战争。只不过,李靖的那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所以就大书特书,给人造成了一个错觉是——李靖就靠几千骑兵打败了突厥。土木堡也是如此,都给人造成了错觉——也先只用4万人打败了明英宗的主力。但实际上,除了明英宗这路以外,其他各边镇都遭到了蒙古人大规模的入侵。只不过,也先这路打赢了。

这种记载方式,欧洲也是这么晚的,只记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那一路的战绩,其余的一笔带过了。于是也给了许多人的错觉——欧洲的战争规模太小了。比如阿尔库金之战英法双方加起来也就几万人,但是英法已经打了快100年了。再比如17世纪的欧陆战争,参展方的军队也就2万——4万这种规模的,但是结合时代,这场战争前后已经打了30年了,30年里参加战争的人数已经超过100多万了。等到再有百万人级别动员的战争,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了。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盛世命贵,乱世命贱。

现在,去当兵的多吗?不多。

敌人打进来了,当兵会死,不当兵不会死。谁去当兵?当兵会死,不当兵也会死,大部分人才会当兵。

唐朝以后法律才逐渐普及化,法制观念才逐渐深入人心。宋朝以后死刑都得中央审理,不能轻易定死刑。

并在宋朝以后,正规军和普通人的职业差距非常明显。请不要用先秦那些战五渣的军队跟明清军队比。即使萨尔浒的明军也能把秦军按在地上摩擦,哪怕是杨镐打白起都能赢。当然,只说军事。

任何朝代的灭亡都是亡于政治,你要非觉得明军就是废物而不是因为皇帝是个废物那随便说吧。八年换了四个皇帝,哪个王朝顶得住?

左良玉后面也凑齐了百万大军,打的还不如萨尔浒。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20万VS陈友谅70万

2、朱元璋、朱棣对元朝的北伐 数次几十万人的规模

2.1如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率50万大军北征,在漠北大败蒙古军队,第24任蒙古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宿敌瓦剌杀死。

2.2 1422年,朱棣亲征,不算军队光车夫即23万,这在先秦应该是计入军队数字中了的

2.3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沐英率领王师30万南征云南

3、明末政府军与农民起义之间的战争

4、太平天国和清军的战争

5、国民党军和日军的豫湘桂战役,130万国军VS40万日军,结果死伤70万人,丢掉160个城市,使6000万人国民沦陷在日本铁蹄之下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现在生产力这么高,现在的战争规模还不如一百年前的世界大战?因为生产力和战争规模没有必然关系啊。

明清时期,战争规模很小吗?是的,明朝一亿人口,讨伐努尔哈赤居然只派了十万军队。但是,后金这边呢,人口一百万不到,就养出六万八旗兵,那么按照比例,明朝应该是可以养出一千万大军的,所以,战争规模是半小半大:明朝军队规模小,后金军队规模大。

先秦时期,战争规模很大吗?是的,秦灭楚居然出动了六十万军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周赧王债台高筑居然都养不起几万兵,可见,战争规模是半大半小:秦国军队规模大,周朝军队规模小。

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生产力受到战争破坏,比清末还要低得多,特别是解放军,织布基本靠老纺车,运输基本依靠小推车,但是六十万战胜了八十万,战争规模超过秦灭楚,被斯大林誉为奇迹。如果现在美军派六十万人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早就被推翻了,难道美国现在的生产力还不如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user avatar   yikun-gao-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阿桑奇被捕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白色胡须了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有近代圣人之称?以及为什么有人这么推崇他? 
  历史上中国北方因战乱而衰败,因路上丝绸之路式微而衰败,那南方是否也有这种危险? 
  如果汉宣帝之后是娶匈奴公主,这样的话西汉末年就凭皇帝母亲匈奴公主在匈奴的势力,王莽还敢篡汉吗? 
  真正历史上,三国时代到底有没有骑兵? 
  为什么埃及一直没发展起来? 
  古代皇帝打儿子吗? 
  历史上有哪些漂亮的建筑? 
  帕提亚这种具装鳞甲骑兵是否可以说明其甲胄水准和军事科技点上高于汉朝? 
  如果你穿越到苏德战争时期,你会带一张什么照片给苏军看看? 
  为什么横扫六国装备精良的百战精锐无敌秦军会在巨鹿惨败给叫花子似的六国联军? 

前一个讨论
景深的原理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狐臭是怎么产生的?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