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对于斯大林这个人应该来评价? 第2页

                    

user avatar   mr-train-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斯大林对他的儿子说过一句话,很精辟,“你不是斯大林,我也不是斯大林,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斯大林,肖像画中描绘的斯大林,那才是真正的斯大林。”

2:和后来说出“上帝他有几个师?”的斯大林截然不同的是,小时候的他是相信神的,就读于教会学校,非常虔诚。但是在目睹犯人被绞死,还有当时黑暗的社会后,他确信了,不是“上帝已死”,而是根本不存在上帝。

3:斯大林是妥妥的文青,早在参加革命活动之前,就是家乡著名的诗人,还有一副好嗓音,是个歌唱家。和毛泽东一样非常喜欢读书和作笔记,写字十分用力,感觉像是和纸有仇,阅读过托洛斯基的著作,对其中的一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政治,使人恐惧都是有效的手段。”进行批注:【的确如此】。

4:因为看了列宁的文章开始追随列宁,抢银行得来的钱全给了列宁,但列宁却写下了“斯大林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格鲁吉亚乡巴佬”,斯大林后来看到后在旁批注:【你和我有仇啊?给我致命一击,我呸!】

5:年轻时有个温柔善良的老婆,不管他多晚回家都会点着灯等他,但却在20多岁时因病去世,连治疗的钱都没有,为什么没钱?因为钱都给列宁了。斯大林在她死后悲痛不已,说道:“现在我的人生只有社会主义了。”

6:斯大林后来的妻子曾因为和斯大林争吵而自杀,斯大林说下了那句著名的话,“你像是敌人一样背叛了我。”但在往后的人生里,斯大林经常会一个人在深夜到妻子的坟前,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7:斯大林曾就外蒙古事宜对蒋经国说:“我跟您谈话,不是把您当作一名外交官,所以我可以告诉您,条约是个不可靠的东西。您犯了一个错误,您说中国不具备侵略俄罗斯的实力。但是只要中国统一起来,那么在国际事务中你们的进步会比谁都迅速。”

8:斯大林和毛泽东关系不好,斯大林曾认为毛泽东不是社会主义者而是民族主义者,但后来的事情来看民族主义者原来是他自己。

9:斯大林曾被希特勒戏耍,希特勒在进攻苏联前曾给斯大林写信,说在苏德边境集结部队是为了对付英国,直到真正开战,斯大林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大意了,原来小胡子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10:关于乌克兰那句“死一个人是死亡,死几百万人就只是数据。”妥妥是黑斯大林的,斯大林的意思是,死一个是死亡,死几百万人难道只是数据吗?

1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是对斯大林进行了一些批判,但总体上还是在维护斯大林

12: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戈尔巴乔夫,他说斯大林是个刽子手,不停的杀人,但斯大林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打造成了唯二的超级大国,而戈尔巴乔夫却把一个超级大国四分五裂,果然蠢而不自知是最可怕的。

13:斯大林很欣赏罗斯福,他说罗斯福是个聪明人,几乎做对了每一件事情。

14:新增一个,与历史无关,纯粹为个人的感觉,在《三体》中,人类不感谢罗辑,在如今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国,人们也并不感谢斯大林,他们忘却了是谁以铁腕手段守住国土带给他们和平,他们忘却了是谁把沙皇手下残败的沙俄缔造成了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他们忘却斯大林临终时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为了这个国家甚至失去了家人,斯大林在他们心里,渐渐成为了一个为了个人权利不择手段,致民众于水深火热而不管不顾的暴君形象。

他们当然也不会知道《三体》中的一句话: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2021.9.9 18:49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大林是少有的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具有地缘政治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国家领导人。

当老一代各个国家领导人还停留在殖民地思维的时候。当新一代各个国家领导人很多只能考虑一国一地的问题的时候,斯大林无愧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user avatar   zhang-zhuo-zhen-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名鼎鼎的“总书记”这个岗位就是伊里奇为他发明的。当年莫洛托夫给列宁一份苏共中央书记处名单,伊里奇审视了一下,在斯的名字后加了个“总书记”。

(评论有人抗议我引用莫洛托夫的回忆录,首先莫洛托夫回忆录写作于勃列日涅夫时代,此时其人的政治生命早已终结——准确的说是第二次终结。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被钢叔赶出政治局性命堪忧。二十大后被玉米开除出党领养老金生活,无需取悦于谁。其次,莫洛托夫是列宁提拔的中央书记,他的回忆录参考意义较高,西方Stalin传记也在引用,比如罗伯特谢伟思的那本著名Stalin传的第194页说的更直白:伊里奇直接向中央委员会内定总书记候选人)

看到一些人说斯在伊里奇时代不算突出,在一群大佬中不过是个平庸的官僚。之所以能在后伊里奇时代崛起靠的是运气与权术倾轧。托先知有名言“不是钢叔创造了体制,而是体制创造了钢叔,钢叔是一群官僚中最杰出的庸才",加米涅夫“钢叔只配管理一个县”。布哈林“钢叔文化水平low,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就嫉妒想报复。"看来一群元老似乎不刷一把钢叔low都不好意思称布党大佬。

请看下图的苏共历任政治局委员(截图自cccpism网站,截至到伊里奇逝世的1924年1月):

苏联历任政治局委员 外交部长 驻中国历任大使 总政治部主任 总后勤部部长

上图是列宁时代的苏共政治局成员名单,政治局(Political Bureau)意味着什么没必要科普。斯在伊里奇时代,自苏俄政治局1919年成为常设机构起常年稳坐政治局常委。至列宁逝世为止能保持这一记录的只有伊里奇,钢叔,托洛茨基,加米涅夫。

托先知掌握关键的军权,钢叔权力并不亚于他,斯与先知是当时唯二领过兵的政治局委员,到1920年苏波战争时期钢叔是唯一还在外领兵的政治局委员。伊里奇执意不停外派钢叔到各个战线来掌控部分兵权,几次拒绝斯本人返回政治局要求。1920年苏波战争苏俄近70万大军兵分两路,图哈切夫斯基统帅38万西方方面军直指华沙;斯做为政委(司令为叶戈罗夫)实际统领西南方面军28万大军征讨盘踞乌克兰一部的波兰军,以及盘踞乌克兰与克里米亚的"黑男爵"弗兰格尔部,从东南方向配合西方面军攻击波兰。钢叔所在方面军阵容配备强悍,"契卡"主席,革命圣徒捷尔任斯基亲自任该方面军后方司令随军出征。随后在军中成立波兰革命委员会准备接管战后波兰政权。

苏维埃名曲"红军最强大”(创作于1920年7月的基辅)很可能就是歌颂西南方面军此次出征的盛况。

斯是政治局中挂职务最多的(民族委员,组织部委员,监察委员),组织部是掌握干部人事任免权,做为民族委员的钢叔直接负责建立苏联:如何识别民族,如何划分加盟共和国,加盟共和国面积大小都是钢叔说了算,1922年苏联建立后民族委员这个部委就消失了。钢叔挂那么多职务情况下列宁在1922年还搞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叫“总书记”的职位给他干。引起托派大佬普列奥普拉任斯基在中央会议上的抗议(然而抗议无效)。一些书中所谓党的“元老”季诺维也夫是1921年才在政治局转正。加米涅夫从记录上看与钢叔持平,职务却一直是相对较虚的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近几十年人气很旺的布哈林在列宁时代常年稳坐替补(候补委员),好不容易转正一次,不知是不是得罪了列宁同志,被撸了下来。布哈林稳坐政治局委员还是靠钢叔提携,原因是对付季托联盟的需要。至于列宁遗嘱中提到的托姆斯基,李可夫就更晚才进政治核心。我不明白钢叔为什么要“嫉妒”他们?钢叔在二十大后被拉下神坛,玉米吹嘘那个列宁时代名不见经传的基洛夫(也是钢叔一手提拔的)居然也能让钢叔感到“威胁”,于是钢叔“暗杀”了他。

如果把时间从1919年往前拨两年,可以看到如下记载:

1917年斯已是俄国“四巨头”之一。在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在流放地图鲁汉斯克的朋友)1919年逝世后,“四人局”(也有翻译为四人小组)成为先知所说的“三位一体”。细看历史,斯几乎在十月革命一出场就是狠角色,在十月革命后是军政双星,从未游离于政治核心层之外。老布尔什维克中除了伊里奇没有谁敢说在1917年后的地位功劳盖过钢叔。

伊里奇那份对斯不利的遗嘱即使生效,斯还是Political Bureau委员,组织局委员,苏俄巨头之一。并且很可能成为军界巨头,这不是开玩笑,斯在苏俄军界的地位参见附录2。凭他的资历至少能做后来布勃诺夫担任的红军政治部主任。在1924年与反对派的较量中,季诺维也夫建议斯放弃总书记之位,去担任托先知曾担任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总书记改组为书记处,由季加斯等人共同出任),从侧面可见斯在军界的威望很高,可以做到军队首脑。

以下正文原文


天生的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即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乐观与顽强的生命力。最后关头放弃名校毕业证书,也意味着放弃母亲的理想与敞开的阶层上升通道,失业归零,成为俄国第一批职业革命家。

被捕后在格鲁吉亚的监狱里竟然能镇定自若的读书学习,鼓励狱友,丝毫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当时的监狱当局用不定期从囚徒中拖出重犯当众处刑方式威慑囚犯,很多犯人精神崩溃。而鉴于他涉及的案子有很多军警丧命,一旦查实必死无疑。

天生身体极其健壮,精力充沛,不可思议的积极乐观向上(与毛很像,但斯不怎么锻炼身体)。能撑过六次流放与北极圈的恶劣环境,出于幸存者偏差,现代人留意不到那种恶劣条件正常人注定熬不过去的(环境恶劣,情绪低落非常容易致病比如患上肺结核病,斯大林也感染过,但不可思议的恢复了)。与他有类似流放经历的革命者不是在流放中病故如斯潘达良,就是因流放而落下病根体质变虚弱不幸早逝(捷尔任斯基, 斯韦尔德洛夫,奥尔忠尼启则)。直到七十多岁病逝时,看过他的遗体的斯韦特兰娜对父亲的身体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年轻迹像映像深刻,说不像老年人的身体。

他是工作狂与学习狂,当之无愧的劳动英雄勋章获得者,同时力辞苏联英雄勋章。能够做到不知疲倦的长时间高强度高效工作,对枯燥的实际事务兴趣极大。有时不留情面的抨击他认为“务虚安逸松懈”的老近卫军战友们不珍惜时间学习。他可能以为人人都能像他那样有因理想主义而生的毅力,以及因健壮的身体而生的旺盛精力。

一生经历多次濒死体验与绝境,凭借天生的顽强生命力与超强的能力意志挺了过来,面对严重的创伤能以幽默视之。父母的独子,两个哥哥夭折(历史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把命给了斯大林,否则为什么斯能多次奇迹般大难不死),幼年得了天花而不死,获得了麻脸外号。童年被飞驰而过的马车撞晕昏迷多日,醒来后留下终身残疾——一只胳膊不能弯曲,手一大一小。却能幽默的安慰担心儿子做不了神职人员的妈妈“别担心,我的手臂在我成为神父前就能痊愈,到时我连整个教堂都举得起来”。多次组织武装没收活动却能全身而退,n次被捕而未被发现重大案底(否则即使沙皇的暴力机构再比苏维埃的松懈,凭多次杀伤军警一条在当年即足以判死刑)。在流放地北极圈附近荒野求生,在暴风雪中迷路而不死,在孤岛与野外独自渔猎多日(不怕遇到野兽?),罹患致命的肺结核而痊愈。逃亡路上差点冻死。与列宁一起面对了1919年白卫军兵临莫斯科的四面楚歌般绝望境地,二十多年后自己面对了德军兵临城下的险境。

他为国克己之至,因儿子瓦西里不争气而发怒说:你不是Stalin,我不是Stalin,苏联才是Stalin!(往往被人联系到太阳王说的“朕即国家”,路易十四是自夸,斯真的能做到)

会见东欧共产党代表时,有一位代表开玩笑说:我喜欢女人。斯回答:而我喜欢共产党人。

他说:共产党人(布尔什维克)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斯发展工业,干部觉得掌握技术(各种化学公式)太困难。他说: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破的堡垒。

他说: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不清除内部敌人就会陷入腹背受击的地位。

他第一个提出落后就要挨打:打落后者,打弱者,这已经成了剥削者的规律。这就是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规律。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被人打倒。

对待女人往往比男人好。我所看过的全部关于斯的回忆录资料中,只有两处记载参加革命后的斯大林流过眼泪。第一次是首任妻子斯瓦尼泽下葬时,他悲伤哭泣不能自已,跳下墓坑抱着棺材直至被拉出。第二次是第二任妻子娜嘉的葬礼上,莫洛托夫回忆,“我与斯大林共事近四十年,从未看到过他哭过,但那次我看到斯大林流下了眼泪。”斯大林宠女儿斯韦特兰娜远超长子雅科夫与次子瓦西里。有不用士兵换元帅的典故,长子被围没叮嘱过部队,却特意嘱咐从合围圈中救出传奇女狙击手柳德米拉。给予妇女与男子一样完全选举权,参政(有人说让妇女从政是因为女性“容易”盲从,比男性更狂热的拥护totalism),参军(斯黑眼中又一Stalinism的暴行,不让妇女呆在家里却送上前线做炮灰),工作权。

对至亲照顾不够,却对朋友关怀备至。比如不去照顾自己儿子远离危险的火线,却照顾外国朋友的儿子跟在军队后方安全进军柏林。

他有一位生养他的并且赋予他独特性格的了不起的母亲。十月革命后,斯大林一度将母亲接到克里姆林宫住,母亲住不惯。又安排第比利斯的一座宫殿居住,她故意挑选了一个光线暗淡的小房间,让儿子把房间弄得像乡下一样。1935年,斯大林回到故乡格鲁吉亚看望当时已经患病的母亲,母子相见后还演了场富有寓意的老莱娱亲式戏剧。于是人们看到如下一幕,

她问斯大林,“你现在到底是什么职务?”斯大林告诉她:“苏共中央总书记。"看到母亲“不明白”,斯大林解释说:“妈妈,你还记得沙皇吧?我现在的地位就像沙皇一样。”母亲却说:“真遗憾,你没当成神父。”

这幕戏表现出斯大林母亲的幽默感与对权威的不屑一顾,这一性格遗传贯穿了斯的政治生涯。

在正教学校时代斯斥责同学在郊游时背督学过河,说“就算他是上帝,我也不会背”。

在当年孟什维克在格鲁吉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时出于信仰选择布尔什维克(这也解释了托先知引用的很多回忆录中在格鲁吉亚监狱中那段经历中柯巴往往对狱友表现出冷漠不爱搭理人的“自私傲慢”态度。因为这些狱友几乎都是政敌孟什维克)。

在流放地从不与当地商人官员交往,不与来视察的大官说一句话(与高官“搞好关系”容易获得舒适一点待遇甚至提前释放)。

或是得罪了列宁夫人面临政治垮台危机时拒绝低头示好,“怎么着?我得去巴结她?跟列宁睡觉不等于弄通了列宁主义”。

最后是敢于“得罪”列宁本人,一次斯与列关于某事意见不合,斯对同僚说“要旗帜鲜明的反对伊里奇”。

为什么能肯定斯大林母子的对话是在演戏(至少是母亲在演戏)?三十年代是“个人迷信”的巅峰,报纸上充斥是歌颂伟大领袖斯大林的文章,街上或游行时到处是领袖头像,而斯大林母亲肯定是识字的并且偷偷留下了一份回忆录,住过克里姆林宫能不知道儿子是什么职务?还有一个佐证

她(斯大林之母)在同年回答苏联记者提问作为斯大林的母亲是否开心时讽刺的说:“我开心?你说,我到底应该怎么开心呢?全世界都以我儿子和我们的国家而感到开心。所以说,做为他的母亲,我应该怎么觉得呢?”

钢叔在理论上建树颇丰,一些人们熟悉的以为理所当然的“马克思主义”公式,往往不知其出处,最后发现来自柯巴。虽然经常以被“有创新精神”的原教旨主义学者批驳为“简单化”,“违反马克思原意”的靶子的形式出现。

经典的五种社会形态说的最终形式就是他确立的(斯的最终版是六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提出的版本:“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恩格斯提出的版本:“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communism社会”。
列宁提出的版本:“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的版本很接近目前常见版本,只是其中社会主义等同于后来的communism。钢叔发展了列宁的提法,在communism社会之前加入了社会主义,并给以出社会主义的著名的定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得到了现在的斯版: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communism社会(钢叔的五种社会形态说通常以“郭沫若引进的苏联教条主义”面目出现被很多学者吐槽不是马克思原意,是“简单化,歪曲了”老马原意,此处不展开。这个理论好坏我不评价,只是想指出这个理论是斯定下来的,而且吐槽归吐槽这个理论体系现在还在我国历史教科书上,这么多年也没见被换下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最早出处很可能来自钢叔。在联共党史简明教程中批驳民粹党人的“英雄创造历史”时,有一段话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回答是”的表述形式阐述了这一原理。(简明教程是斯编订的,体系架构是他定的,几个章节也是他写的,书中重要结论都是他来定,那么这个“马克思主义者”是谁?我找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最早出处是这个,如果有更早的出处,欢迎指出)

还有,著名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简洁明了公式就是钢叔概括提取马克思著作原文后给出的。(吐槽一下,老马原文可以看出这个意思,但他表述的很德国哲学腔(luosuo))

积极援助中国革命(1925年的大革命,抗战,解放战争)。在其他国家普遍不看好中国的1938年,几乎与写论持久战的作者同时,在“联共党史简明教程”中预言中国抗战必胜,被前者称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死尽哀荣,斯创下了新中国第一次也是最隆重一次为外国领导人逝世举行天安门降半旗仪式:1953年3月7日至9日天安门降半旗整整三天,头像悬挂天安门城头,全国公祭停止娱乐活动。一周年祭日天安门再次降半旗一天。


正文完结,后面是附录,计划写到1925年,很长,不感兴趣可跳过。

附录1 管窥Stalin 前传——Stalin在1902


各种传记文章盛传斯在革命前是个面目不清的人,投机者,无聊乏味的官僚主义者,在列宁手下一群大佬中不出众,只会跟风似的与列宁保持一致,或干脆被称为最杰出的庸才。

众所周知斯是格鲁吉亚人,高加索是他成长崛起的地方。斯在高加索的详细事迹已经由《青年斯大林》一书整理出来了。这本书被称为红色沙皇前传,苏联的史前史,描述了1917年及之前的斯,从中可以窥见斯早年是什么样的人,他早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1902年,距离离开正教学校3年后,柯巴在格鲁吉亚城市巴统即已拥有了自己的一群手下与暗杀队,被称为“神父”(让人联想起教父),做出诸如下命令除掉奸细,胁迫当地企业主,包括跨国公司罗斯柴尔德(似乎前几年在国内被吹的很神)家族企业向工人的要求屈服。率领罢工队伍冲击监狱劫狱救人,声震南高加索。军警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13死54伤,柯巴被捕后未被指认为此次大案的主使,原因之一是证人惧怕他的势力不敢出庭作证。这段描述中我注意到柯巴狱中对狱警提各种要求甚至发号施令,怀疑这除了表现出他的勇敢外,未必与他当时的灰色身份无关。

这时他俨然巴统的地下皇帝,时年24岁。

1905年27岁拉起了武装队伍成为格鲁吉亚“山地之王”。

1907年29岁策划上百人伤亡(包括大量军警)震惊世界的国家银行运钞车劫案,劫走巨额金卢布。

1907年成为高加索最大工业城市巴库的黑色之城(巴库盛产石油)大佬。劫军工厂,轮船,走私武器,暗杀沙俄军政官员,与黑色百人团等民族主义帮派火拼,除掉内奸。当地各种企业家,经理向他缴纳“geming资助金”。

1906年28岁即被时人称为“高加索的列宁”。

1912年民主社会工党刚刚成立俄国局,斯即被选入中央委员会。时年33岁。(看来想成为伟人都要趁早做出成就才行啊)。

你可能以为斯只会实践干具体事务,但他1913年写作了马克思主义论民族问题的著名专著(质量高到托先知等人相信柯巴是找列宁代笔的)。

总而言之,柯巴二十几岁已经从一无所有的失业穷学生成为高加索的红黑大佬,著名geming家。(小说也不敢这么写,“教父”中科里昂家族摆平其它家族花了不止一代人时间)。

柯巴的早期历史对慈父塑造“合法”的geming者形象不利而被钢叔低调处理。钢叔成名之作1902年巴统罢工游行在联共党史简明教程第二章有提到,但隐去了领导者的名字。最早对他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是苏联作家,后来写作《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反Stalinism者布尔加科夫。他想写作一部以此事件为基础的戏剧《神父》后改名《巴统事件》,被钢叔中途叫停。斯告诉导演这是一部好剧,但不应当搬上舞台,据说他这么说"所有年青人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写青年斯大林呢"。


附录2 国内战争统帅——Stalin在1918 to 1920

十月革命紧接着就是残酷的国内战争。苏俄坚决退出一战,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原因惹毛了自由世界。英法等国纷纷援助白军向苏俄发动攻击。上两图为当时危如累卵的局势。

现在人尽皆知托先知是红军缔造者,革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做为典型的军事统帅坐着装甲列车奔波于各条战线。而另外一位国内战争统帅钢叔的角色被有意无意的淡化,时而做为反面陪衬角色在某条战线枪毙军事专家以证明其一贯残忍粗暴的性格,时而又突然在苏波战争中冒出来不顾大局地与红色拿破仑争功导致大局败坏功亏一篑。也有介绍斯保卫察里津战斗的事迹的文章,除此以外对他的其它活动介绍的很少。

实际上斯在国内战争中是除先知外唯一统领过方面军,执掌过军权的苏俄政治局委员。享受列宁特批的专列待遇,常年奔波于各条战线。

Stalin在察里津战线(1918年6月——10月)

网上搜到的察里津战役介绍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保卫察里津的战斗。1918-1919年,南线红军在斯大林等指挥下,连续三次击退白军对察里津的围攻,从而保证了对中央地区的粮食供应。

实际上不准确,斯指挥了1918年的第一第二次察里津保卫战。1919年初斯已被列宁调往东方战线,1919年2月的第三次察里津保卫战是叶戈罗夫(从履历上看是斯在南方战线部下)指挥的。

(注意以下段落标有日期的文献来自Stalin年谱,中央编译局研究成果,参考了苏联解体后的档案资料。)

南俄是俄国的粮仓与石油产地,察里津位于联系南北的重要的运输枢纽地位,有铁路干线经过,也有伏尔加顿河水运之便利(红军掌控伏尔加河舰队)。1918年俄国东方重要的西伯利亚产粮区已经落入高尔察克与捷克军团之手。南俄与高加索是1918年下半年苏俄唯一可以依赖的粮食出产地,里海沿岸巴库的石油也经伏尔加河运往北方。

如果察里津被白军占领,莫斯科彼得堡就会陷入断粮断油境地。东面无畏上将,南面克拉斯诺夫邓尼金的两大白军主力也会连成一片,把苏俄控制区的北方工业区与盛产粮食燃料的南俄切为两半。察里津得失干系到红白双方战略态势是否发生逆转。总之察里津在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上半年处于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地位。

察里津地域的红军集群可以威胁进攻南俄与高加索粮食产地的白军的左翼。一如1942年德军分兵A,B两路,A集群进攻高加索获取石油资源,B集群必须进攻斯大林格勒以掩护A集左翼群侧后。

察里津还是红军两大方面军的接合部,此地一失,东方面军会暴露侧背。白军拼命攻击察里津的战略企图被斯识破了,于是南下征粮的他在此地停下了。


1918年斯奉命南下征粮,有文章说他来到察里津后借征粮讨要的兵权。钢叔1918年6月6日抵达察里津,5月29日列宁发给他的委任状是:

钢叔前往察里津时已经被列宁授予了全权,包括指挥当地全部军队的权力,类似节度使。维持粮道畅通军队是关键,所以钢叔到任后抓起军权,任命新的指挥官,撤了原来的总司令。

撤换原司令官,得到伟大导师的同意。"不予考虑"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放人命令,把不可靠的旧军官装在驳船上准备沉于顿河。最后托先知派人拯救了他任命的原司令官,其余人被沉入河底。

7月19日成立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斯成为该军区首长。同一天下达把倒霉的旧军官押到驳船的命令。

第一次察里津保卫战过程

1918年7月底至8月初,克拉斯诺夫将军的哥萨克白卫军(步兵和骑兵近4.5万名、火炮150余门、机枪610挺)首次进攻察里津,以便与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乌拉尔斯克奥伦堡的哥萨克白卫军会合。察里津地段的苏维埃军队(步兵和骑兵约4.2万名、火炮120余门)由数支零散的部队组成。战斗力最强的是在德国占领军逼攻下自顿巴斯撤到察里津的乌克兰第3、第5集团军的几支部队。在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7月22日成立,斯大林任主席,伏罗希洛夫和米宁任委员)的领导下,为组织城市防御做了大量工作:新组建了几个师,建立了一些工人支队,采取了巩固后方的措施,7月24日,将察里津地段的军队分成三个地段(乌斯季梅德韦杰茨基、察里津和萨利斯克),建立了预备队,在该城近接近地构筑了野战工事:2—3道掩体,并在环城铁路支线(经古姆拉克、沃罗波诺沃和萨利普塔,长约40公里)外围架设了铁丝网,调来了伏尔加河区舰队以确保察里津的防御。
白卫军依仗骑兵优势,于7月底攻占了托尔戈瓦亚和大克尼亚热斯卡亚两镇,从而切断了察里津与北高加索的联系。8月初,菲茨赫拉乌罗夫将军的集群夺取了叶尔佐夫卡和皮丘任斯卡亚,在察里津以北逼近伏尔加河,破坏了察里津与莫斯科之间的交通。8月18—20日,马蒙托夫将军的骑兵集群在中央方向前出到察里津近接近地。苏维埃军队依托筑垒阵地,运用炮兵,尤其是装甲列车的炮火,于8月20日以突然突击打破了敌合围正面,于8月22日解放了叶尔佐夫卡和皮丘任斯卡亚。8月26日—9月6日,苏维埃军队全线反击,哥萨克白卫军被赶到顿河右岸,死亡和被俘约1.2万人。

钢叔1918年7,8月大破白军,9月被升任南方面军实际统帅,统辖各司令员与政委。

苏俄内战有南方面军(后分出西南方面军,东南方面军也叫高加索方面军),东方面军,西方面军,北方面军几大方面军。东方面军主要对阵无畏上将高尔查克,西方面军对阵尤登尼奇与后来的地主波兰,南方面军对阵克拉斯诺夫哥萨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南线是最重要战线(托洛茨基语),东线重要性紧随其后,其余战线再稍次。

先知在钢叔评传中说钢叔最开始只掌控一个集团军(第十集团军)。后面掌控五六条战线中的一条战线。这里先知玩了一个把戏,想让读者以为斯的作用没那么大。他没告诉读者的是,斯掌控的集团军是红军实力最强大的没有之一。斯不仅仅掌控一条战线,他掌控过南方战线与西方战线。1918年南线核心第十集团军的兵力即超过整个西方战线两个集团军兵力总和的4倍!斯的嫡系第一骑兵集团军(军中布琼尼)是红军最强突击部队没有之一,在华沙之役被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点名从西南方面军"借走"。第一骑兵集团军被伏龙芝高度称赞。军长布琼尼在列宁时代就是创奇统帅,央视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尾曲"远在小河对岸"歌词作于1924年,其中有"年轻的布琼尼士兵整装出发"。

钢叔长期统领的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战功显赫,1935年首批五位苏联元帅中有三位(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叶戈罗夫)出自该方面军,虽然不排除钢叔关照了老部下,但也不能否认这几位的实力,因为在1937年大逮捕之前国内战争名将与英雄几乎都健在,如果“关照”太过无法服众。三人在1918年至1920年实际上是钢叔部下(官方介绍中他们是钢叔的亲密战友,好朋友)。布柳赫尔是斯的军中盟友伏龙芝的部下。一些文章认为是倾向托先知的图哈切夫斯基其实也与钢叔关系不浅,甚至有文章记载斯对图有提拔之恩,图哈并非盛传的托洛茨基一派。由此可见钢叔在苏俄军队中资历之深不可测,众所周知他在卫国战争后的1945年成为苏军大元帅,而实际他在1920年就已经是军界巨头了。这部分可以解释1936年大清洗中军队无法反抗,因为斯本人就是当时军界资历最深的(最好加上之一?)。


将帅名录-图哈切夫斯基

托洛茨基对斯执掌军权产生了警觉,下了一道命令申明司令官才是老大,政委不干涉指挥。引起钢叔暴风骤雨般的狂怼。Stalin传记说钢叔输了,苏俄名义国家元首斯维尔德洛夫把钢叔带回莫斯科。

钢叔得罪了托先知被斯维尔德洛夫带回莫斯科,他失去南方面军指挥权了吗?请看钢叔年谱

钢叔10月3日狂怼托洛茨基,10月6日去了一趟莫斯科,10月11日即从莫斯科返回察里津指挥,又执掌南方面军大权了。Stalin传记说到的被带回莫斯科指的就是10月6日那次莫斯科之旅。10月11日钢叔返回南方面军下达完第二次察里津保卫战命令后,于10月19日再度返回莫斯科,此后从年谱上我们得知他再次回到南线已经是1919年了。1918年11月,12月斯都在莫斯科,给留在察里津的伏罗希洛夫下达指令,电报,也与列宁商讨南方面军的事情。

从Stalin传记上看他因为公然违抗托先知,与其彻底闹翻,列宁暂时把他留在中央处理政务。先知在回忆录中说钢叔南方面军的职务由施略普尼科夫接任。列宁调解了斯托冲突,任命钢叔为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以缓和紧张关系。伟大导师安排钢叔加入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就是说斯成了托先知的"手下"与同事。但是钢叔会听托先知指挥吗?怎么可能的事,据先知透露斯以事务繁忙为借口不参加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会议!

钢叔指挥的第二次察里津保卫战。

9月至10月间,苏维埃军队指挥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察里津的防御。卡梅申方向和察里津方向的军队(步兵和骑兵约4万名、火炮152门、机枪200挺、装甲列车13列)合编为第10集团军(司令为伏罗希洛夫)。1918年9月22日,克拉斯诺夫的军队(步兵和骑兵6万余名、火炮约200门和机枪400挺、装甲列车8列)第二次进攻察里津。他们对第10集团军南翼实施主要突击,企图切断察里津同阿斯特拉罕和北高加索的联系,而对北翼则实施引诱突击。哥萨克白卫军于10月2日和8日先后夺取格尼洛阿克萨伊斯卡亚镇和京古塔镇,并渡到伏尔加河左岸,对苏维埃军队的后方造成威胁。到10月15日前,敌人接连占领了察里津近郊的萨列普塔、别克托夫卡、奥特拉德诺耶等地。为歼灭敌军,第10集团军指挥部在环城铁路沿线集中了数列装甲列车和由21个炮兵连(火炮共约100门)组成强大的炮兵群,以密集火力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使战局发生了有利于苏维埃军队的转折。从北高加索开来的“铁师”(师长为日洛巴)和伏尔加河区舰队从南面发起的突击,以及苏维埃第8、第9集团军从北面(沿波沃里诺巴拉绍夫方向)发起的突击均起了重要作用。10—11月间,第10集团军进行了反攻,克拉斯诺夫的部队被逐到顿河西岸。

从高加索开来的步兵师“铁师”(此师名称Стальной дивизии准确翻译为钢师,容易被联想为Stalin的师。因为军区首长叫钢叔Сталин.......嗯,该师确实是慈父搬来的救兵)师长日洛巴对白军的侧后打击对此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网文有日洛巴与领导闹矛盾出走,恰好经过察里津就参战了云云。俄文资料与斯大林年谱明确记载,日洛巴是遵照钢叔与伏罗希洛夫签署的方面军军令才从北高加索赶来,战局证明了二位的预判能力。

1918年11月打完第二次察里津保卫战后,钢叔得到充分认可,他又有了新职务——工农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等等,我们知道托洛茨基是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苏俄已经有了一个军事委员会了,那么这个工农国防委员会是什么东东?列宁与斯好像在这个委员会里面有点特殊。查了资料发现,这个新成立的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不是别人正是列宁同志!伟大导师不愿把军权交给托先知一人,他也要抓军权,他选的助手是钢叔。从查到的资料看,这个委员会负责协调前线与后方,民事与军事,名义上是领导一切武装力量的机构。其发布的命令往往涉及军队后勤补给,兵员补充。也就是说这个国防委员会捏住了军队的命脉。从下面这则资料看这个委员会还有这样一个使命:Bolshevik party彻底渗透入军队系统,实现party对军队的绝对一元化领导!

联想到托先知支持旧俄军事专家,斯反对旧军事专家认为他们政治上不可靠,为此二人激烈冲突。伟大导师出面调解有时还支持一下先知,但是列宁到底真正倾向于谁?谁给了斯一直违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命令的底气?我想看到这里就不言而喻了。

斯的察里津保卫战至此告一段落,此战为其在军界赢得了声誉,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叶戈罗夫三位未来元帅都参加了此战,还有未来的炮兵元帅库利克,与斯结下了战斗情谊。形成了“红军缔造者”托洛茨基口罚笔诛又无可奈何的苏军“察里津帮”。后面会看到,以1918年7月至10月一度掌控北高加索军区与南方面军为肇始,斯的“察里津帮”及其后来衍生出的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乃至北高加索方面军集团,即苏俄国内战争南线集团,成为钢叔在1920年代军中的最有力支柱。

在察里津保卫战中,苏维埃军队获得了保卫大城市的宝贵经验,丰富了苏联军事学术,如:在城市接近地建立防御地区;大量集中使用炮兵和装甲列车;在防御战斗和反攻过程中各兵种(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列车及内河区舰队)密切协同作战。为了达到反攻的目的,苏维埃军队指挥部巧妙地将各部队在主要方向上对敌翼侧和后方的突击与在各次要方向上固守筑垒阵地结合起来。在察里津战斗中第一支苏维埃骑兵兵团(骑兵混成师)的建立和使用,是国内战争中有效地使用大量骑兵的开端。

加粗部分比较重要,大量集中使用火炮与装甲列车,组建快速机动骑兵集团(后来建立了第一骑兵集团军)是钢叔在国内战争中的创举。为了纪念钢叔在察里津战役中的贡献,1925年察里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

我以下面一幅图总结1918年红军的形式。

上图比较重要,标出了1918年苏联国内战争战线形式与红军各集团军位置与编制。红圈为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位置。

由图中可见内线作战的红军主力集中于东,南方面军。

东线由1,2,3,4,5集团军组成,是1918年的主要方向,绿圈标出各集团军位置。方面军司令是日后的红军总司令谢·加米涅夫。第3集团军为该方面军左翼,副军长为著名的布柳赫尔。第1集团军司令为图哈切夫斯基。第4集团军为右翼,军长为伏龙芝,夏伯阳也在该集团军编制。1,2,5集团军为中军,第5集团军做为方面军主力部队在1918年9月(在先知督师下)攻克了喀山,取得苏俄国内战争第一个重大胜利。

南线由8,9,10,11集团军组成。其中三个集团军与斯关系非浅,可以从中窥见为什么当年斯能主宰南方战线。方面军司令是与钢叔不和而一度被架空的瑟京将军,副司令伏罗希洛夫。第8,9集团军为该方面军右翼。第9集团军由钢叔未来的亲密战友与助手叶戈罗夫创建。第9集团军有一位年轻的红军政委叫赫鲁晓夫,他来自日后改称为斯大林诺的尤佐夫卡市。赫鲁晓夫原来在1918年一度是慈父的"部下",这有助于揭示为什么未来慈父会对此人有特别好感。上面提过,第十集团军由伏罗希洛夫创建。第11集团军为左翼,对阵邓尼金的"志愿军",负责保卫伏尔加河注入里海的入海口重镇阿斯特拉罕,斯的忠实部下基洛夫在此集团军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第10集团军为中军加主力部队负责保卫察里津,军长伏罗希洛夫,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坐镇察里津协调战线。钢叔背靠东方面军伏龙芝的第4集团军,察里津是东,南两大方面军的结合部,一旦被攻占不仅粮道断绝,还会使白军高尔察克部与顿河哥萨克部实现汇合,后果不堪设想。

西北线只有第6,7两个集团军,蓝圈标出。防御英法干涉军与在爱沙尼亚的白军,保卫彼得格勒。兵力最单薄,1918年那会儿号称2个“集团军”却总共只有万人兵力(1918年南线伏罗希洛夫的第十集团军兵力就达4万,超过整个西方面军兵力总和)。这是红军战线的薄弱环节,果然1919年年中遇到了危机。

Stalin的东线之行(1919年1月——2月)

1919年元旦,苏俄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国内战争战略方向——东线战场。此前不久,东方面军第2,第3集团军被无畏上将击败,东部重镇彼尔姆失陷(下图黄框),高尔查克计划延下图黄色箭头进军,与其资助者英法干涉军汇合,然后会攻莫斯科,彼得堡。苏维埃政权受到威胁,列宁决定派钢叔到东线调查溃败原因,恢复部队秩序。

与钢叔同行的是契卡主席捷尔任斯基,东线之行后成了他的重要政治同盟者。

契卡创始人,首任契卡主席(后来的格伯乌主席),这位想必不需要多介绍了。他生活下去只需要三样东西:工作、面包和清水。“那双深陷的眼睛闪烁着狂热信仰的冰冷的光芒。他从来都不眨眼,似乎他的眼皮是瘫痪的。”

他被称作钢铁的菲利克斯——Stalin叫钢叔,都是钢铁。

捷尔任斯基沙俄波兰小贵族出生——钢叔沙俄格鲁吉亚人,都是沙俄少数民族人士。

钢铁菲利克斯是天主教神学院学生——钢叔正教学校肄业。都是宗教学校出生。

他一生四分之一时间流放监禁——钢叔7次流放,坐牢时间钢叔甘拜下风。

两个人朴实无华,物质要求极低,过着禁欲主义生活,对geming事业充满信心,到了狂热程度。

1906年斯德哥尔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大会(这次大会是群英会,十月革命中很多熟悉的名字在这次大会上同时出现)上有很多共同点的二位同志见到了崇拜的导师,两个钢铁侠首次相见感觉如何我未查到记录,从经历上看应该会惺惺相惜。1917年同时进入所谓的“党总部”(与托先知领导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平行,还记得上文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吗,“巧的很”,乌里扬诺夫同志两次设立与托先知管辖机构平行的组织)。

他们还有下面这位共同的好朋友——未来苏联首席元帅伏罗希洛夫。

伏罗希洛夫,苏联红军首席元帅,国内战争传奇英雄,与钢叔在察里津并肩作战。后来在苏芬战争表现不佳,其实主要因为是钢叔的好朋友原因(类似郭老是教员好朋友)被各种嘲讽。先知嘲讽他“只能指挥一个团”,各种传记作家嘲弄他是草包元帅,只会奉承钢叔。好吧,我想说伏罗希洛夫1921年就是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当时苏俄实力最雄厚的军区之一。此时托先知还是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列宁还健在,两位大人物都没见反对这项任命,难道他们都糊涂了,或stalinist势力在1921年就那么嚣张了?

伏罗希洛夫的勇敢与传奇以后会讲,先看下面资料(引自苏联官修伏罗希洛夫传):

伏罗希洛夫在1917年就是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成员,而且是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在1918年是察里津地域军区司令员加契卡元老,钢叔在察里津想逮捕哪个旧军官就逮捕哪个,除了有乌里扬诺夫同志的委任状,伏罗希洛夫的特殊身份也有"贡献"。

伏罗希洛夫,卢甘斯克(就是这几年东乌克兰闹独立的亲俄两个共和国之一,卢甘斯克在苏联时代叫伏罗希洛夫斯克)的钳工,老布尔什维克党员。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被布党派往东乌顿巴斯矿区掌控这个重要的工业中心。1917年11月被列宁调往彼得格勒担任保卫彼得格勒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5日契卡成立,伏罗希洛夫当月加入该组织。1918年3,4月又被派往卢甘斯克组织游击队与德军作战,掩护大部队,使用几辆火车运载重要工业设施与群众撤往500公里外的顿河草原之城察里津,他整整拉出了一个军的部队编制。6,7月伏罗希洛夫刚刚率大部队从东乌克兰撤到察里津,钢叔6月份就抵达该地。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1906年就认识,十月革命后重逢的老朋友,在1918年3月刚分别就这样在1918年6月又在命运之神的安排下重逢了。以伏罗希洛夫拉出来的部队做为基础,在察里津成立了第十集团军(我联想起凯撒在高卢最为钟爱的第十军团),伏老任军长。这个集团军是红军的14个集团军之一,是钢叔掌控的第一支部队。正是以这支部队为主力钢叔打赢了第一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所以斯能扬名察里津乃至日后掌控南方战线,有一定的巧合,更多的是必然。(1949年苏联官修Stalin传略说伏老从东乌撤往北高加索的察里津是钢叔下的命令,这样说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没有命运成分在里面。此书为钢叔亲自审核过的传记,由于某种原因我在这里不想引用这本书。不知是否有其余史料支撑)

红军1918年2月成立,伏罗希洛夫是苏联元帅中资历最老最根苗红正的。1903年的老党员,1918年4月就做了乌克兰第5军军长(1918年4月图哈切夫斯基刚刚入党),6月成了集团军司令。比伏龙芝(1918年底成为集团军司令),布琼尼(布琼尼是伏老在第十集团军的部下,布琼尼是钢叔部下的部下)布柳赫尔(1919年还是师长),叶戈罗夫(1918年底接替伏老任第十集团军司令)早。人尽皆知他是钢叔的密友,从其日后升迁之速履历可以推断出他也是列宁的嫡系,彼得格勒起义后被列宁第一时间调到首都负责保卫工作,加入肃反委员会。被现在人诟病的1918年在察里津清洗旧军官事件得到了乌里扬诺夫同志的赞赏。

伏罗希洛夫1918年底被托先知排挤到乌克兰,失去第十集团军兵权。人就是从乌克兰来的,现在回老家发展正合其意。请看伏罗希洛夫在乌克兰,他领导了第14集团军,这个军是察里津帮掌控的第二支集团军(后面继任军长又是叶戈罗夫!),同时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哈尔科夫军区司令兼内务部队司令。伏老在1921年进入俄共中央委员会,1925年后更成为政治局委员年年留任(某些传记书上说伏老失宠于晚年钢叔,看来他地位之显赫再失宠也不过如此)直至1960年被玉米罢免。是苏联元帅中唯一一个同时执掌军队,秘密警察部队,还能进党中央的(下一个元帅政治局委员是朱可夫,1956年上任,1957年被玉米罢免)。这就是首席元帅的由来。

伏罗希洛夫在列宁时代已经地位显著,而非一般认为的巴结Stalin才升上去。各种网文与书籍着重记载列宁批评伏罗希洛夫打仗蛮干不尊重军事专家致使部队损失惨重,还有网文说他在1921年佩戴勋章"得意洋洋"参加俄共中央会议被列宁批评为虚荣然后"感到很惭愧"(网文作者可能不知道正是在这次大会期间伏罗希洛夫带队率领三分之一的参会布党党员镇压喀琅施塔德兵变,随即被选入仅次于政治局的中央委员会)。这无法解释他在列宁时代与军功不很相称的升迁速度。从种种迹象来看此人是乌里扬诺夫的嫡系爱将:

列宁把布党宝贵精华——三分之一的党代会代表交到伏罗希洛夫手上,由他带队参加平定喀琅施塔德叛乱。平叛主力是图哈的集团军,伏老的党代表军团带头冲锋主要起到鼓舞军心作用(顺带shua战功)。列宁发电报急切的盼望伏老赶快平叛归来继续参加党代会。

伏老还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叫伏龙芝(好到什么程度,可举一个例子:伏龙芝夫妻不幸早逝后一双子女由伏罗希洛夫收养)。1924年正是伏龙芝推荐伏罗希洛夫任最关键的莫斯科军区司令,防止托先知军事政变。后面会看到,伏家二佬与钢叔的南方面军集团将领在布党中央支持下在1923至1924年列宁逝世前后扫荡了托先知在红军中的势力,掌控了苏联大部分军区司令员之职,彻底架空了"红军缔造者"。1925年伏龙芝病逝后,伏罗希洛夫成为了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先知最终被"只能指挥一个团"的伏老顶了职。

伏老在列宁时代获得2枚红旗勋章,一把刻有红旗勋章的荣誉武器。红旗勋章不同于钢叔时代的各种勋章,这是列宁时代唯一的勋章,很珍贵。在列宁时代,红军缔造者托先知获得过1枚红旗勋章,钢叔获得过1枚,传奇统帅伏龙芝获得1枚外加荣誉武器一把。图哈切夫斯基获得红旗勋章2枚。由此可见伊里奇同志与布党对伏罗希洛夫的偏爱,红军最著名统帅伏龙芝指挥北塔夫里,彼列科普——琼加尔战役诸多著名战役,得到的奖章居然比伏罗希洛夫少。

讲了与钢叔1918-1919年国内战场活动相关的人物背景后,还要说一下贯穿整个国内战争的另外一个话题即军官问题。众所周知苏俄红军1918年2月成立,是在前沙俄军队基础上吸收了大量工农群众组成。红军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紧缺有经验的高级专业军官。

总的来说,国内战争的红军高级将领来源分为以下几种:

1.前沙俄高级军官,其实就是旧军队的校级军官,后期才有布鲁西洛夫这类旧军队将级将领加入。他们就是所谓的"军事专家”。

比如1918年9月至1919年7月担任红军总司令的瓦采季斯。国内战争红军总司令不是托洛茨基,托先知是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二任红军总司令,谢·加米涅夫(与政治局委员,老布党加米涅夫同名,但是没有亲戚关系)

还有1918年叛变被杀的东方面军司令穆拉维约夫,1918年7月被钢叔押入死亡驳船的第一任察里津地域司令斯涅萨廖夫,1920年初一度担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的绍林将军(因与布琼尼的矛盾被钢叔勒令辞职)。

这类将领无论战功高低原则上都暂时用其材然后被逐步淘汰,不会被培养重用,日后苏俄政府也不会在国内战争史中多宣传他们的事迹,所以他们在内战中职位高功劳不小却往往名气很低。他们普遍在苏俄内战一结束即转入预备役,或进入军校任教官。二十年代即在苏俄军界边缘化。

2.在1917年前未参加过布党,1917年或1918年加入布党的前沙俄低级军官或士兵,一般为旧军队连级团级。

比如叶戈罗夫,图哈切夫斯基,布琼尼,沙波什尼科夫,库利克,乌博列维奇,亚基尔。这类士官中才能突出,忠于革命事业的会被吸收入党,并且培养重用。日后在苏俄军界起到主要作用。

3.在1917年前即参加布尔什维克党,在内战中成长起来的军事人才。

其中的列宁派比如伏龙芝,伏罗希洛夫。这类数量极少是核心嫡系,会被重点培养与关怀。

如果是非列宁派则待遇同第2类人士,比如列宁时代长期担任莫斯科军区司令的穆拉洛夫,此人是布党中左派反对派分子,托洛茨基的军中铁杆支持者。还有托先知最亲密战友,内战中担任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斯克良斯基。

沙俄旧军官大部除了被捕,就是在十月革命后不久纷纷逃亡到各地加入白卫军。剩下少部分的军官中,除了极少部分真心认同革命转向布尔什维克,大部分处于被红军强行"留用"状态。这批无论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在红军服役的沙俄"军事专家"往往被委以要职比如方面军司令与集团军司令。既然很多军事专家是被迫加入红军,自然身在曹营心在汉。常常出现逃亡,倒戈乃至叛变现象。比如1918年7月的东方面军指挥官前沙俄中校穆拉维约夫在高尔察克进犯时故意使防线洞开,纵敌长驱直入,导致伊里奇故乡辛比尔斯克沦陷。穆拉维约夫后被处决,其职务由其原助手图哈切夫斯基暂代,后由谢·加米涅夫担任。

很多文章这样简单划分:托洛茨基就是支持任用旧军官军事专家,钢叔就是支持布党出生军官。

事实并不尽然,首先托洛茨基对旧军官没那么好,做为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他原则上与其他布党高层一样同意用布党政委指导监视旧军官,同意日后逐步淘汰边缘化旧军官。他之所以用旧军官是出于暂时没有更好人选的权宜之计。为防止任命的旧军官不忠,正是托先知发明了人质制度并得到乌里扬诺夫同意。红军中的旧军官家属被集中在布党控制区,一旦旧军官本人“出事”则立即逮捕其家属。被派往重要战线的旧军官往往是那些家属被牢牢控制住的。其次,托先知做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急于干出业绩证明自己,偏好任用上手就能干活的旧军官而非慢慢培养布党自己的军事人才。托洛茨基的class性不强,这点可以理解,他本人就一度是非布党党员,是1917年才加入的。他的出身就决定他不会强烈排斥非布党分子。

托大量任用旧专家的结果之一是与布党出生的在国内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关系较差或者很一般,比如众所周知的与南线的伏罗希洛夫关系很差,因为先知的原因伏被从自己亲手拉起来的第十集团军排挤出走。而在托先知长期督师的东线,他与方面军司令伏龙芝关系弄得很一般。伏龙芝创立了"列宁主义的统一的军事学学说","无产阶级的军事战略理论"。先知可能是觉得应该由他这位红军缔造者提出布党的军事理论,伏龙芝抢了先让他不爽,他不同意伏龙芝的军事学说观点,与其展开辩论。辩论很长这里不多提,托先知在辩论中提过一个观点直白说意思就是:军事学就是一般的军事学,正如化学就是化学,为什么非要搞什么某某主义的军事学。伏龙芝主张研究国内战争的战例与经验,先知冷嘲(瞎说 da shi hua)“苏俄国内战争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低水平战争,对未来战争无价值故没有研究意义”。托任用旧专家也与旧专家发生过冲突。例如他任命了南方面军司令叶戈里耶夫,后来又认为此人不行要求撤换。他与旧军官出生的总司令谢·加米涅夫发生激烈争吵——这是托1919年7月提出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最终结果就是,他大量任用提拔的旧军官与旧军事专家在1922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大裁军中纷纷退役,与他关系不好或很一般的布党出生军官在同期升了上去并且在军中担任要职,这些人在日后他与钢叔较量中不可能因为他是红军缔造者就支持他。

托先知缺乏警惕性主张用人不疑,过于相信"专业人士"。他大量任用旧专家,这帮人很多后来出事。这锅就主要得由他来背。红军中军事专家出生的中下级将领逃亡叛变多如牛毛,托从钢叔的察里津死亡驳船中救下的一位后来就叛逃了。高级将领中,东方面军司令穆拉维约夫叛变被杀,西方面军第7集团军军长通敌,与托关系较好的红军第一任总司令瓦采季斯1919年7月被撤职后疑似卷入阴谋活动被契卡逮捕。

现在回到1919年1月,东面军的溃败让伊里奇怀疑内部有叛徒,于是他派出在察里津有清除"人民的敌人"的经验的钢叔,让契卡主席陪同前往。彼尔姆之行其实是去的维亚济卡,因为当时彼尔姆已经陷落。在历时一个月的调查整顿中,斯与捷给列宁的电报中列举了失败的一系列原因,除了战线过长红军兵力不足物资装备短缺,政治委员思想觉悟水平不够外,就是总司令派来的部队政治上不可靠需要严加审查,要求火速派遣完全可靠的三个团增援当地。两人指出"必须把动员起来的人严格分为有产者(不可靠的)和贫穷者(唯一适合在红军服役的)。他们把造成彼尔姆失败的原因之一归咎于革命军事委员会实行的政策即"以它所谓训令和命令扰乱战线和各集团军的指挥事宜"。没有点名的批评了托洛茨基。

彼尔姆之行结束后按照斯捷二人的报告采取了相应措施,东线形式转危为安,1919年3月东方面军恢复了对高尔察克的攻势。无畏上将与英法干涉军会师的美好愿景落空了。

彼尔姆之行对钢叔最大收获是多了一位品行受人敬仰的有力盟友,从此他的力量渗入了契卡之中。1919年3月,斯成为全俄肃反委员会监察。除了1921年工会大辩论捷圣支持托先知让钢叔多年后耿耿于怀外。捷尔任斯基在1922年及以后的政治较量中坚定支持钢叔,他接受了"钢叔的人"缅任斯基担任自己副手——捷圣身体不好,他当然明白这个副手等同于接班人。捷尔任斯基是在1926年的一次会议上做了猛烈抨击托季联盟反对派发言后突发心肌梗死逝世的,可以说为党为钢叔战斗到最后一刻。这是一个不可腐蚀的人,他支持钢叔是因为真心相信钢叔是代表党的,而非追求权力的投靠。他逝世后钢叔做了关于"燃烧"的著名悼词。

继伏龙芝之后,捷尔任斯基又逝世了。列宁的老近卫军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和战士。党又遭受了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现在停立灵前,回忆捷尔任斯基同志所经历的全部路程——牢狱,苦役,流放,肃清反革命非常委员会,恢复被破坏的运输业,建设年轻的社会主义工业,——就想用两个字来形容他这沸腾的一生:燃烧。十月革命使他站上艰巨的岗位——肃清反革命非常委员会领导者的岗位。资产阶级最仇恨的名字,莫过于捷尔任斯基这个名字了,因为捷尔任斯基用铁臂回击了无产阶级革命敌人的历次打击。“资产阶级的大灾星”——当时人们这样称呼费里克斯·捷尔任斯基同志。
“和平时期”来到后,捷尔任斯基同志继续他的沸腾的工作。捷尔任斯基同志燃烧般地整顿了被破坏的运输业,后来担任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主席时又燃烧般地从事我国工业建设的工作。不知休息,不辞劳苦,勇敢地和困难作斗争,克服困难,把全部气力、全部精力献给党所托付给他的事业,——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他在工作中燃烧尽了。
永别了,十月革命的英雄!永别了,党的忠实儿子!
永别了,为我们党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的建设者!
悼念捷尔任斯基——约·斯大林


斯大林在西线:第一次彼得格勒保卫战(1919年5月-9月)

早在1918年秋在爱沙尼亚白军领袖尤登尼奇建立了“西北政府”。1919年5月对彼得格勒发动第一波进攻,与高尔察克在东方和邓尼金在南方的作战行动相呼应。

  在通往彼得格勒的接近地白军集结的兵力总数并不大。武装干涉者和白军的计划基本上是冒险的。这些计划的实现是指望发动突然袭击和彼得格勒防御薄弱。武装干涉者还对潜伏在彼得格勒和保卫彼得格勒的主力第7集团军内部的第五纵队寄以厚望(后来这伙人果然发动了红丘,灰马炮台叛乱)。白军兵力约16500,总指挥为罗将柯将军。红军这边的西方面军由第七,第十五集团军组成,总兵力2万-3万。

  1919年5月13日,白军在纳瓦尔和楚达湖之间突破了红军的薄弱战线,15日,白军发动了总攻,形势十分危急。守卫彼得格勒的第7集团军因内部的叛徒而解体,实行退却,结果使战线很多地段形成无人守卫状态。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保卫彼得格勒。5月17日,国防委员会(就是上文提到的工农国防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决议全力保卫这座城市。布尔什维克中央和国防委员会把斯大林派遣到前线。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钢铁斯大林,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大林就是第一个带头把所有人都拉进炉子里烧的人呀。

火箭是起飞了没错,人也烧没了。

然后火箭就掉下来了。

这个时候,那些人就开始了。

什么没有斯大林火箭不能飞……

什么燃料总归要烧完的,不是斯大林的错……

什么起飞以后应该改革的结果火箭不改不能怪斯大林……


南边的圈为什么是92年画的,而不是80年代画的?

因为80年代满大陆都是前面说的“那些人”。

还迷信拉人烧那一套。

然后火箭就摔给他们看了呀。

事实总是胜于雄辩……

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没啥太多的意思。


那现在你怎么评价他?

没有斯大林,火箭能不能起飞?我不知道。

没有斯大林,火箭会不会摔?能不能起飞我也不知道,何谈会不会摔。

那怎么评价他?我更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把所有苏联人拉进炉子烧,苏联人一定很快就烧完了。

火箭起飞还是不起飞,和苏联人会不会被烧完,逻辑上没有冲突的。

只要斯大林敢烧,那么苏联人就会没,哪怕苏联人都不想没,愿意被烧,还是要没。

毕竟,人被烧就会死,都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对吧。



最后有个小tips,你们猜为啥伟大领袖强调过很多次要:可持续性发展?

虽然我知道现在那帮子人早就把祖训忘得一干二净了,

哪有什么可持续性分蛋糕的道理,先到先得分光了再说。


再吐个槽,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上两三代人的事儿了。

其实哪怕只要这个火箭上天以后不需要燃料可以一直飘着,

斯大林对后人来说都是个传奇伟人。

然鹅,很可惜,火箭这东西不讲武德。

什么主义也好,道德也罢,理想也行,他不吃这一套。

他就讲燃料。

燃料没了,它就掉下来。

要不,还是怪牛顿吧……

天不生牛顿,火箭上去以后不会下来,慈父永远就是慈父了……


user avatar   chang-you-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评价意义不大。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少数带领多数,推动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总是需要领袖的。因为人是有差异的。人类社会的很多制度,就是筛选聪明人的制度,然后让聪明人为大家办事。

选择就意味着你既要承担好的也要承担不好的结果。

但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并不以大众意志为转移。在某个环节,就成了聪明人们自我淘汰的过程了。

当然也有欧美这种发明个选举制度,让大众以为自己参与了选择的所有环节。

所以功过如何,不重要。

你要是不满,你去当那个领袖,然而你不能。

你说下次你改进选个更好的,你也没这能力。你连成为这样的人都不行,更别提选一个这样的人出来了。

就好比说大家来评价地球作为一个生存环境如何。

你说地球嘛!7分功3分过,我对他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地球要是在乎这评价了,那它就不是地球了。

真正的地球,就是脸上长了个痘,痘破了,把几百上千万这样的人给灭了。

反正它也干了不止一回了


user avatar   jiao-zi-you-fang-zhang-xian-z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有一点我特别不明白,某些人成天复读的大清洗之类的东西难道俄罗斯人民自己不知道吗?如果这些东西可以打倒慈父的话,慈父早就凉透了,那这些人忙活个什么劲?事实上慈父的黑料被充分挖掘后,人家在俄罗斯的人气反而更高了

人家俄罗斯人民自己都不认为某些人挖掘出来的这些黑料可以影响慈父的历史地位,高达70%的俄罗斯人对慈父是正面评价。某些人那么辛苦是为的什么?恐怕还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所以不停在中文网络上复读自我安慰吧。

我倒是又想起了关于苏联解体这件事,好多人宣称苏联解体是苏联人民的选择,根本不提76%的苏联人民在公投中都愿意保留联盟,解体是寡头们暗箱操作的结果。现在到了评价慈父的时候,他们又弄得好像那70%正面评价慈父的俄罗斯人民不存在一样。我就问一个问题,有些人为啥特别喜欢和俄罗斯人民拧着来?


user avatar   vguai-ke-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向你高呼万岁[1]

郭沫若

斯大林大元帅,你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七十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

一个人要活到七十岁,甚至一百岁,

本来并不算得是什么稀罕的事。

一个人假使无益于人而且有害,

那就让他活到十七岁也未免太多。

但你,全人类的解放者,你的生命

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生命,全人类的生命。

你的七十岁已经救活了不知道好几万万的人民!

你的七十岁已经是地质学上的年龄了,

已经是天文学上的年龄了,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秋,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春。

而且空间不能限制你的伟大,

而且时间不能限制你的长寿,

你已经活了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地质年,

你还要活下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天文年,

你是无穷尽,你永远无穷尽!

稀奇的是你已经死了多少次了!

劳动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者,

战争贩子,大资本家,大地主,

一切剥削人的吸血者和他们的爪牙,

都诅咒你死,愿望你死,并欣幸你死,

你确确实实是死过多少次了!

但你依然活着,而且还要永远活着!

旧时代的救世主耶稣,

死了一次,据说是复活了一次;

新时代的解放者,你,

死了多少次,也复活了多少次。

耶稣的死是真的,复活是假的;

而你的死是假的,复活却永远是真的。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一九四五年的六月三十日,

在你的领导之下吧纳粹德国消灭了,

拯救了全世界的劳动人民,

恰好迎接了苏联科学院的二百二十周年纪念,

那天晚上你在克里姆林宫

欢燕*全苏联的学术界的权威,

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和全世界的进步学者,

你从七点钟入席一直陪到十二点过,

你和全唐的人同欢共乐足足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一九四五年的八月二十日,

苏联的人民既消灭了西方的纳粹德国,

又击溃了东方的皇道日本,

集合着十六个共和国的光荣的兄弟

在红场上进行着体育节的胜利大检阅。

那是光辉灿烂的欢乐的一天,

你在万雷鸣动的欢呼声中

出现在伟大列宁的墓上,

从上午十一时站立到下午四时,

你和全场的人同欢共乐更足足站了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今年一九四九年的五月一日,

莫斯科举行劳动节的庆祝,

在红场上有二百万人的大游行。

我们从捷克的首都布拉克参加了

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归途躬逢其盛,

时间虽然相隔了四年,而日子,

依然是那么光辉灿烂的欢乐的日子,

你又在万雷鸣动的欢呼声中

站立在伟大列宁的墓上,

从上午十时站立到下午三时,

你和全场的人同欢共乐也足足站了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时间尽管流淌,物质尽管流淌,

你的健康和毅力是不变,是永远不变!

你和辨证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你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你和人类实力走向共产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不,这样的称颂或许有背与辨证逻辑吧?

你应该也是在变的,但是全人类解放者,

你是愈变愈坚强,愈变愈健康,愈变愈不朽了!

不朽的马克思和你同在,

你和马克思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恩格斯和你同在,

你和恩格斯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列宁和你同在,

你和列宁一样永远不朽了!

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

细菌战的威胁在你面前只是梦呓,

你的光热将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

你的润泽将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你的智慧将使江河改流,山岳奔走,

打的永远年青,人类永远如兄如弟!

斯大林元帅,你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七十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

参考

  1. ^ 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omoruo/51073.htm

user avatar   peng-yu-f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在卫国战争最残酷的时候,在每一百个士兵中有八十多个阵亡的时候,斯大林把自己所有的儿子都送上了前线。
  2. 在自己的儿子被敌军俘虏后,敌军提出用被俘的保卢斯元帅来交换斯大林的儿子。斯大林回答说:”我绝不会用一个元帅来交换一名士兵“。于是他的儿子死了。
  3. 在他上台的时候,苏联是一个孱弱的农业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围攻,革命的火种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在他去世的时候,苏联是整个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与美国在全球分庭抗礼,势力范围遍及半个世界。

以上三条有几个人做到过?


说到斯大林就会有人说大清洗,就会说他残酷的统治手段逼死很多平民。我承认这都是事实,但是对于斯大林来说,他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

斯大林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时间。他在上台的时候就预见到了苏联很快会面对巨大的战争威胁,从一开始就在为应对这个威胁做准备。但是苏联当时的情况距离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来说,差得太远了。无论是工业水平还是社会组织能力来说,都差得太远太远!

搞激进的快速工业化、大清洗,都是因为缺少时间。好比你一个月以后就要和欧阳锋决战,可是目前你只是刚刚离开大漠的郭靖。你能怎么办?你只能拼命去练隐患极大的速成武功。

斯大林就面临这种困境。


我并不是想对斯大林进行吹捧。事实上我认为斯大林的所作所为对共产主义事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仅仅依据现在的道德标准,而应该考虑他面临的现实困境。而且,我们应该明白,对历史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过度批判斯大林是很危险的。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诞生之初面临的环境之险恶是很容易被低估的。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第一个萌芽,苏联遭遇到了极其巨大的外部和内部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迫使它生长成了一个怪胎,一个丑陋的畸形儿。而它又按照自己畸形的样子去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仆从国。可以说,共产主义事业从一开始就被苏联的历史错误所影响,苏联这个政权也一直被斯大林的罪恶所毒害。

但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对斯大林错误的纠正却对苏联乃至全世界的共产主义事业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因为斯大林的特殊地位,他的一切已经与苏联牢牢绑定了,你根本不可能把他从苏联当中剥离出去。而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也与苏联牢牢绑定了,你也不可能把苏联从世界共产主义事业当中剥离出去。而更不可忽视的是,在赫鲁晓夫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苏联仍然受到外部敌人的强大压力 —— 你是不可能为一个正在决斗中的战士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而不导致其失败的。

当赫鲁晓夫试图挥舞着手术刀,把他认为的斯大林留下的毒瘤割掉的时候,他也同时割断了苏联的生机,割断了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生机。就好像一个庸医治疗癌症,在杀死癌细胞的努力中葬送了患者的生命。


user avatar   liu-jia-hui-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实践论》

于买办阶级之外,帝国主义还需要一个更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这种社会力量就是中国的封建残余。他们“首先和以前社会构造的统治阶级——封建地主、商业与高利贷资产阶级结了联盟,以进攻占大多数的民众。帝国主义到处企图保持资本主义前期的榨取形式(尤其是在乡村)用作反动联盟生存的基础”。(共产国际六次大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运动大纲)“帝国主义及其所有财政和军事力量之在中国,就是拥护且推动那些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军阀官僚的上层建筑物,使他欧化又使他成为守旧的力量”。(一九二七年斯大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演说)……中国革命的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也就决定了。因为我们的敌人不给中国人民以和平活动的可能,中国人民没有任何的政治自由。斯大林说:“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人民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异常正确的规定。因此,那种轻视武装斗争,轻视革命战争,轻视游击战争,轻视军队工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为当时一切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们所赞成的。不过那时这一理论的意义还没有发挥,以致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认识这个问题。
  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同样,这种“一部分”,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这一正确的命题,是根据斯大林的理论的。
  斯大林还在一九一八年所作十月革命一周年纪念的论文时,就说道:

  “十月革命的伟大的世界意义,主要的是:第一,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第二,它给这一解放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这就大大地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把他们吸引到胜利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巨流中去;第三,它从而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从这篇文章以后,斯大林曾经多次地发挥了关于论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脱离了旧范畴,改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部分的理论。解释得最清楚明确的,是斯大林在一九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发表的同当时南斯拉夫的民族主义者争论的文章。这篇文章载在张仲实译的《斯大林论民族问题》一书上面,题目叫做《再论民族问题》。其中有这么一段:

  “舍米契引证了斯大林在一九一二年年底所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那本小册子中的一个地方。那里曾说:‘在上升的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下,民族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相互之间的斗争。’显然,他企图以此来暗示他给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民族运动的社会意义所下的定义是正确的。然而,斯大林那本小册子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以前写的,那时候民族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还不是一个具有全世界意义的问题,那时候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要求不是当作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当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自那时候起,国际形势已经根本地改变了,战争和俄国十月革命已把民族问题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要是看不清这一点,那就未免太可笑了。列宁还在一九一六年十月间,就在他的《民族自决权讨论的总结》一文中说过,民族问题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点,已不再是一般民主运动的一部分,它已经变成一般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构成部分了。列宁以及俄国共产主义的其它代表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以后的一些著作,我就不用讲了。现在,当我们由于新的历史环境而进入于一个新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舍米契在这一切以后却引证斯大林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所写的那本小册子中的一个地方,这能有什么意义呢?它只能有这样一个意义,就是舍米契是离开时间和空间,不顾到活的历史环境来引证的,因而违反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在某一个历史环境下是正确的东西在另一个历史环境下就可以成为不正确的。”
……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不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也就是准备自己失败。斯大林说:“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这就是说,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现在是“上山主义”的时候,大家开会、办事、上课、出报、着书、演剧,都在山头上,实质上都是为的农民。抗日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实质上都是农民所给。说“实质上”,就是说基本上,并非忽视其它部分,这是斯大林自己解释过了的。

——《新民主主义论》

斯大林论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十二个条件的第九条中所说建立领导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应用到一切大小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和农村中去。这种领导骨干的标准,应当是季米特洛夫论干部政策中所举的四条干部标准(无限忠心,联系群众,有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无论是执行战争、生产、教育(包括整风)等中心任务,或是执行检查工作、审查干部和其它工作,除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以外,都须采取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我们的“紧箍咒”里面有一句叫做“写笔记”,我们大家就都要写,我也要写一点。斯大林的十二条,不写一点笔记就研究不清楚……斯大林的十二条是十七年前写的,
没有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斯大林能不能够写出十二条呢?不能的,不然为什么马克思的时候就没有写出十二条呢?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是积近百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革命的目的,就必须实行这个报告所讲的,必须实行干部政策的四条。……许多同志轻视斯大林的十二条,轻视中央的决议,轻视马列主义,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不要轻视它,要写笔记,要讨论,要反省。

——《关于整顿三风》

作者摸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与政策有区别,这一点很好,主观的计划应力求适应客观的法则。他提出了问题,但没有展开,可能他自己不大清楚。他们的计划,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客观法则,值得研究。……“必须研究这个经济法则,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必须制定辩证的能完全反映这个法则的要求的计划。”作者这段话很好,我们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学习和熟练地掌握这个法则。关于认识和掌握运用客观经济法则,作者谈到这里为止,这个问题没有展开,他研究到什么程度我们是怀疑的。为什么不两条腿走路呢?为什么重工业那么多规章制度呢?……不能孤立看商品生产,作者完全正确,商品生产看它与什么经济联系,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联系多,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

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交换、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还是斯大林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我大体看了一下。我们现在看这本书,跟它发表的时候看不同了,它发表的时候,我们谁也不想这些问题。他这本书是有些问题,但是还很可以值得研究,不要轻易全部否定它。它是有分析的,是几个文件合起来的。单看意见书,不看后边那些信,还很不清楚,信是展开的,有比较,有分析。斯大林说,为什么我们利用价值法则不会导向资本主义呢?因为我们实行公有制了,我们是工人的政权。斯大林还讲价值法则替社会主义服务的好处。他说在调拨范围内,就是生产资料,价值法则是作为一种经济核算的工具,它不是调节者,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价值法则也不是调节者,调节者是国家计划。……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斯大林讲得很对,它不是为价值法则所调节,而是为计划所指挥。……在奴隶时代,商品生产并没有引导到资本主义。斯大林说:“试问,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这句话很重要。不要怕,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把五亿农民引导到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是不是有利的工具?应当肯定说:是。为了五亿农民,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1958年11月

教科书说,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化,”人们成为自己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人”, ”能够完全自觉地掌握和利用规律”。把事情说得太容易了。这要有一个过程。规律,开始总是少数人认识,后来才是多数人认识。就是对少数人说来,也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也要经过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任何人开始总是不懂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先知先觉。斯大林自己还不是对有些东西认识不清楚?他曾经说过,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发展到冲突的程度;搞得好,就可以不致发生冲突。斯大林的这些话, 讲得好。教科书比斯大林退了一步。
”然而, 同以剥削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事情不会弄到发生经济危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这类冲突的地步。这些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是社会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的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国家,依靠群众一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积极活动, 能够及时克服产生的矛盾,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力图保存腐朽的经济关系的阶级,对社会发展进行着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领导。”(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4页)
这一段很有问题,不如斯大林讲得好。教科书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说法不合乎辩证法。一切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哪里有什么可以调和的矛盾?只能说有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矛盾,不能说有不可以调和的矛盾和可以调和的矛盾。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已经有回答提到了关于教员对斯大林的批评,这里摘录一部分他的著作、讲话中引用、分析斯大林论著的内容,可见斯大林和教员在理论上的联系,有批判但更多是肯定,特别是在民族殖民地、政治经济学理论等方面对毛主义产生了丰富的影响。至于如何评价?我就不正面回答了




                    

相关话题

  玉米是使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吗? 
  为什么湖北省的省会选择了武汉? 
  如何看待国外的反华情绪,可以和过去的排犹相提并论吗? 
  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如何理解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奥匈帝国的二元政权是怎么回事? 
  如何看待孟晚舟女士获释演讲「感谢祖国和人民的支持」? 
  三国时期,曹彰的战力如何? 
  如何看待田朴珺的「贵族论」? 
  如何评价托洛斯基的一生? 

前一个讨论
男生十七岁要知道哪些事?
下一个讨论
如果重返民国,你会做什么?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