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为什么要不停地探索太空?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zhou-t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先耐心看一段复活节岛的故事:

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专家大卫·斯泰德综合了有关复活节岛的各方面研究证据,为人们勾画了复活节岛近1000多年的兴衰图景。
  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东部群岛有一群波利尼西亚人驾船出海,跨越千里大洋,登上复活节岛。经过一段时间的开荒种植和海上捕捞,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人口有所增加。但是人口增加导致了食物的不足,于是为了解决问题,公元8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特别是棕榈树遭到严重砍伐,因为棕榈树是建造独木舟的最好木材。岛民大量建造船只出海捕捞,收获大量鱼类和海豚等水产品。
  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逐渐超过当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于是各部落为争夺有限的资源爆发了冲突和战争,现在岛上的土中遗留有许多石矛和石匕首。大约在1200年左右,各部落为树立对首领的崇拜,相继建造巨大石像,森林砍伐更加严重,大量的棕榈树被砍伐用于薪木和运输石像。这个时期,海上捕获量开始减少。
  公元1400年时,棕榈树消失了,15世纪末岛上森林全部被砍伐干净。鸟类由于缺乏食物开始减少,许多植物因失去传粉的鸟类也逐渐灭绝。由于人们没有了建造船只的树木,渐渐地,航海能力越来越差,甚至全岛只剩下几只独木舟,无奈岛民转向开垦荒地种植谷物,但是仍旧不能满足人们的食物供给。
  于是原先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逐渐出现食人部落。生物学家在岛民的垃圾堆中发现,从15世纪开始,人骨增多,说明有人吃人的事件发生。后来的复活节岛上的民间传说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1700年,人口开始衰减至原来人口的1/5,人们开始纷纷居住在洞穴中以防卫敌人。1770年时,各敌对部落开始推倒和破坏对方的巨大“毛艾”石像,以摧垮对方的精神和斗志。1830年,最后一个石像也倒下了。到20世纪初时,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只剩下111个土著居民。
  复活节岛的居民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文明,但当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时,文明便走向了衰落,这段兴衰史让人们更清醒地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复活节岛上人类文明的命运,很像是整个地球上人类命运的缩影。对于复活节岛来说,最至关重要的资源是足够高大能够用来制造远航船舶的树木,一旦这些树木因为人类活动损耗殆尽彻底灭绝,复活节岛文明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我们当前的文明,是建立在煤炭石油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基础上的,虽然我们掌握了核裂变技术,但铀钚等重元素燃料也是储量有限的一次性能源。仅靠水力、太阳能、风能根本不足以支持我们今天的文明发展水平。就算放弃一切高能耗的工业文明,倒退回农耕的“田园时代”,仍然会导致土壤中的肥力逐渐耗尽,最终沙化或盐碱化。就算人类的后代完全放弃文明,以动物本能和逆天的运气在自然界中生存苟活下去,当到了太阳寿命将近的时候,也会和所有地球生命一同灭绝。

所以说,如果人类始终盯着地球这一亩三分地,放弃了开拓外太空的梦想,就只能和复活节岛一样,在资源耗尽后走向文明的末路,只不过复活节岛的故事还有外来的欧洲航海家进行记录和传播,地球人类文明的故事连被记录的机会都不可能有。

但另一方面,我们很幸运,我们有距离很近的大卫星当我们的宇航实验场,实验场里有丰富的氦三资源,我们还有距离不远的类地行星当我们的中继站和殖民地,我们还有距离适中的巨型气态行星当能源供给站,我们还有柯依伯带,我们还有距离仅几光年的比邻星、南门二。如果看到这些都还无动于衷,我们还有复活节岛作为反面教材!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一个文明,想要生存下去,避免悲惨的灭亡结局,必须把视线和精力投向头顶的星辰大海,正如复活节岛的波利尼西亚人必须要把生的希望投向浩瀚的太平洋一样。


user avatar   hes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伙子正盘腿坐在电视前,聚精会神地搓着游戏手柄,脸涨得通红,突然,教授走过来,拿起遥控器一按,电视换了频道。


小伙子脖子上刹时冒出青筋来:“教授,你干嘛呀!我好不容易打到关底BOSS!我还没存档呢!”


教授没回头,把遥控器捏手里看着电视屏幕:“你天天跑我这来蹭吃蹭喝,现在电视也想霸占?看看这个,这可是全人类的大事。”


小伙子呲牙咧嘴地看过去,只见电视屏幕上,一艘火箭正在点火,轰然升腾的浓烟中,其尾部爆射出恢宏的火焰,气势磅礴地冲入重重苍穹。


电视前,教授看的入神,不住地微微点头,小伙子看了看屏幕,又转头看了看教授,“切”地把手柄一扔,双手枕在头后,闭眼撇嘴。


教授没回头,依然盯着屏幕:“干嘛?”


小伙子:“净整这些没用的。”


教授:“你说什么没用?”


小伙子闭着眼,伸手指向屏幕:“我说这电视里的东西没用,眼下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受病受灾,恨不得饭都吃不上呢,把大笔的预算扔进虚无缥缈的太空里而不解决切实的社会问题,纯粹浪费纳税人的钱。”


教授哂笑一声,小伙子听出了教授的嘲讽,睁开一只眼睛:“您笑什么?我说错了?”


教授依然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何止错,简直错到离谱,探索太空是最具意义的人类实践之一,我甚至都在想是不是应该加上之一两字。”


小伙子又盘腿坐了起来:“那您倒是说说,探索太空能有什么实际意义?事先声明,我说的可是实际意义,至于什么满足好奇心和民族自豪感之类的虚话,您还是别说了,没劲。”


“探索太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说到这,教授慢慢转过身来,看着小伙子“人类有个不可克服的弱点,即他们的思维往往受限于实践经验。”


小伙子蒙了:“哈?您这是说什么呢?”


教授坐到沙发上,翘起腿:“年轻人,你不妨想想看,世界各地古代的神怪都是什么样,中国的女娲,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古希腊的米诺陶洛斯,上面是牛头,下面是人身,古埃及的阿努比斯,胡狼头配人身,玛雅人的雨神库库尔坎,蛇的身上长了羽毛,这些神怪的形象虽然奇特,但是塑造他们的古人们归根结底想象出什么实践观察之外的新东西了吗?”


小伙子眼睛转了转,捏着下巴:“好像没有...?”


教授点头:“是的,没有,这些所谓神怪的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各种已知自然元素的重新组合,说白了,还是古人实践观察之内的东西。”


小伙子点了点头,但旋即又问:“所以呢?这和探索太空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仅古人有这个局限,近现代人的思维一样受限于实践经验,比如,如果你回到17世纪,问一个欧洲贵族想要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他们会回答想要更快更舒适的马车,而不是汽车。”教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再比如,之前中国有一位了不起的科幻作家,名叫叶永烈,叶先生出版过一个科幻故事,叫《小灵通漫游未来》,书中对未来世界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做了畅想,有悬浮的汽车,有人造食物等等,但很有趣的一点是,叶先生笔下的未来世界竟然没有互联网,年轻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伙子皱眉:“....因为作者没见过?”


教授点头:“对,这个故事出版于1978年,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互联网。”


小伙子听完,慢慢挺起身,手挠着头陷入思考。


教授推了一下眼镜:“所以,年轻人,你现在明白了吧?人们过去总是误以为思维是领先于实践的,但其实恰恰相反,人的思维常常会被实践经验所局限,很多事在见到乃至做到之前根本就想象不出来。”


小伙子低头想了想,又抬头看向教授,摊手:“您说的或许有点道理,可我依然不知道这和探索太空的关系是什么...”


“探索太空就是人类最前沿的实践之一。”教授说到这,插兜转头看向屏幕中升腾的火箭,“在向宇宙进军时,人们将设定宏大而艰巨的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细化和解决一个个具体切实的技术问题,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地想出新方案新点子,以突破过去实践经验的局限,并使得这些创新最终溢出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过去人们思维所不及的事。”


小伙子:“您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授:“当然可以,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受灾和吃饭问题,今天某个地方出现灾情后,救援物资里有大量的速食食品,而其中包含的冻干脱水食物在技术上的源头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这是当时科学家们为了给食物保鲜减重又能同时维持宇航员的营养供给而开发出来的技术。”


小伙子笑了:“啥?灾民们吃碗方便面什么的还能和阿波罗计划扯上关系呢?”


教授点头:“当然,但还不止于此,再比如说,你刚才还提到了看病问题,现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的诸多技术,最开始也是为了追踪宇航员生理指标而研发的,还有,当年哈勃望远镜的镜片出了点问题,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工程师们研发出一套新的图像算法,以调试出更加清晰的宇宙照片,但是你猜这个技术后来用在哪了?”


小伙子:“用在哪?”


教授:“恰恰用在了你提到的医疗领域,这个图像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筛查早期乳腺癌,即使是专业精深的医生也未必能应对的问题被一个来自航天领域的创新解决了,这就属于做到之前没人能想到的事,实践经验再次领先于思维。”


小伙子听完之后,皱起眉毛,抬头环顾了一下房间:“......这样的例子还有吗?”


“这样的例子千千万万,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如果我们把所有来自航天领域的创新都去除,那这间房子说不定会被搬空大半,不仅你的运动鞋会消失,你小时候只怕连尿不湿都用不上了...人的思维受限于实践经验,而探索太空就是人类最前沿最具突破性的实践,它带来无以伦比的牵引和溢出效应,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受益于此。” 说到这,教授按了一下遥控板,把电视调回游戏画面,然后起身朝门口走去,当他拉开门探身出去的时候,突然又撤了一步,仰身回头对小伙子说:“哦,对了,你拿的是无线手柄,这种内置电源技术也起始于阿波罗计划,感谢太空探索吧,年轻人。”


说罢,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user avatar   ncc213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想扯各种理由,我只想说:你是雾霾、光污染的受害者,去远离光污染和雾霾的地方抬头看夜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看见银河的滋味,那感觉仿佛天空被施了华丽的魔法瞬间征服你的心灵,震撼的你简直想虔诚的向难以形容银河跪下,令人着迷。那是小时候在去南通的船上看的,虽然观察条件不算好(现在长江上应该更看不到了),但是亲眼看见无数星星构成的飘带披头盖脑般的横贯头顶夜空,那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下面贴几张别人的照片让你感受一下(地点是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阿塔卡玛沙漠里的观测台),你有机会可以去光污染小、空气洁净的地方仰望夜空感受感受,你就会明白那种神奇的美、还有人类对太空的欲望了。

在条件足够好的情况下肉眼不但能看壮丽的银河甚至还能直接看到河外星系——例如著名的大麦哲伦云小麦哲伦云星系,见下面几张照片。

当你从魔法般的神奇壮美中缓过神来后,可能就会深刻的感到太阳不过是银河里的一粒沙砾,地球则是微尘,人类是尘粒上的微生物。大概还会想有无数个其他世界、无穷的可能性、无限的精彩,其他世界上的景色、其他世界上的生命、其他世界上的文明、其他世界文明的其他故事。。。。。。一切都难以想象,让人好奇、感慨。


user avatar   tou-tiao-hao-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太空资源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今日头条科学创作者 苏萌 在海绵演讲上如是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人类眨眼的瞬间,就可能错过1.7万亿美金。

“而我们今天也将进入这样一个大航天的时代,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决定地球发展的进程。”

苏萌@上天挖矿,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今日头条科学创作者,头条号名为“上天挖矿”。
作为高能天体物理学最高奖 Rossi Prize 最年轻的获得者、银河系巨型气泡结构发现人,苏萌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宇宙起源与演化、高能天体物理学。近期,嫦娥四号登陆了月球背面引发热议。人类执着探索太空的真正意义究竟在何方?让我们跟随苏萌的讲述,将视线转向漫漫银河中深藏的宝藏。

原视频可戳链接观看:


以下是苏萌老师演讲原文:

大家好,我是苏萌。

在演讲开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家里有矿吗?有矿的同学、朋友举一下手,不要不好意思,如果家里有矿的话,我们结束后私聊。(笑声)

家里没矿怎么办?你还可以上天!

没矿的同学怎么办?我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上天开矿。天上的矿在哪里?我们就要从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说起。

嫦娥四号最近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月球的背面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从这个图里面可以看到,月球因为潮汐力的原因,它一面冲着我们,而另外一面我们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除非我们飞到它的背面才能看到。

美国和苏联就曾经成功飞到它的背面,但中国是首个探测器软着陆月球背面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摸到月球背面的土壤。探测器可以告诉我们月球背面的物理环境、地质环境、地下的构造等等。


为了传递这些极具价值的信息,中国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绕月中继卫星,把被月球挡住的信号,通过中继卫星传递回地球,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景象:

中国探月三步走计划揭秘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目前正处于第一个阶段:无人探月。我们把月球表面的样体采回来,通过科学分析,我们知道这些土壤是什么成分构成的,这就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的起源历史与矿物资源。

在此之后,我们还将进行载人登月与长久驻月计划,这是未来10年、20年,乃至很长远的时间,我们希望早日完成这一战略。

除了我们国家在做这件事情,美国、欧洲、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在做相关探索。举一个例子,大家听说过马斯克同学(指Elon Musk),他试图造一个巨大无比的火箭,发射到火星的表面,在2030年左右实现人类在火星长期驻扎。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很可能改变人类的历史。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人类要发射这么多卫星到天上去,去探索太空呢?

对一小撮人来说,那就是所谓科学家的好奇心。

科学家的好奇心带领我们探索宇宙的

我就是这一小撮中的一分子,我们本身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每个人或许对太空,黑夜、行星或多或少有一点好奇,而科学家与大众的唯一区别就是把这些问题反复追问。

我们把一个问题分成十个问题,再把十个问题拆分成一百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做出实实在在的最理性的回答。很多科学家把这些回答整合起来,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最大程度的回答,这就是我们这一小拨人正在做的事情。

在我们长久地对太空的问题回答的过程中,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产生的知识积累,我们慢慢意识到:太空资源正在慢慢从遥不可及变得可以获得。这也是很多国家探索太空的意义所在。

伴随着天文学家研究的深入,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了解更多关于太空的细节知识。比如,像地球这样适于人类居住的行星,宇宙中还存在吗?什么样的环境使得这些行星有生命存在?其实这就对这些大而化之的科学问题的进一步拆分。

在现代天文学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们也慢慢意识到:跟四百年前伽利略时代不同,我们现在早已不是一个人在家里面造一台望远镜往天上看的时代了,慢慢地,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成本也正在逐渐提高。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今天宇宙不是静止的,而是加速膨胀的,这是完全颠覆人们以前认知的事实的。

在回答加速膨胀证据过程中,哈勃太空望远镜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1990年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到现在工作了29年,它的造价非常昂贵。后年要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也是NASA领衔的。在发射之前,这个新望远镜就已经花掉了一百亿美元。

发射这样一个望远镜,既找不到外星人在哪里,也不能回答宇宙怎么起源的,只能回答一些很细分的小问题。我们已经花费数百亿美元才能得到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能的答案。但只有我们进一步突破这些瓶颈,得到更多的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支持,科学家才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进一步探索宇宙。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时代的人非常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非常幸运,为什么幸运呢?几百年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东西都围绕着地球转。而今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今天,我非常自信地给大家讲述的宇宙历史,在20年前、50年前的科学家看来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我们为什么关心外星人?归根到底,是我们害怕孤独

就好比,大家为什么关心外星人,归根到底:我们害怕孤独,每个人害怕孤独,我们作为人类的群体,常往天上看,为什么没有别的类似的、高智慧的生命跟我们一样思考宇宙,也在寻找它的伙伴?对孤独的恐惧,是我们去寻找外星人的核心动力。

著名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在1950年提出了费米悖论:既然我们人类作为智慧生命仰望星空,应该也有其他的智慧生物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还没有看到他们?为什么还没有跟他们接触?这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这个费米悖论跟我的研究有一点关系。我在这儿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几年前用费米望远镜发现一个新的结构,在此之前,大家曾经认为银河系是盘状的星系,而我发现:在银河系垂直于银盘(天文学术语,在旋涡星系中,由恒星、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扁平盘)的两侧,有非常巨大的气泡状的结构。这是之前人类从来没有认识到的,只能通过伽马射线望远镜才可以发现的结构存在。

其实很久之前,英国有一个宗教,这个宗教说:外星人早早就在银河系点了一个蜡烛,这个蜡烛一直在烧,烧到最后的人类就灭绝了。所以他们看到这个图片以后,就说这是外星人做的,所以你会发现,每当天体物理学有一个新的发现,总是有人联系到外星人。公众与科学家对科学产生兴趣的结合点,就是地外文明的存在与否。

太空资源的商业价值给地球文明打个分,你猜我们能得多少分?

外星人的文明究竟是怎么样的?文明的分为1.0、2.0、3.0。

把自己所在的行星所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的话,这样的文明定义为文明1.0 ;不仅利用了所在行星的资源,而且把行星绕转的恒星的资源,也充分利用了的话,我们就将其定位为文明2.0 ;3.0可想而知,不仅把恒星,而且恒星所在星系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就是文明3.0。

我们地球文明在宇宙的标尺上仍处于初级文明的阶段。今天我们的文明大概抵达了哪里?大概在0.7,即地球能源还未充分利用起来。未来,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人类对太空科技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将跨越1.0这样一个状态。人类能不能往前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办法,不仅把地球的资源利用起来,而且把太阳系的资源也充分利用了起来,这也是太空资源开采的一个重要意义。

外星考古、突破摄星,在我们谈论这些计划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去年,人类发现了第一个太阳系外飞来的天体,有一些天文学家就提出:这可能是以前的智慧文明留下来的残骸,是外星人造的,总之不是天然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们希望以后通过更多望远镜的观测实例来寻找更多的例子,接触到文明范围外的另一个文明的考古遗址现场。

最近20年来,天文学家们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类似于地球的潜在宜居星球,经常性地出现在我们周围的恒星里面。在新的观测设备影响下,我们会经常地发生类似于这样的颠覆性认知改变,这是天文学研究的有趣之处。

霍金在他去年去世之前曾提出这样一个计划,“突破摄星计划”,也就是说,既然我们已经发现地球旁边的恒星系统里面有宜居星球,那么我们有办法到达那里吗?

这个潜在的星球离地球4光年多,现在以人类的最高的技术,可以把很小的一个探测器加速到0.2倍光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花20多年的时间飞到这个星球。

上天挖矿,人类将跨入多星球时代!

讲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今天正题——上天挖矿,开采太空资源是地球文明未来发展的新机遇。让我们跨过1.0的可能性,走向多星球的时代。

潜在的资源在哪里呢?除了月球、火星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资源就是小行星,小的天体各有不同,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大部分围绕火星和木星轨道运行,还有几万颗在地球的附近,天文学上称它们为近地小天体。这些小天体的开采难度,比月球还要容易。因此,这些天体逐渐成为下一个阶段重要发展的目标。

如图所示,这些天体长这样,看起来像大大小小的石块,还有一些陨石坑,跟月球的表面是类似的。

开采这些资源有什么用呢?

第一,是地球的需求,把稀有金属带回来,地球上的重金属在形成早期就已经沉在了地球的地心里。地面很少,我们做戒指用的铂金,从哪儿来的?其实就是几十亿年来,天体小行星撞到地球表面以后留下的残骸。

第二个,是太空探测的诉求,这些小天体里面有很多元素,还有水。那么以后人类在太空上生活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把水搬到天上去,只需要直接把行星的水开采出来。这些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变成液氢、液氧,而这就是我们能源的主要来源,也是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来源。所以这就可以打开我们对太阳系深度探测的需要。

天空飞过1.7万亿美元,我们就这样错过了这么大一笔财富!

2017年7月,一个重金属丰度很高的小行星掠过地球。这个小行星是个椭球体,它的大小是半公里乘一公里。当时的近地点距离仅仅是地月距离的6倍左右(240万公里),是非常近的掠过。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它进行了连续的观测。


这个观测告诉我们:这颗小行星上的主要成分是铁、镍、钴、铂、水和其他重金属。上面的铂金大概有5.8万吨,比地球上已有的铂金储量都要高。如果按照市值的计算的话,大概价值1.7万亿美元,比2017年加拿大GDP的还多,确实是富可敌国。所以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价值1.7万亿美元的小天体从天上飞过去。

我们现在人类是不是已经可以开采太空资源了呢?实际上已经开采了。日本人在这件事情上走得非常超前,2010年的时候,日本的隼鸟一号就已经完成小行星采样返回。去年,日本隼鸟二号和美国的研究飞船分别对两颗小行星进行了采集,以科研为主要的诉求,带回了一些样本以供科学分析。

其实,早在2009年,电影《阿凡达》中就为人类描绘了未来星际采矿的图景。这部电影的导演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在这部电影上映了之后投资了世界第一家商业小行星采矿的公司,叫行星资源公司。行星资源公司发布过这么一张想像图“什么叫太空采矿”。


美国高盛公司有一句话:小行星采购是未来的潜力领域。目前,太空采矿所面临的心理障碍,远远大过技术的障碍和资金的难关。大家一听天上的东西带回来很科幻,很不现实。但是因为巨大的资源价值与商业潜力。我们也应该尽早布局,尽快把这个技术实现。

国际上现在小行星采购公司有20多家,我们成立中国第一家小行星采购公司叫起源太空,各位有兴趣的话,欢迎随时跟我联系。

从地理大发现到宇宙新探索

其实我觉得今天这个时代非常幸运。400年前,欧洲人扬帆出海来到了东方,就是寻找黄金和香料。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其背后都是人类对资源的诉求。大航海时代在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文明里各民族的命运与架构。

我们今天也将进入这样一个大航天的时代,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决定地球发展的进程。

最近有一部美剧《The Expanse》,中文名字叫《太空无垠》。这个美剧到今年是第四年了。它的剧情是这样的:2020年,小行星采矿已经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架构被彻底改变。地球也不再是人类的母星。人类文明已经占据了太阳系的各个角落,火星文明、地球文明和小行星文明已经成为文明的三大支柱。这部美剧所讲的故事,也就是在这些文明之间相互产生的故事。

大家可以想像,只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我们人类的生存架构和社会架构将产生巨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起因之一,正是来自于对太空资源的诉求

作为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在每个时代观察到的、了解到的宇宙都完全不一样。宇宙中永远充满了惊喜,人类一直在反复经历这样的惊喜,但你永远不必为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就是宇宙。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关注“@上天挖矿”,获取更多太空密码。

海绵演讲是由今日头条主办的,主要面向当代青年人的系列演讲活动。
每场活动,我们都会邀请 8 位今日头条创作者来演讲,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各自的故事与经历,和对自己所处领域独到的智识与见解。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五场活动。@邓亚萍@姜振宇@火星叔叔郑永春@范志红@李永乐老师@七舅脑爷@毕导@松鼠会Sheldon 等38位讲者登上了海绵演讲的舞台。


user avatar   eleven-94-2-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iamlic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普通人可以上太空吗? 
  假如人类可以跑上太空,会经历什么? 
  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搭火箭升空前往空间站,他能进入太空的原因都有哪些? 
  如何以最廉价的方式持续向水星发送大量补给(每日 5000 吨物资)? 
  《火星救援》中全世界花几百亿美元去救一个人有可能吗? 
  中国人有可能率先开启大航海吗? 
  如何通俗地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一系统?它有哪些作用? 
  SpaceX 2022 年初「星舰」发射计划受阻,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春晚零点送来新年太空祝福,你有什么祝愿想带给太空? 
  人从臀部排出气体的比冲是多高? 

前一个讨论
成吉思汗蒙古能征服贞观唐朝或者永乐明朝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流浪地球的刘培强,你会牺牲空间站吗?





© 2024-1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