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辽东总兵,三品,努尔哈赤建州左都卫指挥使,二品。不知题主如何得出来的?
李成梁的官衔是“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李成梁”,死之前他有一个太保的官衔,宁远伯的爵位, 都督和太保都是正一品官,爵位是超品的,而明朝总兵官,参将等是差遣官,没有品级的,清朝才有。都指挥使是都指挥使司的长官,正二品,但是努尔哈赤是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正三品的官职,即便是加都指挥使的头衔,那也是二品官,此后加都督衔,散官龙虎将军,是李成梁死后的事情了。
明朝对武官的等级的规定是:世官九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流官八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正留守、副留守。
努尔哈赤“坐授左都督”是流官八等中的第一等,龙虎将军属于“武官”中的正二品。明廷授努尔哈赤龙虎将军是一种破格的待遇。按明朝的规定:武官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而努尔哈赤没有经过骠骑将军和金吾将军的阶梯,一下子就授龙虎将军,可见明朝对还没造反的努尔哈赤在保塞中的恭顺表现是十分满意的
总兵、巡抚、总督这些官职,在明朝都是差遣官,没有品级,就算到了明朝中晚期,已经成了常设官职也是如此。
所谓“差遣官”,举个例子,明朝中央派某位朝廷要员去做巡抚/总兵/总督,他的官职官衔全程是这样的——
钦差巡抚辽东 都察院右佥事都御史 傅明
钦差巡抚辽东 监察御史 郑千里
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 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兵部尚书 胡学范
其中加粗线的,就是这三个人正式的、有品秩等级的职事官官衔。(钦察)巡抚、总督,就是差遣官。
即你本职是都御史(相当于监察部部长或中纪委书记),现在皇帝派你到辽东去做巡抚(中央派工作组,去地方上视察调研),职责是“巡抚整理、禁革除弊,听理词讼,保障军民一应事务等”,手握军政大权,事情办完了,你还回京履职,并向中央禀承这次出巡辽东的报告。
而且从官职全称可以看出,“巡抚、总督”是做动词用,随后才被当作官职名词。因为明初洪武年见最初设置巡抚,本来是临时性质的,但很快发展成常设惯例,但差遣官的性质不变。
李成梁的这个总兵官,性质也是如此。他的官职全称是这样的:
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 都指挥佥事 李成梁
这是隆庆四年,李刚出任辽东总兵官时的全称。“都指挥佥事”是明朝有品秩(正三品)的武职职事官。“镇守辽东总兵官”是差遣官,无品级。
解释完了,希望以后别搞混了
===========================
补充:
现在能解释另外一个略跑题的题外话:李成梁等辽东将们世家,算不算辽东军阀?
这是很多年前就在网上掀起的话题,说李成梁和他的家族,已经呈现辽东的军阀化倾向;由此更引申出,此后诸如祖大寿家族、袁崇焕等等,也被冠之“辽东军阀”了。
明白了明朝品秩职事官和差遣官的区别,就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李成梁和他的家族远远没达到军阀化的地步。
因为在明朝这套成熟的的“中央——地方”集权体制下,通过在地方上设置多个职事官和差遣官,有效的实现了分权。
李成梁作为辽东镇守总兵,中央政府给他的权责是“整饬兵备、修固城池、操练军马,其副总兵、参将等,各照地方分守,所统官军悉听节制,虏入寇则相机剿杀”,即负责辽东的国防建设与防御作战。
而辽东的财政、民政、司法、监察等权责事务,则属于辽东巡抚、辽东分守道(属山东布政使司)、辽东分巡道(属于山东按察使司)、辽东巡按等地方职官和中央差遣官。都和李成梁无关。
除此之外,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的存在,其职责范围与辽东镇守总兵存在一定重叠,官职又比总兵还高,可以对李形成极大的压制和掣肘。
且辽东巡抚和辽东巡按这两个差遣官,又可以对辽东总兵、副总兵、各卫所镇守文武官员起到监察的作用。
所以说,李成梁虽然在辽东总兵官位置上坐了多年,但他还达不到在辽东大权独揽的地步。
李成梁家族在辽东揽财张扬,是利用辽东卫所制度下长期存在的各种贪腐风气,受贿、侵吞屯田、贪功欺良等不正之风,而不是渗透到辽东正规的官僚职权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