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数字在公元8世纪、公元13世纪和公元17世纪三次传入中国,但是没人用,我的很多同行都不知道这个冷知识,看到类似的桥段我是爽不动的。
特别是第三次,明末清初的学者们翻译西方数学著作也是翻译成汉语数字,还是用心算、筹算和珠算不用笔算。
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推广开来是晚清民国的事,当时清政府是把阿拉伯数字当外语的,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编写的《笔算数学》等一系列数学教科书把阿拉伯数字推广开来的。
狄考文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例如他于1864年创办的登州同文堂:
登州文会馆拥有中国第一套全面、系统的自然科学课程,第一批通行全国的新式教科书,第一首学堂乐歌,第一个发展学生自治组织;它第一个使用阿拉伯数字等西方现代数学符号,第一个引进X射线理论知识,第一个进行天文教育和体育教育,第一个使用发动机、亮起电灯、制造电子钟,第一个使用白话文教学和写作,第一个引进西方现代音乐声学理论;它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大学。
《笔算数学》1875年初版,1922年仍见其再版,是晚清民国出版量最高的数学教科书、是当时新式学堂首选和通用的数学教材,正是这本书极大地推广了阿拉伯数字和笔算。
“大概各国有各国的数目字,但于笔算上,不能处处都合式,现在天下所行的笔算,大概都是用亚拉伯数目字,虽然各国所叫的音不一样,而意思和字迹却都相同,这种字容易写,于笔算也很合用,看大势是要通行天下万国的,今将其各字的样式开列于下:
1 一,2 二,3 三,4 四,5 五,6 六,7 七,8 八,9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