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并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强盛的,为什么却能圈粉无数? 第1页

        

user avatar   zhuang-su-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经发了两年的答案,忽然被要求修改。

搞不懂为啥,也不知道怎么改。

那就试试删几句吧。

——————————

有诗为证:

纵观上下五千年,明史原非最热门。

(此处略去七联)

见此怪象长叹息,便对大明好感生。

(此处略去四联)
三百年前亡天下,汉人怎能忘甲申?

又有当年明月出,讲史能由浅入深。
明月书中爱明朝,世间从此多明粉。
(此处略去一联)
天寒地冻酒一壶,瞎作此诗顶大萌。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是汉人朝廷的回光返照


收复了汉人几百年没收复的北方

短暂收复了离别400年的越南

(注,唐代有越南籍的宰相,明代也有越南籍的官员,在陕西政风不错,当地还修了杨公祠)

捕鱼儿海大捷,端了元代皇室

汪直千里奔袭蒙古王廷,击杀传奇英雄满都海(千里奔袭游牧民族王庭的,上一个叫李靖,第一个叫霍去病)

马芳(就是那个马王爷三只眼的马芳)千里奔袭蒙古大营等等

···········


其实就是类似于这种情感

明朝在努力的想恢复汉唐的那种雄风


然而终究是回不去了


这种缺憾


才是最美的


后来蛮夷入侵,清朝进来以后,杀儒家大师当杀鸡,轻松收起各种税赋,

大军万里出发攻打新疆


可惜后来清朝儒家大师还是越来越多,万幸清朝直接开始卖官

后来又有英国人赫德管理海关,还是有钱···




顺治十七年,苏州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初到任上,便以严刑催交赋税,当场杖毙一人。


当时吴县的乡绅、文人们一样作《卷堂文》,到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哭诉。


结果清政府可不象明,讲究一个士大夫读书人什么的,直接判死罪,在南京执刑。是为清初著名的“哭庙案”。


接下来到了康熙年间,为清理江南积欠,直接将办理欠税和官员任免相联系。于是江苏巡抚朱国治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抗欠赋税的士绅全部登记造册,上奏朝廷严加惩处,共牵涉士绅13000余人,奏销案于是全面爆发。康熙皇帝派韩世琦经办此案,补交赋税、革除功名,甚至直接入监。


经过这两场案子,清朝在江南税收环节上,再也没遇到稍有‘’滞凝‘’的现象。像指捐、借捐、亩捐、房捐、铺捐、船捐、盐捐、米捐、饷捐、卡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捐税‘’的统统轻松收齐。



说白了,我们对明朝啊,就是认为,虽然中国已经在儒家的毒害下走向了死路,但是明朝还有机会,明代很多政策真的是左右摇摆,一方面贞洁烈女一方面强迫寡妇改嫁····

还有后期的思想家们


清朝是真没有机会了,我们就没指望过他·····


user avatar   liu-zi-hu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少见到一个朝代像明朝这样被诸如《明代特务政治》之流非历史观的烂书刻意利用、侮辱和贬低,当下史学界无论中外,已经用了大量的心力去扭转这种不公的局面,以期能更为客观地看待明王朝。但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仅靠象牙塔内的声音还是远远不够的。网络上的明朝热,从大趋势上来讲是完全正确的,尽管会出现不少不理智、不客观的言论,但对于能否正视明代这个问题,矫枉必须过正,一些过激言论,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是一个研究方向为明史的史学工作者,无意参与网络上的朝代斗兽棋游戏与粉黑的较量。但我始终秉持着这么一个信念:作为历史学人,如果对自己研究的断代不存在起码的同情和理解,则研究工作一定会充斥着不由自主的误会、扭曲与污名。

所以,我研究明朝,并且不时为它的一些愚蠢的历史行为而感到哭笑不得。但我必须说,我对明朝有着很深的感情,特别是晚明,这是一个如此充满魅力的时代,让人不得不为之着迷。我觉得,承认自己喜欢自己研究的朝代,并没有什么可作为负担的。

明朝吸引人在哪里?我无意去就帝王将相的功绩,开疆辟土的气势与历代比较,类似的争论每天都充斥在网络空间中。我在这里,想要分享的只是非常个人化的观点,是几个与芸芸众生有关的片段。


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尝试普及教育的朝代。

朱元璋是贫农出身,没有读书的机会,但他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中,教育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朱元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到教育制度的建设中,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建设基层学校——社学。要知道,一直到明以前,中国古代的基础教育都相当不普及,无论是中古的山林还是宋代的书院,都由私人教育提供并占据绝对主流。这对有家学传承或家境富裕的学生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穷人或穷乡僻壤之地的年轻人,很难有接受正统教育的机会。社学,由朱元璋下令,建于各州县的乡里之中,它虽然直下基层,却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一环,社学与州县的儒学直接挂钩,小孩子不问阶层,皆可入读。明朝后期出现了每县至少以百计的生员群体,正是基于发达的社学系统。没有社学的教育普及之功,就不可能缔造一个前所未有庞大的知识群体。

2.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流动性最强的朝代。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平民,最有可能出人头地,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时代,就是明朝。史学大师何炳棣在《明清社会史论》中对明代的社会流动性进行了细致的定量考察,据他研究发现,出身于毫无背景的平民家庭的进士比例,在明中期之前可以达到半数以上,在可以统计到最早的成化五年(1469)甚至可以达到60%;而即使到晚明万历时期有所下降,也未跌破40%,不过在算上对个人晋升基本没有帮助的低阶官僚家庭后,这个比例可以达到近70%,这一比例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家境贫寒的明朝高官,事例比比皆是:明朝唯一连中三元的科举传奇——内阁大学士商辂,他的祖父只是个穷苦的樵夫而已;弘治朝举足轻重的兵部尚书刘大夏,贫苦农民出身,甚至功成名就后还会教子孙下地干农活;被看做明代忠臣楷模的杨继盛,是个彻彻底底的放牛娃,十八岁之前一直在田间地头和服劳役之余坚持读书。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学和儒学建设,生员群体的很大部分都出身于平民甚至货真价实的穷人。而在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清代,由于满、汉军、蒙古等占用了大量官缺,普通人的升职几率反而大大变小了。

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表达个人意见最自由的朝代。

这条,指的是明代大部分时期,明初的文化管制自然非常严格,但明中期以后,文网之废弛已经达到了旷古未有的程度。根据日本学者大木康在《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一书中的研究,现存出版于清代以前的中国古籍中,超过60%诞生自明正德自崇祯时期,这绝非仅仅是因为明中期发生了出版印刷业的技术革命,而与明中后期宽松的文化政策密不可分。在明中后期,只要你的书没有指斥朱家王朝的统治,拿得出钱来,就可以依托发达的商业出版业刻书,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都可以出书分享个人的见解。这其中尤其表现在私著本朝史书的繁多上,明朝私人修史之多,冠绝历代,质量如何尚且不论,但众所周知撰写本朝历史容易触犯忌讳,明人撰修的本朝史却如此之多,正可见文网何等宽松。再举一个例子,万历朝的思想狂人李贽的书是被朝廷禁绝的,但禁令虽出,他的书却满大街都是,甚至士大夫以读李贽书为风尚,如此宽松的文化环境,其他朝代呢?

4.明朝的社会文化活动空前丰富。

老实说,中国古代的生活大抵是无聊的,到宋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真要说丰富,尚远不能与明代比较,这尤其突出表现在社团的活跃程度上。结社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与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点是在明朝,这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文人结社。明代文社之发展程度,特别是万历之后,旷古罕有,天下无处不有文社,区别只是江浙赣等文教昌盛之处文社更多更密集,偏僻的省府州县文社少些。崇祯初,更是完成了一轮文社大整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政治党派的团体——复社,复社三次大会,次次云集千人,往者来自全国各地,这样的活动却能顺利的举办,背后所依赖的旅游业、交通业、服务业等等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可以想见了。很可惜的是,这样繁盛的文社活动,入清以后在顺康之时就被取缔了。


如果一定要问我对明朝的态度,那我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鉴于明代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如果一定要让我选择一个朝代穿越,我会选择穿越到明朝做一个下层士绅,个中的快活,整个中国历史上恐怕也难寻了。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活着的时候,他只是个State;可他死了以后,他就是Nation;

考虑到后来满清的“亡天下”,明朝不仅仅成为了Nation,还是Civilization。


明朝灭亡之后的明朝,已经不仅仅是明朝了。

天地会、农民军、江阴百姓反清复明的实质,不是恢复朱明政权,而是反满复汉;

洪教主愿意祭祀明孝陵也不是他尊崇大明,而是他尊崇华夏江山,尊崇炎黄贵胄,借此向天下英雄发起召集令;

孙国父事成之后朝拜明孝陵,同样不是为了告慰六百年前的这个皇帝,而是为了告慰天下千千万万反抗满清、恢复中华之英灵;


一个王朝既然跳脱了State的圈子,那就意味着,粉他的人已经不仅仅是朝代粉了。当他成为Nation和Civilization的代表,再联系当前Nation和Civilization的现状,圈粉又有何奇?

经常有人指责明代政治腐朽、统治黑暗,并借此嘲笑明粉是朱家的奴隶、封建的拥趸。我对此不置可否,但恕我直言,那些指责者和拥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指责者指责的是State意义上的明朝,而拥护者拥护的是Nation和Civilization意义上的明朝。

我不是明粉,不敢妄下论断;但就我目前所见,那种单纯以朱家为目标的明粉,我几乎就没见过;大部分人粉明是因为民族和文化原因,包括历史上的和今天的。


至于明朝这么一个不算太成功的朝代怎么成为了Nation和Civilization的代表……

来,请把话筒递给我大清……



PS:

评论区有很多朋友提到了清承明制,清朝也尊奉儒家和科举,所以Civilization没有被消失的问题。我统一回复下:

清承明制只是对明清易代过程中官制特征的一个概括,注意主要是指官制,并不是说清朝的政治制度与明朝完全一致。且不说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实行明制,清朝本身在明朝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修改,如都察院、六部、内阁等部门虽然名字一样,但职责都有所变化,还设立了大量的特色衙门如理藩院、内务府等;更重要的一点是清朝的权力运行逻辑与明朝相差甚远,其对皇权的加强、对满汉复职的设立、秘密立储制、决策和行政的流程都与明朝截然不同。因此,清承明制是用来形容明清两代的沿袭性,但远不足以概括明清之差。


其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分清楚 封建化和汉化的区别,就像我们现在也要意识到少数民族的汉化和现代化是两个概念

汉族长期以来作为东亚世界经济、文化、制度最发达的民族,其他民族进入中原之后,向汉族学习政治、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如现在的很多后发国家一样,当他们想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时候,就去学习美国,学习人权民主思想,学习三权分立制度,然后当他们意识到本国语言无法描述这套宏达体系的时候,他们又去学习英语,然后进一步用英语学习自由民主、三权分立。最后,那些留学生就把英语、三权分立、人权思想带回国内,完成了美式现代化——但这不代表他们的国家完成了盎格鲁萨克逊化

在古代的东亚,中原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汉语就相当于现在的英语,儒家思想就相当于现在的人权思想,中原封建-科举制就相当于现在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天下最高级、最灯塔的一整套体系。或许他们还处于游牧或渔猎阶段的时候还没有想要仿制这套体系,但一旦经济发展到了农业经济阶段,就必然学习汉族的这套体系。

所以,儒家和科举是统治者进行封建统治的一个手段和工具,不是说统治者就皈依了汉文化。儒家和科举既然能在明朝成功,那么就算换了一个异族统治者,他们当然也没必要大更新。不要重复造轮子,这个道理不仅现在的程序员懂,古代人也懂。

辽金元清的统治者,举行科举、阅读儒家,不仅是其借鉴了汉族封建政治制度来实现统治的过程,也是其借助汉族丰富的文明资源,来帮助其原本不发达的游牧渔猎文明来迈向封建文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当视为封建化,而不是汉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清朝取代明朝,虽然也开设科举,尊孔尊儒,但这只是继承了State,没有继承Nation和Civilization。


user avatar   zhang-chun-song-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就是一个平民出身,从创建那刻就打上了草根的气息,都说宋朝是最尊重文人的朝代,令很多知识分子向往,但明朝虽然皇帝对待文臣不友好动不动就要打板子侮辱士大夫气节,但明朝在对待文人这块其实也不差,尤其是对底层人民,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论阶层而是以科举考试来论做官的朝代了,另外一个是宋朝,但宋朝恩荫官员的数量太过庞大,超过了科举途径官员,即使没有科举身份,也可以凭借父荫做官。在明朝,想要做文官科举出身是必不可少的,成为高级官员基本上无一例外要求进士出身(武官是世袭,但明中后期文人督军是主流),这又比宋朝进步了许多,即使是商人子弟、贫寒人家子弟、军籍子弟,都有追求科举的自由和权利,只要能够科举高中,也能出入为相,没有所谓的天花板存在,在这一点上,明朝也不比宋朝差。

做了一个统计,搜集了195名明朝高级官员(排除掉洪武、建文、永乐、崇祯四朝的剩下内阁成员、六部尚书,以及海瑞这样的名人)

统计结果如下:

1 贫寒家庭总计17人,占统计样本8.7%,多人父母早逝,家庭贫寒,但不影响他们科举高中成为进士甚至状元、榜眼的

如户部尚书杨鼎为榜眼、礼部尚书毛澄自幼父亲过世、内阁首辅陈循自幼父母双亡、

2 无记载的总计92人,占统计样本47%,无记载基本可以排除祖父辈是官僚的(有从政科举经历都会留下姓名),也并非名门望族(名门望族会有族谱记载),可推测为贫寒家庭、普通家庭、小地主三种情况

3 普通家庭的为14人,父辈都是平民身份,例如有卖豆腐的,但卖豆腐的家里也出了状元李春芳(内阁首辅)

3 富商地主家庭,明确可查的是11人,并且出现几个富商,说明明朝科举并没有限死商人家庭出身,即使是商人家庭出身也拥有科举的资格。

最有意思的是明朝有三位状元的父亲为商人,分别为申时行、顾鼎臣(父亲针线商人,私通所生)、梁储(内阁首辅)

4 小官僚家庭为35人,占统计样本18%,这些人中的祖父辈中有人为官或曾经为官,但都是一些地方小官,这些人也凭借着科举日后平步青云。

其中不乏一些本身世袭军职的,也凭借科举步入高级文官序列

5 高级官员家庭出身为16人,占统计样本8.2%,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进士出身

6 明朝的高级官员中,不乏从小被誉为神童的进士甚至状元。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真,读历史能读成一个朝代的粉丝,也是挺奇葩的一件事情。

而一旦成为粉丝,那就不可能好好说话了。因为粉丝眼中的偶像必然是没有缺点的,放个屁也是香的。——譬如这个问题下的某答案里,就连明朝皇帝不上朝也是“闪光点”了。

根据我上网这么十几年的经验,朝代粉中宋粉和明粉是最为声势浩大的,同时也是最烦人的。宋粉会喋喋不休的说什么“中华文明肇极于赵宋之世”,还有他们70%胜率的对外战争。而明粉则会声嘶力竭的喊“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了好了,我怕了你们还不成嘛,我走我走


user avatar   gu-wen-4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明朝为何如此受人关注,有一个角度似乎没人提:明朝与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进程之间的对应性。

以讨论度颇高的明初和明末为例。朱元璋“光复华夏”的历史以及其明朝开国皇帝的身份,成为清末反清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表达,并在1895年以来的反清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孙中山于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祭拜明孝陵并在祭文中明确表示“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的行为无疑是一个典型例证。这种对于朱元璋的敬意甚至延续到了孙中山逝世之后:1936年,邵元冲、于右任、戴传贤三人向国民政府建议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列入国家祭扫,理由是“明太祖为民族国家光复之伟人,功勋灿然”。但朱元璋与中国革命之间的联系除了民国成立前后的排满情绪之外,更常为人所关注的是其与国民大革命以来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以及建国后历史之间的关联。朱元璋在中国帝王史上独一无二的出身和经历——起义之前纯粹的农民身份、征战天下过程中展现的过人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称帝后与开国勋贵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无能官吏和奸诈富商的深恶痛绝乃至鼓励百姓主动检举、此后明朝历代皇帝都不曾实际掌握的巨大权力——事实上是非常容易让人联想的。具体而言,在涉及到历史评价时,朱元璋和那位在他去世495年后出生的那个湖南伢子在某种程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今人喜欢将法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相对照、对雅各宾派的褒贬往往反映评价者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对热月党人和拿破仑·波拿巴的盖棺论定往往与评价者对斯大林的好恶有着若隐若现的联系一般,朱元璋同样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政治象征色彩的意象而非单纯的历史人物。当然,从严肃治学的角度而言,法国革命与俄国革命存在诸多不同,雅各宾派无法简单地等同于布尔什维克,斯大林与热月党人、拿破仑·波拿巴是否扮演了完全相同的角色也不宜轻易下结论,作为封建帝王的朱元璋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教员亦不可简单地划等号。但不可否认他们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往往成为隐喻史学的重要依据。

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南宋抗金和明末抗清成为团结民众的重要历史记忆。但是相较于岳飞抗金的往事,明末的特殊性在于,其社会矛盾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远较南宋更为复杂。当知识分子将抗战的形势与明末后金入关互相比对的时候,他们很容易把蒋记国府、侵华日军、共产党分别同明廷、后金、农民军对应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颇为活跃的陕西地区正是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这一罕见的巧合更加强化了这种对应关系)。明末历史人物的定位和评价问题,就此与现实的政治立场绑定在一起。这种叙事在1944年发展到顶峰:在探讨明亡历史教训的大背景下,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教员对其中李自成的部分尤为重视)、翦伯赞的《桃花扇底看南朝》、柳亚子的《纪念三百年前的甲申》先后问世,国民党方面也反复强调李自成的流寇色彩,宣称“三百年前,蔓延于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的流寇,以李自成为首领,于外患方亟之时,颠覆了明朝。其所得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二百六十年的亡国局面”,相当于是国共两党高层都主动承认了这种隐喻。此后1949年3月教员所做出的著名的“不要当李自成”的宣言,以及姚雪垠的《李自成》中所描绘的高度近似于人民军队的李自成义军形象,事实上表明了李自成这一历史人物在建国以来政治话语体系中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他既是以农民为主力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镜像,同时又扮演了“腐化堕落的革命者”这一具有警示意味的反面角色。而在得到了官方的认证之后,明末的历史也就带上了其他历史阶段远不具备的强烈政治寓言色彩。一个历史爱好者对明末各方势力的态度往往与其对近现代史上各党各派的认知紧密挂钩(在当前的键政圈子里,“联虏平寇”几乎成为“攘外必先安内”的同义词)。

细究起来,就民间的共同记忆而言,明朝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并不止于1644年朱由检自杀和1683年朱术桂之死。在鸦片战争之前,对清廷的不满往往表现为对明朝的怀念,反清复明思潮和有关“朱三太子”的传言所构成的威胁对清廷而言始终存在。而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成为革命党人与朱明王朝之间的联系,朱元璋推翻蒙元以及甲申国变的历史成为革命党人强有力的宣传武器,而这也是革命党人得以吸引民众、团结会党以及海外华人的重要原因。而1919年以来,对于阶级革命与民族革命同时进行的中国而言,明朝开国者以纯粹的布衣身份取得天下的传奇经历、在尖锐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之下最终崩溃的崇祯朝和南明无疑具有巨大的、鲜明的象征意义乃至既视感。由此可见,对于明朝的记忆始终没有被淡忘,只要关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讨论存在一天,明朝的热度就会继续维持一天,“明粉”这种群体也会继续繁盛一天——当然,朱元璋的粉丝和朱由检的粉丝,几乎可以肯定是立场彼此对立的两拨人。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明朝旧事斩清朝官绅。

他们谈的明朝,都是现代人加工过的工具明朝。

为什么要看明朝?知危而后启,不要后亦哀。


明朝哪些踩坑了?

陆地上,对周边国家应对不足,在关键的地理优势、资源管控方面,做得远远不够。除了云贵等西南地区教化得还算可以之外,基本没有新的陆上文化拓展区。海洋上,明朝自我了断,失去了海权构建之路。所以现在要海陆双 飞,开边贸,兴朝贡,文化认知、贸易标准都要走出去、留下来。明朝的失败教训是要刻在界碑和船舷上。

税赋上,明朝一本糊涂账,导致管理的漏洞百出,想要的给不了,想做的没资金。所以现代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税赋体制,考虑各方利益的均衡和中央的控制力。

经济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本坍塌。比如明朝关内资本外流、资敌,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南北文化冲突,三产(工农手约等于工农服)冲突,沿海地区VS内陆地区经济差距(约等于胡焕庸线对经济分布影响)等等,都是鲜活的历史栗子。

技术上,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明后期已经意识到了,从武器进口仿制到西方科学理论的引入,清朝人做了不少,民国想做也的确做了一点。

社会生活上,金瓶梅为代表的资本寻租,男性对白富美的追求与控制,复杂男女关系和家庭关系,补肾和金刚不倒之百年追求,某呼热榜不要太多。

教育上,八股文骂的少了?国子监教育资源的扩散、民间印刷传播资源的私营、各个地方学院的兴起,文人派别的形成,各种利弊谁能看清,如何看清呢?

小结:作为追求实用主义的东方大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user avatar   chang-wa-pi-pi-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质上大多被定义为明粉的人并不精朱,只是热爱华夏大地上所孕育的中华文明及其产生的那个辉煌灿烂的大帝国罢了。就像很多苏联粉并不是真的粉俄,只是钟情于那个为理想而生的国家,那个敢于为人民权利而斗争,粉碎一切剥削者和侵略者的共产主义政权而已。

这两个团体如此相像甚至连崇拜的对象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明朝开局一个碗驱逐鞑虏平宋灭元打下汉辽藏越千里江山。

苏联开局一艘船剿资灭皇由农转工钢铁洪流保卫人民政权;


明朝全盛一百五十余国朝贡,七下西洋弘扬汉唐天威。

苏联全盛世界格局一分两极,扶持亚非支援世界革命;


明朝中期大意轻敌,土木堡之变败兵折将。

苏联中期不可一世,阿富汗战争血本无归;


明朝衰落昏招迭出,小冰河时期雪上加霜。

苏联衰落花样作死,切尔诺贝利临门一脚;


明朝灭亡被清修明史修得面目全非。

苏联灭亡被自由主义批得体无完肤;


大明身死魂不灭,朝鲜半岛留遗忠。

苏联头断身不倒,神洲大地续红旗。

……

直至今日,这两个政权依然被他们的敌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千方百计地抹黑批判,企图让人民接受他们的强盗逻辑给历史虚无主义乃至投降主义正名。

楼主的问题是明朝为何能圈粉无数,而一堆人却连题都不审,复读机似的在底下一再重复明朝的所谓黑点。诚然明朝不是理想国,朱家皇帝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然而他们给明朝罗织的罪名大多都是些封建王朝通病,捕风捉影地把一些小事无限放大,并以此来否定明朝的功绩。这样不遗余力的黑明朝不知道是刺痛了谁的神经。


user avatar   mars-50-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粉明是为了反清。

反清是因为现在还有人说满族是皇族,电视上还在放洗白满清的电视剧。




        

相关话题

  宋朝和明朝的经济对比? 
  为什么国学家普遍寿命很长? 
  为什么老鼠没有被驯养,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来源? 
  为什么知乎里讨论抗日战争很激烈,讨论文革却一边倒? 
  为什么日本会把打开日本国门的美国侵略者当成英雄,而中国则批判外国侵略者的罪恶? 
  请问该怎样反思明朝两百多年的国祚和统治? 
  平型关大捷日本损失多少? 
  三国时孟获怎样做才能一统天下? 
  中国的姓氏为什么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 
  如果新清史及明粉占据主流历史观,未来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美剧《切尔诺贝利》有无抹黑苏联的成分?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 2024-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