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第1页

  

user avatar   feife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继续骗你自己了。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回答里面大家给的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么坐姿啊乳酸啊颈椎啊血液循环啊只是表象,也许有点关系,但未必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以前魔兽世界流行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那种网吧男孩,他们可以啃白面包,喝矿泉水,窝在毫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破椅子上熬上几个星期,每天超过15个小时下副本,只是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们一样也是“在电脑前一坐不动好久”,还时有听说连续几十个小时后晕倒的。但我从没见他们喊累,他们只是会周期性的觉得“饿”,“尿急”,“困” 而已。

人本能排斥没有任何创造性和成就感的东西,尤其反感机械性重复的活动。对于工作,也是一样,你的身体反应比你诚实。

可叹现代分工体系让每个人都只能做一个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细,流水线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机械重复就好。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没有存在感又不需要动脑,以至于有时你甚至不理解他们干嘛要在面试你时问那么一大堆问题。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pantry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无穷无尽又无用的email里虚度了又一天。

从早上浑浑噩噩踏进电梯到晚上稀里糊涂走出大楼,你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更妄谈成长。你的大脑更是聪明的发现了其实你在整个体系中根本无足轻重。

也许你还隐约意识到了,你在做着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这个职位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承揽一些其他人懒得做或者不想干的活。你今天又在这里浪费了一天珍贵的年华,而且这是你最好的年龄里的一天。更为沮丧的是,尽管你完全意识到了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还会坐在这里。

你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你骗不了你自己的心。


user avatar   lisong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容易想到的答案是:用脑也是一种劳动,也消耗能量。

确然如此,人脑消耗的能量非常惊人。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我在办公室坐一天,和我在咨询室坐一天,包括我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

我在办公室坐着的时候,大部分工作也是paper work,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有时带本书,心想「坐地铁的时候看吧」,实际是一页也看不进去。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的强度明显更大,但我体验到的经验是,咨询结束或讲完课很精神。——最多是站得久了导致肌肉酸痛,或是说话太多嗓子疼。但心情是轻快的,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毫不以之为苦。

让我最难以忍受的,倒是看起来最轻松的办公室工作。

原因很简单:对我来说,办公室工作很难让我感受到意义。

何为意义?

@动机在杭州

老师在「

如何解决空虚感?」

这道问题的回答中,给了很好的描述:

我相信,意义感的本质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

农民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最朴实最根本的联系;

手工艺者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知道这样的工作可以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审美的愉悦(假设他的工作暂时还不能被机器完全替代的话);

医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他能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帮人缓解病痛和不安;

老师也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当他意识到教育可以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何等重要的改变;

还有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传统职业,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在绝大多数时候,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无须怀疑劳动的意义何在(偶有例外,比如农民遭遇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手工艺者发现消费者根本不珍惜这份手艺的价值,医生被医闹威胁甚至伤害,老师看见学生满不在乎地考试作弊……还有更现实的,他们挣的钱都买不起房子)。在他们不怀疑的时候,他们坦然轻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么?」在搞什么就是在搞什么,很单纯的事。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不需要考虑意义,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那里。至于说工作累吗?累,但只是单纯的累,累的同时不必再费心去承担什么。

最近读到一本书,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Before long the reader will find the expression "meaning-making organism" redundant; what an organism does, as William Perry says (1970), is organize; and what a human organism organizes is meaning. Thus it is not that a person makes meaning, as much as that the activity of being a person is the activity of meaning-making. (The Evolving Self by Robert Kegan)

很快读者就会发现,「创造意义的有机体」这一说法之冗余。凡有机体所做的——正如 William Perry (1970) 所说——就是组织。而人类这一有机体所组织的,就是意义。并非人创造意义,而是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罗伯特·凯根:《发展的自我》)

其中What an organism does is organize一句,非英语不足以传达其精妙。这段话可以粗略理解为: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道题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的办公室职员,需要耗费额外的心力,来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除了薪酬(通常还是不太令人满意的),我们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比如,当我写一份课题申请,明知道它没有多大意义,仅仅只是因为「职称需要」的时候)。这种隐秘的挫败感,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特别筑起一道屏障。我们怀疑自己是「多余」的,「不配存在」的,但我们又必须掩饰这些疑问。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意识上知道此刻就在这里,但意识深处又不断思索:究竟在何处?将来往哪里去?谁在乎?有何意义?——我们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但我们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的。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办公室工作的价值。——从世俗意义上衡量,这些工作有它的作用,甚至不可或缺。但是心理感受并不总是与之相符。这中间的关键,在于人与世界的「联结」。

「我这个人,与世界和他人是相连的,我能从他们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整体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时刻确认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的时候,如果能感受到(是感受,而非意识,理智上当然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What we do matters,我所做的事有意义——我就会从心底感受到我这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出「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现在在做的事就好」的踏实感。这份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无须怀疑,无须寻找,无须确认,需要化解的也不过就是自然的身体疲累。反过来说,如果长期缺乏这样的笃定,我们对于当下意义的组织,就是模糊,复杂,低效,且难以定位的,自然也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资源。

当下这个时代,框架被打破,意义被消解,人与人的联系越发松散,「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莫衷一是……所以这种困扰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困惑,「无法踏踏实实地,笃定地工作」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我在《

时代病的白描

》中提到过这种状态,一经转载,得到了很多认同。这个时代有太多人难以确认生命的价值,就只好把「成功」一类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为救赎的出口。仿佛工作中不干出点什么来,就不配理直气壮地活下去。但其实归根到底,价值还是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

卡巴金老师在《正念》中写道:「当梭罗写着:刚刚是早晨,可是你瞧,现在已是晚上了,我没完成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谁敢说梭罗在家门口坐一早上的领会没有价值?

这个见地让我们想起老禅师说的:呵呵,老僧河畔贩水四十载,无何功德。」

——我相信梭罗和禅师并未感到疲倦。我相信他们的领会是我自救的方向。


user avatar   qian-xie-yi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和无意义感对抗就是很疲惫的事情。

当我做着某项工作时,我知道按照世俗标准这项工作算是很不错了,我也明白这个职业和工作对于社会可能具备着什么宏大的意义,我还可以想象别人羡慕我的样子来给自己打气,或者威胁我自己如果不好好工作就会在未来没有饭吃,但我就是觉得这些理由不能完全说服自己。

人是时刻需要生活在意义感当中的生命,意义感来源于我们的观念系统,如果观念系统不能够组织和解释我们的全部经验(包括外部经验和内心经验),我们就会感到压抑或者无意义,感到自己被异己的世界给无机化,陌生化、机械化了。

然而人经常高估自己的动物性,低估了自己对意义感的追求,或者认为意义感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是只有少数有文化的人才会追求或者配得上追求的。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工作当中并不会特意强调什么意义感,但是这只是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需求,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这种需求。比如说有些人在过年的时候接受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的恭维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挺有意义的,可是当自己远离了那个热闹的氛围,社交面具被撤去,独自一个人在深夜辗转反侧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再比如说很多高中生在学校里非常拼命学习,因为学校和社会给他在校园之内营造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通过屏蔽外界的信息和对个人的经历进行重述和改造(比如以成绩为主线来叙述个人史),来使人相信自己按照学校要求做事是有绝对意义的,然而走出校门后这种意义系统就被彻底反驳了。多说一句,这里也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的历史真相,表面上看这些历史事实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关系很小,但实际上,我们需要从“我从什么时代走过来”来寻求自己在宇宙中的根基,历史观构成了我们思考现实问题的无处不在的大背景。

因此,靠短暂的打气或者特定的场景下才能感受到的意义感都是不持久的,会不可避免地要再次陷入到迷茫、虚无和不确定中。在这种精神上的反复折腾中,人们一方面害怕不确定,情愿相信社会给自己许诺的多少年之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厌恶确定性,觉得这种许诺和规划是一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当一个人不能理解自己生命的轨迹,感到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在被动应付外界的压力时,即使自己在现实中是有权力的,也总有一种无权无力的感觉在折磨自己。反过来说,当一个人通过挖掘自己的人生建构起自己的意义系统时,即使他做出服从的姿态,即使他遭遇了很多无法预测的事件,他仍然是主动的、有力量的。疲惫只是内心深处的无力感的一个信号,它时不时地提醒着自己:我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简单浅薄,我需要一种有深意的生活。

公众号:Free Harbor

相关回答:

为什么近几年自称抑郁者越来越多?

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会迷信(信神信星座信宗教)?


user avatar   sprin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班运动量少,但是依旧疲惫怎么破?

不知道各位办公室干饭族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明明一天都在电脑前,午饭都是外卖送上来的,但是下班后愣是感觉疲惫不堪——虽然脑力活也是活,但是为什么会让整个人累到感觉到「被掏空」呢?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大脑耗能的原理和对应的营养消耗:

大脑血流量巨大:

我们都知道肌肉是消耗食物转化的能量最多的部分,因此运动完或者干完体力活后觉得很累,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但是却少有人知道,大脑作为一个重量只有全身2-3%的器官[1]它却有着惊人的「耗血量」,身体时刻都有大约20%血流是供给大脑的。这主要是因为大脑虽然轻且占地儿不大,但是它来来回回的皱褶让它其实拥有巨大的表面积和毛细血管网络,所以它所占用的血供和耗氧量都是一等一的大。

消耗血流=消耗营养和氧气:

这就是干饭人为啥明明坐了一天却感觉疲惫不堪的原因,那是因为你的大脑同时在高度耗能——仿佛一个高速运转的CPU。虽然大脑的耗能比不上肌肉,但是它耗费的营养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哪怕办公室干饭人吃也吃了不少,一天到晚几乎动也不动,工作一天下来,依旧会感觉筋疲力尽(当然摸鱼的不算)。

而更令人桑心的是,如果只知道狂吃各种食物来补充能量,却忽略摄入大脑所需要的营养素,这种做法恐怕只会导致你成为一个疲惫的胖子,俗称“过劳肥”。

大脑需要什么营养?该如何补充?

职场干饭人要想高效用脑还不累,就一定要满足两个刚需:高质量的睡眠+充足的营养。

问题来了,毕竟职场打工人睡眠时间相当有限,而且时不时还会有熬夜聚餐或者焦虑失眠等困扰。那么如果睡眠质量非常难以提升,有什么办法可以从营养上来补充脑力吗?现代职场显然拼的不再是苦力而更多是好脑力,一个高速且高效运转的CPU往往能帮助打工人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走上轻松工作好好休息的良性循环。

这个问题我们用三个部分来分解一下:

1.大脑是什么做的?

除了水分之外,我们的大脑其实主要是「油」做的(有10-12%都是脂肪[2]),这点跟其他器官相差尤其大,但是这部分脂肪并不是脂肪细胞中的哦。这个「油」主要来自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英文简称PUFA),比如著名的脑黄金DHA以及EPA,都是对大脑营养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omega-3脂肪酸。这也是为什么孕妈妈和婴儿尤其要重点加强的营养素就是这类脂肪酸,因为婴儿时期大脑迅速发育增长,需要很多omega-3脂肪酸来支援。其中DHA存在于脑和视网膜细胞膜的磷脂中,所以可以理解为「刚需成分」[3]

2.大脑运行需要什么营养素?

既然大脑血供超级丰富,就表明大脑需要很多血液里最丰富的营养素。其中有:葡萄糖(是大脑最优先的能量来源)、维生素B族、以及前面提及的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葡萄糖和B族维生素都与能量代谢本身相关,因为大脑代谢葡萄糖能力极为强大,所以血糖要是偏低第一反应就是「头晕」和「困倦」。

而我们这里重点要科普的就是另一类功能强大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三种,其中第一个α-亚麻酸是后两个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但是在人体内转化率并不高,因此直接补充后两个效率更高;这也是各国膳食指南都推荐把深海鱼纳入每周常吃的清单的重要原因。

3.Omega-3脂肪酸如何维护大脑功能和活力?

Omega-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是大脑的组成部分,还起到了很关键的「功能性作用」[4],但是这里要重点科普的是,ALA(α-亚麻酸)虽然也是omega-3脂肪酸,而且是作为DHA和EPA的前提,但是由于它在身体内的转化率极低[5]因此可以理解为大脑直接需要的就是DHA和EPA这两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构成了脑细胞膜,更重要的是它们也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所以科学研究发现在大脑功能相关的症状中,比如: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焦虑症、饮食失调、认知能力下降等都与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足具有相关性[7]


图片注释:近年来越来越多科学研究开始关注流行的「抑郁症」与营养之间的关系,比如上文就是2020年发表的一篇关于omega-3 PUFA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可见合理的omega-3营养补充,不仅是帮助干饭人脑力满满,甚至还会有助于保持好心情。


总结一下——Omega-3长链多不多饱和脂肪的三个作用:

  • --大脑和视网膜的细胞组成部分
  • --参与神经递质、脂质信息、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大脑功能
  • --与omega-6一起调控身体炎症反应[8]

膳食和补充剂的omega-3怎么补?

所以关键问题是,既然omg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必不可缺的营养素,但是日常容易被我们忽视,那么我们为了保障大脑的活力,又该吃些什么,吃多少来保障它的摄入呢?

天然食补很靠谱

其实天然的食物通常能给予我们最大的提示——在深海鱼中,DHA和EPA通常是不分家的存在,而它们恰好就是大脑非常需要的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营养科学界对这两类脂肪酸的可接受的每天摄入范围是0.6-2%的能量比[9],(按照2000大卡每天)大约就是1.3-4.4g左右,当然这里包括了转化率较低的α-亚麻酸。所以针对大脑需要的长链omega-3来说,普通成年人群大约是每天90-160mg是比较合适的量[10]。因此具体到食谱的话,就是一周2-3次深海冷水鱼,每次100g(沙丁鱼、金枪鱼、三文鱼)能大致满足需求。


补充剂效率更高

虽然食补靠谱,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忙碌的白领们很可能无法保障每周固定摄入上述几种深海鱼,而且由于疫情和海水污染的限制这个选择就更加受限。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比起依赖于想起来就吃的鱼,也可以补充一些有对应成分的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来辅助平衡膳食。

这里选择产品的原则一定是——配方好且安全。因为鱼油顾名思义是提取自深海鱼本身,而深海鱼恰好是比较容易富集海洋污染物重金属的一类水生生物。所以选择污染更少的海域鱼类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北欧纯净的海域,也是全球著名的三文鱼产地,正所谓原材料靠谱才会有好的产品。

另一个原则就是选择含量配比科学:DHA和EPA的比例4:1优于不少比例倒置的产品。因为大脑对这两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关系是更加优先选择DHA,而EPA则起到了协同作用[11]

因此我选择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时,都会遵循这两个原则:

1. 选择DHA更多但是同时含有EPA的配方,这种配比更合理。

2. 选择剂量足的产品,这样更加方便高效。

所以针对日常膳食不太理想(尤其是深海鱼摄入不足)的职场打工人,适当选择保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也能满足大脑日常基础耗能的情况下对部分营养素的需求,超级方便。这类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适合需要保持大脑活力而且膳食又难以做到均衡的人群,

让职场人群在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中也能保持身体状态的健康和平衡。

所以明白了上面细致的原理之后,干饭人终于知道为什么只动大脑的工作也能让人疲惫不堪了吧?所以在尽可能保持高质量睡眠的基础上,

日常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一些有相应成分的功能和保健食品。此外也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膳食补充剂;Noromega就是挪威的一个优秀的膳食补充剂品牌,它可以很好地在膳食中扮演一个「粘合剂」的角色,把营养的小空缺补上。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和大脑活力的不二法则。



参考

  1. ^ https://faculty.washington.edu/chudler/facts.html
  2. ^ McIlwain, H. and Bachelard, H.S., Biochemistry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5
  3. ^ Shahidi, F., & Ambigaipalan, P. (2018).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ir Health Benefits. 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 345–381.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food-111317-095850
  4. ^ Healy-Stoffel, M., & Levant, B. (2018). N-3 (Omega-3) Fatty Acids: Effects on Brain Dopamine Systems and Potential Role in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drug targets, 17(3), 216–232. https://doi.org/10.2174/1871527317666180412153612
  5. ^ 《Krause营养诊疗学》p866
  6. ^ Healy-Stoffel, M., & Levant, B. (2018). N-3 (Omega-3) Fatty Acids: Effects on Brain Dopamine Systems and Potential Role in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drug targets, 17(3), 216–232. https://doi.org/10.2174/1871527317666180412153612
  7. ^ Choi, J. E., Kim, E. Y., & Park, Y. (2020). N-3 PUFA improved pup separation-induced postpartum depression via serotonergic pathway regulated by miRNA.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84, 108417. https://doi.org/10.1016/j.jnutbio.2020.108417
  8. ^ Layé, S., Nadjar, A., Joffre, C., & Bazinet, R. P. (2018).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Omega-3 Fatty Acids in the Brain: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Relevance to Pharmacology.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70(1), 12–38. https://doi.org/10.1124/pr.117.014092
  9.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 1 部分:宏量营养素》
  10. ^ https://www.nrv.gov.au/nutrients/fats-total-fat-fatty-acids
  11. ^ Mahan, L. K., & Escott-Stump, S. (2000). Krause's food, nutrition, & diet therapy.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user avatar   li-gang-4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上班最艰辛的劳动,被你忽略了……


1、被忽视的情绪劳动


有一个经典问题:“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这就是“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


最初,它只是指那些对员工的面部表情有特殊要求的职业,比如:空姐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护士要付出“关心的情绪劳动”,医生要付出“冷静的情绪劳动”、殡葬从业人员要付出“悲伤的情绪劳动”……


甚至有些职业基本上靠“情绪劳动”。前不久,印度一名女主播在直播一条突发车祸消息时,发现其中一名死者就是自己的丈夫时,一度声音发抖,但她很快就冷静下来,新闻一结束,立刻痛哭着向前方记者求证——一个演员的修养,就是展现观众此时需要的情绪。


什么?你的工作不直接面对客户?别高兴的太早,Hochschild教授后来在《组织中的情绪》一书中,将“情绪劳动”的定义扩大了:“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创意人员面对“不懂装懂、不尊重专业”的客户,要付出“诲人不倦的情绪劳动”;

下属面对“因为心情不好而粗暴无礼”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绪劳动”;

甚至面对“拿腔拿调、不愿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虚与委蛇的情绪劳动”。


最操蛋的是,你不光要“假装开心“,有时还要“假装不开心”,老板家的猫丢了,你明明很讨厌宠物,也要努力付出“如丧考妣的情绪劳动”。


还有时候,有人也会借“负面情绪劳动”——故意不控制怒火——来威胁警告对方,比如,老师那句经典的训斥: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最差的!


“情绪劳动理论”在管理学界引发了大量研究。既然捉摸不定的情绪都可以定义成一种劳动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经济学的视角,去定量地分析职场的人际关系呢?


2、情绪是一种劳动,回报理所当然


几年前,我成功的打消了一个杂志编辑想转行做文案的念头。他说对方开了三倍薪水,我是这么劝他的:


“打个比方,如果你以后的文章需要先让副总编提修改意见,接着是总编的意见,然后要让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审阅,再召集一批读者听反馈,以进行最后的修改,还有99%的可能被枪毙,还没有署名权……,给你十倍的薪水也不过分。”


为什么一个广告文案写的几句话的报酬,比一个自由撰稿人写了一星期的文章还要多几十倍?因为他们付出了“客户放个屁都要闻半天的情绪劳动”,就应该得到超额回报,其中一半是工资,一半是嫖资。


所有明确要求“不准不满意”、并且有标准服务规范的职业,工资实际上都包含了“情绪劳动”的回报,对情绪的要求越高,回报也理应越高,所以空姐的收入比火车服务员高,星级宾馆服务员收入比一般旅馆高。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是前面说到的第二种——为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付出的“情绪劳动”呢?给同事的一个微笑,给领导一个马屁,这类情绪劳动没有强行要求,它的回报也是不确定的,可能马上就有好事,也可能只是在领导的心中种一下颗微弱的种子。


以前讲情绪控制文章都是围绕“效果”去讲,今天我们不妨换个姿势,借“情绪劳动”这个概念,从付出成本的角度,讲一讲情绪控制这个老话题。




3、改变情绪表达,还是调整情绪感受?


以前部门里有个小姑娘,失恋了。白天谁也看不出来,该严肃时严肃,该放松时照样嘻嘻哈哈;但据同事说,下班后,她一走上大街就开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后,又继续装没事儿人。


好一个有礼有节的失恋态度,整整装了一个月,她精神彻底垮了,只好放大假回家休息。


问题出在哪儿呢?在Humphrey教授之后研究“情绪劳动”的社会学家Glomb和Tews,把情绪分解成两个维度:你的真实心情如何,这叫情绪感受(felt emotion);你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怎样的,这叫情绪表达(displayed emotion)。


他们认为:“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越大,你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明明是刻骨铭心的失恋,硬装没心没肺,积累一个月的“情绪劳动”把她彻底透支了。


绝大部分情况下,职场要求的“情绪表达”都是积极的正能量,包括乐观、激情、满意、奋发等等,所以,当我们今天“情绪感受”很糟糕时,我们通常有两种办法解决:


第一种是“改变情绪表达”,就是假装开心,隐藏坏情绪。很明显,此时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大,情绪劳动成本高;


第二种是“改变情绪感受”,就是自我说服,意识到坏情绪并不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引发自己的正面“情绪感受”,与职场要求的下面“情绪表达”一致,情绪劳动成本也随之降低。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做法。


很多人把“情绪管理”等同于第一种“改变情绪表达”,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行动。但情绪劳动理论告诉我们:“改变情绪表达”的成本一旦付出,人们就会期待相应回报。


问题是,前面我们说了,“情绪劳动”不一定会有回报。你的服务态度再好,顾客也有可能啥也不买就走了,这时,你常常会想,刚才应该臭她一句“东西很贵的,买不起别瞎摸”,才对起自己的情绪劳动。


一旦回报不如意,你的心态反而更糟,就像一个段子说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以为去打打游戏转移注意力就好了,结果,卧槽,心态彻底崩溃了。


那么更低成本的“控制情绪感受”有什么不同呢?这其实就是后来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认为,情绪表面上是不可控的,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的主观选择,是我们把现有结果的合理化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失恋很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忆什么呢?是那些美好的日子,还是吵架一塌糊涂的场景?


答案肯定是前者,因为“那些美好的日子”是对你现在痛苦情绪的合理化解释。也就是说,失恋的痛苦一开始是自然的,但到后来,却成为你的主动选择。


这就是“自我合理化”。职场上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自我合理化”的结果——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为什么领导要给我穿小鞋……


所谓“调整情绪感受”,就是指选择那些“对事实更积极的看法”。具体的方法,我之前写过不少文章,实操性比较强的有“红楼系列”的这两篇:


“我想发火,硬忍下去了”“这有用吗?”》,侧重于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


乐观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习惯(ABCDE乐观训练法)》,侧重于积极人生态度的训练


有人要说了, 只是情绪付出上的一点差异而已,哪里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嘛?


4、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是如何摧毁我们的人生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心理学家达彻·肯特纳和丽安·哈克教授研究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米尔斯女子大学的150名学生在毕业照上的笑容,他们把这些笑容按照肌肉特征分为“泛美式微笑”和“杜胥内微笑”。


“泛美式微笑”是指如同泛美航空公司空姐一般职业性礼节性的笑容;而“杜胥内微笑”是指从内心发出的、真诚的微笑。


随后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女性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结果发现:与露出“泛美式微笑”的女性相比,那些展现“杜胥内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婚姻。


运用前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泛美式微笑”是一种高成本的情绪劳动,“杜胥内微笑”的一种低成本的情绪劳动。


因为情绪的特殊性,看不见摸不着,有一些没有回报的低效“情绪劳动”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是不断重复,不断消耗自己有限幸福感,日积月累就成为收不回来的坏帐,最终压垮了我们的人生。


可见,改变情绪表达是治标,控制情绪感受才是治本。




5、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控制情绪


经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在后面要加一句,也没有白干的活。


所以那些高于回报的付出,必然不能长期坚持。

为什么有些人一开始热情高涨,后来就变得冷淡了?也许不是他们的热情被消磨了,而是刚开始假装喜欢,后来“情绪劳动”的成本太高,实在装不下去了。

为什么有人能在各种负能量情绪中活得好好的?也许不是因为什么坚强的心理素质,而是记性差,忘了支付“情绪劳动”的成本。

控制不住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居然每天都在控制情绪。这么昂贵的成本,你能支付到什么时候?


本人新书已出版,欢迎购买,用9个经济学理论解决9个职场经典问题


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首发,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某种主义一直在给你灌输,只有体力劳动辛苦。脑力劳动,不是劳动,不辛苦,且没有价值。

二、长时间保持任何姿势:收缩的肌肉疲劳,不收缩的肌肉丧失功能。


user avatar   rayo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耶鲁医学博士教你如何消除“大脑疲劳”

《最高の休息法》这本书目前在日本的畅销榜还没有出简体版(已经出繁体版),跟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朋友焦糖pan把这本书读了并且写成文章。




1

你的“累”并不是真的累


想一天到晚“葛优瘫”;

总觉得自己“丧丧的”;

好像无论忙不忙都感觉很累;

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总爱想些有的没的……


你有以上症状吗?是否苦恼于为何自己总是身心俱疲?想不想知道大脑是如何让你“心累”的?


本次介绍的日本畅销书《最高休息法》将一一回答这些疑问。高颜值医学博士会为你揭开大脑疲劳的真实秘密,并提供七种让大脑不易疲劳的方法。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也许你的“累”并不是真的累,只是不会让大脑休息而已。


首先介绍一下这位高颜值作者久贺谷亮。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部精神神经科,是一名同时拥有美国和日本医生执照的医学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正念认知疗法和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术疗法,并且具有25年临床医生经验。






2

大脑疲劳的秘密:


1. “身体疲劳”和“大脑疲劳”是两回事


大部分人以为“休息=让身体休息”,例如睡个好觉、泡泡温泉度度假等。这种让身体放松休息的方法当然很重要,但“大脑疲劳”并不会无法因此而消除。“大脑疲劳”和“身体疲劳”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再怎么让身体休息,不知不觉间“大脑疲劳”还是会不断累积。长此以往,人在各方面的表现便会越来越差,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2. 大脑疲劳都是DMN搞的鬼?


大脑重量只占人体体重的2%,然而其消耗的能量却占人体总能量的20%,并且其中60-80%的能量都被一个叫做“DMN”的脑组织无情消耗。DMN(defaule mode-network)由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质、楔前叶以及顶下叶组成。即使大脑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它也会不断运行,执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也就是说,即使你在发呆或放空自己,只要DMN持续运行,大脑也会逐渐感到疲累。


越“瘫”越累的症状也许就是DMN消耗太多能量所致。





3. “正念”可以塑造一个不易疲惫的大脑


要想让大脑得到休息,必须抑制DMN对于大脑能量的过度消耗。耶鲁大学的Judson Brewer在2011年发表论文说,他们对有10年以上冥想经验的人研究后发现正念可以抑制DMN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质的活动。


被称为正念之父的Jon Kabat-Zinn在认知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冥想,创造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根据他的研究团队在2005和2011年的报告显示,正念减压疗法连续使用八周后,大脑皮质(大脑表层最发达的部分)的厚度增加,大脑机能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抑制老化导致的大脑萎缩。他们还发现,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在后带状皮质、背侧前带状皮质或背外侧前叶前野的联结组织得到增加。也就是说,持续冥想可以控制DMN的活动。


认识到正念对于大脑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如何通过利用“正念”塑造一个不易疲惫的大脑。以下七个方法分别对应解决大脑疲累、心事重重、压力导致生理不适、胡思乱想、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看他人不顺眼和身体不适有痛感这些症状。七个方法的基础都是持续“正念”。






3

如何消除大脑疲劳


1. 正念呼吸法——适用于大脑疲累时


大脑的一切疲劳和压力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心有不甘,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不安。也就是说,思绪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徘徊,然而就是不专注于“现在”。这种状态不断持续的话便会导致大脑疲惫不堪。而正念呼吸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做法:


①练习基本姿势

- 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不靠椅背)

- 不吸肚子,手放在大腿上,不交叉双脚

- 闭眼(要是睁眼的话,目光望向两米外)

长期坐在办公室上班的白领容易习惯性圆肩驼背,导致背部肌肉习惯性紧张。「脊安适」这款设备仿真脉冲按摩,放松这一部分肌肉,就像在做伸展运动那样。

学生则容易过度低头,往往这就是大多数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不过更担心的是长期低头作业会导致颈椎损伤。「脊安适」有智能提醒功能,端正坐姿保护颈椎。一旦低头超过 20 ° 健康区域时设备就会发出震动提醒。

②有意识的关注身体的感觉

- 触感(脚底踩在地板上的触感、屁股坐在椅子上的触感、手放在大腿上的触感)

- 身体被地球牵引的重力感


③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 有意识的关注与呼吸有关的感觉

(空气吸入鼻腔时是什么感觉?吸气、呼气时胸腔和腹腔发生了什么变化?呼吸间的停顿是怎么样的?每一次呼吸的深度一样吗?吸气与呼气之间有温度差吗……)

- 无需深呼吸和控制呼吸

没必要去控制呼吸或改变呼吸习惯,就像平常一样自然的呼吸即可。

- 给呼吸编号效果更佳

给每一次呼吸贴个标签:例如1、2、3……10,到10之后再从1重新编号


④走神时

- 意识到自己走神后要迅速调整状态。轻柔地、缓缓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

- 走神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无需责备自己


Point:

- 无需花费较多时间,一天做5分钟、10分钟即可,最重要的是要每天实践

- 一定要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练习(因为大脑喜欢“规律性”)


2. 动态冥想——适用于心事重重时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下意识”去做的,比如刷牙、吃饭、走路……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根本“不过脑子”。这样会造成意识不集中于“当下”,飘到“过去”和“未来”。而动态冥想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并且实现flow“流”状态。





做法:


①步行冥想

- 步行速度任意,但建议刚开始时走慢一点

- 有意识的留意手脚肌肉、关节的变化、与地面接触的感觉

- 给自己的动作分类,例如“左右”、“上下”等等(这样做能够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②站立姿势的动态冥想

- 张开双脚,距离与肩等宽,伸出双臂慢慢抬高

- 将注意力集中在腕部肌肉的变化、血液下流的感觉上,还要关注重力变化

- 慢慢将手臂抬高后,再慢慢放下手臂至原位(不断重复这个动作)


③坐在椅子上的动态冥想

- 坐在椅子上,从后向前慢慢转动肩膀

- 用心感受肌肉、关节的变化

- 转动一次后,反方向再转动肩膀


④其它动态冥想

- 有意识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例如穿衣服、刷牙等

- 开车时可以关注开车时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感觉、手握住方向盘的触感、控制方向盘以及刹车时肌肉和关节的变化等(注意安全驾驶)

- 一边做体操一边关注身体的变化


Point:

- 提前决定好进行动态冥想的时机有助于养成习惯。例如,今天决定从离开家门开始动态冥想;刷卡进地铁站后开始动态冥想等等

- 吃饭时也可进行动态冥想。关注食物的口感、食物在口腔内的触感、唾液的变化等等。



3. 压力呼吸化法(breathing space)——适用于压力导致生理不适时


压力虽然是心理现象,但是逐渐积累后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刚开始可能只是身体疲乏或是肩酸,逐渐加重后会导致激烈的腹痛、胃肠炎等。为了防止压力产生和恶化,可以尝试采取“压力呼吸化法”。





做法:


①注意压力来临时自己的变化

- 采取正念冥想的基本姿势(→见方法一)

- 将造成压力的原因总结成“一句话”(这样做更易把握身体和内心的反应)

- 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同时感受身体和内心有何反应


②将意识集中到呼吸上

- 给呼吸编号(1、2、3……10)

- 感受身体由紧张到放松的过程


③将意识扩散到全身

- 将注意力扩散到全身(设想全身都在“呼吸”)

- 吸入空气时,设想对压力有所反应的身体部位在“吸气”,随着呼吸起伏,有意识的保持该部位的放松

- 继续将注意力扩散到周围的空间


Point:

- 身体疲劳的主要原因仍是大脑疲劳

- 将导致压力的原因“呼吸化”后,能够使自己的“错误认知”客观化


4. “monkey mind”消除法——摆脱“胡思乱想”


久贺谷亮将脑海中的过多思虑和杂念比喻成“monkey mind”。思虑和杂念过多就像猴子在大脑中喧闹一样,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大脑疲劳。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他提出了一种认知行动疗法——“monkey mind消除法”:


想象自己站在车站的月台上,电车进站,车上坐着名为“思考”的猴子乘客。电车稍作停留,你站在月台上不动。过一会儿电车载着猴子乘客出发离开车站,你仍站着不动。然后又来了一辆又一辆电车,但你一直保持站在月台上不动的状态。


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是:要对大脑中的“思考”摆出一副“旁观者”的态度。那些吵闹的“猴子乘客”早晚会随着电车出发而离开,你的内心只是“猴子乘客”途中经过的一个场所而已。人类总是喜欢把自己当做“思考”的本体,但其实人类不过只是一个容器。就像车站和电车是两回事一样,没必要将“思考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等同视之。





做法:


①扔掉“胡思乱想”

- 给思考贴上标签,留心那些“想了很多遍”的事情

- 把那些已经“想够了”的想法踢出大脑


②找到例外

- 一直出现同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设置了同一个前提?

- 想想一直纠结的这个想法是否有反例


③站在先贤的角度看待问题

- 自己尊敬的人或历史上的伟人会怎么处理呢?

- 他们是否会将“思考的自己”和“思考的事情”同一视之呢?


④不要判断好坏

- 正念的关键在于关注“当下”,不要对当下做任何价值判断

- 时常保持no judge的状态


⑤寻找由来

- 为什么这个想法会出现这么多次?(是因为愿望没被实现吗?)

- 重新认知自己的“deep needs”(深层需求)


Point:

- “杂念=电车”“自己=月台”这种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

- 胡思乱想会妨碍睡眠


5. RAIN法——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RAIN法是以下5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做法:


①recognize(认识)

- 认识到内心的愤怒

- “愤怒”这个情绪和“愤怒的自己”是两回事


②Accept(接受)

- 接受自己愤怒的事实

- 对这个事实不加以价值评判,直接原谅


③investigate(调查验证)

- 观察一下愤怒时身体有何变化

- 心率变化如何?

- 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到紧张?


④Non-Identification(保持距离)

- 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情绪

- 甩掉“愤怒”,把“愤怒”设想成是他人之事


Point:

- 对于愤怒之外的其它冲动情绪也有效

- 目标性越强的人越不容易放松心情,更容易情绪激动


6. 温柔的“metta”——看他人不顺眼时


Metta是巴利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单词,意为慈爱。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从自身培育积极情绪的方法。遇到看不顺眼的人或事时,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厌恶、嫉妒、愤怒这些消极情绪上,不如花些时间多多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有效消除大脑疲劳。(莫名这个概念有点像现在流行的“佛系”。)





做法:


①保持专注

- 将平常的正念冥想持续10分钟

- 注意力从消极情绪重新集中到“当下”


②想起那个“让你不爽”的人

- 内心浮现那个造成你压力的人

- 关注想起TA时的身体感觉和心情变化


③在心中对TA默念以下句子

- 保佑你脱离危险

- 祝愿你幸福平安

- 祝福你身体健康


Point:

-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实践过这种方法

- metta可以抑制DMN的过度活跃


7. “扫描”全身法(body scan)——身体不适有痛感时


大脑的状态会通过自律神经系统和荷尔蒙反映到身体上。大脑积累太多疲劳后,身体的一部分会开始感到疲劳感,严重时局部会感到疼痛。利用正念“扫描”全身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做法:


①躺下并关注自己的呼吸

- 如果没有躺下的环境,坐在椅子上也可以

- 有意识的关注呼吸时腹部的上下移动变化


②将注意力集中在左脚尖

- 脚接触鞋子或袜子的触感如何?

- 脚趾与脚趾之间的触感如何?


③“扫描”全身

- 从左脚尖开始“扫描”全身

- 吸气后,设想空气经流全身后进入左脚尖

- 吐气时,设想聚集在左脚尖的空气经流全身从鼻腔呼出


④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这么做

- 从左脚尖到左大腿的扫描结束后,可以从右脚、左右手、头部、腹部等部位开始扫描全身

- 观察有痛感的身体部位(比如痛感的强烈程度),并“扫描”这一部位


Point:

- 对于肩酸和“葛优瘫”效果显著

- 要关注身体的变化。当然,身体不适或痛感强烈建议直接就医



4

最后


《最高休息法》是一本工具书,本书最主要提出了 7 种不同情境让你大脑得到最高效的休息方法:


1. 正念呼吸法——适用于大脑疲累时

2. 动态冥想——适用于心事重重时

3. 压力呼吸化法(breathing space)——适用于压力导致生理不适时

4. “monkey mind”消除法——摆脱“胡思乱想”

5. RAIN法——被愤怒冲动冲昏头脑时

6. 温柔的“metta”——看他人不顺眼时

7. “扫描”全身法(body scan)——身体不适有痛感时


你可以根据你遇到的问题来选择尝试其中一种方法!









----THE END----


user avatar   linyo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相关话题

  如何让自己面对问题变得更加理性? 
  事业单位和两年挣一百万你们选哪个? 
  怎么知道自己早上是真醒还是假醒呢,你们都是怎么区分梦和醒的? 
  找工作时候是应该先选行业还是先选岗位? 
  如果能预知未来,你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 
  有没有哪一刻突然觉得生活/工作难以应对? 
  父母都说在单位有活抢着干,勤快点,领导看在眼里,就给你升职加薪。但为什么我努力工作,却变成了工具人? 
  既然“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倾诉是否还有必要? 
  为什么裁员很少听说过裁管理层? 
  国企的工作效率为什么很低?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下一个讨论
与中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治安是不是普遍不好?为什么?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