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信啊。

不过是原始部落联盟内的原始民主制罢了。

举个例子:

比如《新五代史·契丹传》中记载契丹最初的社会形态:“其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其一曰伹皆利部,二曰乙室活部,三曰实活部,四曰纳尾部,五曰频没部,六曰内会鸡部,七曰集解部,八曰奚枿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

契丹最早的社会形态,共有八个部落构成,八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首长则由八个部落聚议商定,有一定任期,任期到了之后再换别人上台。

——这难道不是尧舜禅让?

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童年时期,都经历了这种原始民主制度时期。只要读一读人类学书籍,就会发现类似“禅让”这种事情全世界所在皆是,根本不稀奇。

比如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描述印第安人氏族成员的权利,第一第二条就是“选举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和“罢免氏族首领和酋帅的权利”。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在野蛮时代结束以前,总是不大可能有严格的世袭制的。”

所以,尧舜禅让有什么奇怪的吗?

至于曹丕的话,题主你难道以为一个帝国时代的权臣、皇帝能理解几千年前的原始民主制?

要记住,曹丕是个诗人,而不是人类学家。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童话是因为传说把关键部分一带而过,而民间传说又太俗导致阅读理解产生偏差。

首先,这个禅让不是从民间找人,而是从氏族首领和他们的子孙中找人。而我们民间传说专门对舜发于畎亩之中这段感兴趣,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个农民呢,不过也难怪特洛伊传说中的王子帕里斯还放羊呢。

其次,尧舜禹往上倒几辈都是亲戚。历史书写了,但是一带而过很多人忽略了。

所以不是禅让,而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流行前的世袭制度。

这个制度三国时期某人还想恢复,就是袁术同志。他自立的根本就是袁姓处于陈姓,陈姓乃大舜之后。


user avatar   wei-zi-18-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刚写了「皇、帝、王」等称号的演变,朋友建议再说说「尧舜禹」的问题。( ´▽`)

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可相互参看:

先写结论:禹本是天神形象,不与其他神话相关,春秋末降格为人王。战国初期「尚贤」、「禅让」说兴起,「尧舜禅让」的故事大行,禹形象亦进入,并逐渐成为「尧舜禹禅让」的系统。燕国禅让内乱后,开始否定「禅让学」,《竹书纪年》、《韩非子》、《荀子》等相关说法出现。战国末至汉初,统一形势已定,尧舜禹之间出现血缘关系。这所有故事里,可能只有「尧舜禅让」有一定的真实依托。


这种问题都有固定方法,要我说就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过,好的方法受材料限制,可能并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随着材料的增加,会越来越准确——方法重于结论。最忌讳的呢,就是拿一堆材料,不加甄别,肆意勾兑出一部符合自己三观的古史。于是好古者嘉其揖让,阴谋者唱其篡夺,彼此攻讦,互斥其伪,泯泯棼棼,曷其有极。

这些材料之间,彼此往往是不容的,如何离析是一门技术。比如《史记》既称「禅让」,则尧兴舜于草茅,舜当为庶民,不应于尧有血亲。但又云尧舜禹皆为亲戚,则适见「禅让」之伪。这种矛盾只能说明,这是《史记》强行揉合「禅让」和「血缘」两种传说的尴尬结果。《史记》宥于时代,情固有可逭。今人若还持这种观念,或在此基础上谈家族政治,或拿着《竹书纪年》的阴谋论大呼其谬,就太说不过去了。


再说问题本身。这个问题得分为两部分,一是「尧舜禹的禅让制」,二是「早期中国的禅让制」。两个问题分野明析,互不交叠,我们主要讨论前者。前者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先讨论「禹」,再讨论「尧舜」。这篇答案是用目前所见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排比各种记载出现的时间,梳理其演变的轨迹,分析其形成的逻辑。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罗列《史记》的记载。


〇.《史记》系统

熟悉《史记》的同学可以跳过这段…


先抄一下《史记》里的世系:

其中紫色框是「五帝」,蓝色框是「夏商周」始祖。可以看到,参与禅让的尧、舜、禹都是亲戚。在《史记》的记载里,夏朝的始祖禹、商朝的始祖契、周朝的始祖后稷, 是同为帝舜的臣子。

再照抄禅让的记载:

尧禅舜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而卒授舜以天下。……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

舜禅禹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

一.「禹」

禹的材料是比较好整理的,所以我们先说禹。


1.传世文献中的「禹」

材料以《诗经》《尚书》(今文28篇《虞夏书》(补注:《虞夏书》属晚出战国文献须排除))为最古也最可信,我们把其中涉及「禹」的,按(大致)时代由远到近排列出来:

《诗经》: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诗·长发》
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績。《诗·殷武》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诗·文王有声》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诗·韩奕》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诗·信南山》
奄有下土、纘禹之緒。《诗·閟宫》

《尚书》:

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书·立政》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书·吕刑》
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书·洪范》

这些材料除了《书·洪范》一篇时代未定外,最古大约在西周,最近到春秋中期。

可以看到,这里所有的材料,没有一句话涉及「舜」,也没有一句话涉及「夏」。《尚书》中提到商朝几乎必然要说成汤,但提到夏也从来不说禹。

而且如果我们只看这些句子,不联系已知的任何背景知识,会发现早期的禹就是来「敷(布)下土」的,「梁山」「南山」也是禹「甸(陈列)」的。土地是禹布的,山是禹排陈的,商朝、周朝都建立在「禹之跡」上,世界仿佛都是禹创造的一样。

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测,在最初的传说里,禹的神性是很强的,大概是天帝手下的创世神的定位,并且和「尧舜」、和「夏朝」毫不相关。直到《洪范》的年代,「禹」才和「鲧」产生联系,但他们去治水,也同是受命于「天帝」,并非人间的大臣。不仅如此,《诗经》和《尚书》(今文28篇《虞夏书》)中,也根本没有尧舜的记载。当然我们并不能就此说「尧舜在当时不存在」,但当时的禹和尧舜并无关联,是几乎可以肯定的。


2.出土文献中的「禹」

目前最早对禹的记载,是西周中期的铜器《豳公盨》:

天命禹敷土,隳山,浚川。《豳公盨》

「天命禹」三字可以直接映证刚才的猜测:禹的确是受上帝命下来平水土的,地位极高,和舜更无半毛钱关系。故裘锡圭先生云「在这样的传说里,根本不可能有作为禹之君的人间帝王尧、舜的地位。」[1]

西周文[2]《清华简·厚父》云: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中间有残缺,但文意可以知道,是说天帝命禹治水,然后建立「夏邦」,并立「启」为君后。这里第一次同时出现了「禹」和「夏」。

但审谛此文,「命禹治水」、「建立夏邦」的主语都是上帝。也就是说,这里的「禹」和「夏」仍然没有什么关联。禹只是下去平水土的,平完之后上帝命启当人间夏邦的老大。禹既没有做夏的国君,启也没说是禹的儿子,在《史记》中作为舜和禹大臣的皋陶,也是直接被上帝派过去辅佐启的。

这种上帝命禹治水、并在人间建国的说法,和前文提到的「禹之跡」,还有出土材料中类似名词,比如《秦公簋》的「鼏宅禹迹」、《叔弓钟》的「处禹之堵」、去年出土的《芈加编钟》的「帅禹之堵」,反而一脉相承。各国都说自己的国家,是建立在禹的土地上,「禹之跡」完全就是人间的代名词,而禹更是上帝手下的创世神。


但到了《论语》: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禹已经变成了人间的王。

这是春秋末的文献,演变已经发生了。那么禹什么时候开始和尧舜接壤,产生「禅让」说呢?


关于夏朝可参看这个回答:


二.「尧舜」

传世文献比较早出现「尧舜」的是《论语》: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这几句都出自《论语》前十篇,属于可信度较高的内容,里面已经有「尧舜」、「舜禹」连属出现了。


1.唐虞之际

不过在讲禅让之前,我们得先讲另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唐」「虞」指什么。

学者往往称道「唐尧」「虞舜」,似乎「唐」「虞」分别是尧和舜的两个朝代。但考察文献,实际上在古人的观念里,只有「虞」代,并无「唐」代,尧亦属于「虞」代。「唐」「虞」是当时二国名。


还是列文献:

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国语》

这句话说,在「有虞」之时,尧殛共工,显然默认尧属于「有虞」。

二世曰:「吾聞之韓子曰:『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飯土塯,啜土形,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鑿龍門,通大夏,決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脛毋毛,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於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先说尧舜禹的往事,然后总结说「虞夏之主」如何,亦可见尧舜当同在虞代。


所以好的解释是,「唐」是虞代一国,尧是唐国之人,为虞代帝王。

继续看文献:

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左传·哀6》
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左传·襄24》
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左传·昭29》

第一条说,陶唐是一个在夏以前被灭亡的国家;第二条是春秋晋国范会叙述自己的出身,说他家在虞代以上为陶唐氏,夏后更为御龙氏;第三条则详细解释了御龙氏的来历。

所以大概陶唐是一个被夏国灭亡的国家,并且被夏占领了首都,所以文献常称唐地为「夏虚」(「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左传·定4》)。


「虞」亦应为一国,因其强大,故成为时代的代名词,也并非起源于舜。《韩非子》云:

虞、夏二千餘歲。

可见他是把虞看作一个很长的时代,绝不可能是从虞舜开始的。

《上博简·子羔》说舜是「有虞氏乐正瞽叟之子」,亦可见舜之前就有「有虞氏」。


2.尧舜禅让

回到刚才的话题,禹什么时候和舜接壤?

战国文献《上博简·子羔》里,禹已经是舜的臣子了:

舜,人子也,而三天子(夏禹、商契、周后稷)事之。《上博简·子羔》

简文借孔子之口,讲述夏禹、商契、周后稷三王降生的神异,咸乃天之子。但此时他们之间,还是没有半点亲戚关系的。


与此同时的《上博简·容成氏》则大唱「禅让」之说,而且比《史记》中记载的还要复杂。

按《容成氏》的说法,上古某帝王因为德衰,禅让给有虞国的国君迵,之后唐国的首领尧为天子,尧再禅让给虞国的舜,舜又禅禹,禹本来想给伯益,但伯益被启干掉了,于是启为天子。后面的记载和传统一样,但有虞迵在传统文献里没有出现过(李家浩先生认为是句芒[3])。

有虞迵:

……以让于有虞迵。……有虞迵匡天下之政十又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终。《上博简·容成氏》

尧:

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间……于是乎方百里之中率天下之人就,奉而立之以为天子。《上博简·容成氏》

舜: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上博简·容成氏》

禹:

舜有子七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禹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禹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不得已然后敢受之。《上博简·容成氏》

启:

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上博简·容成氏》


「虞」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直存活下来,到了周代为陈国。而陈国有其世系,有其祭祀,其古史传说亦似有其来源。《国语》云:「有虞氏祖黄帝而禘颛顼,郊尧而宗舜。」故比起高祖黄帝和帝颛顼来说,尧舜的神话成分,也相对较低,或有其真实性。

所以郭永秉认为:「中国在夏之前,应有一个部落联盟时代,古人统以“虞”来称呼之,尧、舜就是有虞一代最有影响力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很多学者认识到,相传甚广的尧、舜禅让说,很可能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会君长推选制度的一些史影,我们同意这种意见。[4]

这是对文章开头所述第二个问题——「早期中国的禅让制」的回答。


但「尧舜」和「禹」的故事并非一上来就契合得很好,从出土文献来看尚多龃龉,禹在融入「尧舜禅让」的传说中,明显有一段历程。比如上引《子羔》中,禹既为天子,舜再禅让于禹岂非「反-尚贤」?《上博简·禹王天下》中也有类似的冲突。不过这不是本文重点,故假装禹已经很好得进入了「尧舜禅让」的系统,成为了「尧舜禹禅让」,将这一过程做成一个黑箱,如《容成氏》所述。( ̄∇ ̄)


友情提示:上面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下面开始夹杂私货了,慎取。( ´▽`)

三.「禅让说」

我们先梳理一下时间线,然后分析各种说法演变的逻辑。


1.西周时期,禹作为独立神话中的创世神出现,此时还没有尧舜的地位。

参考:《豳公盨》、《清华简·厚父》

2.春秋末、战国初,尧舜禅让说流行,禹、契、后稷作为舜臣子出现,此时他们仍无血缘关系。

参考:《上博简·子羔》、《上博简·容成氏》、《墨子》相关内容

3.战国中晚期,「否定禅让」的说法大规模出现。

参考:
《竹书纪年》:舜囚尧,后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舜放尧于平阳。
《韩非子》:舜偪堯,禹偪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韩非子》: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古傳天下而不足多也。
《荀子》:夫曰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4.战国晚期到汉,尧舜禅让+尧舜禹血缘

参考:《史记·五帝本纪》

可见人们的认识,在这数百年发生了极大转变。我们现在依次分析转变的原因。


1.西周时期,禹作为独立神话中的创世神出现,此时还没有尧舜的地位。

禹在最早作为创世神出现,不与其他任何神话交叉。《厚父》里说禹平定水土后,人间王由启担任。但正是因这种相关,禹逐渐人格化,变成了夏朝开国君主、启的父亲。春秋时期学术逐渐发达,人们对鬼神已不甚信,郑国子产就是一个很「唯物」的人,许多神话都发生了人格化。比如「黄帝四面」,本就是说黄帝有四张脸,但被人格化解读为「黄帝」有四方之臣,能眼观「四面」;再比如「夔一足」,本就是说夔这种神兽只有一只脚,也被人格化解读为「夔」是一位贤臣,「一」个就「足」够了。

于是至迟在春秋末期,禹已降格成为人间的王,且作为夏朝的开国国君出现,与商朝的始祖契、周朝的始祖后稷并称三王,都是上天之子(《上博简·子羔》),但此时他们犹无亲戚关系。而且如《论语》所云「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稷此时也毫无关联,他俩只是先后做过天下的王而已,并不如后世所传,作为舜时候的同事出现。


2.春秋末、战国初,尧舜禅让说流行,禹、契、后稷作为舜臣子出现,此时他们仍无血缘关系。

春秋末、战国初,世卿政治崩坏,学术由官家走向民间,出现了许多游士,于是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战国早期魏文侯请孔子的学生子夏为师,同为孔门弟子的段干木、田子方、吴起并为显贵。齐威王建立稷下学宫,学士孟子、尹文、慎到七十二人咸授大夫。「尚贤」之说大盛,诸国君臣闻其风而悦之。

当此之时,周王室固已不足为共主,但列国形势犹不明朗,谁当承周之天下还是个问题。而「尚贤」继续发展便是「禅让」:惟贤者能为天下王。《子羔》篇称舜乃凡人之子,然夏商周三天子臣事之,正是鼓吹王者不在于血统,而在于贤德。此风大行,天下草偃,当时就有秦孝公欲禅位于商鞅(见《战国策》),魏惠王欲禅位于惠施(见《吕氏春秋》)的记载。

而此时齐国方强,学者大多东游入齐,皆为齐王天下张目。齐国的始祖虞舜,自然成了地位最高的王,夏的始祖禹、商的始祖契、周的始祖后稷都要臣服于舜。后来舜因禹贤,故禅位于禹。但禹的儿子启这小子缺德,竟攻杀益,自己做了天子,搞起了家天下,有虞氏遂失了王位,厥后方有商周。也就是说,这天下本属我老虞家,是夏启搞阴谋弄去的。出土的《郭店简·唐虞之道》亦大鼓吹「禅让学」,简文有明显的齐鲁文字特点。

但传说里舜的天下是尧禅让来的,按这么算,天下不也是尧家的吗?舜的法理似乎又不那么正当。于是历史的「层累」便起了作用,人们又在尧前面鼓捣出了一个有虞迵(《上博简·容成氏》),说尧之前,天下本来也是有虞家的,那么这天下正儿八经就是有虞的了,齐国有天下的法理也坐稳了。

到此时,上古史的体系变慢慢成了形,原本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各国始祖和天神,便济济一堂:夏商周的始祖都是虞舜的大臣。虞家正是何等威风,齐国亦是何等豪横。

但是,「禅让」这事真的发生了。


3.战国「否定禅让」的说法出现。

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燕王噲禅位于相国子之,国内大乱,齐国趁机攻入燕都,死者数万,百姓恫恐,燕王噲、子之皆死。正如中山王器所载:

昔者,燕君子噲叡弇夫,長為人主,閑於天下之物矣。猶迷惑於子之而亡其邦,為天下僇。《中山王错鼎》
適遭燕君子噲,不顧大義,不舊諸侯,以絕召公之業,乏其先王之祀。《中山王错壶》

这「显学」吧,说说还好,真弄出灾难就麻烦了。于是「禅让学」一蹶不振,学术界开始找各种理由否定「尧舜禹禅让」说。

《竹书纪年》直接否定出现过「禅让」,认为那就是场阴谋,是尧舜禹相互攻杀;《荀子》宣称「禅让」从理论上就不可能存在;《韩非子》倒不否定「禅让」的事实,但认为是那个时候生产力太低,根本没人愿意当老大,跟现在大学的小社团一样,都是求着人管事,「禅让」根本不足称道。现在不一样啊,现在当老大多爽啊,跟学生会主席似的,「禅让」自然就搞不了了。

所以这些说法,听起来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并不代表记载着更真实的内幕,只是时代的产物罢了。现在人们大抵不信禅让,也多相信这几种说法。


4.战国晚期到汉,尧舜禅让+尧舜禹血缘

到了汉朝,天下已定,这些学说不再为政治服务,慢慢变成了真的「历史」,「尧舜禹禅让」的故事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战国晚期,秦统一天下的形势就已经出现。学术理论开始为统一服务,于是各民族、各国家本来毫不相干的始祖神,也开始出现了血缘关系。黄帝、炎帝成了兄弟,唐尧、虞舜成了远亲,便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副图,也就是《史记》的帝王世系。

而《史记》记载的,正是这两种传说的揉合。


不过二百年后,王莽代汉之际,「禅让学」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一切显学,皆由政治。


p.s.这种方法继承于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所增补的是最近出土的新材料,俾一些错误得以纠正,线索得以精细,这也是现今学界的主流做法。说这种方法过时的麻烦少看点地摊读物。

参考

  1. ^ 裘锡圭《近年出土战国文献给古史传说研究带来的若干新知与反思》
  2. ^ 郭永秉《论清华简《厚父》应为《夏书》之一篇》》
  3. ^ 李家浩《上博竹简《容成氏》的有虞迵》
  4. ^ 郭永秉《近年战国出土文献给古史传说研究带来的若干新知与反思》

user avatar   shi-zi-fa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农村人,经历过农村村委会选举,再好好看看史记的记载,就明白了,禅让制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

按照史记的记载,黄帝之后,每次禅让,对象都是自己的兄弟子侄,甚至叔父,最高权力一直在本宗族内传承,但是禅让制也就传了几代,一二百年的事,然后就被家天下取代了。

农村的选举现在也是这个套路,想当村长,必须出身本村大族,依靠本身才能和父母地位获得族内声望,然后凭借宗族支持参与村选举才有希望,村长想直接把位子传给儿子?没那么容易的,不过随着贫富分化,估计也就几代人的事了,甚至在有的地方,父子相承可能已经实现了

基本逻辑就是,绝对的权力来自于绝对的实力,是禅让还是父子相承只是表面形式。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威尼斯共和国当年也算一种禅让,当责任远大于威仪待遇和享受的时候,你禅让,我躲着。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shi-yan-zhi-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user avatar   hu-fa-che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喜欢这一类文章,比他们之前那个看起来优雅无比的ThunderNet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篇幅短,没废话。简单的改动,明显的效果。一看就懂,都不需要实验就知道肯定会好用。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Anchor Free,节省了大量闹心的工时,也是趋势,Anchor Free YOLO,这三个词连起来就在发光。

三下两下就接近最优,节省了训练费用:

提供各个大小的预训练模型和各个推断框架的C++代码,又是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总之,这个文章,他不是给我们送知识的,是给我们送钱的,我强烈建议以后此类文章在文末附上支付二维码。否则用起来都不太好意思。




  

相关话题

  阿里乌斯派是如何失势的? 
  历史上有哪些疑似穿越者?理由是什么?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逆子? 
  有哪些古代战争的常识? 
  如何评价高晓松的「明朝三无」? 
  中原王朝对抗游牧民族为什么很少使用火烧牧草这招? 
  如何评价尼赫鲁? 
  中国有哪几位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二战期间中东都发生了什么? 
  中国为什么不迁都或另设行政首都,以解决北京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世界杯夺冠赔率:巴西第一力压德国,法国列第4?
下一个讨论
北宋与十字军的军事水平谁更高?





© 2024-10-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0-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