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而空?我都是一次吃两份好么,因为一份吃不饱啊!
一开始找空姐要两份,空姐都会跟我说:“先生不好意思,后面的乘客还没领到,如果之后还有多余的我再拿给您可以么?”但是往往空姐走了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这么多年来,每次坐飞机我都会早早来到机场,然后换登机牌时跟机场工作人员说:“麻烦您给我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我忍受着上飞机时排队等到最后,下飞机时排队等到最后的痛苦,只是为了当空姐走到我面前问我“先生,请问您要牛肉饭还是鸡肉饭”的时候,潇洒地告诉她:
“一样来一份吧。”
1、赶时间,坐飞机的一般都是赶时间,没时间落地找饭店吃东西。
2、偶尔吃,飞机餐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且一般吃不到,所以第一次吃或者偶尔吃的时候会感觉还不错。
3、肚子饿,机场一般都在郊区,为了赶航班再拖个行李加上机场又很大,跑来跑去的很费时间和体力,上了飞机休息一会儿自然就饿了。
因为要珍惜时间。
吃饭是很花时间的。而大多数情况下坐飞机的人都要赶时间。
嫌不好吃就不吃的话,你下飞机了得花额外的时间去找东西吃。
真觉得那点时间无所谓的话。坐高铁其实更好的。而且餐车上的伙食比飞机餐强多了。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