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李广任右北平太守的时间,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是在韩安国将军去世后,接任的右北平太守,而据《史记·韩长孺列传》记载,韩安国死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史记·韩长孺列传》
李广离开右北平,应在元朔五年到元朔六年之间,他是接替石建当上郎中令的,石建死于元朔六年,石建之父石奋,死于元朔五年,也就是说,李广离开右北平,应在这两个时间点之间。
我们就来看看这几年间,都发生了些什么:
元朔二年,卫青率军出云中,败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一举夺取了河套地区,并置五原郡与朔方郡,此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匈奴人对汉朝的威胁大大减弱;
元朔三年,军臣单于死,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出兵攻打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兵败降汉;
元朔四年,匈奴入侵代郡,定襄郡、上谷郡,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到张家口一带;
元朔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出高阙,败匈奴右贤王,擒获匈奴裨王十馀人,高阙在内蒙古西部。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出定襄,此时,李广离开右北平,任后将军一职。
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为什么匈奴人几年时间没有入侵右北平了;当时汉匈两国交战的焦点在今内蒙西部的河套地区,而李广任职的地方,在今内蒙古东部,辽宁省西部的赤峰,朝阳地区。那里据主战场千里之遥,自然不会受到波及。
在史书的记载中,匈奴人只入侵过右北平一次,在加上汉匈爆发河南之战以及匈奴军臣单于去世的大背景下,匈奴人不入侵右北平,和谁在哪里“镇守”,并无半毛钱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李广出任右北平太守的背景:光元六年,公元前129年,李广以卫尉为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击匈奴,为匈奴人所败,全军覆没,李广为匈奴人所生擒。匈奴人把他放在两匹马间的网兜上,走了十余里,李广突然腾空而起,跳上匈奴人兵的快马,逃回了塞内。事后,李广被判死刑,出钱赎买为庶人:
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两年之后,右北平太守韩安国死,李广接任。
大家想一想便能知道,匈奴人一个两年前刚刚被自己生擒的将领吗?彭德怀会因为惧怕麦克阿瑟以至不敢进攻日本,只敢攻打南朝鲜吗?
不可能的
所谓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多半是个翻译问题。匈奴人不会汉语,无论起什么外号,总要由司马迁一类的文人翻译过来才能为人民所熟知。试想当时的李广位高权重,谁敢把“逃跑将军”四个字放在李广面前,霸陵尉就是他的榜样。
当时的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那也是如飞一样,被匈奴人起名为飞将军并无不妥。但这个外号到底是调侃还是尊敬,大家一猜便知。
这里就能体现出汉语言的魅力来了,我举个例子:
红军著名将领黄公略,行军如飞,神出鬼没被,因此毛主席尊称为“飞将军”;
国民党孙元良,亦是行军如飞,神出鬼没,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飞将军。
他们两个的飞将军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