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文章或者书把中国的货币政策说得比较明白? 第1页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吧,搞清楚了主线之后,逻辑还是非常清晰的。

万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央行的政策目标就是主要矛盾,抓住了央行的目标,一切就迎刃而解。

央行的目标,目前有两个,一个是物价稳定,一个是充分就业。

当物价过高时,指标就是CPI同比高增,这个时候央行会收紧货币,近年来目标都是3%。

当就业不充分时,目前的指标生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5.5%,央行就要发力了。

中介目标以前是M2,现在是社融,后续大概率也会像美国一样,转变为价格型中介目标,比如LPR。

至于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数量型,比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价格型,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

当然,央行还有一些其他的目标,比如维持汇率稳定,保障金融安全,但是以上提到的两个才是主要目标。

抓住了这两个主要目标,再去慢慢的学习,就很容易了。


user avatar   fang-ha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题主有一定金融学和经济学基础的话,既然想了解央行的货币政策,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如果没有学过相关的基础知识,央行有关于金融知识的简介:金融知识国民读本PDF版

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之后,可以试着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点开货币统计概览),加深对基础货币、M0、存款准备金等概念的理解,也能通过资产负债表看看央行到底在忙什么。 @Jeffczc 答案里提到的周其仁《货币的教训》也是对央行资财负债表的一种解读,记得是从外汇占款的角度。

了解完资产负债表,可以看看央妈每个阶段到底在做什么。央妈也会通过每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告诉大家操作了哪些货币政策。

央行也有一些学术性的工作论文供我们学习和参考,可以看看央行的宏观经济预测报告。

最近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是网红词,可以通过周小川行长的论文《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这里推荐最近读过的几本书,有助于加深对货币政策的理解:

李斌、伍戈《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2014年出版(两个作者都是任职于央行货币政策司的博士生、研究员)

伍戈、李斌《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2016年出版

马骏 、纪敏《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2016年出版(马骏是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彭文生《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2017年出版




  

相关话题

  为什么当初会选择深圳作为经济特区? 
  北京房价能降吗? 
  如何看待2019年经济走向?可否从房地产、公司裁员、人民币几个方面谈谈? 
  如何正确理解先富带后富? 
  我们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政府为什么要制造地王? 
  中国的 M2 多于美国的 M2。为什么中国的 GDP 却比不过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工资却比不过美国? 
  服务业劳动是否具有价值? 
  若某制造企业年亏损 3 亿,即使停产白给员工发工资年消耗也不超过 1.3 亿,为何要维持亏损状态生产? 
  大资本家们到最后会不会感觉是在玩虚拟农场,赚那么多钱的意义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20210726股市分析和20210727股市预测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20210723股市分析和20210726股市预测怎么样?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