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几年前刚接触”原生家庭“的理论时,感觉像是突然打开了一扇情绪宣泄的大门,尤其是从父母无法给予”不求回报的爱“的角度理解了很多心理问题的成因。比如:
1、不断压抑自己,可能逐渐形成严厉的超我[1]:
神经症患者往往内在都有一个严厉的超我,它时刻提醒患者要谨言慎行、遵守规范,但同时也会造成思维和行为的刻板僵化。
严厉超我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他们通常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未能得到不计回报的爱,比如父母过度要求学习成绩、严格限制玩耍时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诸多禁忌。
他们可能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但生活中他们内向、腼腆、羞于表达自己,甚至时刻受困于焦虑、强迫或抑郁。反倒是在那些自由生长的孩子身上,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富有激情、勇于探索的一面。因为他们的超我是灵活的、富有弹性的。
2、不断压抑自己可能造成低自尊[2]:
低自尊的人不自信,听到别人的称赞,Ta会非常不自在,会认为自己受之有愧,而且往往将成功归咎于客观因素甚至是运气。
而当Ta听到别人的评价时,尤其是负面评价,他们又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寻原因,而是一股脑地认为对方是在否认自己能力,因此变得更加消沉、不自信。
看到别人努力,而自己状态欠佳,Ta会变得玻璃心,甚至心态崩塌。
Ta开始逐渐回避与他们一同交流,不愿出现在公共场合,厌学、翘班。
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Ta会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来试图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差,甚至是设立一些非常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但是高标准通常不容易达成。
Ta会变得异常烦躁,紧张、担心自己无法成为目标中的样子,但是又不甘心,因此不断设立要求,不断地担心自己达不到要求。
这就是焦虑。
时间久了,Ta跌落到否定自己能力的怪圈里,痛苦异常,又找不到解决办法。长此以往,循环往复,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不断加深自己能力不足的印象,逐渐失去对学习、工作甚至生活的兴趣,Ta会变得消沉、低落、自卑、自责,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抑郁。
3、不断压抑自我可能造成自我消耗[3]:
抑郁症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自我消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必然伴随着心灵和肉体层面的自残、自伤,甚至自杀。
有人把抑郁症称为“心灵感冒”,其实有很强的误导性,“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不用治疗都能好,可抑郁症全然不是这样,有时它更像是一种情绪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区分敌我,自己攻击自己。有时它像开启了情绪“凋亡”模式,也就是一种“自我毁灭程序“,甚至不需要外界刺激,都会走向灭亡。
是什么导致了自我消耗?抑郁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未曾得到过父母“不计回报的爱”,父母只关注孩子是否表现的优秀,有没有能力,他们不能接受孩子不好的一面,因此在这样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讨好别人,以免被攻击。时间久了,他们会把各种高标准、严要求内化于心,甚至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一起指责自己,他们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不断地向外界证明自己,不然就有被抛弃的感觉。
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中说到: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者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士、枪支、弹药甚至战术,都是这个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支撑下去。
但很长时间内,我发现打开”原生家庭“这扇门很容易,但”怎么能把门关上“或者”怎么修复跟父母的关系“一直是很困难的部分。
4、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咎到原生家庭身上。
每次分析来访者的原生家庭,几乎都能挖掘到很多童年创伤,有时是父母忽视(从小就到寄宿学校),有时是过度关注;有时是言语辱骂,有时是肢体冲突。这些或多或少都对个人心理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体会到“原生家庭”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但继续聊下去,难免陷入一种困境——时间不可逆,童年无法重新来过,分析这些又有何用?好像在现实层面于事无补,只会增加人们对父母的恨意。不仅如此,有时还会陷入到“原生家庭宿命论”当中,甚至逐渐演变为与血型、星座相类似的标签。
这显然无益于患者。需要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成立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原生家庭论的确启蒙了人们的独立意识,也令不少为人父母者开始反思育儿方式,但要警惕不要陷入唯“原生家庭”论,人的情绪和认知是流动变化的,后天环境和境遇也无时不刻地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纠结过去不如关注当下。
5、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成家后应该做到夫妻之间相互依靠,不需要事事去找父母解决。
夫妻关系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如果这个关系被任何一种其他关系僭越,都会造成家庭问题。
一位女性来访者吐槽她丈夫,“他什么都听他妈妈的,只要是他妈说的,我们就必须遵照执行”,丈夫甚至不惜用“不听话就是不孝顺”的逻辑来指责自己,这让她感到痛苦不已。“妈宝男”就是母子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
另一位女性来访者哭诉丈夫要跟她离婚,询问后才得知这么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帮衬着娘家弟弟,利用自己关系帮忙找工作,弟弟结婚时帮忙出彩礼钱,但丈夫提出离婚让她难以接受。伏弟魔”就是妻子与弟弟的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
这两种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毕竟网上还流传着“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的说法来提醒人们。还有下面一种在中国的家庭中更为普遍,但更加隐匿。
一个要中考的孩子感到压力很大,每次考试失利都会感觉对不起妈妈,在了解他的家庭后发现,他父母在谈恋爱和没孩子的时候感情和睦、如胶似漆,自从有了孩子,生活重心就转变为母子关系,妈妈会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对丈夫关心减少甚至不闻不问。这就是“亲子关系”对“夫妻关系”的僭越。
曾奇峰曾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6、努力平衡父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让自己过度参与进来。
不少家庭处于这样的模式:妈妈相对强势,对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甚至采取高压政策,但孩子并不买账,对妈妈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妈妈一遍又一遍地督促孩子去学习,但常常收效甚微。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她们内心是委屈的——自己付出这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而从孩子的角度,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来自妈妈的压力,自己不开心、不快乐,不是不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状态不佳,根本学不进去。
视角再拉向父亲,他们似乎秉承了“好男不跟女斗”或“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的原则,面对妻子的强势,他们已经放弃了争辩,要么以工作太忙为理由而推迟回家时间,要么宁愿在车库里抽烟、打游戏,也不愿早早回到家里。所以爸爸越来越像个局外人。在妻子眼中,丈夫是不负责任、不顾家,什么都指望不上。在孩子眼里,由于长期“认同”妈妈的做法,所以也不认可父亲。
孩子往往是家庭的重心,他们一旦因为各种原因厌学,家长是难以接受的,但如果医生只是把问题关注在了“孩子厌学”的问题上,那就忽略了家庭的力量。家庭里夫妻关系是核心,妈妈能听取爸爸的意见,爸爸也愿意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来,夫妻俩对各种问题达成一致,平等、互助,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7、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控制,也要反思一下,为人父母的你,是否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控制孩子。
一个患有焦虑症的来访者谈到家庭,父母在她7岁时离异,在那之后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她深知母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才把她抚养成人,所以从小就很争气,从重点小学到重点高中,从优秀的大学再到留学国外,她成了周围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母亲对她的要求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在她回国工作后,母亲却要求女儿放弃恋情另谋佳婿,这让她彻底崩溃。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变得很“懂事”,会体察“父亲”或“母亲”的情绪,做事说话谨小慎微,他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不仅在家庭中,在外也会优先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往往忽略自己。但Ta会变得不快乐,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会被别人指责。但又无法从这个怪圈里跳脱出来。
另一方面,单亲妈妈或爸爸也会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维系已经破碎的家庭,在孩子小时候,他们会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不能做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到了孩子成年后会通过干预其婚姻来施展控制。等到孩子人到中年,有些家长还会通过“生病”来把孩子拴在身边。
相比于普通人群,来访者中父母离异的比例会更高。从家庭关系的视角来看,Ta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要承担起作为“配偶”的义务,但这原本不属于Ta。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会让孩子变成父母来弥补这个缺失。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拯救家庭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控制,也要反思一下,为人父母的你,是否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控制孩子。
8、成年后,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独立,首先是经济独立,这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然后是情感和人格独立,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过度依赖父母给你的意见。最后是适度与父母保持沟通,多些耐心,但如果他们如果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施展控制,也要学会拒绝。
因为你才是你自己生活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