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魏晋风骨感觉是士大夫阶层精神气节的巅峰? 第1页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魏晋风骨指的并不是气节,而是一种对上位者“不卑”的态度。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体制内尤甚,面对上司的颐指气使往往只能逆来顺受。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看到对掌权者不卑,不合作,甚至当面讽刺耻笑的魏晋人物,自然“心向往之”。在纸媒乃至更早的时代,操笔的很多本身就是深受上司欺凌的小知识分子,故对魏晋逸闻往往理想化的演绎,这就是魏晋风骨被崇尚的根源。

但如果留意时代背景与当事人物身份,就会发现这种“风骨”被浪漫主义化了。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下属面对暴躁老板发飙,不舔不辩儒雅一笑,工作牌拍桌上直接回家了。会不会觉得很牛逼,很潇洒?是的,确实酷。但如果再告诉你,这位下属进公司直升管理层,三年工作量加起来就写了一份报告《记我的副市长父亲》。你还会觉得他很酷么?其实还是有一点酷,毕竟他可以选择合作,但比较之前大打折扣了。前者,是被文人理想主义化,加了特技的。后者,是更为切实的历史背景。

这是宏观的讲。微观的,个体的,魏晋时代当然也有很多确乎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此辈“真名士”,前看两汉,后看隋唐,同样很多,甚至更多。谓之某某风骨则可,谓之魏晋风骨,代表性有些勉强。

但也不是说魏晋是个多么庸俗的时代,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魏晋时代自有其多姿多彩之处,就是鲁迅说的通达。“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不蒂如此”。这般鲜活可爱的撒狗粮,出于三公级高官家庭还传出去成为逸闻,后世是很难想象的。中国历史上的肉食者阶层,如题主所谓高风亮节者,于魏晋不为多;如风骨本义的傲世独立者,于魏晋也不为多;但是不循规矩,不拘名教,放达任情者,魏晋确实很多。这些人并不崇高,不至标节千秋,但很可爱。恰恰中国历史,好人很多,坏人很多,中庸之人更多,唯独可爱的人不多。读魏晋史的亮色,我以为在此。


user avatar   Grouponsnousetdema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协,曹芳,曹髦,司马炽,司马邺纷纷表示题主你说的这种东西存在么?

以封建道德而论,忠君无疑是排在社会道德的首位的。

结果从东汉到西晋,这些亡国之君被篡位者花式欺凌,诸如杀皇后,逼禅让,废皇帝,杀皇帝,被逼着做倒酒仆役的时候,大臣敢为之哭几声的都没几个人,绝大多数人都想着一家一姓的门户私计,惟求苟活而已。

诸如刘协的“郗公!天下宁有是事乎!”,羊献容的“始知天下有丈夫”这甚至已是足以留下千古骂名的典故了。

这还哪来的什么“精神气节”可吹嘘呢?

就我个人的认知中,这个时代个人气节与功业最出色的三个人,诸葛亮是蜀相,祖逖被江左门阀视为武夫,慕容恪干脆是异族,这又和魏晋士大夫阶级有什么关系呢。




  

相关话题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后人中的有才望者诛杀? 
  梁朝开国之初,和强大的北魏征战,互有胜负,不落下风,为啥最后败给落魄的侯景呢? 
  如果王敦晚死十年,天下大势会怎么发展? 
  南北朝初期南朝强于北朝,怎么到后来强弱逐渐逆转了? 
  为什么说刘裕称帝导致了关中的丢失? 
  三国时的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齐武帝萧赜为什么要杀张敬儿、垣崇祖、荀伯玉? 
  如何看待有些人认为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就是低端选手互殴的言论? 
  南北朝时陈国为啥联周抗齐? 
  如何评价侯景在北周北齐等万方逼迫之下的南下侵梁导致江南大乱这件事?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西汉名将舞阳侯樊哙?
下一个讨论
华为 P20 Pro 真的比 iPhone X 还好吗?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