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观察者网,成立之初与现在有何区别? 第1页

  

user avatar   he-he-whate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点赞有点儿多,我有些小慌,想着怎么给找补找补。

不管民国时代,还是当代,民资的思路就是工业jiu国,不过,民国时候的民资和现在的民营企业性质大不相同,要救的国家也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的民资,还是依附于欧美殖民体系下的一个都不算是产业链一环的东西,收入不多的日子里也骂骂皇帝,骂骂帝国主义,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幻想着跪着能把饭吃饱了,要是帝国列强能多赏口饭吃,让自己的老婆女儿陪着洋大人跳跳舞关关灯也还是可以的。要是没啥体会的话,可以翻墙看看台湾蓝营的节目,这是那个年代留下的活化石,就是这个德性。

现在的民资算是初级阶段的一个补充,是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虽然没掌握什么先进技术,但也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总算是从跪着的状态变成站着给洋大人跑腿的状态了,你说他买办吧,他自己都想不清楚,以为自己在改变世界(中年得权业务不熟的很多都这么想),你说他不是买办吧,他跑腿倒挺勤快的。

有一部分产业精英是知道中国必须要有独立的资本和工业体系的,奈何大环境……(此处省略五千字)。我个人感觉,观网主力是属于后一种,认为中国应该在全球体系中通过努力,逐渐在产业链里往上爬一下的,不要再受制于人,别再看别人脸色吃饭。

有评论说观网这种带着民族属性“生产力党”总比当年甚嚣尘上的带路党好。这点我颇为认同,尤其是最近看到微博几个污蔑烈士的废物被逮捕了,简直是大快人心。网络舆论环境的澄清,确实像观网这种媒体平台起了很大的作用。

多的话我就想不出来了。放一些sao图吧。


观察者网不变的是论证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合理性,不过,观察者网和他们的同道人对该命题的论证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观察者网成立初期乃至成立之前,主要是负责外宣, /bu003e以几个所谓的大佬去欧美各种场所宣扬东亚大国的“和平崛起”为主。宣扬的手段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仁政历史”“中国绝不走输出的道路”为主。这一阶段立论是最没有根基的,影响也是最低的。

不管是张维为“舌战群儒”,还是李世默所谓的两个神话都不信的TED演讲,还是这些人隔空或者当面福山PK观点,本质上都是强调中国文明历史多么棒,中国古代皇帝喜好仁政,所以中国能够建立和西方民选制度比肩而立的制度体系。这一方面抹黑和庸俗化了新中国,另一方面也让西方专家贻笑大方,基本上没有输出任何新的逻辑和信息,增加一些笑料还是有的。

这一阶段最大的成果是让很多国人相信了“和平崛起”是可能的。

第二个阶段是观网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负责内宣, 一方面揭露西方体制的腐败和媒体的虚伪,另外一方面是借助网络宣扬所谓的“工业党文化”。 在揭露西方体制的腐败和媒体的虚伪上,他们还是只在国内有战斗力,制造了一些话题,也拉了一群拥趸。在宣扬所谓的“工业党文化”上,他们也通过圈地自萌,总归把公知精英所剩不多的话语权给夺回来了。

所谓“工业党”,在历史上各国也出现过,每个国家在农业、手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的时候,自然会有宣扬技术原罪的,也自然就会有无限推崇工业技术的。所以这一类现象也是自然的,当工业文明在中国类似于空气一样的存在时,自然不会出现这种“空气党”。

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以后至今,观网学会了熟练运用粉丝分化和圈地自萌。

这是因为观网在B站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一个资本运营的媒体,他们势必要进行粉丝管理。因此,在观察者网站和B站账号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专栏,有导读马克思著作的,有负责狂怼西方体制的,有继续搞场子宣传黑猫白猫的,也有似懂非懂讲工业技术或者工业资本的。 同样在这一阶段,对于单一专栏撰稿方,持续的输出导致知识储量耗尽,就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类似于张、陈这些“大佬”,除了遇上大事件,平时做节目基本上就是程咬金耍斧头——只有三招,跟一个老太太似的,看到有几个人在场,就开始絮絮叨叨“中国文明大国崛起”、“中国传统仁政文化”了;另外一种模式是只顾数量,无法保证质量,甚至很多节目都是蹭上了“工业党”这个大车,在里面自说自话,毫无水准。

这一阶段还发生了观网顶流马前卒的退出,马本人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工业党,他热爱自由市场里面孕育的规则这一部分和张维为等人是切合的,但是他又天真热切地认为在这个市场规则的社会里,会发生“社会化抚养”这件事。所以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再提纲挈领一下,我为什么一直坚持认为观网的核心是民族资本主义的意志体现呢?因为这批所谓“工业党”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自由市场”的获益方,从来都只熏陶于自由市场的优良之处,他们从来不去仔细计量诞生一个亿万富翁和一千个所谓中产阶级,需要多少累坏的肝和肺。他们只喜欢分析中国的工业产值天下第一,中国的工业门类最为齐全,从来不考虑英国是羊吃人,美国是全球掠夺,而中国工业化的阴暗面在哪里。

进而在这套话语体系中诞生的新一代媒体人,很自然地用“黑暗森林法则“来解释自己所认识的一切,说白了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然而他们很真诚地认为这种情绪是马克思主义,是正宗的左派思维。这句话可以说无数次:只会背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去深究这一关系中人的能动性在哪里,至少是一种懒惰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感觉现实还不错找一个马克思的话来解释就能心安理得了的马克思主义。

说到底,他们嘴里那些轰轰烈烈的东西,可能只是富人的百鸡宴,摆在村口,你吃不上,让你闻一下,你也得竖起大拇指说,咱们村的鸡真香。



user avatar   zhe-li-you-ge-yong-hu-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先说结论,观察者网可以团结,但千万不能信任。

观察者网现在更新速度和质量直追卧龙寺。

我18年年初就关注观察者网了,也算是半个老粉丝了吧。

就是看了这个以后关注的,那时候观网每天都会推一些挺有意思的新闻,有时政,有军事也有日常,那时候好像关注的人也不多,大概四五十万?

那时候系列节目也不是没有,观天下好像播了40多期才停更吧,不过早些时候好像就这一个。

那时候更视频不像现在这样跟腹泻一样一天两位数,普遍一天也就四五个吧。

观网一开始并不“反美”,更多是趋于调侃,不好的地方会说,好的地方也会说(就是少点,谁让他本来干的好事也少呢?)

直到他们发现了特朗普带来的财富密码为止。

骁话一下和董佳宁的节目算是比较早的,他们出了一些剖析美国社会不好一面的视频,也教会了中美博弈中立偏美一方的人美国并不一定和他们想的一样十全十美,大概是在19年年初到年中那段日子吧,观网积极主动地帮助撑起了互联网社会思潮从迎合美国到审慎看待再到远离美国的转变的大旗,这个时候的观网处于巅峰期。

但到后来,做大了的观察者网开始暴露自己本性了。

它开始把一份视频拆成好几份,

一开始还装一装,中间夹几个没啥关系的。

后来索性不装了。

开始“专攻一路”复制粘贴

以前从网络上各个地方搜集视频。

(没错,“转载视频”是观网传统艺能)

现在除了萌宠视频已经很少有离开台湾新闻、BBC、CNN等等几个地方的新闻视频了。(甚至有时候正主在B站那边刚发一个观网就截一段换个标题加上结束动画就投自制)

开始硬蹭一些自己并不是特别了解的热度。(还蹭得很生硬)同样的废话翻来覆去反复说。

还有那句被fate吧婊了快一个月的“大陆的月球人救了型月”

积极“跨界”

我是真的看不明白一款游戏做得好关科工啥事……因为我理解的“科工”是“科学学术+工业制造”或者“科技工业”什么的……这不是个例,科工力量刚开始确实聚焦科研,干货不少,但到后来……“脸书硬刚澳大利亚”?这关科工啥事?咋看都是董佳宁或者洋媒吐气的节目话题啊?

开始出一堆不知所然的节目。

点名批评以理服人、这个我慧、新之说、科工力量等等。

前几个月为了流量骂肖战。

前些天为了流量捧丁真。

现在就可以为了流量顶做题家。

你们这节目到底是说文娱还是灌鸡汤能不能给个准信?

总干左右互搏前后互击的事,上瘾了?

不再愿意接受反对意见

以陈平沈逸翟东升张维为的评论区尤为明显。

他们习惯将所有反对派都打成公知或者水军,即便这些反对派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语气和态度可能比正主还要谦卑客气。

我不否认他们的反对派里真的有水军,但把所有反对派都打成水军和把他们的支持者全打成极左有什么差别?回避反对派提出的问题只会让反对派更加坚信自己认为的是对的,就哪怕举报封了他们的号他们也会开个小号继续用相同的话反对。

观网知道。

但他就是不想改。

开始“造神”。

陈平沈逸张维为都是19年下半年20年初上位的。

不过观网似乎并没有“造神”的经验。(能有这经验似乎才不合适)

以至于总是出来:

“我们要提防美国人打马克思的牌”

“如果你不想被美国人监视就用华为”

“当一个人反驳你不是从你的观点入手而是从你的出身入手的时候他就输了”

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迷之操作。

开始删评论带节奏拉偏架。

先不说提这玩意的不管南北都是非官方协会不能代表政府意见,就但凡小学毕业学历能把南方跟东北放一起做对比?不应该是南对北、省对省吗?

开始暴露自己渴望成为资产阶级,同时煽动民粹。

这个可太多了,

“人民富豪”

“有能力的程序员不会被开除”

“中国Gc党的任务不是gc主义,而是让中国这个文明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文明”

……不想说啥。

也是老粉了,看着观网从“陌生人”到“同志”逐渐变成“亦敌亦友”,

千言万语,

汇成一声叹息。

——————————————————

9.17

这居然还带更新的……

我看这个越看越眼熟……然后我就手贱搜了一下……



……

好强的新闻时效性!

——————————————————

不同志们你们这让我很蒙圈……

我这回答好像是1月27日的初稿,

一直到2月快中旬才获得第十个赞,

然后没过几天蹭的一下三百赞了……

沉寂了两个星期多,

然后这两天两天加在一起又多了六百赞……

我是干啥了……被翻牌子了还是被点名了……

入知乎两年多了(这个是小号),

还是第一次两天之内获赞破千……

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啥……

——————————————————

3月26日追加

???到底发生啥了啊?

我粉丝数一天之内翻了一百倍(以前是几个认识的故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给我解释一下???





还都是这种僵尸粉,我是找谁惹谁了给我来这一出?


user avatar   stasi-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太阳附近没有氧气”,“人是怎么死的”还用说么,不考虑太阳,人也会窒息而死呀。

NASA研究认为,暴露在太空中的人约能存活90秒,最初9~11秒里可以保持清醒,在30秒内获救基本不会受到永久伤害。主要死因是减压导致的缺氧损伤,而不会“身体爆裂”或“血液沸腾”或“冻死”。

  • 人体不会因为这点压力差而爆裂,不过要是试图憋气,肺可能被气体充爆而致命。
  • 血管里的血液仍然受到身体给予的压力,不会沸腾。
  • 体表的水(如唾液、眼泪、汗)低压沸腾不会造成实际伤害。
  • 人的身体在太空中散热其实非常缓慢,如果有加压充气的宇航服保护,还需要安装散热系统来避免中暑。

如果你将人送到水星轨道附近、套着宇航服扔出舱外,在呼吸有保障的情况下,现有宇航服的散热系统无法抵抗那里强烈的太阳辐射,人会因体温过高、多项生理功能障碍而热死。如果距离太阳更近一些,宇航服和人体会在高温下熔化、沸腾、汽化、分解。即使不考虑维持人的呼吸所需的氧气,人体也不会在太阳“附近”持续存在。

如果你将这个倒霉的人放在距离太阳有够近的地方,在失压杀死他之前,他就被太阳烤得外焦里柴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批评 00 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世界?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2020.6.24视频《骁话一下: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批评 00 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世界? 
  如何看待6月6日《骁话一下》中关于人民史观和英雄史观的观点? 
  如何看待郑爽在观察者网关于”男子入职2小时猝死“的微博下评论,并引来粉丝大量评论? 
  观察者网亚洲特快上说, F35B的隐身能力比F35A/C很差。这个有什么依据吗? 
  如何看待B站的王骁Albert从观察者网离职,他的离职会对观察者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将马云称为「人民富豪」? 
  如何看待观察者网对于 TikTok 的观点? 
  观察者网是一家怎样的媒体?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多数中原王朝能稳固占领河西走廊,地图上突出来的狭长的地方?
下一个讨论
《你好,李焕英》有什么缺点??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