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天国,构建理念和信仰的能力,是人类社会最重要,却大多数人都没有的能力。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搞懂,为什么在各国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阶级划分时。
看上去傻逼,没什么用处的神父,僧侣,祭祀,各种传教士。
在社会等级上竟然比掌握武力的贵族,国王,还要高一等级。
这是法国的社会等级制度,教士的等级高于贵族,并非只有法国是这样。
印度的种姓等级,蔓延持续当今天,这样一个活着的化石,更加能够展现出人类历史。
有过这种疑惑地应该不仅仅是我,教士是怎么排在贵族和国王之上的?
从小出生在一个破除封建迷信,破除传统糟粕的社会。我们未曾经历,未曾接触过,各种传教士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渗透。
所以很难理解人类历史上,传教士阶层,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和控制。
就像我很长时间,受电视剧影响,一直认为刘备只会哭,又懦弱,又无能。
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喝断当阳桥的张飞,锦囊妙计的诸葛亮,七进七出的赵云,
这些光彩夺目的名将,名士,每一个人看上去都要比刘备出彩,比刘备更厉害。
为什么偏偏这样,看上去无能,又没什么本事的刘备,反而做了皇帝和领导?
到了年龄大了,经过社会的一些毒打,这才慢慢看明白。
刘备确实比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都要强大,也是当之无愧的领袖。
明白了为什么僧侣,神父,祭祀,在长久的历史中,等级和重要性要高于国王和贵族。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血肉之躯,而在于人能够理解和描绘想象的共同体。
这些想象出来的共同体,创造出了语言,创造出了人类的文明,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人是生活在想象世界的特殊生物,想象构建的世界是人类世界的根本和最终归宿。
论血肉之躯,论个人才能,现实世界的任何人,都不会比其他人有本质上的差别。
马云在现实世界,并不会比一个大学毕业生,更加聪明和优秀。
人与人的差别,不在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之上的文明幻境中。
当理解了这一点,到了一定年龄,人才会明白,构建想象共同体是多么强大和重要的能力。
人是生活在想象中的生物,想象共同体是比现实世界还要广阔无边,还要深邃厚重的世界。
国王和贵族凭借武力,支配现实世界,并不比以想象共同体,支配思想世界的传教士强大。
国王和贵族在现实世界开疆拓土,统治现实世界。传教士在思想世界开疆拓土,统治人们的思想世界。
就如印度一直到现在,种姓制度还表现出强大生命力。
现实中教士,贵族,劳动者,贱民的社会等级划分。
直到现在,还持续,长久的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
教士并不特指僧侣,神父,而是指控制想象共同体,定义社会语言和话语权的群体。
而贵族,国王,也并不需要佩戴长剑,穿上龙袍,而是掌握武力,掌握军事行政权。
过去的传教士,贵族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劳动者和贱民的处境一直没有根本改变。
劳动者始终被支配现实世界,被支配想象共同体的上层阶级牢牢控制,深刻影响和剥削。
刘备武力不如关羽,张飞,谋略不如诸葛孔明,但他能够构建完整的想象共同体。
刘备是能够将描绘出的想象共同体,将描绘出的愿景,一步步拖入现实,一步步实现的卓越之人,是人群中当之无愧的龙凤。
历史上的众多领袖,帝王,名臣,教主,都拥有这样的能力。
人类虽然生存在想象共同体构建出的世界,但这个基于想象的理念世界又极其脆弱。
常人的想象力和意志力是有极限的,是极为脆弱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改造。
一旦想象共同体被摧毁,人会质疑过往的付出和意义,陷入价值观混乱,抛弃甚至仇恨过去的自己,乃至于自恨自弃,反向民族主义,
就像社会上大家常见的easy girl,反向民族主义,这些都是想象共同体被毁掉之后的恶果。
在想象共同体遭遇冲击,濒临坍塌的时候,领袖的作用,就在于用强大的意志力,重新唤起人们对想象共同体的信仰和追求。
刘备正是这样一个人,刘备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并不比其他将领和帝王强。
刘备区别于曹操,区别于其他的帝王的地方,是他比其他帝王还要强大的意志力。
他能够在屡败屡战,无数次一败涂地之后,重新站起来,重新唤起,建立想象共同体。
大多数人,不需要也不可能拥有刘备这样的意志,无法做到像刘备一样构建想像共同体。
但在当前社会,无数的新生阶层传教士,无数的上层阶级在通过定义和重塑想象共同体。
在描绘各种虚假天国,制造火狱和焦虑地狱的情况下,以传播新的神权和共识去剥削大众。
不管是想变得强大, 还是仅仅为了自保,作为必须活在现实和想象共同体世界的个人。
都必须懂得和抵制外界的恶意入侵,也要懂得保护和构建属于自己的想象共同体。
一旦将这些东西交给了外界,人就失去了控制人生,控制生活的自由和权力。
这个划分理论,可以解释现实中很多难以理解的特别现象。
为什么杨振宁成就媲美牛顿,爱因斯坦,大多数人却以为霍金更厉害?
因为杨振宁是中国人,他在科学界只是伟大的劳动者,而霍金是科学界的传教士。
为什么明星,哪怕三流明星,收入和影响力,都远远大于不出名的科学家?
因为在社会根本逻辑上,传教士天然就要比普通劳动者处于更高阶级。
为什么很多情况下,小混混比老实优等生更受小姑娘欢迎?
因为在底层逻辑上,小混混在做传教士,而老实优等生只是劳动者。
为什么黑人比白人更政治正确?为什么绿人,在全世界地位越来越高。
拥有想象共同体,能够构建和传播想象共同体的个人和民族,阶级地位必然高于被灌输想象共同体,被支配和统治的个人和民族。
朋友学车时,认识了一个浙大的女生。
她俩加了微信,成为了露水朋友,约好一起学车。
浙江大学的,爆炸智慧、见到要送花花,对吧。然而学车不久,朋友就发现浙大的女生特别“笨”。
很长时间手眼不能同时用,反应还特别慢,很简单的动作也学不会。
教练让她抓紧方向盘,她眼睛也看着方向盘。
教练让她眼睛看着前面,她两手离开方向盘也放在前面。
搞得教练经常大为关火。
虽然如此,女生还是练习得特别认真,毫无怨言。
当时他们一起练车,接着还有书面考试。
教练给学员发了一套试题,要求大家抓紧时间做,过第二天就要考。
题有多少呢?一千多道!
我朋友得到题目之后,回去刷了三四个小时就睡觉了。
大家第二天一同参加考试,结果考试下来,朋友没通过(她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而浙大女生差不多满分!
我朋友就很郁闷了,这家伙平时傻傻的,怎么书面考试这么厉害,就去请教她。
浙大的女生回答说,她拿到题目以后,丢掉所有的事情,专心刷题,第一遍错了很多,然后就刷第二遍错题,第三遍,第四遍,一直刷,错题就越来越少,花了差不多一个晚上的时间。
尽管浙大的女生学车很辛苦,但最终她通过自己刻苦的学习,顺利通过了所有考试。
我朋友就觉得很震惊。
从此就get到了这项能力。
的确,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天才。
他们过目不忘、耳听八方。他们三岁弹琴、八岁谱曲。
但聪明,这并不是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真正能让人成功的,是勤奋,对目标始终不放弃,并日复一日的练习!
这一项能力很简单,但很难学。
据阿里铁军校长李立恒说,马云创业的时候,
为了做好业务,让他们对面写字楼的公司和他们合作,他们的业务员就去扫楼。
一拨业务员去了,就换另外一拨,扫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扫了多少遍。
以至于最后陌生人一敲门,对方公司老板就说:你是阿里巴巴的是吧!
我想,坚持这项能力,大多数人都没有。
应该切题吧。
.....................更...............
关于评论中质疑坚持的,我用ted的视频,统一作如下回复: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79552439412695041、心平气和地接受难听的实话的能力。
对,就这么简单一点事儿,我就敢说90%以上的人做不到,而且你觉得这能力不重要么?
现在满大街的提高情商的书籍,网上也有很多聊天话术,很多人都在学习高情商聊天技巧。其实你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逻辑很奇怪,明明都是一些实话,说的都是最真实的,有什么错?
不去改变听者的心理接受能力,而是让说话的人把语言包装一下,有选择性的说,或者干脆说假的,你说这是不是本末倒置?
你再反过来想一下,多少人因为说实话就被我们敌对了,多少对我们有益的大实话被说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难听就没听进去?
2、吃苦的能力。
这个能力就更重要了,我现在看到很多人都在宣传一种思想,苦难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我想说,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无缘无故的去经历苦难的确是没有意义,但是吃苦的能力不仅很有意义,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为人生在世很多很多苦难是无法避开的,如果没有吃苦的能力,那什么大事儿都干不成。
而我们这一代人,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家庭教育正在逐步完善,很多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什么苦头,有一点挫折可能就受不了,就觉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苦。
现在我们的口头禅是我太难了,遇到一点打击就没法活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我觉得比起很多军人、很多老前辈吃的苦,我们好像一直在享清福。
这种吃苦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低谷,增加做事情的韧劲儿,还能让我们逆流而上,跳出舒适区,提升自我。
3、自制的能力。
我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家长不逼迫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的老师不严厉的呵斥我们,我们到底会有多少人还在好好学习。
小时候,老师布置作业,只要这个老师不检查作业,就会有很多人不做,如果说一个老师每天都不收作业,恐怕最后没有几个人会做这门课的作业了。
现在也是一样的,80%的女生都觉得自己应该减肥,可能有50%的人会去办健身卡,但是最后坚持锻炼下来的,恐怕连5%都不到。
我们似乎很难在没有惩戒措施的情况之下约束自己做什么,看书、健身、学技能,似乎没有一样能坚持到底。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能自制,管不住自己,有很多人手机一天两充电,抖音快手各种刷,游戏一打就是一整天,自制?根本不存在的。
4、迅速平复自己情绪的能力。
人类是情绪化的动物,而这个社会的规则要求我们用理智的方式处理问题。
所以这里面就有太多冲突和矛盾,因为情感往往会冲破理智。
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如果情绪控制在有限幅度内,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平复下来,我们就能恢复理智。
比方说有的夫妻,吵着吵着,为两瓣蒜离婚了,离完以后又后悔了,又去复婚,复婚完以后又为一个杯子离婚了,反反复复。这事儿并不夸张,因为我认识的人中就有一个是离婚又复婚又离婚又复婚又离婚又复婚的。
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麻烦和问题是我们情绪化的结果,气糊涂了什么也说,脑子一热就要辞职,一时冲动就动手打人......而大家再想一想,那些身居高位叱咤风云的人,有几个是喜怒形于色的?
5、不被交情绑架的能力。
道德绑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大家忽略了我们接触的更多的一种情形——交情绑架。
很多人说的【敢于说不的能力】其实就是这种能力,但是我们对陌生人说不往往都是容易的,之所以难就难在两个人关系还行,就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让自己帮忙不好意思说不行,别人求自己办点事抹不开面子,拉不下脸。
多少因为交情天天加班的,因为交情【顺路】帮别人送东西的,因为交情通融规矩丢了饭碗的,还有那些专找熟人带东西最后不给钱的,借钱不多仗着关系不错就不还的,这些都是利用交情绑架。
其实说句大实话,真拒绝了,并不会对你们的交情产生什么影响,你来我往的帮助倒也无妨,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是利用你的这种心理,每次都【麻烦你】。
而你内心是千个万个不情愿,嘴上却说一句:没问题,小事儿,不用客气。
6、坚持的能力。
准确的说是:在没有得到回馈的情况下继续坚持的能力。
这个能力说起来名字这么长,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字,耐性。
如果我们现在学习,学一天就马上能取得好成绩,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坚持一天的。
如果我现在去跑步,跑一天我就能看到自己瘦了,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是可以坚持一天的。
但是如果让你坚持一年,才能看到努力的结果,就有一大部分人无法保持那种热度,更多的人是坚持几天以后就放弃,然后换个事情,又过几天又放弃,三分钟热度,浅尝辄止。听说这个赚钱就去看看这个,听说那个发展势头好就去看看那个,而那些从一开始就一直坚持一件事情的人,往往几年后就有了很大的成就
7、不依附他人的独立能力。
包括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依附。
小时候我们会依附于父母生活,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独立思考,只要问父母就可以。而很多人长大以后却仍然有这种习惯,比如:妈宝男。
而更多更多的人是依附于恋人,他们会在恋爱的时候会依附对方思考和生活,倒不是说让对方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而是把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饮食起居都围绕着对方来安排,把自己的人生完全捆绑在另一个人身上,他不在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一些分手后自杀的例子。
其实不只是女生,我见过很多男生也有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每天都会和女朋友粘在一起,只要离开一天,这个男生就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吵架的时候会因为这个女生要死要活,不吵的时候又会和这个女生连体一样。
这话撂这儿:这样的人,全都没什么大出息。
8、雷厉风行的执行能力。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感觉很难,但是真正动手去做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
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感觉很简单,但是真正动手去做了,发现里面困难重重。
无论最后这件事情是难还是简单,重要的是只有你动手去做了才知道,而绝大多数人在感觉很难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这才是最可悲的。
我是BossGuo 果老板,一个从大学开始坚持创业的95后,一个创业到现在居然还没倒闭的小老板,我的公众号【BossGuo果老板】里,有我从一个贫穷大学生到年入千万的贫穷小老板的体会,感悟以及建议,也有增强记忆、了解人性、参透爱情的各种干货,关注公众号【BossGuo果老板】,跟着苦逼的小老板一起变强吧!
花了 3 天收集,看这一个回答,省去你 80% 寻找答案的时间!
我把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进行了统计,分类排序,并且爬取了一些相关问题下的高赞回答,按照推荐次数,筛选出合适的、高质量的回答,并附上链接,总结成一个合集,算是大致勾画出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
列数太多,先把推荐次数多的能力贴出来,以便你可以清楚看到~
文末有表格获取方式哦~
用 Excel 表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对每种能力的被推荐次数进行统计排序。由于篇幅较长,这里只收集了被推荐次数 > 2 的能力的相关高赞回答。
希望在众多知友的经验集成下,作为一个目标导向也好,资源目录也好,能够触发你对自身的思考,真正地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自己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感谢分享这些经验的知友,如对内容版权有异议可联系我删除。 筛选整理的过程很费力,喜欢请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只收藏不点赞的都是耍流氓o( ̄ヘ ̄o#)
目录:
一、认知篇
二、情绪管理篇
三、思考篇
四、坚持篇
五、复盘篇
六、勇气篇
七、选择篇
八、沟通篇
九、过来人经验篇
一、认知篇:智商影响你思考的快慢,而认知见识决定你的格局(眼光),从而决定你的高度
l 这7种认知偏见,正让你越来越蠢 6.7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734469 @靳小凡
l 这几年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认知,希望你也能知道 5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161537 @高冷冷
l 对情绪的认知,决定了你的生活高度 9.6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86818 @剑圣喵大师
l 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2.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69032/answer/33100227 @Steve Shi
二、情绪管理篇:每个人都有脾气,只是情绪管理强的人懂得如何控制
l 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3.8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89554/answer/46482883
l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 2.6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812123 @Lachel
l 有哪些情绪管理的经验值得分享? 1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61943/answer/22174346 @谢乔
l 如何控制负面情绪?4.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82759/answer/276105381 @叶倩倩
三、思考篇: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关乎到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
l 如何成为有想法的人?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9,752 人关注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011 4502/answer/14150934
l 如何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 9.6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27159/answer/49517648 @曾加
l 怎么提高思考能力? 3.2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197987/answer/575037659 @谢春霖
l 在思考问题方面怎样才能做到有深度?3.6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542221/answer/567650347 @谢春霖
l 当我们思考的时候,脑中出现的声音是谁的? 8.7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10320/answer/64805086 @Llenlleawg
四、坚持篇:如今选择太多,笃定一件事并有耐心长久坚持实诚可贵
l 人在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25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482683/answer/544428165 @海猫君
l 坚持去做一件事,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4.6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9583/answer/291641386 @萧灵
l 你放弃不是因为真的无法坚持,而是因为退路太多 4.1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31140 @呵呵
l 你没坚持过10000个小时,哪配得上成功 3.8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82951 @简浅
五、复盘篇:复盘不是总结,它更倾向于反思。
l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1.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07128/answer/621087775 @虚舟老师
l 我想向你推荐一个快速成长的方法:自我复盘 697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30252 @曹将
l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165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07128/answer/574062865 @蒋以鸣
读到这里,你觉得文章还不错,麻烦点个赞,然后再继续往下看哈……
六、勇气篇: 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候勇敢踏出一步,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
l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4.2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34512/answer/107157117 @李栩然
l 要怎麼鼓起勇氣活下去? 4.2k 赞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80167/answer/20229485 @朱炫
l 我的父母,只给了我爱和勇气 4.4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00171 @情何以甚
l 女性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喊出「停下」? 2.7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940188 @李松蔚
七、选择篇:选择大于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l 怎样克服「选择恐惧症」? 8.1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6837/answer/31051763 @李松蔚
l 如何做选择才不会后悔? 719,999 人关注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1959 1602
l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379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07128/answer/596638194 @鲁西西
八、沟通篇:良好的沟通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l 塔西佗陷阱:不沟通是不可能的 4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40503 @李松蔚
l 7个让人舒服死的沟通技巧 30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87720 @倪振源
l 什么是「有效的沟通」?如何面对一个难以沟通的人? 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4997/answer/36986731 @寺主人
l 和领导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21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11937/answer/126292049 @巴赫爱喝胡辣汤
l 伴侣间如何开展高难度的沟通? 4.1k 赞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335209 @KnowYourself
l 和女朋友难以沟通,怎么办? 3.5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93836/answer/15001208 @川宁
l 为什么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沟通越来越容易,人们却仍然会感到孤独? 6.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04282/answer/57779259 @张佳玮
八、过来人经验篇:偏鸡汤,且有点杂乱,迷茫了、心累了、有空了可以翻一翻
l 做事要重视客观 6.5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19007/answer/143575805 @河森堡
l 人生在世有哪些观念是越早建立越好的? 60,807 人关注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041 02027
l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77,077 人关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07128
l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 1.9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19007/answer/306594457 @马建军
l 生命只有这么长,趁一切都来得及,你能决定活出怎样的人生。 3.4k 赞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19007/answer/152909016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最后,希望你以后不会想看这个问题的回答:
l 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2381 9007/answer/157456054
之所以没有涉及非常细致的问题,是因为我相信你在开启心智后,自然就懂得什么能力才是你需要的核心能力。如果你现在要忙于学习其他知识或工作,没时间去思考,那么有空的话,一定要翻一翻,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再好的跑步姿势和跑鞋,也很难帮你达到终点。现在你可以选择用几分钟看完就关掉,也可以放在收藏夹,趁着年轻去实践,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回答里无法贴表格只能贴图片,如果有需要完整表格的话,到百度网盘领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Tng-DSLhvmnPqRcsiOGzA
提取码:b9wo
我的往期优秀回答可戳这里直达:
我是@猫晓豆豆,专注分享活动案例拆解,偶尔写写个人成长。如果你觉得我的内容对你有帮助,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再走呗,因为我希望通过文字与你交朋友,关注我就可以实时看到我最新的分享啦~
大部分人最缺“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关乎你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对于世界,你必须认真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你认识的世界,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不是你想象中的人间天国;对于自己,你必须严肃解剖自己,认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长处是什么,缺陷是什么,千万不能掩耳盗铃,自己骗自己。
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你:“懂了没有?”你一来怕老师,二来要面子,就跟着大家滥竽充数一起大喊:“懂了”!结果你懂个屁,基础都没打牢,这里不懂,那里不懂,不懂还要装懂,搞得老师也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无法对症下药,于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就露馅儿了,日积月累,就让你整个人都虚弱、恐惧、不踏实。
工作的时候,老板问你:“能搞定吗?”,你其实对老板心目中的目标成果一无所知,你对这个项目也没有充分的研究,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更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为了获得老板信任,为了在同事面前长脸,硬着头皮上,盲人摸象也要上,最终撞墙碰壁的也是你自己,还会对项目和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做生意的时候,需要去谈个合作,你其实对那块市场根本没有调查,对自己的产品也没有了解,对竞争对手更是两眼一抹黑,为了取得客户信任,你只能装出自信心爆棚的样子,拍着胸脯立军令状,炸着胆子就把业务扛了下来,以为可以靠运气糊弄过去。结果如果糊弄不过去还好,你还会得到教训反省一下自己,如果借着平台、时机的优势顺风顺水混过去了,你会更加忽略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市场调查,以为只需吹着牛逼喝着酒就能无往不利,终有一天,你会载个大跟头,把合作伙伴、客户、你自己都推到粪坑里。
谈对象的时候,你对自己的长相、经济实力、才华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你对对方也没有深入的了解,你不知道她/他真正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荷尔蒙一泛滥,就以为他/她是你的唯一,一时冲动就全盘投入,昏头昏脑去追求、去恋爱、去消耗双方的感情和钱财,到时候,没追上还是好事,长痛不如短痛;若是追上了,在一起了,结婚了,那才是最大的悲剧,因为深入了解后才会知道,他/她,原来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你也不是自己想象当中的那个痴情、伟大、又负责任的情圣和伟人,你们的婚姻,建立在空中楼阁里。
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想当然”,想当然的本质,就是傲慢、懒惰、自以为是,不知己,更不知彼,昏头昏脑就敢下结论、做决策。
学习的时候,不肯去检查自己到底懂多少,不肯去钻研真正的学问。工作的时候,不肯去研究项目的本质,不做市场调查,不做产品分析,方案计划全靠拍脑袋;恋爱的时候,不敢用理性去观察、研究、思考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敢自我剖析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人,一生糊里糊涂,只信运气,不凭理性,便算不上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者。
《知否、知否》电视剧中,盛明兰教两个孩子学管家算账,问她俩账目亏空的缘由,一个孩子说管家吃回扣,一个孩子说可能有灾荒,粮价涨了;盛明兰正色教训道:“你们这都是猜测,去调查了吗?去求证了吗?”虽然这电视剧不怎么样,但能够拍出这一幕,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现实中,太多人喜欢凭猜想去得出结论,凭个人好恶去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
近几年为什么那么多失败的创业公司?就是因为不实事求是、大忽悠、瞎糊弄、想当然的人越来越多了,还气味相投,抱团取暖了。打个现实中的比方,我是个老板,拿出一坨屎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好的产品,草莓味儿的,你们一定要给我打开市场,把它卖成爆品屎;这个时候,往往就是缺一个正经人站出来告诉我:“老板,这是屎啊,无论是草莓味的,还是巧克力味的,它都不可能有市场的,你要我们强行卖屎,结果就是像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一样......”。这个时候,往往更多的是一群谄谀之徒围着我起哄,说:“老板英明,草莓味的屎就是香,一定会大卖!”
很多企业,就是被想当然的老板,和溜须拍马的员工一起搞垮的。
打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因为兵家凶险,胜负之下,就是一国兴衰,和千万条人命,你想当然,不实事求是,是会改变历史的。
举个三国的例子,诸葛亮街亭之战,马谡为主帅,街亭是个小城,无险可守,本应该当道立寨,隔断道路,稳扎稳打;马谡先生却觉得,断什么路?立什么寨?我应当到山上去,等敌军一到,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必成大功。他水平本来不差,但是平时兵棋推演多了,忽视了很多细节和必要条件,到了实战的时候,就容易想当然,结果他往山上一蹲,人家张郃把水源一断,四面合围,不用打你就熬不下去了。他输在三点,第一对地形地理不了解,第二对敌人张郃不了解,第三对自己的水平不了解,两眼一抹黑,他不输谁谁输?
孟良崮战役的时候,国军也是自以为神机妙算,还想玩什么“中心开花”,这第一高估了国民党友军的配合能力、组织动员能力;第二低估了对手华东野战军的战术执行力和行动速度;第三高估了自己74师的战斗力;结果粟裕将计就计,华野1、4、6、8、9纵队对74师分割包围,2、3、7、10纵队阻击国民党援军,切断了74师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让他们丢掉了所有重武器,最后被困孟良崮石头山上,也就一天一夜,号称王牌精锐的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被击毙,所谓的国民党增援部队还没有来得及赶到。
二战的时候,日本海军很喜欢“战棋推演”,这本是个好事情,事先对敌我双方的攻防进程进行推演,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是日军的战棋推演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弱化、蠢化对手,无限拔高、加强自己的战斗力,所以这“战棋推演”,就变成了“哄长官高兴”、“让士兵安心”。
面对决定性的“中途岛海战”,山本五十六组织了一场重大的“战棋推演”。在四天的兵棋推演当中,模拟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模拟对抗。在这次对抗当中,日本海军指挥官由宇垣缠担任,美军指挥官则由松田千秋模拟。但有趣的是,宇垣缠还担任了本次推演的裁判长......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在海战推演中,松田千秋所率领的“美军”用轰炸机猛攻宇垣缠所的日军,共模拟炸中日军航母九次,将“赤城”、“加贺”号航母击沉,并重创另外一艘。然而裁判长同志不乐意了,他认为美军太夸张,不至于这么厉害,于是将被炸次数改为了3次,这样日本航母部队的损失就变得“可以被接受了”,然后裁判长同志继续带领日本舰队在模拟战中取得了胜利。最搞笑的是,在下一阶段的兵棋推演中,他还让的已经判定“沉没”的加贺号航母“复活”重新参战……
当时的日军,极为骄狂,不可一世,当兵棋推演进行到即将结束的时候,山本五十六询问道:“如果舰队遭遇敌军侧袭的话怎么办?”一个叫做源田实的作战参谋立刻跳起来说了一句日本海军载入史册的名言“铠袖一触”,大意是:“美军辣鸡,我们谈笑间,叫他樯橹灰飞烟灭”。
日本海军历史上的这个做派,就是不实事求是的典型,把想象当事实,用一厢情愿,去代替基于客观事实的理性分析,中途岛海战的结果证明,松田千秋的第一次推演反而是靠谱的,美军轰炸机重创日本航母舰队,8次被击中,4艘航母被击沉,从此联合舰队一蹶不振,被彻底打掉了元气。
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想当然”的兵棋推演,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绝大数人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和情绪,而不是客观理性的调查、分析。就好比父母,肯定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比如球迷,肯定都觉得自己喜欢的球队天下无敌,比如娱乐圈的粉丝,肯定都觉得自己家的爱豆是完美的人,当年的日本海军将领们,也是如此,感性压倒了理性,立场和情绪摧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林彪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打仗,其实本质上说的还是“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
第一,一定要勤快
懒的人在战场上丢掉小命的可能性最大,自己一定要非常勤快的去查看作战现场,举例子,如果一个军事指挥员,连自己驻扎的村子,有几条路,几户人家,附近的山头地理位置都不知道,群众的条件如何,安排士兵站在什么位置站岗,这些自己都不亲自去查看,万一敌军来袭,那就没办法了。
第二,搞清楚上级意图
搞清楚上级意图的同时,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发挥的作用,要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突破,要有强烈吞掉敌军的企图心,哪怕自己势力再小,也要找到最有优势的进攻方式,才能打破旧有的框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第三,研究清楚敌军
把敌军的部署,兵力,所处的地形,部队情况和社会情况,要天天琢磨,天天看,做到了熟于心,这不是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而是加深对敌军的深入了解,不断提高对敌军的认识,情况越多越系统越好,这样才能在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视情况进行有力的调整。
第四,脑瓜子里要装个活地图
要想打好仗,指挥员和参谋脑子里必须有一张活地图,要经常看地图,读地图,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地图的任何一个地方,将它挂在墙上,将地图里面的山川村庄道路距离,全部研究透,烂熟于心才可以,这也是打仗必备的前提。
“要勤快”、“亲自到作战现场摸清楚”、“要搞清楚上级意图”、“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研究清楚敌军”、“脑子里要装个活地图”。这些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啊。
恋爱圈子里有句话,叫做“想要证明这个人靠不靠谱,俩人出门旅游一次就知道了”,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旅游需要提前查路线、看天气预报、定机票、定酒店,精确规划好时间和景点次序,还要买好回程的机票或者高铁票,这是一件需要未雨绸缪、做到越精细越好的事情。如果你想要托付终身的另一半儿,能把这件事安排得妥妥贴贴、滴水不漏,两人玩的顺风顺水,平稳中还有惊喜,说明你这对象是个人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才。
1、尊重别人喜好,不强加干涉的能力。
以前老婆喜欢看韩剧,我喜欢看美剧,我想当然地认为韩剧只是俊男美女、无脑剧情,而美剧人物立体、剧情充满反转,因此我开始游说她放弃看韩剧,转头跟我一起看美剧。因为这个发生过多次争吵,她认为我不尊重她的个人选择,我觉得她品味太low。
事实证明还是我狭隘了,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喜好本就是一件自恋的事,再亲密的关系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边界不清是很多痛苦的根源。不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经常会看到一方会施展控制,强迫另一方认可自己,甚至要求他们直接照做。在施展控制的一方看来,对方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个工具。当然还存在另一种边界不清,就是“拯救者心态”,把对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比如亲子关系中母亲不懂得放手,导致孩子精神上无法断奶。
尊重别人的前提是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地、有思想的个体,比如后来我也开始看韩剧,发现并非我想象的单调乏味,有很有优秀的作品,比如《请回答1988》、《信号》、《李尸朝鲜》。
2、自我接纳的能力。
小时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次父母带我去参加一些聚会时,自己总是不好意思称呼别人,更不用说主动攀谈了。所以大人们经常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你就不能活络些么?”或者“主动喊个叔叔阿姨,你又不会吃亏?”奇怪的是,他们这么说完之后,我非但不会变得更加外向活跃,反而更“自闭”了。
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认为内向是不好的特质,身边不论是老师还是长辈总是会称赞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所以我有些时候会“逼迫”自己大胆一些、活泛一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如果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谱系的话,我的确从内向这一端向外向那一端偏移了些,但距离那些天生外向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这个自我不接纳的状态着实令人痛苦,它令我无法自洽地独处,也造成了很多的情绪内耗。明明自己不善言辞,非要逼迫自己像外向者一样变得能说会道。
其实性格并没有绝对地好坏之分,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协调的内向者,你只是在公共场合没有那么爱表达自己而已,但你可以很好地与自己单独相处,你可以找到取悦自己的方式,比如一个人读书、看电影或者运动,自洽的内向并不会出现精神内耗。
作为内向者,你要去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你可能无法成为聚会时的焦点,但可以在独处时更加深入地思考工作或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得其乐。
3、面对焦虑恐惧不回避的能力。
2014年我回老家考驾照,科目一很顺利地通过了,但看到周围一同练车的小伙伴纷纷倒在了科目二上,自己便心生恐惧——万一卡在半坡起步阶段怎么办?溜车了怎么办?倒库压线了怎么办?被教练骂怎么办?这种焦虑感在临近考试前达到高峰,无数个念头涌入心头,倒计时越近,自己就越是想要逃离。
可终究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战场”,上车后心中默念口诀——一踩离合二挂档三松手刹看前方,车缓缓启动了,半坡起步、S弯、侧方停车都没毛病,却在平时练习最多的左右倒库环节熄火了,但自己的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惧,听到提示器提示后,重新发动,第二遍顺利通过。
某一次培训课上,老师讲到“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有时焦虑的确呈现出“预期焦虑”的特点,你会为了想象中的某个场景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当你认定会出现失控的后果时,这种表现更甚。有意思地是,当你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之后,你并不会出现先前所担心的焦虑,至少程度不会那么严重。但是如果你屈从于预期焦虑,继而出现逃避或回避行为,反而会增加恐惧感。
4、能意识到可能对焦虑本身产生焦虑的能力。
神经症患者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症状这一个层面,他们的关注点会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比如惊恐发作患者会对自己可能出现的心慌胸闷产生焦虑;社交焦虑患者会因为自己在特定场合表现出脸红、口吃等症状而感到焦虑;强迫症患者可能因为脑海里出现某些强迫观念而感到焦虑。
不仅如此,一些患者还会对能够缓解焦虑的方法产生焦虑,比如医生告知需要吃药,并且向其解释了可能存在胃肠道的副作用,但患者就会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产生焦虑;他们在了解过认知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后,患者反而会担心到底在那些层面要接纳自己,那些层面要克制,又会形成新一轮的焦虑。
有学者将其称为“二次焦虑或二阶焦虑”,指对原发焦虑反应及与此反应有相对固定联系的症状产生的,并使之维持和加强的焦虑。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在认知上做到“接纳自我”,个体在现实条件下产生现有的焦虑是自然合理的事,认为不该有此焦虑的想法反而会引发二次焦虑,“接纳自我”本身可以产生平静的情绪反应,用来替代二次焦虑。这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森田治疗有效,因为顺其自然的态度暗合了阻断二次焦虑的态度。
5、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的能力。
一加手机有个“禅定模式”的功能,你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长,从2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点击开始后手机就立刻便“板砖”,你无法主动点亮屏幕,只能被动接电话,或拨打紧急电话。我自从上手后,着实提高了写东西或阅读的效率。最开始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我最担心的倒不是自己内心想刷知乎、刷抖音的冲动,而是万一别人发微信联系我,我不能及时回复怎么办(毕竟现在电话联系的频率不如微信高)?
但这个困扰在我尝试了几次“禅定模式”后就消失了,事实证明几乎没有人联系我,就算有人发信息,也是不用着急回复的内容。可以说我根本没有自己原先想象地那么重要。
不少来访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有时也会出现同样的困扰,比如有人表现为社交恐惧或强迫观念,害怕自己表情管理失败,然后被同学嘲笑;还有人会担心自己说错话,而被旁人评价。还有些人出现“关系妄想”,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也会牵连到自己身上。不排除真的会有人喜欢捉弄别人,但还有些情况可能是自己太自恋了,自己把自己摆在了C位,下意识地认定别人就会关注到自己。但事实是大家都很忙的,每个人都会优先思考自己的事情,并不会有人整天关注你。
“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讨人喜欢,你就得准备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妥协,而你将一事无成。(撒切尔夫人)”
6、自洽的能力。
不少男性受困于“处女情结”,在得知谈了很久的女朋友不是处女后,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纠结,一方面感到真的喜欢对方,如果因为非处女就分手未免太过可惜,也会显得不够有担当;另一方面,他们一想到女友曾经跟别人发生过关系,就如鲠在喉,难以接受。
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还没办法轻易跟别人讲,他们担心别人会因此嘲笑自己。所以常常会陷入思维困境,甚至因此出现强迫观念。
如果能做到自洽,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那些有处女情结的人,一定是潜在观念中认为处女情结是有意义的,这一点从进化心理学中有大量的论证,比如处女情结可以增加亲子确定性。虽然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对“处女情结”的批判也越来越多,但你不需要因此而感觉自责,有处女情结并不能代表落后或者错误,更不需要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而压抑自己。
道德规范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论你有没有处女情结,你只需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没有必要对他人的选择指指点点,你也不需要生活在别人的观念中。
初级版:在梦里也能做一个好人的能力。
进阶版:在梦里也能做一个修行人的能力。
结构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以前在一个成长型公司,领导遇到赚钱的机会都想抓住,所以经常会甩给我们一些非常规项目,让我们去推进。当我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下属,告诉他每个星期跟我汇报进展时,我带过的20多个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第一个星期过后问他们进展,基本都说不知道这个事怎么做,完全无从下手,所以还没开始。
刚开始带人的时候,我完全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不知道怎么做,以为他们是因为不重视这个事情,所以拖延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半毛钱进展,后来深入交流之后,才发现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而且他们之所以陷入拖延,只是因为没有掌握结构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我又尝试新人入职就给他们讲结构化思考,可是我发现这么做是无效的,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遇到难题光听理论根本学不会。所以最终采用的办法还是通过事情磨练,甩给他一个疑难任务,让他拖延一周,再跟他讲方法,等整个任务完成后再带着他复盘,聪明的人一次就会了,资质不太好的两三个案例下来也能掌握。
所谓结构化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套路或者说步骤:
比如有次领导想要拿一个新领域的订单,需要我们部门出一本宣传册。
如果没有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接到这个任务会不知道从何入手,陷入无休止的拖延,或者借口自己在忙别的事情,有意无意地逃避开始这个任务。
但有系统化解决问题思维的人,会先找一本宣传册来分析,然后知道一个册子有封面、目录、公司介绍、公司优势、核心产品、合作案例几个部分。
这个案例可能不具备普适性,没有被布置过这个任务的人,可能心里会有轻蔑之情——“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不会啊!”但我想说,实际上我带过的20多个年轻人,分给他们任务的第一周,他们基本都没有做这一步。而且他们真的不是笨,公司给我们部门配的都是211及以上大学的研究生。
我想鄙视这个案例的人也许接到这个任务,真的会做得比他们好,但不妨想一想,你自己是否遇到过领导交给你的某个陌生任务,你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始拖延了很久的情况,如果有,就说明和你我带过的那20多个人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你们可能恰好擅长这个任务,遇到你们不擅长的陌生任务,你们还是会因为被吓住而陷入漫长的拖延。
弄清楚自己面对的问题之后,第二步需要做的,是盘点做好这个任务,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里面,哪些是现成的,哪些是需要补充的,如果需要补充,哪些是需要跨部门支持的,分门别类写出来。
还是以上面的宣传册为例,经过盘点资源缺口如下:
封面——缺图片
目录——内容确定再生成即可
公司介绍——有现成的,但需要根据这个领域客户的特点修改——需要总经办配合
公司优势——有现成的文字,但配图需要更换——需要负责网站的同事提供
核心产品——设计30多个产品,文字材料和图片都没有——我所在的就是产品部门,所以这个任务肯定是需要放在我们部门解决的
合作案例——这个领域只做个几个零散的客户,没有材料——需要销售部帮忙对接客户索取
还是上面说的,不要觉得这个简单,想想你曾经遇到过的让你害怕得拖延的难题,你是否走到了资源盘点这一步?
经过盘点,一个完全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陌生问题,就被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了,我们常说的任务分解,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上面说的宣传册的案例偏简单,里面所需的每项资源,只要安排下去,就能补齐,所以不需要测算实现成本。
如果是一个更大型的项目,其中某项资源最便宜也需要花100万才能搞定,那你就得跟领导确实,到底要不要投入这么多钱做这事了,结果领导衡量下来觉得预期收益远小于成本,决定不做了。
或者盘点的时候发现某项必须资源根本不可能获得,花再多钱都不可能,那项目就只能放弃了。
这两种情况,虽然并没有把事情做成领导一开始想要的样子,但“不做了”和“做不了”也是一种结果。
很多疑难任务,其实走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如果到这里没结束,再进入下一步。
大部分任务,都有DL,即使没有DL,也需要定期汇报,根据DL倒推,确定上面分解出来的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是比较关键的一步。我还是以上面的宣传册为例,比如领导要求宣传册4月下旬之前印出来,今天是3月6日,可以排出一个时间表:
自己拟初稿给老板审阅,给领导留足修改时间。
a、封面——初选图片2-3张——自己负责;
b、公司介绍——请总经办配合——3月25日前完成,预留2天时间给自己整理;
c、公司优势——需要负责网站的同事提供图片,四个优势,每个优势提供初选图2-3张——3月25日前完成,预留2天时间给自己整理;
d、核心产品——设计30多个产品,文字材料和图片都没有,我所在的就是产品部门,所以这个任务肯定是需要放在我们部门解决的,但这么多任务,一个人完成不现实,所以跟部门主任提出申请,请他帮忙分给部门10个同事,每人负责3个——3月25日前完成,预留2天时间给自己整理;
d、合作案例——这个领域只做个几个零散的客户,没有材料,需要销售部帮忙对接客户索取——3月25日前完成,预留2天时间给自己整理;
以上都只给自己预留了2天的整理时间,如果你觉得某个跨部门不够靠谱,那就不要等3月25日人家没给你资料才去催,而是中途设置提醒,比如17号、22号都去问下他进展是否顺利,提醒他得按时给你。
a、4月3日出初稿,自己把关一遍,把觉得有问题的改完之后,提交给老板提修改意见;
b、4月6日出二稿,确保领导提的问题都改好了,第二次提交给领导提修改意见;
c、4月9日出三稿,确保领导上一轮提的问题都修改到位了,提交给领导最后提意见。
第一轮肯定意见会比较多,所以留的时间多,到了第三轮,基本可以争取通过了。当然,这个只是我根据对领导的了解,觉得他一般只会修改三轮。
(4)印刷交付——4月17日
一个原本看起来不知道怎么完成的任务,到了这里,已经变成一个个具体得可以执行操作的动作了,按照节奏去做就可以。
上面这个时间表,印刷时间留了7天,设计师设计和修改时间留了两周,这个不是随便留的,而是跟印刷厂和设计师沟通之后,他们觉得一定需要这么久,把这两段时间卡死,然后再排留给各部门准备材料的时间,最后把交付时间定在17号的。
因为你跟领导汇报时间安排,他或许会问你哪些环节可以再快点,你得有理有据。
5、定期汇报
其实上面的时间表里已经标出来跟领导汇报的关键节点了,把整个时间表给老板,并在大纲敲定、实现成本测算结果、任务分解方案、初稿、二稿、三稿、印刷件交付这六个约定的节点跟老板汇报,就够了。
也就是说定期汇报这个,在上面的结构化解决问题里,已经包含了,但我之所以要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我发现只机械掌握上面的步骤的人,往往容易吭哧吭哧埋头做事,做到DL的时候才甩出一个成果给领导,结果不是领导想要的;或者还有可能随着情势变化,他已经不需要做这个事情了,但领导太忙,布置下来这个任务之后忘了让你取消,结果你做完还要被领导骂你浪费时间。
所以复杂的任务,一方面在跟领导确定大纲的时候,就得跟他商量好,哪些属于她想把关的关键环节,你到了那个环节就跟他去汇报,这样关键步骤都做得他满意了,结果自然不会偏离预期,也才能最下限度消耗公司资源。
………………我是分割线…………
其实这种思维,不仅可以用于工作,而且学习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做出的决策也往往会更科学合理。比如你想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如果你家不是富裕到父母早早为你准备好了钱,就需要你这样去谋划,去一步步为自己创造条件。
遇到自己想做而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事情,都不妨这样结构化地去思考分析下,等你做成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对困难问题的大部分恐惧和退缩,确实只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思维方式变了,眼前的道路会宽阔很多。
最重要的是,你真的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在成为公司高层之前,你很少会遇到让你怕得无从下手只能拖着不做的事情了。
一流方案和二流方案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答案是不是更好,而是他们回答了不同的问题。
所以识别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看清楚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比如公司最近业绩下滑,有人觉得是大环境的问题,需要转型;有人觉得行业没问题,公司的产品体验出了问题……
你所看到的问题准确与否,真的太重要了。
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相信我,其实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比如下面的故事:
下个月公司要开展一个线上的社群培训课程,领导让你做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方案,用于三天后开会的时候展示。
你会怎么做?
嗯,既然是ppt展示,于是很多人在接到任务后,赶紧从网上寻找有关社群运营的ppt模版,
“要做的精美一点,不然领导肯定不满意”——这是大部分的想法。
ppt模版下载好之后,你又在想:“既然是社群运营,那么我要梳理一下整个运营的流程”,于是你开始思考流程:“软文发布——用户报名——组建社群——开展课程,等等......”
于是你立即用思维导图工具设计好了整个流程,并附在ppt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间节点你都很好的做了标注。
花了2天时间,你马不停蹄的做好了整个ppt方案。开始模拟开会展示的表达。
最后,你流利的展示了整个社群运营的方案,精美的ppt和逻辑顺畅的表达甚至赢得了同事的赞美。
这时领导问了你一个问题:“怎么能让更多的人参加我们的陪训课程?”
“额......这个......好像还没有......”
......
在上面的故事中,你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对的,甚至做的很好。
但不得不承认,你所付出的精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对“边缘思考区间”的思考,关于“核心思考区间”,几乎没有涉及。而它的存在,恰恰又直接决定了我们后续的执行是否能发挥价值。
我们的陪训课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
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在宣传课程的时候应该主打什么诉求?
这些涉及到“用户购买理由”的问题,才是在设计这个方案之前应该首先思考的事情。
基于此,我们后续所作出的任何动作,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但大部分人会怎么做?
他们会首先寻找精美的ppt模版、思考详细的流程设计、模拟方案汇报时的逻辑表达......等等这些行为,会给我们留下:很强的执行力、很好的口才、很棒的思维逻辑,然后我们总结出:这样的人工作能力很强。
于是,我们陷入了“低品质的能力陷阱”。
不管是任何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一定是“识别问题”的能力,看清楚在当下的任务中,到底哪些事情才是它的“核心思考区间”,才是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关键挑战”,将它解决,后续的边缘问题自然就会解决。
如何才能准确的识别并解决“核心思考区间”的问题呢?
这里我介绍三种方法:
(1)避免沉迷任务的及时反馈
(2)避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
(3)注重识别“非可见层”的环节
---------------------------
(1)避免沉迷任务的及时反馈
无数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反馈”是决定我们能否坚持做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比如,使用电脑时,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于是等待系统响应成了最痛苦的事情。
而“进度条”这个伟大的发明拯救了我们,时刻前进的数字在告诉我们:距离系统响应需要多久。
这种反馈系统,让我们的等待不至于这么痛苦。
同样,“反馈”也是游戏最大的魅力所在,它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指令,做出最迅捷、最丰富的响应,让我们能够坚持打游戏很久也不会枯燥。
然而,当我们在解决“核心思考区间”的问题时,反馈往往是缓慢的:
做一份精美的ppt可能只需要2个小时,设计一个思维导图也许只用花30分钟。
但是思考“核心问题”(比如用户为什么要购买我们的产品),可能需要耗费你2天的精力——最重要的是,这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进展
——“两天都过去了,电脑里一个方案也没有,ppt上一个流程也没画。
嗯,这得不到及时反馈,于是很多人就放弃了。
所以,当我们在解决“核心思考区间”的问题时,要时刻给大脑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件事情看似没有进展,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因此而放弃。
因为,在你将核心问题解决之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运营公众号上同样如此,当我开通这个公众号时,我最先思考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用户?
这是多么显而易见的事实,没有用户,怎么经营这个公众号呢?
于是我将注意力放在了“获取用户”上面,开始寻找更多推广的方式。
但后来我发现,“获取用户”这件事对我而言就是存在于“边缘思考区间”的问题。
相比于“获取用户”,我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磨我的文章?
是的,我的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产品,想让用户选择我,首先要思考的是:我如何给用户提供价值。
毫无疑问,如果我没有持续的内容产出能力,即使给我更多的用户,我的公众号也不会存活下去。
可是很多人不会这么想,因为持续的产出优质内容,相比于每天增加的粉丝数量,前者不会带来迅速的反馈,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坚持下去。
所以,一味的追求迅速反馈,并不能帮我们识别并解决核心问题。
(2)避免一味追求短期利益
当我们在解决“核心思考区间”的问题时,往往意味着短期利益的下降--因为你在花更多的时间,做一个看似没有成果的事情。
思考一个品牌定位,我们可能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去做用户调研、人群画像,分析竞争对手,最终产出的成果可能仅仅是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
况且,在真正投入市场之前,这句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
而相对于“洽谈渠道、招商加盟”,当我们在做这些处于“边缘思考区间”的事情时,成果是多么的显而易见:
“这个月又完成了20个城市的招商、200个渠道的铺货,销售业绩上升了80%。”
于是,很多人认为“策略”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几个月的努力却看不到真金白银的回报。
这也是大部分人忽略“核心思考区间”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并不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核心思考区间”的问题。
(3)注重识别“非可见层”的环节
同样是面对一个广告文案,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分析结果是这样的:
感觉这个文案的创意还是不够好,如果再设计的更有反差感就好了;
文字表达可能还不够优美,需要再优化一下;
......
同样,在设计一个新产品推广方案时,很多人的想法常常是:
在哪个区域投放覆盖的人群最多?当下哪个明星的人气最旺?
是的,当我们在看待眼前的问题时,能想到的常常是表面且局部的特征,(比如“在哪里投放广告”就是整个新产品推广的局部环节),却总是忽略那些存在于非可见层的“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
比如,这个品牌的定位是什么?文案的创意是否符合品牌的策略?
对于这个新产品,我们到底满足了消费者的什么需求?在推广时应该主打怎样的诉求?
我们很轻易就能够看到的,往往是存在于“边缘思考区间”的问题(比如文案表达是否优美?)。
而恰恰那些抽象的环节(比如消费者痛点),却常常存在于“核心思考区间”。
所以,识别“核心思考区间”的关键,在于对“非可见层”的识别,它需要我们不仅仅局限于眼睛眼所看到的部分,而是重新看待眼前事物的“why”,重新发问:
究竟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我们?
文案应该体现怎样的诉求?
产品解决了怎样的痛点?
......
基于此,再去设计那些可见层的环节,后续的操作才有意义。
感谢阅读,我是尼克,一名创业者,品牌营销顾问。那些看似在不经意间成功的事情,其背后往往都存在有迹可循的科学思考路径。
在我的公众号【尼克的商业洞察】中,我分享了一篇关于思考路径的文章《多一种纬度,你所看到的世界一定与众不同》。
公众号后台回复“思考路径”,即可查看。
更多精彩内容包括:商业洞察丨文案技巧丨营销方法丨个人成长。
推荐阅读:
“如何寻找我们的竞争对手?“(关注公众号回复“竞争”即可查看)
“产品中的仪式感如何塑造?“(关注公众号回复“仪式感”即可查看)
“营销中的创意如何发挥?“(关注公众号回复“创意”即可查看)
“参与感究竟是什么?“(关注公众号回复“参与感”即可查看)
......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